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抗震問題分析

2020-12-09 05:35王小華
寫真地理 2020年41期
關鍵詞:結構設計建筑工程措施

王小華

摘?要: 地震是自然災害,具有突發性、人力不可逆轉的特點,每次地震災害都會對國民經濟造成一定損失,由此可見建筑工程結構的抗震性能的重要性,不僅能保護國民的生命安全,而且還可以減少財產損失。在建筑工程結構中,應該設計有效的方法,提升建筑的抗震和塑性能力,以便降低地震對建筑損害,因此加強對建筑結構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也是建筑工程要考慮的內容之一,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 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抗震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TU318?【文獻標識碼】A?【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131

1?建筑工程結構抗震性設計研究的重要意義

我國國土范圍內易發生地震災害的地質很多,常常會發生一些小震級的地震,但不能因為地震等級小而選擇忽視,地震是屬于一種較為常見但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具有極強的破壞性,且危害大,隨機性強,不易察覺,如果建筑工程不具備抗震性必然會難以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正因如此,國家制定了抗震設防三個水準目標,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依據這一要求,我國建筑設計行業重點進行了建筑工程結構抗震性的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筑工程項目的抗震設計與抗震技術不斷進步,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很高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震的危害。目前我國對地震規律性認識還很不足,隨著科學水平和經濟的發展,依據現有資料和經驗,仍需要不斷的努力研究建筑工程結構的抗震性,各個地區制定相應的設防標準。而現代人們經濟收入不斷增長,對居住環境和建筑的質量要求也不斷提升,這為建筑工程項目抗震性設計帶來了很多難題,而如何有效避免地震災害所帶來的的影響,必須要最大可能進行抗震技術層面的積極研究,以期能夠滿足人們生活質量需求的同時提高建筑的抗震水平。

2?抗震設防分類的判別

我國建筑抗震設防分類別為特殊設防類、重點設防類、標準設防類、適度設防類四個,而實際項目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屬于標準設防類,規范中的定義也是大量的除其他三類以外的建筑,這類建筑我們不在過多關注。而特殊設防類、適度設防類我們在工程設計時又極少接觸到,所以在此主要提醒工程設計時經常遇到而又容易遇到問題的一些重點設防類建筑。

第一,教育建筑中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教學樓、宿舍、食堂,醫療建筑中的二、三級醫院均為重點設防類。關于學校建筑、醫療建筑,有些地區又有地方的特殊規定,我們在進行抗震設計時尤其要注意。比如唐山市地震局明確規定,學校、幼兒園、醫院等應按當地設防標準基礎上提高一度進行抗震計算和抗震措施,這個規定就比國家規范嚴格,在遇到唐山地區的此類項目時就要按當地規定執行。

第二,商業建筑中人流密集的大型的多層商場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重點設防類。如何判別是人流密集,條文解釋為指一個區段人流5000人,換算的建筑面積約17000m2或營業面積7000m2以上的商業建筑。一個區段,指的是同一建筑功能的相關范圍,與建筑功能分區及不同區段出口有關,而與結構是否分縫無直接的關系。

3?建筑工程中抗震結構設計要點

3.1?選址方面

地震對于建筑物的破壞,除了源自地震來臨釋放的巨大能量造成的沖擊,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地震通過地基來實現巨大的應力傳導,破壞建筑物底層,從而導致建筑倒塌。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抗震設計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就是要做好建造場地的選址,在制訂建造計劃時,應做好實地考察,對目標區域的地質條件和土壤種類、破碎程度、粘性、含水量等進行細致的檢測,選擇場地土強度較高、能通過碾壓等技術達到較高緊密程度、土壤不易液化且狀態均勻分布的地段,要避開對于建筑的抗震設計不利的地形,如易液化土等。另外,若無法避開此類地形的選址,應在施工時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從而強化建筑抗震能力。

3.2?注意對建筑結構的規則性設計實現建筑抗震性的提升

建筑結構的規則性設計主要考慮的是建筑工程項目結構受力的均衡,如果沒有考慮規則性設計而過分重視外觀,或沒有重視地形、結構抗震性很容引起重心不穩導致建筑抗震性的下降。所以必須要合理進行抗震縫的布置,確保建筑的抗震性。一方面,結構設計中必須要能夠做到簡單化設計,通過簡單化的計算可以得出整體結構的受力情況,使整體抗震性更加精確。另一方面,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結構的規則性設計,要保證建筑物整體結構受力的均勻,保持重心的穩定。

3.3?做好墻體設計

為了預防建筑工程的結構在建設過程中出現裂縫或者坍塌,必須做好墻體的設計,通過設計墻體逐漸優化建筑的抗震性能。為了實現抗震目標,可以在設計時用縱向和橫向設計墻體的方式。在墻體設計過程中,設計者還要注重細節,如在縱向設計時應時刻注意地震的作用是否會使墻體結構縱向移動,或者出現裂縫或坍塌的情況;設計剪力墻時也要考慮橫向設計中墻體是否足夠均勻,如遇到地震,是否可以降低損傷,避免在橫向位置出現問題。此外,墻體結構的承載力也十分重要,只有保證墻體的數量嚴格按照國家規范執行,才能保證墻體足夠安全和穩定,保證墻體有足夠的剛度承載受力。若墻體數量過少,則其可能在地震中坍塌,造成安全事故。

需要根據現場情況選擇材料種類,如在氣候濕潤、多雨地區的建筑,要選用抗腐蝕性較強的材料,并對金屬材料進行防水處理,防止生銹;在易發生酸雨的地區,則要選取抗酸性腐蝕的材料。

在施工時,要做好材料的養護保管工作,分類進行保存,防止橡膠老化、混凝土碳化等,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還要做好保溫和保濕,增強材料性能,減少裂縫的產生。

結束語:我國的國土范圍內有很多地區是屬于地震頻發的地帶。地震的頻繁發生對建筑和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會帶來嚴重的威脅。所以,設計師必須要充分考慮建筑工程結構的剛度、地基結構、規則性、水平和垂直布局的設計,要不斷強化對建筑工程所在地點的地質條件、地理環境、地震頻次與強度的分析和考量,以此來降低地震災害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影響,確保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證建筑結構的抗震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辛桂芹.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對抗震問題的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8(4):88.

[2]?黃元元.結構設計中常見的問題與解決辦法[J].建材與裝飾,2018(11):102-103.

[3]?舒林,譚繼可,賈善坡.高層建筑結構抗震性能評估實例[J].建筑技術,2019,47(4):371-374.

猜你喜歡
結構設計建筑工程措施
高層建筑連體結構設計
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創新探索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造價預結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審核方式及應用實踐
結構設計優化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建筑工程預結算審核中常見問題分析與處理
隔震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