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校企產學合作的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體系改革與實踐

2020-12-09 05:42趙藤趙珂孫鵬張世義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產學海洋工程融合

趙藤 趙珂 孫鵬 張世義

摘?要:基于校企產學合作,開展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協同育人體系改革與實踐,依托校企平臺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形成理論知識與創新方法相融合、創新意識與工程實踐能力相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體現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和“以創促培、培創結合”的專業培養特色。以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為試點,以點帶面,輻射周邊,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航向標,為新工科建設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完善提供助推器。

1、引言

近年來,我國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 “兩條路”現象仍較為突出,在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課堂教學和課程評價等關鍵要素上實質性融合不夠,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尚未真正形成。

2、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存在的問題

1)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尚未完善

當前,各高校均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了人才培養方案,開設了一些創新創業類課程,但是尚未形成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2)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尚未深度融合

隨著創新創業教育上升為國家戰略,高校在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組建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團隊、成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等方面不遺余力,但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方面缺乏頂層設計,大多數高校并未結合學校自身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思考。

3)創新創業教育師資與專業教育師資尚未融合

目前,高校創新創業類專任教師大多數是由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和輔導員組成,但大部分專業教師缺乏創新創業的歷練,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和研究缺失,部分專業教師甚至在思想上對創新創業教育所有抵觸。

4)創新創業課堂教學缺乏互動和思辨

在我國,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影響使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已習慣于老師布置作業的被動式學習,不習慣大學提倡的主動學習、討論式學習,課堂教學師生互動不夠。

3、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實施途徑

依托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將創新思路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融入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本科生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具體的實施途徑包括:

1)修訂船舶與海洋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創新創業 + 專業”的課程體系

(1)通識教育課程。學校通過校內建設與引入校外優質課程相結合的方式,豐富創新創業課程資源。

(2)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課程。結合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專業特點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新思維訓練和企業管理和創業指導等方面的課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完成了1-2門創新創業與專業課程深度融合的課程建設。

(3)創新創業實踐課程。結合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實施,依托企業創新創業平臺,通過案例、真實項目等實踐,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

(4)素質拓展。通過學科競賽、前沿技術講座、創新論壇、沙龍、社會兼職和創業團隊孵化等豐富的第二、三課堂活動,構建多樣化隱性課程體系。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提供保障,破解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難題

從創新創業師資質量提升、創新創業導師跨域整合和創新創業校外導師三個方面推進師資隊伍建設,為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保障。一是創新創業師資質量提升,選派專業教師參加創新創業教育專題研修班,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水平和實踐指導能力;二是創新創業導師跨域整合。依托多學科優勢,跨域組建創新創業導師團隊,為在校生提供創業咨詢 “一站式”服務;三是聘任創新創業企業導師,要求每位創新創業服務導師每年最少2次來校免費為大學生創業團隊或個人提供財稅、法務、知識產權、企業管理、融資等方面的指導服務,同時創業服務導師還為大學生創業團隊提供線上實時咨詢與服務。

3)構建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積極探索翻轉課堂、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新模式,積極推進小班化互動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思辨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積極推進教師使用雨課堂、超星學習通等教學過程質量管理平臺,通過互聯網 + 課堂,實現課堂考勤、作業、測試、互動、資料共享和大數據分析等功能,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過程的質量管理。強化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在創新創業教育和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主體和主導作用,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到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之中。

4)厚植創新創業文化,營造“五位一體”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積極營造科創講座、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學科競賽、專業社會實踐和學科特色文化節等“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結合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專業特色打造特色創新創業文化,舉辦海洋文化節等一系列文化活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科創講座,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和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5)發揮合作企業優勢平臺作用,學生深度參與創新創業實踐

依托合作企業創新創業平臺,學生參與合作企業提供的創新創業項目,充分利用合作企業的資金、軟硬件條件等資源的支持,深度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入駐合作企業創客空間。

4、實施效果

通過基于校企產學合作的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體系改革與實踐,學生參加學科創新競賽,獲得國家級特等獎8項,一等獎20項,二等獎25項,三等獎34項,省部級獎項5項;同時每年指導1-2隊本科生立項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并立項重慶交通大學創業基金項目7項,已入住重慶交通大學創新創業園;特別是《水面垃圾自動清理機器人》、《船體水下清理機器人》兩個項目已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院和廣東海洋大學達成聯合技術開發協議,準備實現市場化,目前兩個項目分別受邀參加深圳市創新創業大賽和中船集團主辦的創新主題日,并進行商業路演,已經通過各自的平臺推向市場。

[參考文獻]

[1]劉小廷.論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歷史與邏輯的分析[J].職業教育,2014(2):6-9.

[2]張勝景,儲旭東.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S5):3-5.

[3]王俊.芬蘭學校創業教育的實踐內容與特征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6(10):16-22.

[4]黃兆信,王志強.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67.

[5]劉貴芹.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16(21):5-7.

[6]盧淑靜.創新創業教育與嵌入專業教育的原則與機制[J].求索,2015(2):184-187.

[7]范結兵.基于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講座體系構建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7(4):43-46.

支持項目基金: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1901231010)《基于校企產學合作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體系改革與實踐》;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1902224072)《智能船舶與水下機器人實驗室建設》;重慶交通大學教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3068)《基于水下清掃機器人的創新性實驗教學項目開發與實踐》。

(作者單位:重慶交通大學航運與船舶工程學院,重慶 400074)

猜你喜歡
產學海洋工程融合
戎子酒莊 搭起產學平臺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
產學結合教育模式在路橋專業中的應用
《海洋工程》第二屆理事會
海洋工程學會第四屆理事會
北斗RDSS在海洋工程數據傳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