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直播種植技術流程

2020-12-07 10:03遲超王深研
新農業 2020年11期

遲超 王深研

摘要:自2014年起黑龍江水稻直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已超過600萬畝。種植方法方面,除了使用制氧劑進行直接種植之外,還研發了免耕V型溝直播種植等??梢愿鶕赜虻耐寥罈l件、氣象條件、農民的經營條件等選擇不同的種植方法。本文對水稻直播種植的技術流程加以梳理和介紹,希望可以對相關種植戶有所幫助。

關鍵詞:淹水直播;制氧劑;技術流程

1 水稻種子浸種、瀝干

1.1 浸種

將種子浸泡到雞胸形狀,保持平均水溫的累計值為60~90℃(日平均水溫為15℃的情況下,維持4~6天)即可。

若種子發芽時(過度生長),在制氧劑粉末顆粒的包衣操作中芽容易折斷,會降低出苗率,如圖1所示。

1.2 瀝干

將種子連同網袋一起從浸泡容器中取出,并用脫水器脫水3分鐘。

在無法使用脫水器的情況下,可將其充分晾干直至在懸掛狀態或托盤上不會滴落水分為止。

如果瀝水不充分,種子會粘附在包衣裝置的滾筒底部,包衣會不均勻。沒有充分瀝干的種子在保存半天后,高溫條件下仍會過分發芽,并且在包衣過程中芽尖可能會折斷,從而降低出苗率和幼苗形成率。

2 包衣劑的選擇

2.1 制氧劑的功效

制氧劑是由過氧化鈣、熟石灰等礦物質組成的農藥,過氧化鈣與土壤中的水分反應后逐漸分解,產生氧氣。氧氣可以促進水稻種子的發芽。

制氧劑中的熟石灰與水反應形成石膏附著在種子上。

2.2 包衣量

制氧劑的包衣量應等于浸泡前種子干重的1~2倍。

3 包衣

3.1 自動包衣裝置的性能要求

自動包衣裝置應具備直徑100厘米、深度35厘米的滾筒,可自動調節包衣劑的投入量和水的噴霧狀態的裝置。

工作效率為40~50公斤/小時。

噴霧裝置由泵、調壓閥、噴嘴等構成。

3.2 運行模式

4種不同配比模式的運行時間,如表1所示。

3.3 自動包衣裝置的調整

根據電源頻率及水稻種子放入量,依據表2調整包衣裝置的滾筒角度。打開噴霧開關,水壓為0.20兆帕,并通過噴嘴確認是否能夠正常噴霧。

3.4 包衣操作的步驟

將包衣劑投入到料斗中。為了穩定包衣劑的翻動量,應投入比包衣量多9公斤以上的量。連續操作時,務必及時補充已使用的分量。

將水放至蓄水槽(水桶等)約8成。水要適當的補給。

將脫水后的水稻種子放入滾筒中。

設置所選程序的撥盤,然后按啟動開關。

首次進行包衣操作時,務必調節噴霧壓力。滾筒中的水稻種子的翻滾性不佳導致種子成團狀時,應降低水壓。如果水稻種子的翻滾方向的右側有包衣劑飛濺出的情況下,應將水壓調高。

包衣操作結束后,使用獨輪車將水稻種子取出,平鋪至席子上晾曬。

包衣操作最好在播種的前一天進行。即使播種工作由于天氣和田間準備工作而推遲,也應盡可能在4天內完成包衣種子的播種。

如果預計播種時間會延遲的話,則可以使用溫度為15℃或更低的冷庫將其保存約2周。

潮濕或過于干燥的包衣種子會引起剝皮,導致播種機堵塞,從而導致連續性的缺株、出苗率降低和幼苗成苗率降低等。

4 田間準備

旋耕的深度與移植栽培相同,注意田面的平整度。大型有機物(稻草等)較多的情況下,播種精度、出苗率和幼苗形成率會有所降低。使用旋耕機進行整地,促進分解。對于高低差較大的田地,可進行激光平地。

平整過水田,將高低差控制在3厘米以內。平整度會直接影響播種深度的穩定度,以及之后的發芽、初期生長、除草劑的效果等。

攪漿時水的深度要淺一些,只要能夠保證秸稈埋在土中即可。

整地的最后步驟在播種前1~2天進行。

為了便于排水灌水,應在農田周圍挖出框狀的溝渠。

5播種

5.1 播種時期

不能過早進行播種,否則會導致發芽天數變長,發芽率下降,而且生長也不均勻,平均氣溫15℃的時候播種最佳。

考慮到成熟期比同時移栽的幼苗晚7~10天,所以在選定品種的同時,應根據地域決定具體播種時間。

5.2 播種量

播種量為干種子重量,每畝1.5~3公斤。

每平方米的目標成株數為200~250株。因為成株數是根據播種量和成株率來決定的,所以為了確保目標成株數,也需要考慮到成株率。

成株率因品種的特性、播種時期和田地狀態等而異,因此也要考慮這些因素。

5.3 播種深度

條型播種及點狀播種的深度為1.0厘米左右,散狀播種則為0.5厘米左右。

在低溫條件下,發芽率會顯著下降,所以注意不要進行太過深度的播種。

5.4 水田田面的硬度

播種時的水田田面硬度以幼苗移栽為準,但為了確保整個田地上覆土性良好,可先將田面進行軟化。田面過硬,覆土不夠,會導致稻種露出。

5.5 播種操作

播種時的水深以0~2厘米為佳。

使用行播和點播種方法種植的播種機,在播種前必須調整播種量。調整播種量時,應根據播種機的換算表將進料量調節旋鈕調節至目標播種量,在平整田面上每運行5米,就要將水稻種子投入稻田中,計算它們之間1 米區域的種子數量后重新調整刻度盤以匹配計劃的種子數量。

為防止發生連續缺株的情況,應使用安裝有傳感器的播種監控器進行監控。沒有傳感器的播種監控器應經常關注料斗中的水稻種子的減少量以及導管中種子的掉落狀態。

如果有泥水或泥漿附著在播種導管的末端,可能會造成導管堵塞,特別是在倒著使用播種機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堵塞。

暴露在稻田上的秸稈易卡在播種機的切槽裝置或土壤蓋板中,導致連續缺株。應盡早將纏住的稻草清除干凈。

6 水管理

6.1 播種后應立即進行排水管理

播種后立即進行排水管理可以促進根部生長,穩定發芽率。因此,播種后應迅速進行排水操作。排水期間以“發芽旺季”(目標幼苗形成率的50%左右)為核心,目標時間為7~14天。在此期間,即使田面變硬、產生裂縫,也不需要進行灌水。結束后,應迅速灌水。

為了便于排水,應沿著池埂挖出框狀的溝渠。另外,為了避免大塊水田快速排水以及平整度不佳的農田存水的情況,也可以使用對角線狀的溝渠。

6.2 生長初期的水管理

在灌水初期,以一片葉子被遮住的水深(3厘米左右)為最佳,然后隨著兩片葉、三片葉的生長可逐漸增加深度。

6.3 4葉期前后的水管理

在4葉期前后進行3~5天的排水管理(晾干)。

6.4 生長后期的水管理

水管理以移植栽培為準,但是抽穗和成熟階段要比移栽延遲7~10天,因此應注意延長水流周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