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獎助貸一站式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價值

2020-11-30 09:15馬關培黃紅
青年時代 2020年26期
關鍵詞:精準資助智能化高校

馬關培 黃紅

摘 要:本文將通過分析高校資助工作的難點和面臨的困境,探討如何實現高校資助工作的精準化、系統化,并結合當前我國高校實際探索高校獎助貸一站式服務體系的新模式及應用價值,以期通過高校獎助貸一站式服務體系的構建使學生享受到一步到位的便捷,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最終實現資助工作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和幫扶個性化。

關鍵詞:高校;一站式服務;智能化;精準資助

一、引言

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把扶貧提高到新的戰略高度,并對扶貧攻堅提出新思想新目標和新征程,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獎助貸勤補統稱獎助貸體系,高校獎助貸涉及的資助項目多,人數多,且金額大。以某高校2017年度為例,獎助貸勤補項目近30項(如高校助學貸款、助學貸款中央獎助專項、2016—2017學年建檔立卡、2017—2018學年建檔立卡、入伍退伍學費補助、欠發達退役學生生活費補助、少數民族補助、學校補貼建檔立卡資金、校園十大勵志人物、優秀困難大學生海外研學資助、全院學生獻血營養補貼等資助),涉及金額約880萬,累計資助學生人數7400人次。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智能硬件的快速普及,數據爆炸式增長。本項目以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各個系統(教務系統、學生管理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等7項系統)作為數據來源,形成數據庫;學院輔導員和獎助專職工作者僅需通過已授權的賬號密碼登錄即可全面查詢學生信息,獲得學生精準畫像,使學院信息簡單化、數據化、智能化,助力學校扶貧工作。

二、高校資助工作的難點和面臨的困境

基于獎助貸工作現存的實際問題:困難學生學業成績低于全院平均水平;學生未能及時得到資助信息,導致錯失申報機會;學生對申報信息解讀不到位,導致申報效率低下;過度資助,使獎、助資金分配出現“馬太效應”,從而導致資助浪費;后續跟蹤不到位,導致幫扶不徹底;班級評議小組不專業,無法精準認定與跟蹤等。

本項目站在管理者的視角上,旨在為學院資助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和為學生提供服務。項目團隊依托學院官方的資助管理中心和廣州數園網絡有限公司,以學生事務交流中心為團隊基地,并聯合某高校學生之家服務中心社團及計算機協會共同開發建設該項目。

三、如何實現高校資助工作的精準化

高校獎助貸一站式服務體系打破了以往傳統模式,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的獎助體系,實現了材料無紙化填寫,由學生自行完成整個流程的申報。該體系能夠對資助學生多方面、多指標進行綜合精準評估以及通過線上服務讓資助學生全面、簡易、詳細了解相關獎助貸申請信息,提高申報成功率,讓資助學生從資助體系中得到自我提升和獲得感,實現目前國內在高校資助方面前所未有的創新。在信息化時代,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愈來愈受人青睞,而高校獎助貸一站式服務體系恰好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將系統和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三者結合,保證了高校獎助貸一站式服務體系的流行性。

四、構建獎助貸一站式服務體系

盡管某高校獎助貸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常見問題:資助訊息渠道單一、滯后且未突出個性化;原始紙質材料管理,數據量大,格式不一致,人工整理費時費力;困難認定標準難以界定,缺乏基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資助標準,缺乏完整的記錄學生信息平臺;資助觀念陳舊,受資助學生的權利和義務不對等,資助資金分配對象和效率不均衡;資助人數和金額歷年不斷增加,日常管理的工作流程受時間、地點等限制,工作不能得到及時處理;數據查詢、更新、維護等操作極其不便,貧困生管理仍處于靜態,高效監督機制不夠健全;高校專職從業者少,工作者僅1~2位,而班級評議工作者未受過專業培訓;受助學生學習成績與大學生就業質量成反比,心理承受能力低,能力未能得到全方位發展。

針對以上現存問題,高校獎助貸一站式服務體系通過前期對某高校數據精準管理與幫扶工作的研究,團隊進一步對扶貧資助體系進行思索,提出了能夠完善高校扶貧資助體系的智能精準化對策,且預期在“高校困難大學生精準管理與幫扶系統”的運行下,促使學生更快速、簡潔地申請獎助貸,并實現“五個精準”和對學生的精準管理與幫扶。目標明確后,團隊對該系統進行預開發,設計了6個基本的系統模塊,各個模塊特制化、個性化,專門針對不同的使用對象。

五、通過“五個精準”實現高校資助工作的系統化

精準獎助貸微信小程序依托系統后臺數據實現了向符合申報資格的學生智能推送獎助信息、提供申報材料模板以及填寫材料預檢、實現無紙化輔助填報、自動匯總學生信息生成報表、學生技能分享及需求反饋等功能;獎助貸實時快訊公眾號實現獎助消息第一時間推送功能、鏈接小程序與管理系統功能等;獎助貸管理系統實現了對困難生的精準認定和智慧畫像分析、多級賬號管理、學生資助動態管理等。通過構建資助服務體系實現對高校困難生智能認定、智慧畫像、動態幫扶和能力提升,為學生提供申請獎助貸的一站式服務,讓申請者享受到一步到位的便捷,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從精準獎助貸微信小程序方面講,通過精準解讀資助功能,解決了學生對獎助的相關疑惑;通過貧困核實和材料預檢提升材料提交效率;通過技能分享實現了學生自我認定和快速審核。從獎助貸實時快訊公眾號方面講,提高資助信息的到達率,實現消息的精準推送。從獎助貸管理系統方面講,通過后臺數據分析,整合生成各項資助資金去向表,避免獎助資金分配出現“馬太效應”;通過后臺動態管理,確保數據可追溯,責任可倒查;通過智慧畫像,實現對學生的精準認定和全方位評估。通過一站式服務體系掌握受助學生綜合信息,可以幫助高校修正幫扶體系,完善個性化幫扶,最終實現資助工作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

六、應用價值

學生用戶:為學生提供資助信息定向推送,使其能夠正確解讀申報通知、申報條件以及申報內容,了解獎助貸的申請流程,提高申報效率;創建技能分享平臺,通過贊賞功能使學生得到經濟以及精神上的滿足;反饋平臺使學生需求能夠得到及時反饋,為學生提供精準化和個性化幫扶;根據受資助學生的需求開設相應的提升班課程,有利于他們的文化素質的培養;及時提醒學生申報獎項和參加相關技能性比賽,有利于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班級評議小組:為班級評議小組成員提供嚴格的評議參考模板,實現評議小組成員對獎助貸工作專業化提升,促進困難學生的精準認定;四級監管模式下首次提出責任追索,提高相關負責人責任意識以及減少非意外因素的發生,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精準性。

輔導員等非專業獎助工作人員:明了獎助貸相關事項,實時掌握學生最新動態,了解學生經濟需求情況,及時調整受助名額分配,及時推送比賽信息供技能優秀學生參賽。

學院和管理員:利用數據分析,制訂個性化幫扶方案,調整院校獎助策略,有利于公平地分配助學資源,更方便對資助資源的統籌性進行量化分析,更有針對性提出個性化幫扶計劃,將資助落到實處。

學院獎助貸工作人員:減輕獎助材料審核的工作量,提升審核效率;確保工作盡快落實,達到精準資助;及時收集和匯總受資助學生的需求及建議,更加有針對性地服務校園獎助貸工作。

項目能夠對貧困學生形成良性循環,提高貧困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讓貧困學生形成從被動“輸血”到自我“造血”的能力;學生努力學習以優秀成績回報,積極參加比賽,獲得榮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豐富學生簡歷;參加下鄉行,成為資助宣傳大使。豐富團隊成員實踐經驗,提高綜合能力,實現自我價值項目擴展到其他高校運行,提高全國高校資助工作效率,使真正貧困的學生獲得資助,響應國家脫貧攻堅戰。

參考文獻:

[1]王叢虎.十九大報告:續寫脫貧攻堅、有效扶貧的新篇章[EB/OL].(2017-10-20)[2020-07-01].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7-10/20/content_41765916.htm.

[2]吳新民.國家獎助學金發放工作中一些問題思考[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20-21.

[3]李建峰.國家獎、助學金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177-178.

[4]陳曉,付麗群.高校貧困生資助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微型機與應用,2014(5):13-15,19.

猜你喜歡
精準資助智能化高校
智能化戰爭多維透視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