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和家庭系統理論在心理咨詢中的綜合應用

2020-12-09 05:42宋蘭霞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案主小雪咨詢師

宋蘭霞

1.基本資料

案主小雪,九歲半,女孩,廣東某市某小學三年級學生,性格文靜、乖巧,不愛講話。

2.咨詢過程

2.1 主訴

小雪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爸爸是公司主管,媽媽是大學老師,小雪一歲多的時候由于爸媽工作忙,被送往鄉下老家由爺爺奶奶照顧。爸媽每兩周回去看望小雪一次,到小雪四歲多的時候才被父母帶到廣州讀幼兒園。小雪當時被強制帶回老家的時候很不情愿,哭得很傷心;后來被帶回廣州讀幼兒園的時候奶奶也跟著一起到廣州照顧小雪,由于小雪跟奶奶生活的時間較長,在家里小雪跟奶奶的關系最親密,跟爸爸媽媽關系稍微生疏。爸爸媽媽平時對小雪的生活照顧較少,主要關注她的教育方面,尤其是爸爸由于經常要出差,很少陪小雪一起玩,親子間相處的時間和機會較少。

小雪的爸爸媽媽因為兩個人個性都很強,工作也都很忙,夫妻溝通變得困難,感情慢慢變淡。在小雪八歲的時候,小雪的媽媽發現小雪的爸爸跟他公司的一個女同事走的比較近,一年以后小雪的爸爸告訴小雪媽媽他愛上了那個女同事,半年前小雪的爸爸明確告訴小雪的媽媽兩個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提出離婚。由于一些財產和其他原因小雪父母并沒有及時去辦理離婚手續,但他們好像陌生人生活在一個屋檐底下,就在三個月前他們終于辦理了離婚手續。父母離婚后,小雪的爸爸搬出他們的家,小雪的奶奶也跟爸爸一起搬走。根據離婚協議,小雪的爸爸會兩周跟小雪見一次面,帶她出去玩,但他們去玩的時候爸爸也會帶上他的女朋友(那個女同事),小雪回來后會高興地跟媽媽講述爸爸帶她出去玩的情景,非常開心;但是提到爸爸帶的那個阿姨,小雪會表現出很不高興,告訴媽媽她不喜歡那個女的。自從奶奶搬走后,小雪再也沒見過奶奶,小雪有時候跟媽媽說想奶奶,要給奶奶打電話,但奶奶換了電話號碼,回老家去了,跟奶奶聯系不上,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小雪都非常傷心,說奶奶不要她了,爸爸也不要她了。

父母的離異,在她小小的心靈上留下了諸多的陰影。原本無憂無慮的她一度變得敏感、憂郁、孤單、不相信人,不愛說話,尤其怕與同學交往。如與同學發生摩擦,則顯得極易悲傷,愛猜疑,說同學欺負她。在課堂上經常走神,課后不按時完成作業。上課不主動回答問題,如遇老師提問,則或沉默不語,或簡單敷衍。在家里如果媽媽大聲對她說話,她則哭泣并說媽媽也不要她了。案主的媽媽楊女士非常擔心女兒的心理健康狀況,但她自己又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引導案主,而且楊女士本人對于自己的婚姻狀況也存在適應的問題,她對于女兒目前的狀況心有余而力不足,遂向心理咨詢師求助。

2.2問題診斷

案主面臨不能適應父母離異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屬于一般心理問題。根據個案背景,案主產生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人們面對重大生活變故時的心理適應需要一定的時間;

2、案主的主要監護人(母親)不知道如何引導案主如何更好地適應單親家家庭的生活;

3、案主本身性格內向,敏感多疑,不善言談;

4、案主從小由奶奶帶大,跟奶奶的感情很深,父母離婚奶奶搬走后再也沒跟案主聯系過;

5、案主父母離婚后,短時間內案主的爸爸帶案主出去玩的時候,案主看到了爸爸出軌對象,心理受到沖擊。

根據案主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問題產生的原因,心理咨詢師采取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和家庭系統理論開展工作。選取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它的主要理論基礎為“心理分析理論”。案主目前的狀況跟她童年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案主在最需要安全感的年齡被強制帶回老家給奶奶帶,父母沒有帶給她足夠的安全感;而她習慣了跟奶奶的親近后,父母的離異使奶奶又離開她,而且一走就再也沒有聯系。案主早年生活經歷導致的安全感的缺失在父母離婚和奶奶搬走這件事情上被重新喚醒。

其次,選取家庭系統理論進行輔導主要考慮它里面的“整體論”和“家人關系”兩個基本觀點跟案主的問題密切相關。系統理論的第一個原則是整體論,也就是相信整體大于部分的總和,這表示所有的部分相加在一起并不產生整體,因為整體系統來自于各部分之間的互動。如果沒有互動關系,及沒有所謂的系統。

系統的第二個重點就是關系,任何家庭系統都是由連接家人之間的關系所構成的。每兩個家庭成員之間都有關系存在,如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手足關系等。研究家庭系統時,我們必須注意各成員之間不同的關聯,以及他們互動的方式,那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互動網絡。每個人既是整體的一部分,又是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個體,具有獨特的個性;同時也受到整個家庭的影響,他既代表個人,也代表著家庭整體。

本案例中案主小雪的問題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問題的解決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全家人的努力,需要在情境中進行解決。咨詢師不只是把案主小雪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去考慮,主要是把她放在整個家庭系統里面去看待,引導整個家庭及她周圍的人都參與到個案中來,相互影響,多層次全方位地幫助小雪走出父母離異的陰影,使她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軌。

2.3服務計劃

服務總目標:案主適應父母離異的生活,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階段性目標、策略:

通過沙盤游戲了解案主的變化;同時通過跟案主身邊的人,包括案主媽媽、老師交流,了解案主的改變。

2.4推進服務進程

2.4.1介入模式: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和家庭系統理論(為什么選用心理治療模式和家庭系統理論已在前面論述過)。

2.4.2咨詢過程

2.4.2.1第一次面談

咨詢師首先通過引導案主小雪完成以“我的家”為主題的沙盤游戲,探索小雪內心的想法和因父母離異帶來的心理受傷害的程度。從沙盤結果來看,小雪的內心對“家”非常向往,里面擺放著爸爸媽媽和自己,一家人很開心地生活在一起,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小雪已經感受到自己的家庭是殘缺的,不完整的,所以她才更渴望家庭的溫暖;接著咨詢師跟案主母親單獨面談,了解案主生活中的心理敏感、脆弱的具體表現,同時了解楊女士是如何跟女兒解釋自己的婚姻狀況的,楊女士告訴咨詢師她并沒有直接告訴小雪“離婚”二字,而是告訴小雪:“爸爸媽媽已經不是朋友了,爸爸不跟我們住在一起了?!倍⊙┑姆磻膊⒉皇呛懿荒芙邮?,但楊女士也不能確定小雪到底懂不懂“離婚”的意思,咨詢師建議楊女士下次面談時她跟小雪一起完成一個“沙盤游戲”,帶著小雪共同探討目前家庭的狀況;最后咨詢師把小雪剛才完成的“沙盤游戲”的結果轉告給楊女士,評估個案需求。

2.4.2.2第二次面談

咨詢師首先與小雪單獨溝通,把上次她所完成的“沙盤游戲”結果解釋給她聽,探索她心里對于“家”的想法,了解她對于父親的看法和對于“離婚”二字的感想;其次咨詢師與小雪的媽媽單獨溝通,把跟小雪的溝通狀況狀告給楊女士;接著咨詢師引導小雪跟媽媽楊女士一起完成主題沙盤“我的家”,通過小雪母女的沙盤看出小雪已經知道父母離異的現狀,而也了解到楊女士也存在情緒不穩定和心理壓力較大的現狀;最后咨詢師給楊女士提出建議,希望她多關注自身的心理壓力的調節,她的情緒狀況會直接影響到小雪,楊女士接受咨詢師的建議;在咨詢師的引導下,楊女士和小雪跟咨詢師一起制定了個案目標和輔導計劃。

2.4.2.3第三次面談

視頻家訪。咨詢師通過跟小雪爸爸媽媽視頻通過話,進行家訪,運用家庭系統理論跟小雪的爸爸媽媽一起探討如何更好地引導小雪適應目前的單親家庭生活現狀;同時咨詢師協助小雪的爸爸媽媽制定“家庭規則”,引導小雪的爸爸對小雪表達雖然不跟小雪住在一起,但對小雪的父愛沒有任何減少,平時跟女朋友相處的時候多關注小雪的情緒,小雪的父親接受咨詢師的建議,表示會努力做到一個父親該做的,盡力保護小雪的心靈不受到傷害。

2.4.2.4第四次面談

電話家訪。咨詢師通過小雪的媽媽打電話跟小雪的奶奶溝通,把小雪的現狀告訴小雪奶奶,并向小雪奶奶表達她對小雪的態度和關愛程度對小雪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希望她能多關注小雪,雖然她跟小雪不住在一起,但她仍是小雪日思夜想的奶奶。小雪奶奶表示理解咨詢師的意思,她也非常想念孫女,但就是也怕孫女傷心。咨詢師建議她盡量還能經常跟孫女聯系,給孫女一個適應的過程,畢竟孩子的接受能力沒有那么快。即使不常見面,也可以多打打電話,讓小雪感覺到奶奶還很關心她,沒有不管她,沒有拋棄她。小雪奶奶答應以后會多關注孫女,有機會就會跟孫女聯系,如果孫女愿意的話,也歡迎小雪有時間回老家看看。

2.4.2.5第五次面談

咨詢師通過案主媽媽打電話給案主的班主任,了解案主在學校的現狀,尋求班主任的幫助,建議案主的班主任平時多關注和鼓勵案主,使小雪感受到學校這個集體的快樂以及人際交往中的溫暖。小雪的班主任非常贊同咨詢師的建議,她以后會多關注小雪的情緒和人際交往情況,也會及時反饋給小雪媽媽和心理咨詢師;小雪班主任還表示下個月有個校級的繪畫比賽,她會推薦小雪參加,引導小雪多關注一些積極向上的事情。

2.4.2.6第六次面談

咨詢師通過鏈接資源邀請案主母女參加社區的親子活動,引導他們多跟其他人交流,而不是封閉自己;同時咨詢師通過聯系社區社工,幫助小雪母女引薦社區內同樣是離異單親家庭的親子,幫助他們搭建交流平臺,擴大他們的社會支持系統,使他們得到心理支持,互相學習適應離異單親生活的經驗。

2.4.2.7第七次面談

咨詢師引導楊女士和小雪一起完成以“我未來的家”為主題的沙盤游戲,通過沙盤游戲可以看出:小雪對未來的家充滿期待和想象,她未來的家不但環境好,而且充滿溫暖,家庭和諧;小雪的媽媽楊女士對未來的家則充滿向往和希望,她也告訴咨詢師她仍然相信男人,相信愛情。同時,咨詢師還跟小雪的班主任鐘老師溝通,了解小雪在學校的表現,鐘老師告訴咨詢師小雪的變化很明顯,上課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課下也主動跟同學講話了,有時候還可以看到她跟要好的同學有說有笑,比個案開展前開朗多了;而小雪媽媽也表示如果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帶著小雪一起去看電影,有時候會約上另外一家單親親子郊游,總之想辦法讓自己和女兒開心起來;小雪則告訴咨詢師現在自己不高興的時候就畫畫或寫書法,投入進去心情就好多了。

2.5結案評估

通過七次個案輔導,案主小雪的情緒狀態有所改善,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學習到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愿意跟同學溝通,在學習上積極主動,個案目標達到。個案輔導后與個案輔導前相比小雪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改變,除了小雪個人的努力外,主要的還是她周圍人對她的關心和鼓勵以及她的社交網絡增強的原因,比如:小雪媽媽的堅強對她的影響,小雪爸爸對她關愛的增強,小雪奶奶對她態度的改變,小雪班主任對她的鼓勵,其他單親家庭對他們的心理支持等等。

綜上可知,該個案是個比較敏感問題的案例,而案主又是一個八九歲左右的小女孩,因此本個案跟進過程中咨詢師不但要達到個案目標,還要保護案主的心靈不受到傷害,因此難度較大。在接案最初,案主小雪對咨詢師有些阻抗, 不跟咨詢師說話,后來咨詢師運用“沙盤游戲”引導小雪開口說話并表達內心的想法;為了個案順利進行,咨詢師又想辦法跟小雪的爸爸和奶奶聯系,雖然曾遭到拒絕,但在咨詢師的真誠和堅持下,小雪的爸爸愿意一起商討小雪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最終小雪的爸爸也按照約定的去關心小雪,小雪的奶奶也重新跟小雪聯絡起來;為了全方位地幫助小雪調整心態,咨詢師還跟小雪班主任溝通,尋求班主任的幫助,共同幫助小雪的健康成長;最后,咨詢師還鏈接社區資源,為小雪母女引薦其他離異單親家庭的親子,為他們搭建交流平臺,增強他們的社交網絡和社會支持系統??傊?,為了該個案的順利開展,能想到的辦法,咨詢師都去嘗試了,雖然過程中有艱辛和委屈,但最終個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之前的一切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致謝:本案例的發表獲得來訪者的知情同意,并采用化名。

[參考文獻]

[1]郭念峰.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社會工作者(三級)(第二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32.

[2]胡艷萍,崔麗霞.案例概念化在臨床上的應用[J].心理科學進展,20l0,18(2):322—330.

[3]許莉婭.個案社會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8.

(作者單位: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3)

猜你喜歡
案主小雪咨詢師
無為而無不為
請移走麻木對我的傷害(下篇)
小雪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Watching the Cataract on Lushan Mountain
讓生殖健康咨詢師走近你我身邊
個案:發揮“家一校一社”聯動作用實現全方位的關注與支援
淺析實施案主自決的困境及其對策
重掌生活主導權
——認知行為治療介入精神障礙康復案例
小雪的驚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