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麥19精播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020-12-14 03:59周同心
農業工程技術·綜合版 2020年9期
關鍵詞:高產栽培技術

摘要:紫麥19作為安徽省的重要小麥品種,研究并應用精播高產栽培技術,能夠有效促進當地小麥種植產量提升。要把握其品種特性,結合安徽當地實際情況,從配方施肥、培育壯苗、冬前管理、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對紫麥19精播高產栽培技術進行全面研究,為當地農民提供科學指導,為小麥種植產業的發展提供動力。

關鍵詞:紫麥19;精播;高產;栽培技術

周同心. 紫麥19精播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6):68-69.

小麥是安徽省宿州市的重要農作物之一,精播高產是當下宿州市小麥種植的重要目標,因此需科學選用優良品種,采取精播高產栽培技術。紫麥19是由安徽省紫蘆湖良種繁殖場以煙農19為母本、濰麥8號為父本雜交,經系譜法選育而成的小麥新品種,十分適合安徽省黃淮海麥區。近年來,紫麥19精播高產栽培技術研究逐漸受到高度重視。

紫麥19屬于半冬性品種,幼苗匍匐,苗期葉色中等,抗寒性良好,分蘗能力較強,成穗較多,春季起身早,兩極分化快,苗腳利落。株型略松散,穗層較厚,旗葉斜挺,莖稈附蠟粉,后期根系活力強,旗葉功能期長,灌漿速度快,莖稈彈性較好,抗倒伏能力強。紫麥19穗為長芒、長方型,白殼白粒,半角質到粉質,飽滿度較好,黑胚率低。通常紫麥19每畝成穗可達40-45萬株,千粒重可達45 g,穗粒數可達38粒,是典型的高產品種。

一、配方施肥

紫麥19精播高產的實現對小麥生長條件要求較高,需要在播種前做好準備,確保土、肥、水條件均能滿足栽培要求。除了翻整土地與準備灌水條件外,重點在配方施肥,確保肥力充足,各種養分均能完全滿足紫麥19生長發育要求,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浪費[1]。根據紫麥19特性,確保土壤耕層各養分含量達到一定標準,具體為:有機質含量應在1.08%-1.36%,全氮含量應在0.076%-0.090%,堿解氮含量應在33.5×10-6-61.5×10-6,速效磷含量應在14.9×10-6-44.7×10-6,速效鉀含量應在66.0×10-6-116.0×10-6。根據安徽省宿州市實際情況來看,可以在每畝地中混合施用有機肥4500 kg、純氮6 kg、P2O5 8 kg、K2O 8 kg與ZnSO4 1 kg作為基肥。

二、培育壯苗

播種育苗是紫麥19精播高產的關鍵階段,只有科學控制種植密度,確保麥苗成活率且生長茁壯,才有可能實現穩產高產。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施肥整地,確保土壤保持良好肥力。播種地需足夠平坦,否則容易出現灌溉不均勻的情況,低洼處積水會影響麥苗生長。為確保在出苗時苗齊、苗勻、苗壯,要求地面平整、土壤松碎、無大土塊,表土層應上虛下實。

播期或播量不同對紫麥19產量影響巨大。播期需根據氣候條件以及土壤墑情確定。紫麥19屬于半冬性品種,抗寒能力稍強,一般可在10月10-15號播種[2]。通常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時播種,足墑前提下可以適當調整播期,力爭搶時早播,這樣可提高麥苗成活率與抗性。

播量的確定需綜合考慮麥苗生長需求、土壤條件、氣候環境、小麥粒大小、千粒質量等因素,結合試驗確定紫麥19適宜播量,一般為每畝8-10 kg。播深通常為3-4 cm,行距通常為26 cm,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要確保各播穴深度基本一致,否則對出苗率影響較大。播種太淺,種子生長條件不充分,難以成活;播種太深,種子破土難度大。

三、冬前管理

紫麥19出苗后需定期巡查,如果出現缺苗、斷壟等情況,可在出苗5天后催芽補種。小麥3-4葉時,根據種植密度要求疏稠補稀定苗。

小麥3-5葉期,雜草會與小麥爭奪養分,必須及時清除。如果是小區域種植,可以采取人工除草的方式清除雜草。如果種植區域面積較大,則需要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除草。雜草種類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化學藥劑,較為常見的是以麥盼不長草或苯磺隆等清除播娘蒿等雜草;如果麥田中有野燕麥、麥娘等雜草,可以混合加入拔尖蓋佬等藥劑。

紫麥19分蘗能力強,小麥植株過多時分蘗過多會影響小麥產量,可通過人工手段進行控制。常見方法為深鋤斷根,使用鋤頭深鋤7-10 cm,之后及時將土壓平、壓實,以免小麥根部遭受凍害。

四、肥水管理

肥料與水是實現紫麥19精播高產栽培的重要因素,需要重視與科學管理。除了施足底肥和冬灌之外,還需在起身期與拔節期追施大量肥料,同時科學灌水。起身期如果存在較多脫肥苗、老弱苗,則需要早施、重施起身肥,澆足起身水;如果麥苗較壯,則需要觀察麥苗是否有旺長趨勢,有則早施、重施起身肥,無則晚施、輕施起身肥。紫麥19起身期通常不會出現麥群適中或偏小的情況,故而可以晚施、少施起身肥,用量一般為每畝6 kg。麥苗過旺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鎮壓或者深鋤斷根處理[3]。

拔節期是決定小麥產量的關鍵時期,紫麥19麥苗往往偏大,起身期一般輕施起身肥水,但拔節期則要重施拔節肥水。施肥時應以純氮作為主要肥料,同時也要考慮小麥實際生長情況,針對性地優化追肥方案。如果小麥生長缺乏磷、鉀,就要將磷肥、鉀肥與純氮混合在一起施用,以起到促進分蘗成穗的作用,有助于產量提升。

冬天進行冬灌處理后,翌年春天可以適當推遲第1次肥水時間,有助于控蘗壯苗,促使根系下扎,從而達到推遲小麥后期衰老進程、提高粒重的作用。在籽粒形成期、灌漿期、成熟期等階段應加強灌水,以1 m深土層的田間持水量為基準,結合氣溫、日照、濕度等條件合理灌水,為紫麥19生長創造最佳條件。

五、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是影響紫麥19種植產量的主要因素,防治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即中期與后期。中期指小麥返青期、拔節前,此時麥苗較矮,用藥成本較低,效果良好。后期指小麥進入抽穗、揚花、灌漿期,此時為病蟲害多發期,需重點防治。小麥常見病蟲害有白粉病、葉銹病、蚜蟲、吸漿蟲等,不同病蟲害造成的影響和破壞不同,防治方法也存在差異,不過基本可以總結為農業、物理、化學及生物防治4大類。

農業防治指利用農業手段增強小麥自身抗性,適當消滅部分病蟲害,是紫麥19精播高產栽培中必須落實的部分。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原理進行防治,常見的方法有使用物理植保液防治蚜蟲、使用FB液防治白粉病等?;瘜W手段最為常見的是利用各種藥劑防治病蟲害,其中白粉病可每畝噴施20%粉銹寧110 g;葉銹病可噴施25%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每隔10天噴施1次,噴施3次即可;蚜蟲可噴施3.5%啶蟲咪乳油溶液55 mL;吸漿蟲可每畝噴施85%敵敵畏200 mL。生物手段主要采取保護害蟲天敵的方式消滅害蟲,如利用瓢蟲、食蚜蠅等天敵,能夠有效消滅小麥蚜蟲。

六、結語

紫麥19精播高產的實現離不開科學管理。對紫麥19特性進行深度研究,結合地方種植條件,積極探索最合適的高產栽培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地方小麥種植產業、農業及經濟發展,為綠色化、規?;霓r業創新與進步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 何 流,張 鑫,劉 萍,等. 超抗倒伏小麥新品種“紫麥19”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15(16):27-28.

[2] 劉 艷,毛曉村,徐超艷,等. 小麥新品種紫麥19不同播期播量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2015(14):42-43.

[3] 晁林海. 小麥新品種紫麥19的選育及應用[J]. 安徽農業科學,2014,42(9):2571-2572.

猜你喜歡
高產栽培技術
我國育成高產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產優質高效益簡化栽培新技術
早春馬鈴薯套種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淮北地區馬鈴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雞腿菇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