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現實技術對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

2020-12-14 07:19潘健汪周生
錦繡·上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虛擬現實文化遺產保護

潘健 汪周生

摘要:虛擬現實技術(VR),屬于一種實用型科學技術,實現方式即以計算機系統實施虛擬環境模擬,給予觀賞者環境的沉浸感,猶如身臨其境?,F階段,VR技術已被廣泛運用至文化遺產各項保護工作當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作用。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著VR支持下文化遺產保護開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期望可以為今后更多技術專家和學者對此類課題的實踐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指導或者參考。

關鍵詞:文化遺產;虛擬現實;技術;保護

前言:

長久以來,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均屬于我國重點保護的一部分文化瑰寶,伴隨各項科學技術持續進步發展,對此項工作技術選用要求也逐步提升。VR技術問世后,它的技術優勢逐漸被發現,并應用至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各項保護工作當中,技術輔助作用較為強大。因而,綜合分析VR技術支持下文化遺產保護,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一、VR技術簡述

虛擬現實技術(VR),即虛擬與現實有效結合,也稱其是靈鏡技術,屬于集仿真技術、電子信息、計算機各項技術等為一體的科學技術。VR特點以自主性、構想性、多感知性、交互性、沉浸性為主。對于文化遺產,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類遺產,保護作用較為顯著,比如可長存保存及數字化地管理非物質文化類遺產,再現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類遺產等等[1]。

二、VR技術支持下文化遺產保護

VR技術支持下,可更好地發揮技術優勢,保護我國的文化遺產,本文以藏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為例,對VR技術支持下文化遺產保護思路實施細致分析,提出藏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保護虛擬現實系統應用思路:

三、藏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具體情況

藏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以眾多非物質的形態存在,且和藏族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世代傳承傳統文化一種表現形式,以卡墊藏毯的制造、天文歷算、藏藥、唐卡繪畫、藏紙、藏戲等為主。藏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在分布上是以藏族的居住地作為中心西藏、甘肅、云南、四川、青海等地,所包含利息以口頭傳統和表述、傳統技藝與歷法、傳統醫藥、藏族表演藝術、社會風速與節慶禮儀等為主[2]。

四、在采集數據層面

VR技術實際應用期間,采集數據屬于基本工作,為后續三維建模提供數據參考、采集數據以空間的位置關系、圖像、聲音等信息數據為主??臻g的位置關系與圖像信息常用采集手段即:激光掃描、儀器測量、相機拍照、人工測量等,通常結合測量環境及所要求精度來選用測量手段。人工測量適宜應用在所搭建藏戲舞臺實際空間距離的丈量節點,方便獲取到場景當中比例關系;儀器測量適宜應用至在展佛節文化控制外部和周邊場景、節慶、禮儀各種外部大型場景信息數據采集當中。采集現場數據,可實現全景攝影,如藏族鍋莊舞蹈,可實現從不同的角度拍攝連續性圖像信息采集;激光掃描輔助下,可對藏族地區文化空間的建筑物內外觀三維圖像者相關信息實施有效采集等等,可以說不同VR技術實際應用期間,不同數據采集手段之下,均可采集藏族地區非物質類文化遺產不同信息內容,更好地保護與傳承藏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

五、在虛擬建模層面

一是,三維式靜態建模。描述VR技術輔助下非物質類文化遺產有效保護系統組織結構,以場景布局、實體和環境建模為主,如藏戲表演當中樂器、道具、服飾、場景等這些均屬于靜態建模對象,藏族婚禮、出生禮和成年禮、雪頓節、沐浴節、藏歷新年等節慶、儀式活動當中場景環境均屬于靜態建?;緦ο?。借助所采集到場景或實物真實照片的作樣本均作為圖像予以建模,獲取現場虛擬實物和場景模型,提取到實物和場景六面截圖,在實施幾何建模和疊加貼圖,實施透明處理及無縫對接處理,而后實施光照變換、冗余消除、渲染處理,形態逼真虛擬場景的三維模型逐漸形成,將藏族地區非物質類文化遺產逼真虛擬場景以三維虛擬場景形式展示出來,對藏族地區非物質類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和保護十分有利[3];二是,三維式動態建模,主要描述系統行為動作,抽象處理場景當中動態部分,如針對于藏戲演員表情動作、木雕和藏刀制作細節、手工技術傳統藏紙等,實施動態建模處理,將場景當中動態部分逼真形象完美塑造出來。實操期間先采集藏戲演員各個角度所拍攝圖像,尋找到動作特點,片段分解表情動作,做好動作分解步驟總結,控制及設置好他們行為,對所有動作細節實施系統編程處理,借助程序對所有預設行為動作實施有效控制,促使藏族地區非物質類文化遺產能夠真實再現出來,讓更多人了解和保護藏族地區非物質類文化遺產。

六、在交互設計及控制層面

完成三維建模后,把所生成非物質類文化遺產自身內部實體、人物、場景等基礎模型全部導至VR軟件系統平臺當中,把所采集到音頻信息依照著特定場景,做好分割去噪及轉換格式相關處理,促使若干音頻小段逐漸生成,把經過各項處理之后音頻信息和文本標識等全部都導至VR軟件系統平臺當中,模型和素材信息數據庫就此形成。VR系統的交互設計,即結合用戶對虛擬瀏覽層面實際需求,自模型和素材信息數據庫內,實施聲音效果、顯示效果、人物基礎模型、場景模型等有效調度、搭配、控制及再現等;如藏族地區虛擬漫游的展佛節日,廣東游客通常會選定人工或者自動這兩種漫游形式,自動漫游是依照著系統所設計路線來游覽,而人工漫游則是廣大游覽者自行選定漫游的具體場景,依照著自身意愿要求實施方位、角度及場景切換欣賞,實際游覽期間,游覽者可游覽整個景象,還可深入至某個場景當中予以細致觀賞,并和虛擬場景當中人物實施互動交流,給予游客們身臨其境之感,可更近地感受到藏族地區非物質類文化遺產所具有歷史文化方面魅力與內涵。

七、結語

從總體上來說,VR技術藏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有著較多的數目、十分齊全的種類,在VR技術支持下能夠更好地結合藏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基本特點,科學合理地實施虛擬場景開發,有效發揮VR技術優勢,更好地保護藏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可以說,VR技術對于藏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有效保護工作來說,應用價值較為突出,可適應于更多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各項保護工作當中。

參考文獻

[1]張孝飛. 虛擬現實技術在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研究[J]. 四川戲劇, 2019, 18(004):403-404.

[2]劉賀, 宋立權. 虛擬現實交互技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 ——以赫哲族魚皮文化保護為例[J]. 新聞知識, 2018,22(001):339-340.

[3]蘇逸飛.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的開發與建設[J]. 決策探索, 2020, 37(008):705-706.

基金項目:2018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SK2018A0887);2017年安徽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SK2017A0781)

猜你喜歡
虛擬現實文化遺產保護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虛擬現實,讓學習更“沉浸”
View Master虛擬現實顯示器
文化遺產與我們的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