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交水稻新品種兩優3108的選育經過及栽培與制種技術

2020-12-07 08:46張俊江陳滿元馬曉春陶茂聰高前寶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19期
關鍵詞:制種技術雜交水稻栽培技術

張俊江 陳滿元 馬曉春 陶茂聰 高前寶

摘要 ? ?兩優3108是由福建科力種業有限公司和合肥信達高科農業科學研究所用優質不育系N484S和恢復系R3108配組育成的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經2年區域試驗、1年生產試驗表明,該品種表現優異,2019年通過農業農村部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190103。本文介紹了兩優3108的選育經過及特征特性,并總結了其栽培與制種技術,以期為該品種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 ?雜交水稻;兩優3108;選育經過;栽培技術;制種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511.035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9-0033-03

Breeding ?Process ?and ?Techniques ?of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of ?New ?Hybrid ?Rice ?Variety ?Liangyou ?3108

ZHANG Junjiang ? ?CHEN Manyuan ? ?MA Xiaochun ? ?TAO Maocong ? ?GAO Qianbao

(Anhui Longping High Tech (Xinqiao) Seed Industry Co., Ltd., Hefei Anhui 230088)

Abstract ? ?Liangyou 3108 is a new indica two-line hybrid rice variety using high-quality sterile line N484S and restorer line R3108 cross breeding by Fujian Keli Seed Co., Ltd. and Hefei Xinda High-tech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After two-year regional test and one-year production test, this variety show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t was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Crop Variety Validation Committe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n 2019, and the code was 20190103. In this paper, the breeding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angyou 3108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yield, traits and techniques of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we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is variety.

Keywords ? ?hybrid rice; Liangyou 3108; breeding process; cultivation technique; production technique

兩優3108是由福建科力種業有限公司和合肥信達高科農業科學研究所用優質不育系N484S和恢復系R3108配組育成的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

1 ? ?選育經過

1.1 ? ?優質不育系N484S的選育

2007年秋季,合肥信達高科農業科學研究所在合肥以9802S為母本與N118S雜交獲得26粒雜交種子;2007年冬至2008年春季,在三亞種植F1;2008年秋季在合肥種植F2,并從F2群體中選擇莖稈較粗壯、分蘗力強、其他性狀與9802S接近的優良單株作母本,用N118S回交;2008年冬至2009年春季,在三亞種植B1F1;2009年正季種植B1F2,選擇生長繁茂、穗型偏大的115個單株;2009年冬至2010年春季在三亞種植B1F3株行115個,并從其中35個優良株系中選擇單株25個;2010年正季在合肥種植B1F4株行25個,并在其中20個優良株系中根據不育性與上季南繁可繁性擇優選擇15個單株,同時對15個優良株系分別與自選恢復系測交;2011年正季在合肥種植測交F1代,通過分期播種對當選的15個株系育性觀察,選擇不育性好、所配組合優勢強的8個株系;2011年冬至2012年春季在三亞綜合8個B1F7株系的可繁性及稻米外觀品質﹑抗性等農藝性狀,決選第6號株系,定名為N484S。2013年通過安徽省專家組鑒定(圖1)。

1.2 ? ?恢復系R3108的選育

福建科力種業有限公司2006年在合肥以核148作母本與中秈材料C169變異株雜交;2006年冬季至2007年春季在海南三亞加代種植F1;2007年正季在合肥種植F2,并從F2群體中選擇莖稈較粗壯、穗大粒多、其他性狀與核148接近的優良單株作母本,再與9311進行復交;經過3年6代選擇,于2010年正季定名為R3108。

1.3 ? ?兩優3108的選育

2011年福建科力種業有限公司在合肥進行測交配組,2012年正季合肥種植,其中R3108與N484S組合配合力強、綜合性狀表現突出,組合定名為兩優3108;2013—2014年正季在安徽多試點進行品比試驗示范種植,株高較矮,抗倒,豐產性好,綜合表現突出。隨后參加2016—2017年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科企水稻聯合體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試和2018年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科企水稻聯合體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生產試驗,并于2019年通過農業農村部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190103。

2 ? ?特征特性

2.1 ? ?農藝性狀

兩優3018參加2016—2017年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科企水稻聯合體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試。全生育期2年區試平均131.3 d,較對照豐兩優四號早熟3.7 d。平均株高123.8 cm,穗長26.9 cm,有效穗數244.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191.9粒,結實率81.2%,千粒重25.8 g。

2.2 ? ?產量表現

2016年兩優3108參加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科企水稻聯合體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試,平均產量9.70 t/hm2,較豐兩優四號增產5.19%,達極顯著水平,增產點比例82.4%;2017年繼試,平均產量9.39 t/hm2,較豐兩優四號增產4.87%,達極顯著水平,增產點比例66.7%。2年區試平均產量9.54 t/hm2,較豐兩優四號增產5.03%。2018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9.84 t/hm2,較豐兩優四號增產2.23%,增產點比例87.5%。

2.3 ? ?品質分析

經2016—2017年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科企水稻聯合體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試統一取樣送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兩優3108品種外觀品質好,食味佳,糙米率77.8%,精米率68.4%,整精米率56.4%,粒長6.5 mm,長寬比3.0,堊白粒率34%,堊白度10.4%,透明度2級,堿消值5.6級,膠稠度74 mm,直鏈淀粉13.4%。

2.4 ? ?抗性鑒定

經2016—2017年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科企水稻聯合體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試統一取樣,兩優3108經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江西井岡山墾殖場石市口分場、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茶地鄉農技站、湖北省宜昌市農科所等單位對稻瘟病進行抗性鑒定,稻瘟病綜合指數2年分別為4.9、4.7,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7級,感稻瘟病;經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對白葉枯病進行抗性鑒定,白葉枯病7級,感白葉枯病;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對褐飛虱進行抗性鑒定,褐飛虱9級,高感褐飛虱;經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對其耐熱性進行鑒定,抽穗期耐熱性3級,抽穗期耐熱性較強。

3 ? ?栽培技術

兩優3108適宜在湖北?。ㄎ淞晟絽^除外)、湖南?。ㄎ淞晟絽^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的長江流域稻區以及浙江省中稻區、福建省北部稻區、河南省南部稻區種植。分析兩優3108生長動態顯示,該品種分蘗率較高,最高苗達300萬~350萬株/hm2,分蘗力較強。從該品種產量結構上看,兩優3108穗型大,穗長27 cm左右,每穗總粒數192粒左右。具體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3.1 ? ?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在長江中下游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種,根據當地種植情況適時播種。根據兩優3108全生育期131 d左右,較對照豐兩優四號早熟3~4 d,且考慮抽穗揚花期避開高溫天氣,可以安排在5月中旬播種為宜。秧田播種量150~225 kg/hm2,秧田保持濕潤,待出苗后,可保持淺層水,幼苗長至二葉期時可施用尿素75 kg/hm2和45%復合肥45 kg/hm2作斷奶肥。此時,注意及時防治苗期病蟲害,特別注意稻薊馬、惡苗病等的防治。待到移栽前3~5 d時,可再施用尿素75 kg/hm2作送嫁肥[1-3]。

3.2 ?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6月上旬移栽,秧齡控制在22~30 d之間,移栽宜早不宜遲,五葉期以上即可移栽。兩優3108分蘗力較強,栽插不可過密,一般株行距為20.0 cm×26.7 cm,雙本移栽,保證基本苗100萬株/hm2左右。

3.3 ? ?科學管理肥水

兩優3108品種莖稈粗壯,株高較矮,基部節間短,耐肥抗倒。要施足基肥,于移栽前1 d施用45%復合肥(15-15-15)750 kg/hm2,保證兩優3108移栽返青快。兩優3108分蘗力較強,早施重施分蘗肥,促使該品種早發,充分應用其分蘗力較強特征,保證較高有效穗。栽插后5~7 d,施用尿素150 kg/hm2+氯化鉀75 kg/hm2,促使其分蘗;分蘗中期可噴施葉面硅肥450 kg/hm2,分蘗末期可追施氯化鉀45 kg/hm2+液態鋅肥750 kg/hm2。兩優3108穗型大,為保障其穎花量,促使粒多,應施好穗粒肥和促花肥,穗粒肥應于分蘗末期烤田結束后復水時施用尿素75 kg/hm2+氯化鉀75 kg/hm2;促花肥在幼穗分化三期時施用尿素75 kg/hm2+氯化鉀75 kg/hm2。

兩優3108移栽時以淺水為主,移栽后再以深水返青,返青后再以淺水分蘗,此后保持水層配合分蘗肥促分蘗。分蘗夠苗放水曬田,促使根系生長,助力于后期抗倒;抑制無效分蘗,控苗促發。拔節幼穗分化期是決定穗粒數的關鍵時期,此時灌以淺水保持濕潤,配合穗粒肥促使強根壯稈。抽穗揚花期一定要保證水層,此時也正處于高溫天氣,必要時灌幾次跑馬水,降低田間溫度,有助于兩優3108水稻揚花。齊穗后采取干濕交替管水方式,直到成熟收割前10 d左右停止灌水,讓其自然落干[4]。

3.4 ? ?病蟲草害防治

為響應環境保護要求,農村禁止焚燒秸稈。相比以前,這也給種植帶來更為嚴重的落田谷雜草稻。為有效防止落田谷雜草稻危害,應于移栽前進行2次翻耕,第1次翻耕后上深水浸泡,第2次翻耕再加封閉藥30%芐嘧·丙草胺(丙草胺28%,芐嘧磺隆2%)可分散油懸浮劑1.8 L/hm2。在返青后復水,施用分蘗肥時結合噴施53%芐嘧苯噻酰(苯噻酰草胺50%,芐嘧磺隆3%)600~750 g/hm2。病蟲害防治方針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稻曲病和惡苗病,蟲害有螟蟲、稻縱卷葉螟、稻薊馬和稻飛虱[5]。秧苗期用福戈或康寬+愛苗或拿敵穩綜合防治苗瘟、稻飛虱、稻薊馬等;移栽后分蘗完畢和破口前2次用毒死蜱+福戈或康寬+愛苗或拿敵穩+碧護綜合防治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

4 ? ?制種技術

4.1 ?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期,確?;ㄆ谙嘤?/p>

根據父、母本播始歷期和制種地點氣象條件,合理安排播期。首先是要確保父、母本花期相遇,保證授粉;其次是確?;ㄆ跁r天氣條件較好,有利于提高父、母本的異交性。

4.2 ? ?科學噴施九二〇,做好人工輔助授粉

合理噴施九二〇可有效解除母本的包頸、提高柱頭外露率和保持柱頭活力。第1次于母本抽穗5%時,噴施九二〇 90 g/hm2;隔1 d噴施第2次,九二〇用量為210 g/hm2;隔日噴施第3次,九二〇用量為150 g/hm2 [6]。父、母本同噴,以母本穗子離頸3 cm左右、穗層不超過劍葉為宜。抓住父本散粉高峰期,上午9:30開始用竹竿或繩子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每天趕粉至少3次,每次間隔不超過30 min,連續趕粉10 d左右[7]。

4.3 ? ?做好隔離,嚴格去雜

做好制種田間隔離工作。一是時間隔離,時間隔離應在20 d以上;二是通過空間隔離,一般空間隔離保證在200 m以上。

以前期除雜為重點,苗期至抽穗揚花期雜株識別以株葉形態、植株高矮、株型緊散、葉色差別、葉片長寬、莖基顏色等性狀為主。

5 ? ?參考文獻

[1] 劉賀梅,孫健權,胡秀明,等.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新科稻31的選育與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2):28-30.

[2] 胡宗兵,曹洪,王成榮.雜交水稻新品種深兩優571選育及栽培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18):88-90.

[3] 丁龍,韓仁長,余洪根,等.香型優質水稻品種國香11號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35):13495.

[4] 顏振德.雜交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發展[J].雜交水稻,1994(增刊1):71-74.

[5] 丁愛珠.豐兩優4號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5):89.

[6] 楊保昌,吳文祥,郭昌恒,等.兩系雜交水稻新組合欣兩優2172的選育過程及栽培與制種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9(13):36-37.

[7] 張澤佳,張建林,廖學群,等.雜交水稻深優9777親本特征特性及晚造制種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21):29-30.

猜你喜歡
制種技術雜交水稻栽培技術
水稻品種欣香優1068制種技術
雜交水稻華兩優2890高產栽培及制種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