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

2020-12-07 04:52陳偉賢韓山師范學院
黃河之聲 2020年17期
關鍵詞:民族音樂聲樂傳統

◎ 陳偉賢 (韓山師范學院)

高校聲樂教學的發展,不僅可以推動我國藝術文化的發展進程,而且可以從根本上豐富我國人民群眾的藝術文化思想。目前我國高等音樂院校的聲樂教學中,西方藝術文化對教學內容具有相當多的影響。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盲目崇拜西方音樂藝術的現狀,許多音樂專業的學生,對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發展,缺乏最基本的認知,導致我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受到限制,不能有效傳承和發展。本文就目前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探討教學中如何有效融入我國傳統音樂文化。

一、高校聲樂教學傳統文化融入現狀

隨著現代化教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高校聲樂教學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西方音樂文化對我國高校聲樂教學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大學校園中存在一些盲目崇拜西方音樂的現象,甚至有些大學生對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絲毫不了解。雖然有些高校將民族聲樂列入了音樂教學的課程中,卻由于過分重視發聲技巧的教授,使得原本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音樂失去風采,更無法發揚和傳承民族音樂而歌曲風格。另一方面,目前高校聲樂教學中,對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論教學內容較少,導致民間音樂處于教學大綱中隔離狀態,限制了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

其次,一些高校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水平較低,無法正確理解和掌握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層含義,更無法有效教授傳統音樂文化相關的知識,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過程枯燥無趣,無法真正高效的實現民族音樂文化發展。

最后,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在不了解學生具體音樂功底的情況下,實施聲樂教學無法滿足“因材施教”的素質教學理念,不僅會降低聲樂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而且會阻礙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發展。

二、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校聲樂教學的意義

(一)傳承傳統民族音樂文化

我國傳統音樂體系遵循“三律并用”的音樂律制,包含獨具特色的音階及節拍,其中音階主要由正音、偏音組成,節奏和節拍則主要靠均分、非均分律動相結合來實現。此外,民族音樂還有多種記譜方法,對音樂中的高音、中音、低音,以及長短音、強弱音來進行記錄。從而保證了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曲調的多變性,蘊含了作曲家豐富的情感因素。

其次,我國傳統聲樂藝術主要審美標準為“字正”而“腔圓”?!白终敝傅氖潜硌菡邷蚀_的發音,為讓聽眾更加深入理解歌詞內容而富有情感的精準發音?!扒粓A”指的是曲調的表現要圓潤,表演者通過流暢的語言和圓潤的曲調來表現歌曲蘊含的意境,從而幫助觀眾更加深刻體會歌曲中的思想情感。另外,我國傳統聲樂還重視音樂中音色的藝術特點,強調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情感共鳴,從而體現聲樂藝術個性化、多元化的細膩情感。

最后,“潤腔”也是傳統聲樂藝術的獨特表演技法,通過潤腔,不僅使得聲樂作品的情感細節更加具有特色,而且可以創造更加真實的音樂意境,增強民族音樂的特色表現力。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融入這些具有特色的傳統音樂藝術,可以有效傳承和發展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蘊。

(二)提升高校學生聲樂綜合素養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民族音樂的學習。高校聲樂教學的主要教學目的不僅是培養具有聲樂技巧的表演者,而且需要將傳統音樂的文化內涵及音樂表現手法融入教學中。通過聲樂課堂幫助學生體會歷史長河沉淀下來的傳統民族文化,感受音樂藝術的精華,從而提高高校大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培養學生廣泛而深刻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因而,高校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音樂時代背景及創作情境,從而置身于傳統音樂之中切身體會歷史文化的魅力,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三)提升高校聲樂教學質量

目前我國高校聲樂教學中,無論聲樂理論方法還是聲樂實踐教學,都在盡力模仿西方國家的美聲發音方法,這種盲目崇拜的行為導致我國本民族的豐富傳統音樂文化流失。而傳統聲樂具有優秀的文化資源,許多傳統音樂作品都可以放在高校聲樂教學中進行推敲和演練。因而,實現高校聲樂教學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建立多元化教學的模式,不僅可以豐富高校聲樂教學的音樂資源,而且可以通過剖析和演奏傳統聲樂,將其演奏技巧充分發揮出來,提高高校聲樂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

三、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策略

(一)弘揚傳統音樂文化,促進學生音樂情感發展

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弘揚傳統音樂文化的重任置于重要位置,在教學中融入傳統音樂文化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我國傳統音樂的歷史,感受我國音樂藝術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傳統音樂文化中民族音樂占據重要組成部分,其表現形式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不僅可以突顯出我國人文、地理等特征,而且可以體現社會生活及風俗習慣等方面內容,是人世間平淡之中真善美的集合表現。教師通過培養學生音樂文化情感體驗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感知我國傳統音樂的藝術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對傳統音樂學習的興趣。

例如,《春江花月夜》這部作品,其內容主要是通過描繪江南迷人的月夜美景,來抒發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教師應重視學生對音樂思想的學習,在進行這節課內容學習之前,讓學生自己查找或者討論作者的創作背景,并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音樂的創作場景,而且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真實情感體驗,讓學生想象音樂表達的場景,如同身臨其境,從而增強學生的音樂情感能力。通過類似這樣的練習和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理解傳統聲樂作品的藝術表達形式,并掌握其表達人物情感的主要特點,從而掌握各種音樂藝術的豐富情感,提高自身音樂文化素養水平。

(二)激發學生審美潛能,培養創新個性音樂人才

現代音樂藝術發展無論多么輝煌,都離不開優秀的傳統文化根基。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音樂教學內容,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潛能,而且可以有效推進我國音樂藝術朝著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進展。每個人個人愛好、文化修養以及教育背景及經歷都存在個體差異性,因而對音樂作品的感知和理解也會有所不同,個性化針對性的教學互動對學生音樂潛能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高校音樂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說出自己對傳統音樂作品的獨特感知和理解,從而培養創新個性化音樂人才。

例如,高校聲樂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選取不同背景文化及地域特色的傳統音樂內容,讓學生進行欣賞和品味,體會不同音樂作品表達出的音樂情感。教師在為學生提供種類豐富、藝術形式多樣化的民族音樂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的主題內容進行深刻分析,通過讓學生互問互答的溝通,在共同探討中發揮自己的審美潛能。通過對歌曲創作背景的討論,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及演奏技巧,幫助學生建立對音樂作品的審美感知能力。之后教師通過親自指導或者小組討論的形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激發學生個性化的審美潛能。另外,在我國音樂發展過程中,國外的優秀作品及演唱經驗對我國音樂藝術造成一定影響。而教師則可以基于傳統音樂文化,引導學生在自己的音樂認知范圍內對音樂進行再創造,從而在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的同時,推動現代音樂藝術的發展。

(三)運用現代教學工具,提高高校聲樂教學水平

在多媒體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學過程中運用電腦教學的手段基本普及。因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可以借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工具,優化高校教學的環境氛圍,提供更加方便學生感知音樂的學習環境,并借助多媒體畫面展示的方式介紹傳統音樂的文化知識,創作場景以及演奏畫面等,讓學生更好的感知聲樂教學的藝術魅力,感知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豐富文化底蘊,從而充分發揮現代化網絡教學的特點,提高高校聲樂教學的教學水平。

例如,在高校聲樂教學課程之前,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多媒體資源,下載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音樂等資料,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去體驗和感知音樂的表現手法,從而對傳統音樂的音樂特點進一步理解和感受。在雙重體驗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充分體會傳統音樂作品的唱腔特點、發音特點以及演奏特點等,從而深入理解傳統音樂的藝術特征。另外,在進行聲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細致了解教學中音樂作品的細節特點,提前標注并分析與傳統音樂文化相關的部分,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之后再進行傳授,從而實現高校聲樂教學與傳統音樂文化的巧妙融合。在課堂教學中,高校聲樂教師應改變原有的“練聲+演唱”的傳統教學模式,多加入一些作品分析環節,與學生一起探討作品中的表現手法、演奏特點等,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傳統文化作品,在感受過程中跟隨作品的情感旋律,更加深入感受傳統音樂文化內涵,從而提高傳統音樂的教學效果

結 語

綜上所述,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應時刻謹記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巧妙融合傳統音樂教學,弘揚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意義。教師應在課堂上重視并弘揚傳統音樂文化,通過加入傳統音樂文化的作品賞析和評價,促進學生音樂情感發展;通過有效互動激發學生審美潛能,幫助學生領略和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刻內涵,發揮自己的個性進行音樂創作,從而培養創新個性的音樂人才;運用現代化多媒體等教學工具,改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傳統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高校聲樂教學水平。

猜你喜歡
民族音樂聲樂傳統
演唱中國聲樂作品的責任與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聲樂活動考述
在高一年級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實踐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民族音樂處在“低谷”
論高校音樂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地位與作用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民族音樂教育的傳承與創新
聲樂診療室
聲樂診療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