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檔案袋評價方式的相關研究概述

2020-12-06 10:45陶海青
卷宗 2020年26期
關鍵詞:檔案袋評價研究

摘 要:檔案袋評價是從國外發展起來的一種形成性評價方法,在20世紀50年代被引入中國,近些年開始得到國內教育界重視并被廣泛采用。本研究旨在從檔案袋評價的類型研究、特征研究、應用研究等幾個方面進行綜述。希望通過對此方面的研究與梳理,加深對檔案袋評價法的認識和理解。

關鍵詞:檔案袋;檔案袋評價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017

1 什么是檔案袋

檔案袋最初是歐美攝影師和藝術家展示自己優秀作品的工具。1967年,Goodman首次將其正式用于教育領域。隨后,著名心理學家Gardner根據他的多元智能理論進一步發展了檔案袋的概念。教育中使用的檔案袋的概念來自藝術領域,檔案袋是通過展示藝術家的作品來反映作品的深度和廣度以及藝術家的興趣和能力(Jongsma,1989)。后期,檔案袋也逐漸在教育領域受到歡迎,主要用于收集學生自己認為能夠證明自己的學習進步、創新精神和知識技能的成果。國外學者Valencia & Calfee(1998)提出“學生的檔案袋就像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和評價,也可以系統的幫助教師和學生收集材料來測試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態度等方面的發展,為教師提供真實的評價。雖然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界定,但是他們的共同之處也顯而易見。檔案袋都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記錄;每一個檔案袋的建立都有特定的目的;檔案袋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收集信息,在內容的選取上,其基本成分都是學生作品展示以及學生作品反思。

2 什么是檔案袋評價

檔案袋(portfolio)評價是以杜威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民主化的教育思想為其理論根源,以始于80年代的評價改革的思想基礎為其思想基礎的一種評定方法(曹艷娜,2015)。檔案袋評價始于哲學家哥德曼名為“零點項目”的藝術活動,在項目實踐中,兒童們對在特定的領域中設定的目標進行追求,并采用一種叫做檔案袋手法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檔案袋評價在20世紀50年代被引入中國,近些年開始得到國內教育界重視并被廣泛采用。鐘啟泉教授認為(2004)檔案袋評價“是指按照一定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將學生學習的情況、有代表性的作品收集起來,用來展示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在某一課程領域中所做出的努力、取得的進步和成就?!本C上所述,筆者對檔案袋評價的界定是:檔案袋評價是在某一階段,有計劃,有目的去收集學生的學習成果,并由教師,同學,家長甚至自己根據一定的標準去評判學生的發展情況的一種重要的質性評價方法。檔案袋評價還可以反饋學生學習活動和教師的教學活動,它是形成性評價的一種工具。

3 國內檔案袋評價的研究綜述

檔案袋評價是從國外發展起來的一種形成性評價方法,在20世紀50年代被引入中國,近些年開始得到國內教育界重視并被廣泛采用。2002年,我國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自此,檔案袋評價逐漸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廣,成為評價學生的一種重要方式。

通過對文獻的梳理,發現我國對檔案袋評價的研究基本是以下三種類型的研究。第一,檔案袋評價的定義與特征研究;第二,檔案袋的類型研究;第三,檔案袋的應用研究。近幾年,檔案袋的應用研究的相關文獻數量逐年增長,特別是出現了大量的碩士論文,可見,評價理念的改變直接促進了檔案袋評價方式的應用和研究。

3.1 檔案袋評價的定義與特征研究

我國學者對于檔案袋評價的研究始于2000年。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李雁冰在《外國教育資料》2000年第6期上發表的《質性課程評價的典范:檔案袋評定》,以及徐芬、趙德成在《教育研究與實驗》2001年第4期上發表的《檔案袋評價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它們共同闡釋了檔案袋的概念、類型及特點(姚宏,2017)。呂良環副教授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歸納了檔案袋的功能、檔案袋的形式、檔案袋的內容。對于檔案袋評價的特點,嚴育洪(2004)在他的《新課程評價操作案例》一書中做了闡述。他認為檔案袋評價有四個特點:“學生是評價的主體之一;評價內容多元;評價形式生動以及評價過程開放”。(姚宏,2017).胡靜(2019)在碩士論文中結合其他學者的觀點對檔案袋評價的特征做了如下總結:“1)目標具有針對性;2)評價主體多元化;3)資料呈現豐富性;4)重視反思性”。

3.2 檔案袋的類型研究

關于檔案袋評價的類型,徐芬和趙德成(2001)在《檔案袋評價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中將檔案袋劃分為“文件型檔案袋”,“展示性檔案袋”,“課堂型檔案袋”和“評價型檔案袋”。同年,又在《成長記錄袋的基本原理與應用》一書中將檔案袋分為過程型檔案袋、目標型檔案袋、展示型檔案袋和評估型檔案袋四種。黃光楊(2003)將檔案袋可分為“成果型檔案袋、過程型檔案袋和綜合型檔案袋。王斌華檔案袋劃分為“過程型、結果型和展示型”。胡靜根據不同使用對象,將檔案袋分為學生檔案袋,教師檔案袋和共同檔案袋。學生檔案袋面對的主體是在校的學生,記錄的是學生的學習軌跡,例如平時的點滴測驗成績或者自己總結的知識邏輯圖等。教師檔案袋主要是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教師對自我教學的重要反思依據。共同檔案袋是由學生和教師甚至社區人員和家長共同參與評價而形成的一種檔案袋,可以幫助學生多方位的了解自己。

3.3 檔案袋評價的應用研究

徐芬(2011)在《學習檔案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一文中,主要介紹了檔案袋內容選擇,認為檔案袋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挖掘自主學習,讓學習者和教師進行反思。由此認為檔案袋可以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可行性途徑。任禮勤(2011)在《檔案袋評價在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一文中的研究是為學生建立音像檔案袋,他認為“在英語教學中,這種檔案袋指的是錄音、錄像檔案袋,即通過錄音、錄像手段記錄學生完成口語作業的情況并保存起來。在課堂上,播放學生的錄音和錄像材料,教師和學生共同點評,以試圖提高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深層動機,促進學生使用學習策略,同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促進學生口語學習的進步及反思?!背酥?,隨著新課改提出質性評價以后,很多學者和教師開始對檔案袋評價進行研究。從2003年開始,將檔案袋評價應用于各個學科領域的相關碩士論文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并且嘗試逐步將其應用于具體的學科中,如美術、化學、思想品德、音樂、數學、生物、化學等。

檔案袋評價將學生自主性學習和自我反思能力作為評價的重點,在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成長,是一種過程性評價方式,同時也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通過有關檔案袋及檔案袋評價的相關研究的綜述,為研究者進行本研究給予了思路,同時也為合理正確的使用檔案袋評價提供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陳海濤.成長記錄袋評價理論內涵及其實施策略[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4(2):14-15.

[2]陳兵.檔案袋在小學英語學習評價中的應用[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4(16):43-46.

[3]姚宏.小學英語檔案袋評價的個案研究[M].西安外國語大學,2015.

[4]鐘啟泉.建構主義“學習觀”與“檔案袋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04(10):20-24.

[5]黃紀針.國外檔案袋評價應用和研究述評[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6):46-52.

[6]王巧.檔案袋評價在小學英語聽說中的應用研究[M].寧波大學,2019.

[7]呂良環.論外語自主學習能力之培養[M].華東師范大學,2005.

[8]徐芬,趙德成.檔案袋評價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1(4):50-54.

[9]黃光揚.正確認識和科學使用檔案袋評價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03(2):50-55

[10]胡靜.檔案袋評價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M].上海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

陶海青(1997-),女,漢族,甘肅和政人,在讀碩士研究生,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猜你喜歡
檔案袋評價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教學檔案袋在美國教師教育計劃中的應用探究
電子檔案袋評價技術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檔案袋評價的創新創業教育應用研究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