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輿情管理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應用

2020-12-07 07:23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新聞自由輿情輿論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以及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社會重大事件的新聞大都是先由網絡曝光并迅速在網絡范圍內大肆傳播,并發展成為網絡輿情事件,因此,如何在當前階段做好網絡輿情管理,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特色國情,結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對網絡輿情加以管理,引導,使之接受大眾的監督,并且最終得到妥善處理是當前應該重點關注的一大議題。

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主要內容

(一)新聞自由觀

新聞自由是新聞最本質的特征,它是人的自由精神交流的體現,也是展現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本質性訴求。就新聞自由的發展來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新聞自由的內涵和訴求有著不同的內容。

(二)新聞真實觀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事實是檢驗新聞真實的標尺,新聞的本源是真實,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尊重事實,從事實出發,確保新聞報告的真實性,客觀性。

(三)新聞黨性觀

從本質上看,新聞屬于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因此,新聞在有社會階級存在的情況下是反映和體現一定階級性的。新聞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一部分,它被哪個統治階級(執政黨)所掌握,必然就反映這個階級(執政黨)的意志和利益。

(四)新聞人才觀

新聞輿論宣傳隊伍的整體能力和水平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保障,它直接影響和決定著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的實際效果。思想價值觀念的多樣化、新媒體技術的多元化,對新聞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

二、我國網絡輿情管理現狀

作為網絡人口大國,中國正在走向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特征的新媒體時代,因此如何正確管理和疏導網絡輿情成為當前黨和政府要面對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我國現階段網絡輿情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管理主體不太明確

一般而言,黨和政府作為管理主體,其重點在于加強網絡輿情管理的宏觀建設,而社會媒體和組織重點在于對具體的輿情活動進行引導和規范;網民個人則是通過提高自身的素養來進行自我調節和管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了管理主體不明確,被動解決的情況。

(二)管理方式不太科學

信息時代,各種信息鋪天蓋地而來,大大削弱了信息傳播的可控性,各種信息呈現碎片化、即時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輿情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有效應對,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的網絡輿情事件中政府公共管理部門還是更多地以剛性管理手段為主,用封、堵、捂、刪等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應對。

(三)管理制度不太健全

近年來職能部門在管理網絡輿情方面出臺了一些法規,但是仔細研究下來會發現,盡管這些規章制度對網絡輿情都有所涉及,但是內容龐雜非?;\統,缺少細化指導的針對性法律法規。

三、網絡輿情引導策略研究

(一)主動進行議程設置,推動事件良性發展

我們國家的網絡輿情引導一直是采取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制度。作為正面輿論宣傳主力的主流媒體應該統一口徑,把事件的處置過程和輿論引導的過程結合起來,設置輿情議程,巧妙引導輿情視線,放大正面聲音,疏導負面聲音,大力弘揚主旋律。

(二)主動聯系兩個輿論場,共同構建主流輿論平臺

對于一些突發公共危機事件,主管部門應在其形成網絡輿情的過程中保持理性應對,“放大”正面聲音,“縮小”負面聲音,引導輿論趨勢,使主流輿論占據主導地位,以主流輿論帶領整個輿情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三)主動修復和維護公信力,這是網絡輿情引導的長效機制

無論是采取何種方法引導網絡輿論,政府以及媒體的公信力才是治理網絡輿情的“長效藥”。如果相關部門和媒體不注意維護自己的公信力,讓社會矛盾日積月累,必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危害性以及眾多的社會矛盾。

四、結語

網絡輿情是人民心聲的吐露,是人民意愿的表達,作為主流媒體來說,在新媒體日益蓬勃發展的今天,更應該體現出擔當意識,有理有據有節的與不良網絡輿論作斗爭。主流媒體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擔當精神,改進網絡輿情引導,確保正確思想輿論占據主導地位。

猜你喜歡
新聞自由輿情輿論
新聞自由之路的艱辛與曲折——近代英國的新聞自由之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數字輿情
數字輿情
消費輿情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章子怡律師聲明:臺灣新聞自由成造謠擋箭牌
誰能引領現代輿論場?
輿論引導中度的把握
論西方的新聞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