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清洗方法對腔鏡器械清洗質量的影響

2020-12-16 03:02賀李江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1期

賀李江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清洗方法對腔鏡器械清洗質量的影響。方法 將消毒供應室中心回收的840件腔鏡器械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0件,對照組實施手工清洗及預處理+超聲波清洗+消毒器進行濕熱消毒、保養+管腔器械利用壓力氣槍吹干后置于醫用干燥柜實施干燥,觀察組實施手工預處理結合全自動的清洗消毒器+專用微創清洗架,對兩組清洗質量進行比較。結果 目測法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清洗合格率為99.52%,與對照組95.00%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TP檢測法與隱血檢測法顯示,觀察組清洗合格率為98.81%,隱血陽性率為98.57%,與對照組95.00%、93.10%比較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工預處理+全自動清洗消毒器搭配專用微創清洗架清洗腔鏡器械的清洗質量更好,可有效控制院內感染發生。

【關鍵詞】不同清洗方法;腔鏡器械;清洗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提升,腔鏡器械被廣泛應用于外科微創手術中,因此腔鏡器械品種逐漸繁多,結構與功能也隨之變得復雜,清潔不夠徹底會增加醫院感染發生風險[1]。有研究顯示,腔鏡器械經使用過會殘留分泌物、血液、排泄物、體液等水溶性污物,如不進行徹底清理易產生生物膜,會阻礙高溫氣體及微生物接觸,嚴重影響滅菌劑的穿透性,甚至可能對患者造成感染風險[2]。因此,本研究為進一步探討腔鏡器械清洗方法,將多種清洗方案用于腔鏡器械清理中,現對消毒供應室中心回收的840件腔鏡器械采取不同方法進行清洗,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消毒供應室中心回收的840件腔鏡器械,隨機對其進行分組,照組與觀察組各420件,清洗器械均有轉化器、分離剪、穿刺器、朗克力鉗、高壓氣槍、分離鉗、刀柄、電凝鉤、高壓水槍、抓鉗、超聲波清洗機、彈簧鉗以及呼吸器,兩組器械類型分布進行比較,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手工清洗及預處理+超聲波清洗+消毒器進行濕熱消毒、保養+管腔器械利用壓力氣槍吹干后置于醫用干燥柜實施干燥,手工清洗及預處理:利用流動水結合器械清洗刷對腔鏡器械表面污雜物進行清洗,清洗器械表面及管腔時,合理運用器械清洗刷進行刷洗,再用高壓水槍沖洗器械內腔;并用壓力水槍沖洗管腔內外,直至管腔內外清洗干凈為止;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將經手工預處理后器械放入超聲波清洗機內,將管腔內注滿滿酶利用超聲清洗機進行清洗;消毒器濕熱消毒和保養:將腔鏡器械浸沒于醫療器械潤滑防銹劑液里,并將潤滑防銹劑注滿管腔,放入醫用煮沸消毒器中,對其實施潤滑保養及濕熱消毒;壓力氣槍吹干管腔器械后放入醫用干燥柜干燥:通過高壓氣槍將管腔內水跡實施干燥處理,再將其放入醫用干燥柜內進行30 min干燥處理。

觀察組采用手工預處理+全自動清洗消毒器搭配專用微創清洗架清洗,具體操作如下:(1)利用流動水結合器械清洗刷對腔鏡器械表面污雜物進行清洗,高壓水槍沖洗器械內腔進行手工預處理。(2)采用瑞典潔定公司制造46-5蒸汽加熱型全自動清洗消毒器,結合專業微創清洗架對腔鏡器械實施清洗工作,按裝載規范用手工預處理先對器械進行清洗,再采用專業微創清洗架與器械接口一對一連接,再將其置入全自動清洗消毒器中,將門鎖上,待設置好程序后實施自動清洗:①先用溫水對器械實施1 min進行預洗;②待水溫達≥35℃后投入1:400GD-ZYME3M多酶清洗劑,當≥55℃水溫后再行5 min清洗;③多次沖洗直至酶完全沖洗干凈。(3)將水溫加熱至80℃時,即1:350GD-醫療器械進行潤滑防銹保養,并用90℃高溫進行1min濕熱消毒,用70~80℃溫度進行20 min干燥處理。

1.3 觀察指標

(1)利用棉花卷隨機抽取兩組腔鏡器械內任意多件器械,對器械部件進行連續3次擦拭,用肉眼仔細觀察棉花卷,無任何污跡雜質則為合格,任意一處存在污跡雜質為不合格;(2)利用ATP檢測法[3],對相對光單位值(PUL)進行測定,合格標準為ATP含量≤500PUL;通過無菌注射器抽取器械部件無菌蒸餾水,將抽取蒸餾水置入檢驗管內,利用隱血檢測試紙對其進行檢測,通過顏色對清洗質量進行評估,于避開陽光直射情況下,對試劑色澤變化進行觀察,若1 min內局部或全部不變色,檢測結果呈陰性為合格,若1 min內局部或全部呈現不同程度變色,且檢測結果呈陽性為不合格。

1.4 統計學方法

根據SPSS 20.11軟件,為此次數據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通過(x±s),經t檢驗,計數資料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目測清洗合格率比對

目測法檢測結果顯示,觀察組清洗合格率為98.81%,與對照組95.00%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ATP與隱血檢測合格率及陽性率比對

ATP檢測法與隱血檢測法顯示,觀察組清洗合格率為98.81%,隱血陽性率為98.57%,與對照組95.00%、93.10%比較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近年來,微創手術痛苦少、創傷小且恢復快,備受臨床青睞,但腔鏡器械價格昂貴、結構復雜、管腔細長給清洗工作帶來極大難度,尤其是不可拆卸部分無沖洗管沖洗,更加難以清洗,極易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有研究顯示,通過手工清洗及預處理+超聲波清洗+消毒器進行濕熱消毒、保養+管腔器械利用壓力氣槍吹干后置于醫用干燥柜實施干燥,雖能一定程度上將腔鏡器械清洗干凈,卻因缺乏專業清洗器械的支持,以至于不可拆學部分仍存在殘留雜質,不僅影響滅菌效果,且增加手術患者的感染風險[4]。因此如何從眾多清洗方案中選擇最高效辦法對器械進行清洗,盡可能避免醫院感染的發生,是目前研究的重點。

本研究對照組通過手工清洗及預處理+超聲波清洗+消毒器進行濕熱消毒、保養+管腔器械利用壓力氣槍吹干后置于醫用干燥柜實施干燥對腔鏡器械實施清洗工作,手工清洗效果因清洗刷與管腔有差異、毛刷條件有限等主觀因素,使毛刷無法徹底進入管腔內對官腔進行清洗,造成清洗困難情況發生。腔鏡器械管腔細小且長、結構復雜,以至于清洗刷刷力無法對管腔內依附的污漬、血跡等殘留雜質進行分離,特殊性盲端處,壓力水槍不僅不能對內部腔隙進行全部沖洗,還極易形成氣溶膠,對清洗質量造成影響。觀察組采用手工預處理+全自動清洗消毒器搭配專用微創清洗架清洗對腔鏡器械進行清洗,將腔鏡器械先進行手工預留處理,對腔鏡器械表面污雜物進行清洗;再將腔鏡器械一端一對一連接微創清洗架接口,使其能結合循環泵水沖的力量,使各接口與清洗旋轉臂噴淋對腔鏡器械內外實施全面清洗;且利用酶在40~60℃清洗效果最好,活性最高的特征,在55℃溫度時通過控制酶對器械實施5 min專業清洗;并于水溫高達50℃時,用1:350GD-醫療器械潤滑防銹進行保養,待水溫至90℃時對其進行1min高溫濕熱消毒;最后采用無菌過濾器對腔鏡器械實施20 min熱風干燥,不僅能避免壓力槍造成的二次污染,還能對腔鏡器械起到徹底干燥作用[5]。有研究顯示,加酶清潔劑內的大蛋白水解酶,可對分泌物、血液等蛋白質進行分解,且該物對有機污雜物具有很強去除能力,超聲清洗機利用酶與水為介質,能高效、簡單的對腔鏡器械進行清洗[6]。本研究最終結果顯示,通過目測法對腔鏡器械進行檢測,觀察組清洗合格率為99.52%,與對照組95.00%相比明顯較高,說明將手工預處理搭配全自動的清洗消毒器+專用微創清洗架實施于對腔鏡器械的清洗中,不僅能有效去除器械殘留物,還能有效加強活動部位的清洗,進而提高清洗質量;再將ATP檢測法與隱血檢測法結果進行比對,觀察組清洗合格率為98.81%,隱血陽性率為98.57%,與對照組95.00%、93.10%比較明顯較高,進一步證實,將手工預處理搭配全自動的清洗消毒器+專用微創清洗架實施于對腔鏡器械的清洗中,不僅對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對腔鏡器械的清洗質量也有顯著提升,進而可對醫院感染進行有效控制[7]。

綜上所述,手工預處理+全自動清洗消毒器搭配專用微創清洗架清洗腔鏡器械的清洗質量更好,可有效控制院內感染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清妍,孫建玲,逄麗華.不同清洗方法對可重復使用腹腔鏡器械清洗質量的觀察[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9,18(3):253-256.

[2] 蔡 娟.不同預處理方法對手術器械清洗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7):6-7.

[3] 方 莉,謝甜芳,周愛建.ATP生物熒光法在腹腔鏡管腔類器械清洗效果監測中的應用[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9):945-946.

[4] 李彥瓊,楊春蓮,林曉鳴,等.不同預處理方法對HBV污染手術器械清洗效果的影響[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7,38(10):120-123.

[5] 惠 艷,王立珍,陳 靜.優化腔鏡器械清洗流程的效果評價[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9,36(4):317-318.

[6] 付 莉,楊麗娟.不同超聲+酶清洗時間對腹腔鏡清洗效果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3(5):809-811.

[7] 李正英,程 晨.PDCA在手術室腔鏡器械送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滅菌中的臨床應用[J].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2020,9(02):12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