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傷性顱腦損傷發展為進展性出血性腦損傷的研究進展

2020-12-16 03:02鐘文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1期
關鍵詞:研究進展

鐘文

【摘要】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受多因素影響,極易產生凝血功能障礙,如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干預,可導致發展為進展性出血性顱腦損傷,影響患者預后效果。進展性出血性顱腦損傷發病主要與纖溶系統異??哼M、血小板作用、組織因子釋放、低體溫、血液稀釋、炎性反應等有關,本文重點分析創傷性顱腦損傷發展為進展性出血性顱腦損傷的相關問題,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創傷性顱腦損傷;進展性出血性顱腦損傷;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創傷性顱腦損傷屬臨床常見外傷性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患者發病后可產生纖溶及凝血功能異常,血液處于高凝或低凝狀態,如未能有效治療干預,可產生進展性出血性顱腦損傷,影響疾病預后效果。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如產生二次出血性損傷,可導致病情惡化速度加快,神經功能損傷加重,致殘率及致死率同步升高,為此需該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并采取針對性治療干預措施,以此來實現治療及預后效果的同步提高。

1 創傷性顱腦損傷后凝血功能異常診斷分析

臨床常規凝血功能檢測指標包括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T)、纖維蛋白原濃度(Fbg)、凝血酶原比值(PT-INR)等,Fg、D-D等屬實驗室研究指標,其中任何一項指標存在異常,可診斷患者為凝血功能異常[1]。

1.1 纖溶系統

人體止血及血栓形成過程中,Fg具有重要作用,該物質在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血壓中含量與其病情嚴重程度呈負相關,因此對患者早期傷情及纖溶亢進評估可將Fg作為主要依據。相關研究表明,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如D-D指標超5 mg/L則必然產生進展性出血性顱腦損傷,且患者死亡率超90%,如D-D指標低于1 mg/L,則產生進展性出血性顱腦損傷幾率較低,且患者經系統治療后預后效果良好。進展性出血性顱腦損傷患者血漿中Fg含量顯著降低,D-D指標顯著升高,據此可認為纖溶亢進出血傾向與D-D濃度升高及Fg濃度降低有關,利用可利用上述指標預測創傷性顱腦損傷發展為進展性出血性顱腦損傷的可能性。

1.2 PT

PT與體內凝血因子變化及TF變化相關,可用于檢驗外源性凝血系統。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外源凝血因子被激活,導致PT延長。APTT可用于檢測內源性凝血系統,創傷性顱腦損傷可導致人體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凝血所需時間延長,通過對上述指標的檢驗分析可對患者進行準確的病情評估。

2 創傷性顱腦損傷凝血障礙發病機理

2.1 低體溫與酸中毒

低體溫可對血小板功能產生影響,也可影響凝血因子活性。相關資料研究表面,體溫低于35℃可導致部分凝血因子活性降低25%,體溫低于32℃可導致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超80%。人體在低體溫狀態下血小板變性能力降低,在血液中含量下降,釋放與聚集功能減退,進而引發凝血的完成。酸中毒是指體內ph值低于7.35,凝血因子活性在ph降低的情況下也可產生同步下降[2]。

2.2 凝血因子與組織因子

組織因子屬糖蛋白類物質,在血管壁外膜細胞中表達,創傷性顱腦損傷可導致組織因子釋放量增加,凝血因子被充分激活,外源性及內源性凝血酶產生反應,纖維蛋白及炎癥因子釋放量增加,血管內部產生微循環血栓,大量凝血因子被釋放,進而引發纖溶亢進,導致出血發生

2.3 蛋白C通路與低灌注

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如未產生組織灌注量不足,則不易發生凝血功能障礙,死亡率較低?;颊咴谖串a生休克的情況下,主要通過TF激活外源凝血因子,如產生休克,則需要通過蛋白C信號通路激活您將凝雪功能。血液循環系統中活化蛋白C及血栓調節可溶性蛋白指標與低灌注引發的凝血功能異常相關,蛋白C被激活后可產生抗凝效果,也可影響血小板活性,降低血液凝固速度,進而引發凝血功能障礙。

2.4 炎性反應與纖溶亢進

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處于急性期階段血腦屏障破壞,蛋白C大量消耗,且無法得到及時有效補充,加之后期炎性反應等因素影響,可導致凝血功能障礙的發生。纖溶亢進是引發進展性出血性腦損傷的重要因素,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下,凝血因子等物質大量消耗,進而導致纖溶亢進等問題。

3 創傷性顱腦損傷向出血性顱腦損傷轉化研究進展

開放性顱腦損傷是指因外力造成頭皮、顱骨、硬腦膜的破損而導致腦組織出現直接或間接與外界相通的損傷。同時,因顱底骨折多會引發骨折部位的硬腦膜撕裂、造成腦脊液漏或氣顱,所以這類損傷同相屬于開放性顱腦損傷。開放性顱腦損傷因為能夠直視到傷口,相對較容易診斷,在結合X線平片、CT等確定對腦損傷情況與是否存在繼發性血腫、異物或感染灶。人腦是人體結構最復雜的重要器官,一旦腦部出現病變會引發多種疾病。開放性顱腦損傷作為腦部病變性疾病為患者所代來的危害是巨大的,如治療不夠及時常會因大腦神經元出現異常放電現象而導致癲癇。還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出現認知障礙,除此之處,患者還在傷后常有呼吸與脈搏微弱、無法集中注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因而只有對患者進行及時救治才能保障其健康。

顱腦外傷基本上都可伴隨著顱內出血,而纖溶做為保護性生理反應對血管的暢通和血液的正常液化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颊咴谧≡浩陂g出現的死亡、急性創傷性凝血病以及急性進展性出血性腦損傷一般情況下都與顱腦損傷的嚴重程度有著必著聯系[3]。因而掌握纖溶系統對預防和監控顱腦外傷轉向出血性顱腦損傷有著重要作用。大腦中的細胞因子、趨化因子與前列腺素、蛋白酶和其他免疫調節因子均來源于被激活的小膠質細胞,而多項研究[4]表明作為中樞神經系統有著重要意義的巨噬細胞,小膠質細胞極化和功能調節對腦出血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出血性腦損傷的減輕,對于加快出血性腦損傷后的神經恢復都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可見,顱腦損傷中所觸及的多項病理因素都與出血性腦損傷有著重要關聯,極易轉為出血性腦損傷,須對此加以重視。

4 結 語

綜上所述,創傷性顱腦損傷凝血障礙發病機理較為復雜,如未能及時有效治療干預可發展為進展性出血性顱腦損傷,嚴重影響治療及預后效果。為此,臨床需加強對此類患者相關指標的檢測分析,通過早期干預改善患者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馬 強,韓瑞璋,靳 華,等.程序性壞死的信號轉導機制及其在創傷性顱腦損傷中的研究進展[J/OL].醫學綜述,2020(04):663-667

[2] 李 寶,王志軍,邢笑源,等.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外周血sTREM-1、MIP-1α水平及與預后的關系[J].疑難病雜志,2019,18(12):1221-1224+1230.

[3] 張立新,徐茂法,俞文華,杜 權,楊定博.血漿和肽素濃度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病情預測價值[J].浙江創傷外科,2019,24(04):665-668.

[4] 吳佳豫,陳 潔,吳巧云,周科成,屠文展,楊觀虎,蔣松鶴.小膠質細胞極化在出血性腦損傷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科學,2019,9(16):34-41.

猜你喜歡
研究進展
豬δ冠狀病毒的研究進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的研究進展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慢性完全閉塞的研究進展
離子束拋光研究進展
獨腳金的研究進展
自噬與衰老的研究進展
EVA的阻燃研究進展
氫在治療燒傷中的研究進展
Marchiafava-Bignami病研究進展
EGFR核轉位與DNA損傷修復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