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黨團班級協同共建模式探究

2020-11-30 09:15高玉鑫
青年時代 2020年26期
關鍵詞:黨團班級

高玉鑫

摘 要:本文通過對高校黨團班級協同共建必要性分析,將學生黨員、團員、班集體進行閉環組合,構建1名黨員+2名團員+1個班集體的“1+2+1”共建模式,依托共建平臺,發揮黨員、團員的組織力和號召力,充分借助學生群體增補思政教育力量,提升大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水平,促進黨支部、團支部更好地服務、凝聚、宣傳群眾,使高校思政教育第二課堂走上新臺階。

關鍵詞:黨團;班級;協同共建

隨著在校生數量不斷增加,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和黨員培養工作壓力逐漸加大,且高校學生管理事務的重擔大多落在輔導員身上,難以確保思政教育時間和精力的充沛。黨支部、團支部和班集體作為與高校學生連接最密切、融合度最高的有效組織,分別在各自平臺發揮著教育管理作用。本文結合作者在二級學院工作經驗,探究學生從團員到黨員培養過程中以及成為黨員后,如何讓黨支部、團支部和班集體三個組織協同聯動、實現共建模式,以不斷提高學生群體思政教育的能動性和實效性。

一、黨團班級協同共建必要性分析

(一)充分發揮學生群體思政傳遞作用

黨團組織和班級是開展學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單元,三個組織的思政教育對象具有重復性和緊密性。在高校思政育人過程中,輔導員承擔了“第二課堂”的重要角色,他們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并同時管理著多個團支部和班集體,每天消耗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處理繁雜事務,僅依靠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政工作容易出現精力不足、效率不高的情況。黨支部本身肩負宣傳群眾、凝聚群眾的職責,團支部又多以班集體劃分,且學生之間更容易引起共鳴,可以充分借助黨團支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探索高效合理的教育路徑,引導他們主動向廣大同學傳遞思想、解答疑惑,利用學生群體的自主力量,實現同學帶動同學共同進步,使三個組織協同發揮更大價值,成為學院健康發展的穩定根基。

(二)積極調動黨團主體先鋒模范意識

支部是黨組織最基層的堡壘,高校學生黨支部吸納的是優秀團員分子,經過群團推優、黨員推薦和一年以上的培養考察才加入到黨組織,在學生群體中起到引領帶動作用;團支部是黨的參謀和助手,并引導班集體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作為青年團員的風向標,對大學生思想品格塑造有直接影響。然而在工作調研中發現,黨組織對團組織的指導幫助、團組織在班級中發揮作用尚且不足,三個組織協同聯動缺少系統的指導安排,多維持在完成規定動作,黨團主體對青年學生的帶動作用不強。隨著在校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多,且大學生思維發展更加多元化,調動起這兩支隊伍的積極性,不但是增強黨員身份、提高先鋒模范意識的內在要求,更是發揮團結同學、組織同學、傳遞青春正能量的外在責任。

(三)統一思想樹立堅定理想信念

“00后”學生逐漸進入高校,他們思維更活躍、探索意識更強,在高速運轉的新媒體時代,不斷涌現的外界信息難免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塑造產生負向作用,弱化集體主義、影響組織凝聚力,而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無論是黨支部、團支部還是班集體,構成它們的青年學生都是國家當下培養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都應使青年學生養成良好道德情操、樹立堅定理想信念,向中國夢不斷奮進。所以新時期高校思政工作要不斷創新,教育方法要與時俱進,堅持以學生群體為主,激發各組織職能,充分發揮大學生團結同學、宣傳同學的功能,黨支部帶領團支部,團支部凝聚班集體,統一思想、堅定信念,共同健康成長為不負國家重托、社會栽培的新時代大學生。

二、黨團班級協同共建模式探究

本文以筆者所在二級學院為研究對象,將學生黨員、團員、班集體進行閉環組合,從專業或班導師的統一性出發,構建1名黨員+2名團員+1個班集體的“1+2+1”共建模式,以便于學生之間交流互通。教師推動落實、管理監督,學生掌握大部分主動權,形成共建記錄單,在群團推優、黨員發展、優秀評比等環節增加指標權重,保持共建模式長久運行。

(一)黨員與團員共建

共青團是黨的后備軍,是學生黨員輸出的大本營,黨團組織建設在思想引領、人才培養、活動開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黨團共建組合由1名黨員聯系2名優秀團員構成,以黨支部和團支部為依托,互融互促,發揮共建組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是通過支部協同共進。黨支部和團支部都有固定的組織生活,但活動的傾向性不同。黨組織生活偏向于政治性、嚴肅性,可以邀請共建團員適時列席,以親身實踐加深認識、凈化思想;而團組織生活更有趣味性和專業性,黨員可參與團支部活動,在互動中進一步了解共建團員,并將黨的新理念、新思想在團員中分享宣傳;同時,基于黨員和團員的共建橋梁和上級管理者的同一性,黨團支部聯合開展活動,不斷加強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穩步提升黨團建設水平。

二是定期交流共同提升。黨員聯系團員本身也肩負著考察推薦發展對象的職責,需要從多方面了解團員表現,且必要時與其周邊師生交流情況。黨員定期與團員談心談話,幫助其解決學習、生活等方面困難,交流思想、解答疑惑,向其宣傳講解黨的思想理論,激勵、引導團員立足崗位、對標優秀、向黨組織靠攏。黨團共建也是黨員接受群眾監督的過程,把自己置身于群眾之間,聽取意見、完善言行。黨員團員之間形成一座互聯互通的橋梁,不斷提升高校學生培養質量。

(二)團員與班集體共建

班集體是高校最基礎的學生組織,是大學生能力培養和品格塑造重要影響環境。雖然以班集體為單位在一起接收通知、上課、完成課余任務,但大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場所和時間上更多的自主性,致使部分同學集體意識淡漠,班集體凝聚力不高?!?+2+1”模式選取團員所在班集體進行共建,發揮優秀團員的組織力和號召力,把班級同學凝聚起來發揮青春正能量。

共建團員作為優秀分子,一方面要主動在班內擔任職務,自發為班集體作貢獻,協助輔導員和班委針對當代大學生特點制定合理的班級架構,盡量擴大影射面,讓關聯網覆蓋到每位同學,提升班級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團員在班級思想陣地建設中的作用;在日常文體活動、暑期社會實踐中,共建團員要敢于亮明身份,化身協同完成任務的重要支撐,在過程中注入更多的思路和活力,遵循行動方向,保證班集體運轉和團建工作的連續性和豐富性。另一方面,架好黨員與班集體之間的橋梁,做好宣傳工作;共建團員既是班集體的一份子又接受黨員直接聯系,在共建模式推動過程起到重要作用,要善于利用資源優勢打通模型對接端口,借助黨團支部“紅色”力量,拓展學生第二思政課堂的延伸,多圍繞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開展以榜樣精神為引領的特色活動,提升班級文化自有活力,扎實推進協同共建水平不斷提高。

(三)黨員與班集體共建

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學生黨員可以將宗旨理念落實在班級、宿舍,架好黨組織與青年學生的紐帶與橋梁,履行黨員義務,發揮先鋒作用,深入共建班集體將所學運用于實踐,宣傳群眾,服務群眾,與班集體形成良性互動,暢通黨員與群眾的溝通渠道。

首先,黨員做客班會、思政課堂,分享自己近期所學理論成果和思想感悟,將時政理論借用學生易于吸納的方式在班級宣講、交流,或圍繞當下某一熱點話題展開討論,找到最佳結合點,化解群眾思想誤區,直接影響或改善學生群體理想信念和集體意識淡薄等問題,在鍛煉大學生黨員教育傳播力和黨性修養的同時,實現大學生自我教育。

其次,深入宿舍、課業小組,黨員不僅要做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更要關心群眾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借助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幫助解決問題,把思想引導和關心服務相結合,融合促引領,形成有效聯動模式,增加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知和理性分析,在學院內營造充滿人文色彩的和諧育人氛圍。

再次,打造線上線下交流平臺,班集體成員可就團員推優、黨員發展等具體事宜私詢黨員,幫助其掌握基本概念和流程,并使黨員發現班級需求點以調整今后共建內容,在交流中引導他們正確運用網絡等新媒介,不盲目、不跟從,堅定理想信念,主動通過實踐提高思想認識,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在新形勢下定位自己的發展方向。

三、結語

時代在變,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壓力和挑戰也隨之而來,變通教育形式,提出黨團班級共建模型,充分借助學生群體增補教育力量,讓黨團支部成員在思想和行動方面有積極轉變,實現學生群體從受教育者成為“教育者”,求真務實,推進黨團班級協同共建機制落地見效,提升大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水平,使高校思政教育第二課堂走上新臺階,培養有擔當、有力量的時代新青年。

參考文獻:

[1]蔣毅,周向文.高校黨團與班級文化建設創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06).

[2]李通.以實踐育人助推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的路徑探析[J].新西部,2019(24):115-116.

[3]馬恒旭,周天奇.新時代下高校黨團共建的探索與研究[J].智庫時代,2019(50):24-25.

[4]唐成.高校共青團大學生思想教育引領的問題及策略探究[J].傳播與版權,2020(01):164-166.

[5]李林青,楊青青.基于協同育人視角的高校思政教育機制研究[J].智庫時代,2019(50):115-116.

[6]畢立雄,李振輝.新時代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探究[J].科教文匯,2020(7):30-31.

[7]盧娜.新時代高校大學生黨員榜樣作用機制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3).

猜你喜歡
黨團班級
“精干化”:中共“黨團”領導機制演變研究(1921—1945)
喜報!我廳獲省直機關青年黨團知識競賽優秀獎
班級“四小怪”
新形勢下黨團與班級建設創新研究
黨團帶隊辦好紅領巾學校
歐洲議會左翼黨團發展現狀的SWOT分析
高校學生骨干如何在黨團班協同育人機制中發揮“排頭兵”的作用
不稱心的新班級
班級被扣分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