?

南太行上八里旅游服務中心規劃研究

2020-11-30 09:15宋玉培
青年時代 2020年26期
關鍵詞:綠化設計環境保護旅游

宋玉培

摘 要:河南新鄉南太行上八里旅游服務中心是新鄉南太行旅游度假區的旅游綜合服務配套區,提供游客停車、旅游信息咨詢、旅游接待、餐飲、旅游購物、休閑娛樂等服務,是新鄉南太行旅游度假區的第一入口形象區。本文基于南太行上八里旅游服務中心的發展背景及現狀,從規劃理念、總體布局、綠化設計、環境保護規劃四方面分析其環境保護建設,以期促進南太行旅游度假區整體整合和品質提升。

關鍵詞:環境保護;綠化設計;旅游;上八里

一、背景及現狀分析

新鄉南太行上八里旅游服務中心位于河南省輝縣市區西偏北約20千米處,南部與上八里鎮鎮區隔河相望,旅游資源個性突出,自然山水具有“雄、險、幽、秀、奇”的特點,薈萃了中國北方山水精華所在,自然山水景觀氣勢雄偉、大氣磅礴,旅游度假區內人文薈萃,歷史渾厚。

用地類型分為村莊用地、公建用地、農田用地、林地、果林地、廢棄地、河灘地、交通用地??偟膩碚f,用地利用率不高,存有一些景石堆場的廢棄地,且各用地布局雜亂,急需對用地進行重新整合,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優化用地布局。

整體來說,現有交通系統混亂,周邊居民、游客及過境車輛均需通過現有的兩條主要道路通行,交通系統及功能不夠合理清晰。綠化體系整體性較差,植被為自然植被,樹種單一、層次不夠豐富,景觀性較差。但總體而言,地勢較為平坦,有利于開發建設。各平臺間有5米~10米高的陡坎,更利于土地的利用及交通的組織。此外,河流干涸現象嚴重,存在嚴重的下滲現象,難以通過自然蓄水恢復河道,需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對河道進行生態恢復。

二、規劃理念與總體布局

新鄉南太行上八里旅游服務中心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堅持創新發展、集群發展、統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并從五個規劃理念出發來做整體的規劃。首先,從旅游服務中心發展到旅游小鎮。近期完成旅游服務中心核心區域建設后,可逐步結合周邊村莊、農田、桃林,打造集餐飲住宿、民俗展示、演藝娛樂、生態農林景觀、生態岸線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旅游小鎮,打造出一顆璀璨的“太行明珠”。其次,結合南太行的自然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共生共榮。規劃設計始終堅持生態保育第一的觀念,大面積保護原生性果林、河灘、農田等生態環境,保留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風貌,盡量削弱人工痕跡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力爭將游客中心與山地、森林環境融為一體,使游客中心生長于自然,與生態自然共生共榮。再次,結合南太行的民族風情、歷史文化內涵來發展。河南南太行在建筑風格、自然景觀、餐飲服務、歌舞及文化活動等方面盡力挖掘當地的傳統特色,保留原汁原味的古樸民居,營造當地獨有的人文自然旅游環境和濃郁的南太行民俗風情。形成不同檔次的綜合性旅游服務基地,將更有利于南太行旅游度假區整體環境的保護與旅游運營;同時,充分發揮區位交通條件優勢,根據場地環境,綜合配置相應的服務配套設施,合理組織人流車流,打造高效快捷的風景區通道。最后,突出旅游服務中心的門戶形象。旅游服務中心是南太行旅游度假區的第一形象區,應突出其重要性,致力于打造國家級山水主題旅游度假區。

總體規劃布局將“一字型”游客中心建筑布置在旅游專線公路與輝上路交匯口的西側,結合旅游服務中心建筑設置了大型的集散廣場。將社會停車場布置在旅游專線公路的東側,便于游客進入游客中心建筑等一系列動線的組織,保證其便捷性;將區間車換乘區布置于旅游專線公路的西側,便于游客通過游客中心建筑購票后步行至西側的換乘廣場換乘,有效地組織人流動線,避免了未購票游客與已購票游客的動線交叉。

規劃結構可以概括為“兩區一環”。兩區:旅游服務中心功能核心區及配套服務區。旅游服務中心功能核心區由游客中心區、停車區、換乘區構成;配套服務區指的是位于規劃用地南側的由太行民俗文化展示區、太行民俗村落區、演藝活動區構成的配套服務區域。一環:一環是指規劃用地內最外側的桃林、農田以及生態水岸等構成的生態預留發展區,其呈現環狀之勢將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及配套服務區進行圍合,構成了外圍的生態發展環。規劃結構詳見規劃結構圖,如圖1所示。

功能分區總體上分為游客中心區、停車區、換乘區、太行民俗文化展示區、太行民俗村落區、演藝活動區以及生態預留發展區,如圖2總平面圖所示。游客中心區占地面積40 000平方米;停車區由私家車停車場和大巴停車場構成,私家車停車場占地面積136 000平方米,大巴停車場占地面積235 000平方米;換乘中心區占地面積113 000平方米;太行民俗文化展示區占地面積41 000平方米;太行民俗村落區占地面積51 000平方米;演藝活動區占地面積

98 000平方米;生態預留發展區占地面積1 407 000平方米。

圖1 規劃結構圖

圖2 總平面圖

三、綠化設計與環境保護規劃

旅游服務中心綠化規劃與其他開發項目不同,旨在將景觀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為游客提供一個游覽及度假休閑的世外桃源,故其應更為注重對景觀資源、環境資源的生態保護,以生態保育為主,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充分利用林地綠化,適地適種,強調地方特色,以鄉土性和適應性強樹種為主導,嚴格控制外來物種,貫徹“適地適樹”原則。

還要進行分區配置,植物規劃根據不同分區的功能特性,運用不同的植物規劃手法,使得各分區植物規劃在保證整體性、協調性的同時,又不失差異性,提升了區域綠化的豐富性及區域感。人行道綠化,要以落葉喬木間植為主,在樹池中點綴一些時令花卉和地被植物,豐富街道植物景觀;建筑周邊環境綠化要以彰顯建筑、引導的游客動線的功能為主,綠化肌理與鋪裝線性的肌理一致,更為注重植物列植的效果,適當的色彩點綴可讓過硬的廣場空間更為靈動活躍,應選擇樹形較為優美,能夠彰顯建筑氣勢磅礴的色葉樹種;同時,適當的點綴多彩的時令草花,也可營造符合時宜的氛圍。公共綠化要以富有層次感的組團式綠化為主,結合區域特點,形成不同的植物觀賞效果和環境氛圍,體現當地生態環境特色。適當的配置松柏類樹種,可在冬季形成一定植物景觀,適當地點綴色葉灌木,可激活空間。景區北側現有大片桃林,桃林觀賞季節有限,可適當配以互補觀賞季節的樹種,以保證四季有景可觀。換乘區及停車場區間綠化,大面積的停車場和換乘中心主要以常綠喬木為主,適當地增加道路綠化的厚度,在增加綠化率的同時讓停車場更具生態性。停車區域的行道樹主要以高大喬木為主,形成帶狀綠化空間;停車區域的三角空間內則以自然式種植為主,形成開敞而豐富的空間形態。同時,私家車停車區域應結合北側桃林選擇數種觀果樹種,形成一定的特色。

在環境保護規劃方面,要提高環境意識,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堅持開發建設和環境建設協調發展。在保護現有果林、農田等良好生態自然資源的前提下,再適當合理地進行開發利用,制訂相關科學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通過有效的手段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在環境保護措施方面,要注重大氣環境,采取相應的環保手段,如植物降塵、設置隔音網等,把因游客活動而產生的環境污染現象降至最低限度;逐步改變現有村民、賓館、飯店等場所的能源結構,繼續加大力度保護規化區域及周邊果林、農田及林地,加強植樹造林,提高土地植被覆蓋率,改善規劃區域內大氣環境質量;還要合理規劃和管理游客服務中心區內的道路交通設施,對進入游客服務中心區的機動車輛,全部實行尾氣檢制,尾氣超標車輛嚴禁入內;注重水資源環境保護,對規劃區域內的村莊以及各種旅游服務設施所產生的污水,全部進行統一收集,排至洪洲鄉污水處理廠,經達標處理后排放;與此同時,大力開展節水宣傳教育,提倡節約用水,建立行之有效的節水措施;對規劃區域內現有河灘進行生態恢復,根據現有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河道整治措施,通過水體的生態恢復帶動提升周邊環境質量,并建立濕地生態系統,利用其強大的生態凈化作用,為旅游服務中心區提供更多優質的空氣、良好的環境??茖W、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起到改善規劃區域內大氣環境、水環境、聲環境的作用,是建立可持續發展旅游景區的環境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沛儒.國外生態城市的規劃歷程1900—1990[J].現代城市研究,2005(Z1):27-37.

[2]畢凌嵐.城市生態系統空間形態與規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李軍.城市設計理論與方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綠化設計環境保護旅游
環境保護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現代景觀園林設計理念及實踐探討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不要恢復,要重建——未來自然環境保護之路何去何從?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