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浦花鱖多元養殖模式關鍵技術

2020-12-07 08:46李波吳明林崔凱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19期

李波 吳明林 崔凱

摘要 ? ?秋浦花鱖是安徽地方水產優良養殖品種?;诋斍扒锲只Z主要養殖模式,對相關技術要點進行總結,系統歸納了秋浦花鱖池塘主養、混養、網箱養殖以及大水面增養殖等多元養殖模式及其關鍵技術。在不同的養殖模式下,秋浦花鱖均表現出優異的適應性、經濟價值及社會價值,可進一步示范應用。

關鍵詞 ? ?秋浦花鱖;主養;混養;網箱養殖;大水面增養殖;關鍵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 ? ?S965.1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9-0202-02

Key ?Technologies ?in ?Multi-culture ?Modes ?of ?Qiupu ?Flower ?Siniperca ?chuatsi

LI Bo 1 ? ?WU Minglin 2 ? ?CUI ?Kai 2 *

(1 Qiujiang Street Agricultural Integrated Service Center, Guichi District, Chizhou City, Chizhou Anhui 247000; 2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 ?Qiupu Flower Siniperca chuatsi is a local aquaculture fine variety in Anhui. Based on the currently main culture modes of Qiupu Flower Siniperca chuatsi,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were summarized. The multi-culture modes and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main culture, mixed culture, cage culture, and large water pond culture we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breeding purposes, Qiupu Flower Siniperca chuatsi showed the excellent adaptability, econom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which could be further demonstrated and applied.

Keywords ? ?Qiupu Flower Siniperca chuatsi; main culture; mixed culture; cage culture; large water pond culture; main technical point

秋浦花鱖原產于池州市秋浦河,屬長江水系翹嘴鱖(Siniperca chuatsi),是安徽地方水產優良養殖品種。池州市秋浦特種水產開發有限公司暨國家級安徽鱖魚遺傳育種中心對其野生種群經過10年以上個體選育、提純復壯,獲得安徽地方水產優良養殖品種,并注冊品牌“秋浦花鱖”[1]。該品種具有抗逆性強、遺傳性狀穩定、子代生長速度比普通鱖魚快15%以上的優良特性。其體色較長江翹嘴鱖暗,體前側黑寬帶不明顯,腹小背厚,采肉率與可食部分大于長江翹嘴鱖,國家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將其列為全國示范推廣主導品種,除西藏外,在長江中下游、華南、華北、東北等地區得到大面積應用。池州市結合國家級項目實施,以池塘主養、混養、網箱養殖和大水面套養等模式養殖鱖魚面積2 400 hm2,繁育秋浦花鱖系列苗種7 000萬尾/年,鱖魚養殖產量達3 800 t/年,經濟產值約3億元/年。本文總結秋浦花鱖健康養殖關鍵技術,以供省內外秋浦花鱖養殖用戶參考。

1 ? ?池塘主養技術要點

1.1 ? ?池塘條件

要求單個池塘0.67 hm2,這是因為養殖池塘太小易致水質惡化,過大則不利于管理。保持水深2 m,底部平整,無淤泥或少淤泥[2]。確保池塘進排水方便,水質無污染,增氧設備系統完善。在鱖魚主養池塘附近配套餌料魚池塘。

1.2 ? ?鱖魚種放養

1.2.1 ? ?池塘準備。在投放鱖魚魚種前15 d,用CaO或Ca(ClO)2、CaCl2清塘。主養塘冬季干塘,曝曬塘底,放養前注水消毒。清塘7 d后注水,逐漸加深。注水時,進水口要設過濾網,防止敵害生物進入。為改善水質,應在四周種植適量沉水植物。于鱖魚苗種投放前,在池塘內培育部分適口餌料魚。

1.2.2 ? ?放養時間、規格與密度。依據餌料魚規格確定放養時間,宜在5月下旬至6月投放苗種。同時,重點確保餌料魚適口。苗種放養規格5~6 cm。根據養殖技術、池塘條件、餌料魚供應能力、期望的出池規格和單產確定放養密度,一般為出池規格0.5 kg以上、單產7.5~9.0 t/hm2,放養鱖魚種1.65萬~1.80萬尾/hm2。

1.3 ? ?餌料魚的配套與投喂

1.3.1 ? ?餌料魚品種與規格。鱖魚一般終身以活魚為食,鱖魚成功飼養的關鍵是具備足量、適口鮮活餌料魚。以當地鯽、草、鰱、鳙、鯉魚等為主要餌料魚品種,其規格是鱖魚體長的1/3~1/2[3]。

1.3.2 ? ?餌料魚培育。利用鱖魚種放養前空閑期自繁鯽魚苗,或在鱖魚種放養前10~15 d投放餌料魚苗。鱖魚養殖中后期須專池培育餌料魚,為保證餌料魚與鱖魚同步生長,宜采用多池、不同密度飼養、分次起捕、逐步拉疏的方法。

1.3.3 ? ?餌料魚的投喂。采用拉網起捕、分批投喂的方式。通過觀察餌料魚食量以及拉網估算等方式來測算餌料魚存塘數量。每天巡塘觀察餌料魚數量變化,適時增補。每次投喂前,用2%~3%食鹽水浸浴起捕的餌料魚,以免鱖魚感染病蟲害。

1.4 ? ?日常管理

一是勤注水。勤注水、勤換水,保持水體透明度≥35 cm、pH值7.0~8.5。為及時改善水質,可通過注水提高池塘水位,或先排除部分池水再注入新水,或施用微生物制劑。在夏季高溫階段,早、中、晚開動增氧機,增加溶解氧,為鱖魚生長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二是勤巡塘。堅持每天早晚巡塘,觀察鱖魚吃食、生長、餌料魚數量及水質變化情況,適時增補餌料魚,保持水質嫩、活、爽。三是建立健全鱖魚養殖檔案,記錄鱖魚養殖日志。

1.5 ? ?魚病防治

鱖魚主養塘應以防為主,如主養塘養殖了餌料魚,苗種投放前采取外用殺蟲劑滅殺池塘寄生蟲。中后期選用無公害殺蟲劑、殺菌消毒劑定期預防。每30 d用150~225 kg/hm2生石灰化水潑灑1次,以免病害發生。如遇病害,應對癥用藥,及時治療。為避免鱖魚對漁藥過敏,要慎重選擇漁藥種類和用量[4]。

2 ? ?池塘混養技術要點

2.1 ? ?秋浦花鱖與黃顙魚混養技術要點

2.1.1 ? ?池塘選擇與準備。鱖魚與黃顙魚混養池塘,面積0.33~0.67 hm2,要求水質清新、水量充足,注排水系統獨立、方便,蓄水深≥1.5 m。養殖前充分曝曬池底。放種前清塘消毒,施生石灰1 125~1 500 kg/hm2,注水深1.0~1.2 m,施用發酵有機肥3 t/hm2。調整pH值為7.0~8.5,水體透明度≥35 cm。每口池塘應配1臺3 kW增氧機和1臺2.2 kW水泵。

2.1.2 ? ?魚種放養。鱖魚應選用當年人工繁育苗種,夏花規格≥5 cm,7 500~9 000尾/hm2。黃顙魚為上年底預留的冬片魚種,規格6~10 cm,6 000~7 500尾/hm2。一般在6月上旬投放鱖魚,在鱖魚苗種投放前放養黃顙魚。

2.1.3 ? ?餌料魚準備與投喂。以鯽、草、鰱、鳙等易飼養家魚作為餌料魚,其規格是鱖魚體長1/3~1/2。主養塘在鱖魚苗種投放前15 d,可投放900~1 200萬尾/hm2餌料魚毛仔先期培育,作為鱖魚前期餌料魚。以后視鱖魚生長情況和餌料魚數量多少補足適口餌料魚。前期及后期每7~10 d投餌1次,中期每3~5 d投餌1次。

2.1.4 ? ?日常管理。在池塘中,鱖魚對低溶氧耐受力差于黃顙魚。池水透明度保持35 cm。6—9月高溫階段每5~7 d加水1次,每次加水20 cm,必要時換水1/3。晴天中午開動增氧機1~2 h,天氣悶熱時應在午夜開機至清晨,陰雨天氣白天要延長開機時間。

2.1.5 ? ?病害防治。鱖魚與黃顙魚同塘養殖,黃顙魚可吞食水體中的魚虱、錨頭蚤等寄生蟲。應每15 d潑灑生石灰150~225 kg/hm2 1次,保持pH值7.0~8.5,有效預防細菌性魚病。投喂餌料魚時用2%~3%食鹽水浸浴殺滅寄生蟲。

2.2 ? ?其他成魚池塘搭配混養當年苗種鱖魚技術要點

其他成魚池塘搭配混養當年苗種鱖魚的目的,主要是利用鱖魚清除塘內野雜魚,提高飼料利用率,充分發揮池塘生產潛力,增加整體養殖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垂釣池塘套養適量鱖魚,可大幅提高上鉤率。

2.2.1 ? ?苗種放養。其他成魚池塘混養鱖魚應選擇5 cm以上的夏花為佳,一般以300~450尾/hm2為宜。

2.2.2 ? ?餌料魚準備。鱖魚餌料魚以本池塘小雜魚為主,也可在放養成魚魚種時適量放養部分大規格鯽魚自然繁殖,以作為鱖魚餌料魚的補充。如果中后期餌料魚不夠,及時補充適口餌料魚。

2.2.3 ? ?日常管理。成魚池塘混養鱖魚除正常管理外還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成魚池塘水質較肥,必須經常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

2.2.4 ? ?病蟲害防治?;祓B鱖魚的成魚池塘在進行魚病防治時,應慎重選擇漁藥,切忌使用敵百蟲等鱖魚較敏感的漁藥。

3 ? ?網箱養殖技術要點

3.1 ? ?養殖區選擇

網箱養殖鱖魚需要水質清新、溶氧量高、無污染的水體,湖泊、水庫、大型池塘等較大型水域都適宜,但必須考慮餌料魚能否與之配套。

3.2 ? ?網箱結構與規格

網箱網線一般為聚乙烯線,網目1~2 cm,以餌料魚不能逃出為原則。也可設立二級網箱,前期用密網箱,中后期用稀網箱。網箱規格4.5 m×4.0 m×2.0 m,或6 m×4 m×2 m,也可用3 m×3 m×2 m等,但入水深度都須達1.5 m、高出水面50 cm[5]。風浪大的水域應采用封閉型網箱。網箱架設一般多以毛竹作網箱支撐材料,箱底以磚石作沉子,使網箱呈自然垂直狀。

3.3 ? ?網箱設置

網箱設在相對開闊、避風向陽、水深3.5 m以上、有微流水、便于管理的地方[5]。排列網箱箱距≥1 m、行距≥10 m。

3.4 ? ?魚種投放

當年6月上旬開始投放,夏花規格≥5 cm,投放密度20~30尾/m2。

3.5 ? ?餌料魚飼養與投喂

餌料魚飼養同常規魚種,選用當年人繁夏花高密度養殖,餌料系數按4.5~5.5準備。投喂以拉網方式起捕,選擇適口餌料,分批投喂。投喂量保持5~7 d食量為宜。

3.6 ? ?魚病防治

網箱四角可采用掛藥袋,定期用殺蟲、殺菌消毒劑全箱潑灑。必要時對鱖魚進行藥浴預防或治療。餌料魚下箱前一定要進行消毒處理。

3.7 ? ?日常管理

堅持每天巡箱,隔10~15 d清洗箱體1次,保持箱內外水體交換。觀察鱖魚生長情況,依據個體差異,適時分級分箱,分級投喂,以提高鱖魚的養殖產量。

4 ? ?大水面套養增殖要點

4.1 ? ?作為清除野雜魚的生物工具

在湖泊、水庫、河道中,魚類組成較復雜,主要養殖鰱鳙魚和其他經濟魚類,也存在著一些低值的野雜魚類。適當放進一些鱖魚,可以捕食這些魚類,從而使天然餌料、人工投放餌料盡量被養殖魚類所利用[6-7]。

4.2 ? ?提高水體利用率

根據鱖魚習性可知,鱖魚和其他魚類一般不會競爭空間、餌料,重構大水面水體魚類食物網,完善物質能量傳導路徑,利于豐富大水面生物多樣性,克服長期以來大水面增殖放流以低值魚類為主的增殖結構。大水面增殖鱖魚要克服捕撈困難的問題,在大水體中鱖魚數量很難控制,稍不注意會適得其反成為敵害魚類??傮w上,大水面增養殖鱖魚有著良好的發展前途。

5 ? ?參考文獻

[1] 劉中堂.秋浦花鱖池塘健康養殖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18):273.

[2] 徐加紅.鱖魚池塘高效生態養殖[J].漁業致富指南,2019(22):50-51.

[3] 周小仁,曹亮,劉小蘭,等.池塘鱖魚生態健康養殖新模式[J].現代農業科技,2020(6):202.

[4] 路慶鵬,金雪霞.鱖魚養殖中疾病預防的措施和策略[J].2019(11):87.

[5] 張德志.斑鱖的網箱養殖試驗[J].內陸水產,2006(5):14-15.

[6] 許冬梅,吳艷麗.河蟹青蝦鱖魚混養效益高[J].漁業致富指南,2019(22):55-56.

[7] 徐加紅.鱖魚池塘高效生態養殖[J].漁業致富指南,2019(22):50-51.

基金項目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CARS-46);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1808085QC81)。

作者簡介 ? 李波(1977—),男,安徽樅陽人,工程師。研究方向:水產技術推廣及漁業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 2020-05-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