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在心中的那份摯愛

2020-12-15 06:42卜夢妤
作文周刊·七年級讀寫版 2020年42期
關鍵詞:學戲京戲花旦

卜夢妤

燈紅酒綠的今天,我身邊愛聽京戲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一些劇院再難覓得承露拂云的指法、西皮流水的旋律。然而,那青衣花旦的鶯囀燕啼、老生銅錘的滄桑凝重,卻長留于我的心間,成為我的摯愛。

記得那一日,我隨姥姥一起去劇院看京戲《玉堂春》。幕布漸漸拉開,鑼鼓驟然響起,我瞬間被銅鼓聲中的高古之風所震撼。臺上小旦的一聲“苦啊”,低回婉轉,唱盡了內心的凄涼哀怨,就連她的一個轉身,都有道不盡的嬌媚與凄美。她的一唱一念,不是以聲唱戲,而是用情唱戲。當她圓潤的唱腔響起,我仿佛穿越到蘇三過堂的那個時代,依稀感受到蘇三跪在堂前滿腹的委屈和愁苦。當鼓聲漸歇、幕布合起時,我仍在心中細細品味,久久不能回神。

自此,我被京戲的唱詞氣韻所折服,決心學唱京戲。怎奈看京戲的人少,會唱京戲的師傅更少,我幾番周折,才如愿拜師學戲。一個簡單的指法,我不知經過了多少回的練習,才習得羅敷女采桑的分毫神韻;就連一聲不起眼的哭頭“喂呀”,也是經過無數次吊嗓練習才換來了如今的頗有韻味。

毎當我望著鏡中精致的妝容,回憶自己學戲的經歷時,腦海中便會浮現出那一日看戲的情景,小旦和著急板繁弦,穿著緩帶輕裘吟唱的樣子歷歷在目,也才真切體悟到,戲中人物的婀娜多姿、動人聲色,是京戲人在無數個日子里苦練和潛心鉆研換來的??梢哉f,毎一幕動人京戲的背后凝結的都是一代代京戲人的苦心與匠心。

那一出戲早已散去,戲里的花旦也已盛名不在,就連看戲的劇院都已拆去,我苦練多年的京戲怕只能自演自賞了吧。然而,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京戲里的典雅氣韻都是留在我心中永遠的記憶;我更期盼這博大精深、高雅端正的京戲能成為更多人心頭的摯愛。

(江蘇鎮江市實驗學校魅力之城分校七·3班,指導老師:朱雅麗)

點評

習作立意高遠,從自己學京戲的經歷寫起,寫出了京戲對自己人生的影響。這篇習作的語言如同京戲一樣,頗有韻味。其用詞雅正,句式整飭,值得品鑒。結尾處,小作者的期盼中暗含著對弘揚傳統文化的希冀,符合主流思想。

整篇習作文辭規范,內容真實,既有文采,又有深度,值得大家學習。

(安寧)

猜你喜歡
學戲京戲花旦
事在人為,是世上最好的道理
花旦
花 旦
花旦
“戲苑”萌娃
水袖
論京戲運用新媒體去吸引青年觀眾的可行性
On “Xi”
粵劇花旦黃嘉裕:90后也會喜歡粵劇
眼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