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城市社區居民養老方式現狀及意愿調查

2020-12-09 05:42徐紅濤馬林偉王智星蘭靈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社區居民

徐紅濤 馬林偉 王智星 蘭靈

摘?要:目的:探討城市社區老年人養老方式現狀及意愿選擇。方法:以鹽城市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從基本情況、健康狀況、生活環境,養老方式意愿和養老服務需求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提出了影響老年人養老方式選擇的原因和影響因素。結果:可行性建議: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不斷改革和完善養老機構,探索和推廣多元化的養老模式。結論:養老責任應由政府、社區、市場、家庭和社會組織分工協作,共同承擔。通過科學引導和利用基層政府、社區管理機構、志愿團體、營利性企業等多方力量,方能形成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養老模式。

關鍵詞:養老方式;社區居民;意愿調查

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問題是當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面臨的重大問題,這幾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養老壓力,但是這些舉措有一個共同缺陷,那就是忽略了制度對象即老年人群體的自身要求,尤其是沒有把老年人的意愿與需求作為探索養老體系構建的重要依據,因而也就難以建立起既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又能滿足老年群體需要的、科學合理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因此,全面了解和把握城市社區居民養老意愿,探索中國特色的養老模式,對構建我國多元化的社會養老體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以鹽城市社區老年人為研究對象,調查老年人養老方式選擇和養老服務需求,為探索和建設中小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方式提出可行性建議。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自編問卷包括基本情況、健康狀況、生活環境,養老方式意愿和養老服務需求等方面。調研對象是鹽城市鹽都區的福才社區、裕新社區、娛樂社區和亭湖區的先鋒社區、新豐社區、新河社區等6個社區居民,需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工作地和居住地必須是鹽城市,擁有鹽城市城鎮戶口;二是年齡在60歲及以上。此次調查中,我們共發放各類調查問卷205份,回收有效問卷18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1.71%。

二、研究結果

1.調查樣本基本情況

在本次被調查的老人中,年齡最小的60歲,年齡最大的 86歲,平均年齡為 71.53 歲,其中,65 -69 歲的老年人占調查總人數的占比最高;從居住形式來看,有18.09%的老年人目前處于獨居形式,大部分老年人是夫妻共同居住;從月均養老花費來看,月均 2000元以下的大約80%;從消費支出來看,購買生活用品的花費占30.85%,就醫、康復等醫療項目的花費占 35.11%。

2.養老現狀和最希望的養老模式

超過76%的老年人目前正處于家庭養老模式,其次是機構養老和自我養老。老人最期待的養老模式中,家庭養老仍然排在第一,選擇社區養老、機構養老、自我養老的老年人比例有了明顯提高,養老模式的多元化給了老年人更多的選擇機會,也能夠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個性化的意愿和需求。具體見表1.

3.目前主要面臨的養老困難

40.91%的老年人認為經濟來源太少,32.13%的老年人身體健康差,21.20%的老年人無人照料;另外 23.90%的老年人感覺孤獨寂寞。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影響老年人養老困難的因素主要:經濟因素、身體健康狀況、生活無人照料和老年人感覺孤獨寂寞。

4.家庭養老情況現狀

50.40%老年人是樂意與子女共同生活的,有19.57%的老年人認為無所謂,另外有30.03%的老年人不愿意與子女居住,原因是多方面的:81.23%的認為與子女生活習慣不同,分開住會比較自由,受限制較少,家庭矛盾會減少;71.19%的老年人覺得在一起住會給子女添麻煩;62.04%的老年人覺得年齡太大不能給子女分擔家務。

5.社區養老情況現狀

絕大部分人對社區養老提供的養老服務內容基本滿意,這一比例達 59.13%,但還有 40.87%的老年人對社區養老模式不滿意,社區養老服務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質量。被調查者反映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不滿意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免費服務項目少、服務質量不高低于他們的預期、服務價格太高。老年人希望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有很多。

6.機構養老情況現狀

69.77%老年人較為滿意,有30.23%的老年人對養老機構的服務不滿意。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61.40%的受調查者認為養老機構的基礎設施不夠齊全;二是67%的受調查者認為養老機構收費太高;三是43.86%的受調查者覺得養老機構服務人員態度有待改善。

7.最希望得到的幫助

主要有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精神和心理慰藉。很多老年人與子女分離,與外界的日常溝通較少,精神日益孤單,渴望在精神上的關懷和慰問,他們不太需要直接的金錢上的補貼,而更需要子女?;丶铱纯?,給予精神的關愛。二是生活照料,部分老年行動不夠靈便,無法生活完全自理,必須在他人的照顧下才能生活。三是醫療康復及疾病治療。

8.對政府在養老方面的改善

一是增加收入。老年人收入來源較少,有些老年人無穩定的退休收入,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他們不能完全根據意愿選擇養老方式,有50%以上的老年人渴望經濟條件能得到改善;二是出臺優惠政策。在受調查的老年人中有47.93%希望在養老模式選擇或者養老服務提供的時候能夠得到政府的優惠,讓更多的老年人能夠享受政府的養老服務;三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這一比例占到了 40.15%。對于其它的養老需求,因人而異,情況不盡相同。例如,改善住房制度,完善養老機構、維護老年人權益等等,這些方面也是政府在今后的養老工作中需要改革和探索的方向。

三、分析與思考

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受調查對象普遍認可家庭養老模式,這也符合目前國情下老年人的養老意愿,家庭養老依然是老年人第一選擇。然而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情況,家庭養老的功能卻在逐漸減弱。目前人們對社會養老的社會需求在逐步增加,但它的發展非常緩慢,還存在很多值得深入的工作。因此,在短期內社會養老還不能滿足不同觀念、不同年齡、不同經濟收入和不同健康狀況的人群的需求,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改進,發展多元化的養老模式是今后做好這項工作的趨勢和選擇。

(一)發展社區化的居家養老。

1.探索分層次的服務模式。日常生活養老服務對象、服務水平、服務內容要逐步調整,盡量滿足這些老人日常生活養老服務的需求。首先,從服務對象的身體情況方面來考慮,我們不僅要考慮到如殘疾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的老年人,還要考慮到一般情況那些大眾化的老年人,針對他們的養老需要來不斷提升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其次,從老年人的經濟方面來考慮,針對不同經濟狀況的服務對象,設置菜單式的服務內容。養老服務的內容不僅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應從精神方面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2.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社區服務無法開展。政府的支持工作應該在很多方面進行,資金是最重要的保障。另外還需要建立機構支持。包括利用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力量,關注社區家庭護理的發展,吸引各界人士參社區老年事業的建設。

3.加大對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開發和提供各類專業老年護理服務,例如,滿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保健服務,建設體育健身設施和娛樂設施為老年人提供了舒適的環境。如建立專業的生活護理,醫療保健,合法權益保護,文化教育,體育健身和精神慰借等具體服務。

4.完善家庭護理服務團隊的建設。要不斷提高社區老年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專業培訓和指導,逐步實現認證。同時,要逐步改善和完善家庭護理人員的地位和待遇,更有效地提高和調動服務人員在家中照顧老人的積極性。

(二)不斷改革和整頓養老機構。

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根據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養老服務的強烈需求,將機構養老發展成為一個全面的、優質的、完善的產業化趨勢是必然的選擇。首先是直接的資金上的大力支持,改善現有養老機構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其次是政策的支持,政府應該不斷完善政策法規,制定優惠法律和稅收等政策吸引愛心人士投入到養老服務事業的建設中來。

2.規范養老機構的運營。一是提高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服務質量,只有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服務質量提升了才能確保養老機構健康有序地發展;二是強化對整個養老機構的管理,使他們能夠自覺和主動得做好養老服務工作。

3.改善養老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養老機構不應該單單只是成為老年人吃飯、睡覺的場所,更應該成為老年人享受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場所。養老機構在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更應該組織內容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從而避免老年人由于入住養老機構而產生被家人和社會冷落的孤獨感和憂傷感。

4.通過媒體宣傳加快養老機構的發展。受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很多老年人對機構養老的形式不予接受,這種傳統陳舊的封建思想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養老事業的發展。在當今新聞媒介發展迅速的形勢下,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工具,在全民中擴大宣傳,尤其對于老年人,讓他們從思想上真正認可和接受機構養老的形式。

(三)探索和推廣多元化的養老模式。

1.大力發展異鄉養老。異地養老需要老人,作為保障一定的經濟基礎,即,經濟基礎是異地養老模式的主要支持,在中國有很優越的地方適合老人養老。鑒于此,政府應大力開發異地養老模式,根據有條件的老人養老提供多種選擇。

2.提倡普及自我養老。目前,雖然自我養老尚未完全成為養老模式,但已成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養老的選擇。一般來說,這些老年人有著穩定的經濟收入和經濟來源。他們的身體健康,思想觀念先進,喜歡自由的生活,討厭被束縛。如果把充分的經濟條件的支持和健康的體魄作為前提,自我養老模式是極為適合的養老之道。

3.完善“以房老”政策。住房養老政策實施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社會保障制度沒有得到充分的改善,老年人仍有后顧之憂。因此,住宅養老模式還沒有被社會基本接受。為此,政府不斷地進行社會保障體制的整備,逐漸排除對老年人的晚年的關懷,這樣的住宅養老的圖形逐漸被大眾接受。

[參考文獻]

[1]曹獻雨,睢黨臣.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養老問題研究趨勢分析[J].經濟與管理,2018,32(06):25-30.

[2]康華,莊曉惠.我國養老機構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8(S1):100-101.

[3]何碧瑩,李萌萌.我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老問題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8):172-173.

[4]范書南,郭海嵐,董雪.中國老年人養老模式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04):996-999.

[5]王月,葛龍,劉維,楊林,齊新紅.“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9,32(01):102-106.

[6]王雪,趙成玉,白靈麗,劉雪嬌,高淑欣,戚環欣,吳薇,王廣,徐援,陳哲.中國社區居家養老現狀[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04):1012-1015.

基金項目:江蘇省鹽城市哲學社會科學應用研究2018年立項課題“‘健康鹽城建設背景下社區居民養老方式選擇及影響因素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8skyy41.

(作者單位: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5)

猜你喜歡
社區居民
江蘇省南通市區社區居民急救知識現狀調查與應對策略分析
生態旅游環境保護案例研究
廣州市小洲村社區居民在旅游開發中的參與現狀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