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學家率先破解載藥囊泡治療惡性胸腔積液作用機制“謎題”

2020-12-04 20:21
醫藥前沿 2020年29期
關鍵詞:外囊謎題免疫治療

腫瘤轉移是癌癥患者死亡的首因,在眾多腫瘤轉移病灶中,惡性胸腔積液(MPE)極為特殊。日前,華中科技大學官網對外公布,該校同濟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教授、博導黃波教授團隊在美國癌癥研究協會旗下學術期刊《癌癥免疫學研究》(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全面展示了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作用于惡性胸腔積液的清晰免疫機理,這將有助于我國臨床專家進一步優化和升級載藥囊泡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治療方案,讓患者獲益更多。同時,這也表明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作為一種基于細胞外囊泡的全新腫瘤免疫治療方法,臨床轉化速度領跑全球。

惡性胸腔積液是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上市使用的首個適應癥。據介紹,人體肺臟表面覆蓋一層膜,而在容納肺臟的胸廓表面也覆蓋一層膜,此兩層膜連在一起,形成密閉腔隙,此即胸膜腔,而在此兩層膜的表面布滿毛細血管和淋巴管,液體從毛細血管流入胸膜腔,再從淋巴管流走,僅維持少量漿液存在于胸膜腔,以減少呼吸時肺與胸廓間的摩擦。當腫瘤轉移至胸膜腔時,腫瘤惡性生長損害膜表面血管結構,血管內液體大量流出并潴留于胸膜腔,形成惡性胸腔積液,如果腫瘤小結節堵住回流的淋巴管,則積液更為顯著。由于血管嚴重受損,大量紅細胞也可穿過毛細血管,進入胸膜腔,形成血性胸腔積液。而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是一種以細胞外囊泡為基礎的全新生物技術平臺,也是一項由中國人率先發明的全新腫瘤生物免疫治療技術。它以直徑介于100 ~1000 納米之間的天然生物來源的細胞外囊泡為基礎,與遞送的藥物分子或生物活性物質有機結合,形成全新的藥物遞送和控釋模式,形成具有多種抗腫瘤功能的載藥囊泡,通過動員數量最為龐大的、具有人體天然屏障之稱的中性粒細胞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是一種兼具免疫治療和生物化療特性的全新腫瘤免疫療法。

區別于其他免疫療法,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同時具備生物化療和免疫治療的雙重優勢,其利用囊泡在細胞間信息傳遞的特性,通過生物物理學的作用機理,其更易于靶向殺傷導致腫瘤復發和轉移的腫瘤干細胞,同時激活免疫,重塑腫瘤免疫微環境,具有低毒、高效的特點。此次中國科學家首創的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的作用機理被進一步闡明,意味著當前在全球學術界風靡的細胞外囊泡治療疾病領域,中國科學家的研究再度走在世界前列。

猜你喜歡
外囊謎題免疫治療
細胞外囊泡在肺炎中作用機制及其診療研究
根治性肝切除與外囊摘除治療肝包蟲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對比
金葡菌和大腸埃希菌細菌外囊泡的生物學特性比較研究
腫瘤免疫治療發現新潛在靶點
國慶謎題猜猜猜
怪獸謎題
細胞外囊泡及其在創傷性顱腦損傷診療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關于鯨的謎題
謎題與真相
腎癌生物免疫治療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