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衛生中公眾心理的反應

2020-12-16 03:02許娜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1期
關鍵詞:突發事件公共衛生情緒

許娜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影響,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明顯增多,造成人群的心理沖突,影響大眾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本文試圖分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心理反應過程及應對措施,以提高公眾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心理

【中圖分類號】B8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發展,各大城市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做出突發公共衛生響應。大眾面對突發事件的認知缺失,不知所措,缺少應對能力等等。社區人群的心理問題較多,有明顯的焦慮、恐怖、敵對、偏執、抑郁等。如:非典時期一份網上調查報告稱:15%的人存在應激引起的軀體反應如“食欲不振、心慌、胸悶、多汗、手抖、失眠等[1]。在公共衛生事件中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理性和平,開放包容的心態尤為重要。

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簡稱突發事件)概念

從專業化的角度來看,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是突然性的,造成或可能對社會公眾健康構成嚴重影響的傳染性、群體性不明原因的疾病以及其他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事件,如重大食物中毒與職業中毒等。突發事件以其突發性、復雜性和破壞性等特點[2],給社會帶來巨大傷害。其根據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分為Ⅰ-Ⅳ個等級。

2 心理的定義

即客觀物質發生改變生物所做出的的主觀性反應,主要有心理過程、人格、心理活動的產生、進展及消失等系列過程。人們活動期間可利用各類感覺器官識別外界事物,經各類感官認識外部世界,經思維產生的系列因果關系,并表現出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

心理反應:就是發生一件事情之后,對于這件事所產生的心理變化。就是對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心理反應,也是一種情商的體現。

3 面對危機或突發事件時的心理反應

當遇到突然的壓力之后,人們會出現一系列的身心反應,表現在情緒上、生理上、軀體上、認知與行為上等,每個人的反應都是不同的,主要經過下列幾個反應周期。

第一階段:(1)恐慌,當人們聽到突發事件時,民眾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恐慌,震驚、不知所措、蒙圈了,是跑,是去買點啥,還是趕緊干點啥?如:人們不停的查看新聞動態、朋友圈。輕易聽信謠傳跟風走,甚至個別瞞報流行病史、接觸史等等。(2)簡單化,機體的一個反應,做簡單的事情,認為家里還有儲備用物,還有什么什么的,認為沒那么嚴重,這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

第二階段:抑郁,當進入到確認真的事件非常嚴重了,衛生部門公布的事件中患病人數、死亡人數不斷增加,數據越來越高的時候。對事件的發展過度的關注,無意與外界接觸,出現情緒低落,無愉快感,興趣減退,行動減少,導致失眠或者嗜睡等軀體癥狀。甚至對事件的形勢產生悲觀、失望、厭世而不能自拔。

第三階段:努力去改變,面對重大的困難后,應該做點什么。人們的心理由非理性恐慌轉入理性狀態[3],努力恢復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慮和情緒紊亂。對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狀態的擔憂減少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比如在家做一些鍛煉,做點家務,做些美食,做點與自己職業相關的并且可以幫助到別人的一些事情等。

第四階段:尋求出路,人們面對突發的事件,冷靜下來。自信心增加,尋求各種途徑及資源設法去解決問題。對政府和相應機構采取的處理措施(如隔離、觀察)表示出更大的信任,對事件的最終結果表現出更大的信心[4]。

第五階段:總結教訓、自我成長,獲得了面對危機的心理歷程及技巧。以后不吃野生動物,提高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和健康生活習慣。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實現自我的過程。表現出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合理應對突發事件,促進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4 突發公共衛生心理反應應對措施

(1)能夠正確的面對壓力源,調整壓力源

知道我們自己的壓力源來源于哪里,認識壓力源,避免過多的關注。多接受一些美好的信息,有意識的選擇樂觀的環境。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不要去壓抑和掩飾它。當我們經歷了很多,在那之后,會更愿意的去鍛煉身體,關注自身健康,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其實影響我們的往往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我們對于事物的看法。

(2)降低緊張度

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手段,避免信息過載,負面信息過多。多和積極樂觀、正能量的親友或朋友溝通,他們傳遞的信息,可以使你安定下來。親善、有愛的社會環境,可以疏導負面情緒,也可以通過積極的情緒來提高我們的抵抗力。

(3)做好突發狀況的準備

家里準備好日常所需的物品,如食品、常用藥品、物品等。做到有條不紊,少安排一些事物,一次干一件事,不要絮絮叨叨、手忙腳亂的。一絲不茍的處理日常事務,做好突發狀況的應急準備及方案。

(4)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作息

規律的生活作息、健康的飲食、適量的鍛煉、良好的睡眠,均有利于身心健康。當不能參加集體活動,不能外出時,可以開展一些平時沒有時間做或者平時想做而不會做的事情,如:讀書、健身操、陪家人或孩子聊天等,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與家人共處,促進家庭和睦。

(5)學會一些放松技巧

聽音樂,有些音樂是比較放松的,有些是比較歡快的,還有一些輕音樂,這些音樂可以使我們放松心情、睡個好覺?!皾u進性肌肉放松”技巧,使全身肌肉放松,舒緩疼痛,消除疲勞;導向意象法,這是一種運用心力的方法,這種方法讓你徹底放松,疼痛和緊張減輕。還有瑜伽、太極拳,八段錦等等,也許不會,在這個時候可以通過網絡來學習。

(6)尋找專業人員的幫助

如果情緒、睡眠、軀體癥狀不能得到很好的緩解,感到無助時,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通過熱線電話或網絡獲得專業的支持,調整心理狀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得到有效的干預,當然必要時也可適當的使用一些藥物。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心理健康更加受到各方的關注與重視。心理干預對象不同,其干預重點和內容也各有側重[5]。借鑒既往在突發公共衛生中的心理研究和心理干預標準。我國進一步完善心理衛生方面的建設,提高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心理的應對能力。

參考文獻

[1] 汪 文.熱線揭示非典期間民眾心態[N].中國青年報,2003-07-10.

[2] 韓永華.突發事件的構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討[J].中國農村事業管理.2006.26(6):20-22

[3] 時 勘,李文東,樂國安.華北5城市民眾SARS疫情中心理行為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2003,19(9):1025-1027.

[4] 施 榕,蔡 泳,曾 武.上海市社區居民傳染性非典型肺炎KAP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3,6(6):481-485.

[5] 張黎黎,錢銘怡.美國重大災難及危機的國家心理衛生服務體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8:395-397.

猜你喜歡
突發事件公共衛生情緒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情緒認同
公共衛生服務怎加強
公共衛生監督不是“陪襯”
突發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