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村落環境歸屬感重構的策略

2020-12-07 07:23封麗娟張曉娜陳倩楠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部落村落重構

◎封麗娟 張曉娜 陳倩楠

鄉村發展和鄉村振興是世界性的重大課題。伴隨著全球城市化的持續推進,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較發達的發展中國家都經歷了“鄉村重建”過程。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迅速發展的鄉村城市化和農業工業化,已導致成千上萬的小村落廢棄并逐漸消失,一些鄉村村落逐漸衰退,而另外一些村落逐漸成長并扮演著鄉村中心的功能,造成鄉村空間結構和社會結構的根本改變。隨著河北太行山區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傳統村落盲目開發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運動式”建設和“建設性破壞”,嚴重降低了山區傳統村落的吸引力。目前,河北太行山區傳統村落的居民環境歸屬感研究薄弱,為此,本文立足于河北地方特色的鄉村建設,結合河北太行山區鄉村原有風貌,提出了傳統部落環境歸屬感構建的基本思路,希望本文的觀念可以帶動鄉村人們的環保意識,讓傳統部落環境的發展重新走向正規,促進傳統部落發展的連續性和恒久性。

一、傳統村落環境的保育與延續

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哲學在高山、田野、天地之間,村民對自己生活多年的土地有自己獨到的感情,他們能夠與天地融合,與天地共同存在,人民的情感深深扎根于生養自己的土地上。這一情感是人類命運發展過程中的共同情感,是我們新時代環境開發與延續需要思考的重要理念。

在傳統的部落中,河北傳統部落的發展呈現了多樣性和不可復制性的特點,這些特點是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歷久博弈的結晶,長期的博弈促使村落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特色,而對于環境的保護始終是傳統部落人民的生活主題。

相較于城市的多變絢麗、狂躁復雜,鄉村的詩意與溫情更吸引人的心靈,這里擁有獨有的風土人情,這里的生活古樸,讓人遠離城市的喧囂,這里的文化傳統,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可以讓勞累的心靈得到釋放。傳統部落成為人們休閑棲息的自然選擇。然而,隨著河北太行山區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傳統村落盲目開發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運動式”建設和“建設性破壞”,嚴重降低了山區傳統村落的吸引力。目前,河北太行山區傳統村落的居民境歸屬感研究薄弱,傳統部落的安寧和人們的安全感、歸屬感在悄然流失,這樣的發展形態是對傳統部落的傷害,也是對傳統部落環境的破壞。在開發與重構傳統部落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新型旅游項目的開發是為了什么,我們要堅持不忘初心,更要堅持保留原始部落的安靜與衛生。為此,在重構原始部落中,我們既要保障原始村落人民的利益,更要注意創設符合旅游群眾需求的環境,只有做到天人合一的開發,才能確保原始村落人民的幸福度?,F代社會詩與遠方是美好的烏托邦,卻是我們共同追求的愿景。

社區環境空間規劃方面,應將傳統村落整體作為人類與自然協商的統一體來營造。通過對河北原始村落的調查發現,這些原始部落的環境總體質量較差,不僅垃圾遍地,河流的水質被污染,就連村落的街道都零零落落,交通不便。村落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留下了老年人獨守村落和照顧家里的幾畝田。村落存在的空心化、務農老齡化、要素非農化等實際問題突出??v觀這些發展現狀,我們要讓傳統部落煥發勃勃生機,除了加強村落文化的人文性、自然性和社會性發展之外,還應融入人們居住環境的營造上,努力將人們的生活環境進行改善,讓青山綠環環繞,讓綠水長流、鳥語花香,讓人們流連忘返。

傳統村落的自然生態和諧,才能呈現“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美麗樣態,才能吸引更多向往“詩和遠方”的城市人遠道而來,才能讓遠離家鄉的游子“記得鄉愁”,真正實現傳統村落的有效保護與持續發展。

二、傳統部落村民生活環境的永續性建設

近些年,一些靠山靠水的村落,在人們的利益之心催促下,進行了旅游項目的開發和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傳統部落經濟的發展。雖然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是帶動整體生活質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但是對傳統村落空間的營造不只著眼于物質經濟建設,更要激活傳統村落的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多維度的能量,形成村落生活環境的持續發展狀態。

在新型發展項目的誕生中,開發項目可以依靠政府撥款補助、政策傾斜、項目資金投入等運作,為傳統部落的重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在村落重構中,村落的人民要參與重構的過程,并采取積極的措施將傳統的部落文化進行宣傳和保留,有效帶動傳統村落的持續發展。

民間蓋房子都有各自的習俗,在河北的原始村落里,人們習慣盤腿坐在炕沿嘮家常、喝茶等,這些傳統的習俗在開發構建村落中應思考在內,并且傳統的部落村民都喜歡有自己的一處獨院,便于進行自己的規劃和管理,種一些喜歡的花和其他的布局建設。所以,在環境保護方面,要注意將傳統的習俗與環境融為一體,便于部落的人民進行人際關系的維護,促進他們交流感的形成。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原始的村落居民都有自己的文化向往和理解。年輕的人們都向往住高樓大廈,而上了歲數的村民,他們雖然渴望住進新的樓房,但是,他們更渴望縷縷炊煙的溫馨和安靜,因為在新的樓房中,他們住著總有一些不適應。由此,我們看到傳統村落的外觀存在與內部設置應將村民的生活形態和社會關系考慮在內。裊裊炊煙不是一種固態的鄉愁,對于外來者,傳統村落吸引他們的地方正是傳統部落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之后的恬靜淡然。如果在開發中肆意毀壞部落人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俗,隨意改變村落的安寧與舒適度,那么這種開發就是對生態環境和建筑生態的不和諧構建,是對傳統部落的反向拉伸,反而會阻礙村落未來發展。發達國家全力保護傳統村落的做法給予我們很大啟發,在傳統建筑、社會生活環境等方面,不僅要保留傳統部落的生活習俗,更要改善傳統部落的環境和文化建設,讓部落的整體發展呈現蒸蒸日上的態勢。

家園衰敗,環境衛生較差,人民的意識落后,人們的文化不提升,那么,傳統的部落文化何以支持和持續呢?唯有進行環境的整治,唯有改變對傳統部落的重構認知,才能讓傳統的部落文化得以繼承與宣揚。傳統村落凝結了屬于中華民族和華夏千年文明的社會記憶,保護傳統村落,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與擔當。

總而言之,繼承和發展傳統村落中的歷史文化,是當前的發展重任,是做好村落的保護之先鋒,實現對傳統部落環境的保護和重構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們應繼續加大對傳統部落文化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部落文化。振興傳統村落是鄉村振興戰略下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題,通過振興傳統部落環境重構建設,有利于探索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山區美麗鄉村的建設,促進人文、自然和環境的和諧統一,實現經濟、文化的長久發展,為促進傳統部落的持久發展提供正確的理念與實踐支持。

猜你喜歡
部落村落重構
“雙減”能否重構教育生態?
長城敘事的重構
高鹽肥胖心肌重構防治有新策略
油畫《村落》
“共享村落”:鄉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用四維的理念重構當代詩歌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