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老重把氣血養 身強體健壽自長

2020-12-11 09:14張繼東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方劑血虛氣虛

張繼東

人以氣血為本。人們夸贊一個人身體好,通常會用“氣色好”來形容。反之,氣血不足則是不夠健康的表現。氣血一旦不足,人不僅容易衰老,還會導致“病來如山倒”的健康危機。

45歲的王女士常常出現頭暈、乏力、臉色蒼白的癥狀,誤以為是貧血,可血常規檢查時卻一切正常。醫生告訴她這是中醫所說的氣血不足所致,并不是貧血。中醫學認為,氣血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它們由飲食中的營養物質經過脾胃化生而得到補充。從中醫角度講,氣是人體的動力,血是這個動力的源泉。氣屬陽,主動,有溫煦機體的作用;血屬陰,主靜,有濡潤周身的作用。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因此,氣旺則血充,氣虛則血少。臨床上治療血虛常配合補氣藥。如果臟腑功能失調,氣血生化乏源,日久而至氣血兩虧。

氣血不足的臨床表現非常廣泛,氣虛和血虛可單獨出現,也可合并出現。氣虛,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表現為易感冒、頭暈耳鳴、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發育遲緩等癥狀。血虛則表現為面色無華萎黃、皮膚干燥、毛發枯萎、指甲干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女性還有經期后推、量少、色淡,乃至閉經等癥狀。長期氣血不足如果不及時調理,不僅會影響皮膚,身材忽胖忽瘦,而且五臟六腑長期受到傷害,可能引發各種慢性病,如心臟病、皮膚病、失眠、脫發等。

引起氣血不足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脾胃功能失調。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引起氣血不足,比如飲食不當、睡眠不足、勞逸失度等。有的人飲食上沒有節制,饑飽無常,不按時就餐,有的人嚴重偏食,導致營養不全面。這些飲食習慣都會造成脾胃的損傷。導致生成氣血的能量和原料不足,時間久了就容易引起氣血虧虛。

睡眠習慣也關乎氣血。那些長期生活不規律,該睡的時候不睡覺,長期睡眠不足的人,可能出現氣血不足的癥狀。另外,太過或太少運動也不利氣血。體力勞動過重、長年累月過勞,都會耗傷氣血。還有些人,平常缺乏運動、運動量太少,導致經脈不暢通,氣血不足。比如一些胖人面色蒼白,也可能是血不足的表現,一動就喘是氣不足的表現。

很多時候,人體已經出現了氣血不足的癥狀,但體檢并沒有發現器質性的疾病,即通常所說的亞健康狀態。以下三類人最易出現氣血不足:

1.兒童氣血不足 多表現為臉色發暗、發青或發白,頭發稀少、發黃,眼睛不明亮、手腳不溫、食欲變差、精神不振,不愛說笑等。

2.女性氣血不足 常常出現雙目干澀,肢體肌肉麻木,月經量少,舌體瘦薄等。婦女氣血不足會影響月經、懷孕和生產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甚至導致早衰,更年期提前到來。

3.老年氣血不足 老年人的體質處于下滑階段,氣血運行趨于緩慢,代謝能力下降,也容易形成氣血不足。人體的正氣不能運行周身、氣血的濡養功能不夠,會首先體現在四肢末梢部位,其次還會造成肩頸腰背等出現麻木、疼痛、活動不利等情況。

補氣血小心這些誤區:

1.缺啥補啥,只補氣血:要懂得“補前要清”,如果身體燥熱火旺,應當清熱之后再補。為了更好地幫助身體吸收營養,在補氣血的同時應該健脾養胃。

2.紅棗最補血,可以大量吃:其實紅棗補血的效果一般,紅棗雖然含鐵多,但吸收率低。

補養氣血,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

1.飲食調養:平時應該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含維生素B12的營養食物,如黃鱔、海參、烏雞、胡蘿卜、黑木耳、黑芝麻、蝦仁等。

2.運動調養:平時可練習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的運動,尤其適合腦力勞動者以及不愛運動的人。

3.中藥調養:常服用紅棗、蓮子、山藥、核桃、當歸、黨參、黃芪、枸杞子、阿膠、龍眼肉等中藥材。忌飲濃茶及寒冷傷脾胃的食物,如西瓜、綠豆等。針對氣血不足,中醫有經典的補益方劑。其中,氣虛多用四君子湯,方劑組成為人參或黨參、白術、茯苓、甘草。血虛用四物湯,方劑組成為地黃、當歸、白芍、川芎。氣血雙虧的可以用以上兩個方劑組合而成的八珍湯。

另外,堅持用艾灸或按摩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利于氣血化生。

編輯:修遠 xdyszzsb@sina.com

猜你喜歡
方劑血虛氣虛
自擬芪龍頭痛湯治療氣虛血瘀型偏頭痛的臨床觀察
中醫辨證治療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研究
中醫辨證治療脾胃氣虛型胃痛的臨床療效探討
月酒(千金酒)
何謂中醫“七方”
血虛≠貧血
中醫有“七方”
血虛≠貧血
探討疣體注射法聯合中藥馬齒莧方劑治療跖疣
中醫治療Meige綜合征的臨床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