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胚胎體外發育阻滯成功妊娠及分娩1例

2020-12-14 09:48楊歡利吳為玲諸溢揚陸文昊蔡嬌嬌
浙江實用醫學 2020年4期
關鍵詞:卵裂囊胚生殖

楊歡利,吳為玲,諸溢揚,陸文昊,蔡嬌嬌

(浙江省臺州醫院,浙江 臨海 317000)

胚胎發育阻滯是導致輔助生殖中沒有可移植胚胎而取消周期及反復移植失敗的重要原因,而細胞碎片是導致胚胎質量下降以致發育阻滯的重要誘因。在輔助生殖中,部分胚胎發育阻滯是常見現象,但多個周期全胚胎體外發育阻滯較少見,現結合本院全胚胎體外發育阻滯1例,報道如下。

1 病例介紹

患者,女,37歲,結婚10年,因“未避孕2年,至今未孕”,2015年3月來院就診。既往人工流產4次,2014年曾進行輸卵管造影(HSG)檢查,提示宮腔無特殊,雙側輸卵管通暢,行促排卵治療,有排卵而未受孕。后于2015年外院行2次輔助生殖治療,第1次采用短方案加胞質內單精子注射(ICSI),于月經周期第3天注射曲譜瑞林0.05mg/d,2天后予促性腺激素(Gn)225IU,至注射HCG時停藥,注射HCG 5000IU后36小時內獲卵14個,受精8個,第3天胚胎伴大量碎片,形態評分為不可移植胚胎,行囊胚培養后胚胎發育阻滯;第2次采用微刺激方案加常規受精,采用來曲唑+Gn方案,于月經周期第3天口服來曲唑2.5~5.0mg/d,持續5天,周期第6天添加Gn 75IU,直至注射HCG時停藥,注射HCG 5000IU后36小時獲卵5個,受精3個,第3天胚胎形態評分碎片較多,為不可移植胚胎,行囊胚培養后胚胎發育阻滯,最終該周期無可移植胚胎。本次入院后要求行體外受精(IVF)助孕,行婦科及基礎內分泌檢查,均無異常,男方多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末次精液檢查結果:精液體積6mL,濃度117×106個/mL,前向運動型(PR)34%,非前向運動型(NP)11%,完全不動型(IM)55%(參考值:精液體積 1.5mL,濃度 15×106個/mL,PR 32%,PR+NP 40%)。最終診斷:繼發不孕,不明原因不孕癥。

采用刺激周期短效長方案治療,在黃體期使用0.05mg/d的曲普瑞林降調,降調至第11天時檢測激素為 LH 1.9 mIU/mL、FSH 2.1mIU/mL、E251pg/mL、P 1.12ng/mL,從第12天開始使用Gn促排卵,啟動劑量為225IU,Gn使用11天時檢測激素為LH 2.7mIU/mL、FSH 23.3mIU/mL、E2 4820pg/mL、P 1.2ng/mL,于當晚注射r-HCG 6500 IU進行扳機并于36小時后取卵。共獲卵14個,采用IVF授精,受精后4小時檢查發現第二極體出現率低于30%,采用補救ICSI的方法對其中較明確未受精的卵子進行ICSI授精,受精后18小時觀察共獲得8個正常受精卵,第3天胚胎評分發現所有正常受精發育的胚胎碎片異常的增多,形態評分為Ⅳ或Ⅴ級,屬于不可移植胚胎(圖1)。與患者充分溝通,患者同意移植受精后第 3 天的 a’、g’、h’3 枚胚胎 (圖 2)至體內,移植后第16天測HCG為873mIU/mL,移植40天后B超監測到胎心,確認臨床妊娠,妊娠40周后足月分娩正常女嬰1例,其余5枚胚胎繼續在體外培養,但發育受到阻滯,最終未能形成囊胚。

2 討論

輔助生殖治療的患者中40%會出現胚胎發生早期發育阻滯的現象[1]。發生阻滯的可能原因為:(1)卵子染色體異常;(2)精子染色體異常;(3)體外培養系統中的不利因素;(4)母合基因轉變受阻[2]。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胚胎發育阻滯的原因是由母源基因到合子型基因激活失敗造成[3]。本例3次輔助生殖治療周期的胚胎都停滯于4-8細胞期,胚胎都伴有異常多的碎片,影響了正常卵裂球的繼續發育;結合既往人工流產史,提示胚胎可在母親體內發育。綜合各種因素分析胚胎體外發育阻滯可能是該患者卵母細胞胞質缺少對發育調節起重要作用的細胞因子。體外培養時由于培養液成分中各種細胞因子種類及數量有限,無法獲取或獲取不足,可導致胚胎發育停滯,如胚胎在體內發育,則所需細胞因子可從輸卵管的分泌物中獲取。此外,該患者胚胎均可見異常多的碎片,說明胚胎對外界環境中氧自由基傷害較敏感,對體外發育過程中的有害因素不能自主清除,從而導致胚胎發育停滯。

圖1 第2天8個正常的受精卵(a-h)及對應的第3天卵裂期胚胎(a’-h’)

圖2 第3天移植的胚胎

胚胎碎片可顯著降低臨床妊娠率,大量的碎片可能是胚胎凋亡的表現,胚胎碎片不僅影響胚胎發育潛能,而且影響胚胎種植潛能[4]。本例胚胎碎片都是“大而且分布廣泛”的類型,形態評分為不可移植胚胎,且前2周期胚胎繼續培養時均發生胚胎阻滯。因此,第3周期如對所有胚胎再繼續進行體外培養,發育阻滯的機率很大,直接導致無可移植胚胎。有研究比較了發育欠佳的胚胎在卵裂期與囊胚期移植的結局,發現發育欠佳的胚胎體外繼續培養的結局較差,導致53.8%的周期沒有胚胎移植,而卵裂期移植組的取卵周期臨床妊娠率顯著高于囊胚培養組,顯示體內培養對胚胎繼續發育有重要的臨床意義[5]。此外,早期胚胎的正常發育必須依賴源于生殖道上皮細胞的信號及各種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在清除微環境中的有害物質、促進早期胚胎發育及提高胚胎質量上都有重要意義[6],進一步證實了體內培養才能滿足胚胎特別是體外發育異常胚胎的發育條件。有研究認為,將胚胎與輸卵管上皮細胞培養可以增強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和活力,提高胚胎發育潛能并克服胚胎發育阻滯[7],因此,體外發育阻滯的胚胎移回母體后,獲得促進母合基因調控過渡的細胞因子并啟動阻滯胚胎繼續發育的可能性較大。本例進行充分溝通后選擇胚胎移植,最終獲得正常后代,其他未經移植的胚胎體外培養后最終沒能繼續發育成囊胚。

總之,胚胎體外培養條件的不斷改進提高了大部分胚胎的體外發育潛能,但目前對胚胎體外發育的認識及胚胎發育阻滯的解決能力尚不足。母體是胚胎發育的最優場所,在胚胎體外發育阻滯或異常時應將其轉移到母體內,以獲得相關因子的調控,維持其發育潛能。

猜你喜歡
卵裂囊胚生殖
TLI篩選豬胚胎初次卵裂時間以預測早期胚胎發育
綿羊體外胚胎高效利用的研究
針灸在輔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應用探討
不同發育階段、不同質量囊胚冷凍復蘇移植周期妊娠結局分析
p66Shc對綿羊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
非優質囊胚在輔助生殖技術中移植價值的研究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讓生殖健康服務惠及全社會
生殖健康的春天來到了
IVF-ET周期中2、4細胞卵裂球多核細胞發育情況及胚胎移植后妊娠結局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