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的知識產權保護路徑

2020-12-09 05:42彭立地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知識產權

彭立地

摘 要: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巨大的市場價值和發展潛力。傳統技藝作為一種文化資源在當代社會扮演著經濟和精神的雙重角色。目前雅安國家級傳統技藝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還處在一個起始階段,理論和實踐都尚有不足之處。從知識產權角度出發并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立足于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的知識產權保護實際,針對性地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關鍵詞:雅安藏茶;知識產權;保護路徑

一、雅安藏茶的特性與現狀

(一)雅安藏茶的特征及價值

雅安市被稱為“世界茶源”,是漢族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的交匯和融合地帶,也是中國南路邊茶茶馬古道的起始地,漢族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相互滲透融合,不同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和生活需求,使得藏茶具有多元文化色彩。雅安藏茶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21世紀初,雅安茶廠在與藏區的茶業貿易中,首次將其產品稱之為“藏茶”。歷史上在往來貿易中,為了便于交易和貯存,在藏茶制作技藝方面不斷改良,使得經過深加工的藏茶能夠提質增效,由此藏茶便帶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

雅安獨特的自然條件給茶樹的生長創造了優渥的條件,藏茶是一種發酵茶,其制茶時間長(一般要六個月左右)制作流程繁雜,一般要經過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藝,長時間的渥堆發酵使其包含五百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有機化合物。依托于獨特的生長環境和獨特的加工和貯存技藝,使藏茶具有獨特的醇香口感和調和、養生等多種功效,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是藏族同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飲品之一,也是增進民族間交流和融合的橋梁,至今還有“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的傳聞

[1],因此坊間便稱呼其為藏族同胞的“民生茶”。

(二)雅安藏茶的保護現狀

雅安是中國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地方,培育了豐富的茶文化。中國的黑茶發源于雅安藏茶,藏茶是“黑茶之祖”。茶產業是雅安支柱產業之一,茶葉品質優良,產量巨大,海內外均有銷售。2008年,雅安藏茶(南路邊茶)傳統制作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遺。藏茶主要銷往藏區和西北部少數民族地區,據統計世界上至少有30億人將茶作為飲品食用,但就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來講,藏茶產業發展速度慢、市場競爭力不夠強,甚至趕不上安化黑茶的發展速度。

對非遺的生產性保護是最具文化延續性和創造力的保護。

[2]雅安茶企業數量雖多但主要是中小型企業,難以形成產業群,而且茶產品的生產和推廣銷售缺乏創新,對供求市場拓展力度不夠。茶園面積雖大,可生產藏茶的企業規模大小不一,產品品質良莠不齊,隨著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大,對茶葉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消費群體多元化以及市場檢驗標準的提高,許多小茶企因缺乏資金和技術的支持,紛紛退出了市場。

近年來,雅安茶產業也得到了四川省和雅安市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上述問題有所改變。2011年,雅安市雨城區兄弟友誼茶葉有限公司被列為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2015年作為中國藏茶文化創意發展產業基地和平臺的“中國藏茶村”正式投入運營;2017年5月,“蒙頂山茶”被農業部評為“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是四川省唯一獲得前十強的區域公用品牌,“雅安藏茶”品牌評估價值達18.45億元,被評為“最具資源力品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雅安藏茶作為黑茶的代表成功入選了“五環茶”。同年,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雅安“中國藏茶之鄉”的榮譽稱號。

根據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聯合中國茶葉研究所《中國茶葉》雜志等權威機構,連續10年開展公益性課題——“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專項研究所作出的《2019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公布的品牌強度乘數排名前十的品牌(圖1)中“雅安藏茶”異軍突起,品牌強度乘數為19.52,排名第六。2019年,“雅安藏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已達到18.61億元。

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積極發展果菜茶產業,加強農業領域知識產權創造與應用。健全特色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強化農產品地理標志和商標保護,創響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品牌[4]。雅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科技興茶、龍頭興茶、品牌興茶、市場興茶、文化興茶“五大興茶戰略”和資源換證、機器換人、品牌換市“三換行動”,狠抓基地安全、標準體系、市場拓展、品牌建設、產業升級,全力振興雅茶產業,打造世界茶源。2019年南路邊茶(雅安藏茶)制作技藝被納入第一批四川省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圖2)。

二、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保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國際和國內法律法規涉及傳統技藝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規定都比較籠統,缺乏具體的規制手段和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在雅安藏茶的傳承和發展實踐中,特別是在涉及知識產權的保護方面,專利和商標的侵權事例屢見不鮮?!睹穹ǖ洹返?185規定了侵害知識產權的懲罰性賠償,但具體處罰手段還有待進一步明確。目前沒有專門針對雅安國家級傳統技藝知識產權保護的地方立法,尚處于空白狀態。隨著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大,對茶葉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消費群體多元化以及市場檢驗標準的提高,許多小茶企因缺乏資金和技術的支持,紛紛退出了市場。整頓、規范藏茶市場,保護、弘揚藏茶制作技藝已成為目前刻不容緩的工作。

2016年至今國務院印發多個文件強調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強對優秀傳統知識資源的保護和運用,振興傳統工藝,促進中國傳統工藝的傳承與振興。隨著茶飲的發展,藏茶保健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雅安全市現有藏茶生產和分裝企業24家,其中全國民族特需商品定點邊銷茶生產企業8家,通過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生產體系,所有藏茶企業改造升級,均通過國家SC認證。雅安市積極支持和壯大企業集群發展、抱團發展,先后成立雅安南路邊茶商會和雅安藏茶協會,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

三、雅安藏茶知識產權保護的完善對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遺和文化多樣性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在其一系列國際公約中,主張對傳統文化提供公法保護。[6]從雅安藏茶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趨勢來看,現今的行政保護制度對其發展來說并不是最優選擇。從知識產權保護的角度出發,針對雅安藏茶的發展特性,通過完善知識產權保護路徑,發掘出雅安藏茶更多的價值,為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的生存和延續創造更大更好的發展空間。

(一)著作權保護

對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運用著作權保護模式來進行保護在權利主體認定方面還存在困難。對傳統手工藝而言,著作權制度并不能為傳統手工技藝提供直接保護,只能通過保護傳統手工藝的衍生作品以及整理、匯編作品等來對傳統手工藝進行間接保護[7]。著作權所保護的對象是具有獨創性的智力成果。藏茶傳統制作技藝的工序圖紙和樣品設計以及相關權利人的切身利益應當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在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本身以及其衍生品的著作權權利主體難以界定的情況下,可以將其衍生作品和改編創新部分進行著作權保護。藏茶生產加工企業和行業協會可以作為著作權權利主體,在藏茶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提高著作權保護意識,注意合理使用。也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的工序流程進行保存,例如采用拍照,錄音錄像,電商直播平臺等數字化方式進行傳播、復制和保存。

(二)商標權保護

關于商標權保護,Fran-kel、Susy認為非遺商標保護有利于其活態傳承,以及彰顯經濟價值等優勢[8]。在雅安藏茶市場化發展過程中,許多商家為了提高效益,采用假冒、仿冒等手段進行虛假宣傳和銷售。雅安藏茶在市場交易中商標侵權現象時有發生,擾亂了正常商品交易秩序,從而使商標權利人和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保障。許多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并不是商標申請人和注冊人,根據中國商標網檢索發現,雅安藏茶商標的注冊人是商會和行業協會?!吨腥A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9條規定:“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有顯著特征,便于識別,并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盵9],這使得雅安藏茶傳承人在利用商標時就面臨一系列困難。

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投入生產后,顯現出極高的商業價值,對雅安藏茶的商標進行保護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非遺最好的保護方式是將其注冊為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包括地理標志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10]。2015年雅安南路邊茶商會將雅安藏茶注冊為證明商標,為雅安藏茶的發展打開了更好的市場。

雖雅安藏茶證明商標已經注冊,但仍然鼓勵非遺傳承人注冊具有自身特色的商標,維護自身合理權益。在對雅安藏茶商標保護的過程中也不能影響在先注冊權利人的商標善意使用。政府也應積極整合資源,在雅安藏茶商業化過程中注意非遺傳承人、商標權利人和消費者三者之間的利益平衡,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做好品牌宣傳,積極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大品牌效應,保證藏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專利權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傳統手工技藝和傳統醫藥適用專利制度來保護比較切合。上文已經提到,雅安藏茶發展歷史悠久,制作技藝中的部分工序已經進入了公共領域,因此對其進行專利權保護的最大障礙是缺乏新穎性的要求。截至2020年6月19日,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專利數據,以“藏茶“作為檢索關鍵詞,共有發明有95項,發明授權14項,實用新型51項,外觀設計122項。其中大部分是與藏茶采摘、貯存及藏茶茶葉功效的改良方面相關的,直接涉及傳統制作技藝的比較少。藏茶企業、商會和行業協會作為主要專利申請人,應當更加緊密聯合起來,形成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的工序改良、技藝創新與認定、藏茶品質鑒定以及專利申請等一系列專業管理體系。

專利制度能夠極大的促進科學制度的發展,同樣有利于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的創新和改良,使其符合新穎性的要求,從而達到專利權保護的要求。在雅安藏茶的市場化過程中,安化黑茶和云南普洱等黑茶品牌也不斷在進行創新和完善,提升自身品質,增大其市場競爭力。鑒于雅安藏茶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根據非遺發展和傳承的特點,雅安藏茶非遺傳承人可以對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作為“秘密”保護,傳統技藝處于保密的狀態下,則持有該技術的單位和個人可以申請專利[11],在對傳統技藝開發和傳承過程中,專利申請人或持有人可以選擇與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等合作,以便得到更周全更有力的支持力度,大力研制新產品,擴展生產線,提高市場準入水平,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對于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生產技術可以采用“專利權+商業秘密”的模式來進行保護。

四、結語

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作為雅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得到了很好的商業開發,但在其市場化、商業化過程中不能僅依靠行政手段進行保護。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和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更新的情況下,數字化經濟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不可避免的潮流。雅安傳統制作技藝的傳承和產業化發展亟需借助知識產權制度進行保護,希望通過對雅安藏茶傳統制作技藝的保護從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能夠使其知識產權保護路徑能夠得到較好的完善,以期實現雅安藏茶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助推經濟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377.

[2]陳書謙.雅安藏茶的前世今生[J].中國茶業,2017(7):45-47.

[3]胡曉云,魏春麗,許多,李俊波.2019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J].中國茶葉2019(06):22-43.

[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EB/OL].(2019-02-19)[2020-06-03].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9/content_5366917.htm

[5]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一批四川省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公布[EB/OL].(2019-02-19)[2020-06-03].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19/7/10/299ce8088cc747499884da6d7baef3a1.shtml

[6]吳漢東.論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J].中國法學,2010(1):50-63.

[7]吳超.《論我國傳統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湖南大學 2012 年碩士學位論文,第 34 頁.

[8]SUSY FRANKEL.Trademarks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Legal Research Paper,2011(36): 40.

[9]匯法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9年4月23日修正版)[EB/OL].(2019-04-23)[2020-06-05].https://www.lawxp.com/statute/s1961996.html

[10]程昊,樊冬樂.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標保護實證分析[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4):92-96.

[11]楊長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再思考—以西藏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為例[J].河北法學 2014,32(12):72-78.

基金項目:四川輕化工大學基層司法能力研究中心項目“全球化視域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項目編號:y2019050)

(作者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四川 自貢 643000)

猜你喜歡
知識產權
《種子法》修改 聚焦種業知識產權保護
《電子知識產權》征稿啟事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高校知識產權貫標的研究
關于知識產權請求權內容構建的思考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以知識產權為切入點創新德育工作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2016年福建省知識產權宣傳周成功開幕
知識產權為“互聯網+”護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