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繪畫: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

2020-12-17 03:32石秋子
青年與社會 2020年24期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繪畫作為心理治療的有效工具,其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操作靈活,整合性強,在語言表達能力不是那么強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應用廣泛。其可以通過無聲的語言幫助教師引導學生表達自我,釋放情緒,重建認知,使思想和情感具體化、形象化。充分發揮心理繪畫的作用重要的是提高教師在心理繪畫中的能力,其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表現,在實踐操作中積累經驗,提高繪畫形式選擇及解讀的敏感性。

關鍵詞:心理繪畫;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繪畫形式

一、心理繪畫

(一)心理繪畫概述

縱觀人類發展,其是先創造圖畫再創造文字的。在個體發展方面,最初的幼兒發展階段也是先從繪畫入手。用圖畫傳遞出的信息要比語言更豐富,圖畫是最有效的直達人內心的工具之一,可以通過圖畫打開內心。讀圖是最簡單、最直接了解人的內心世界的方法,可以讀出畫者的性格、情緒狀態、智力、人格特點、人際交往能力。

心理繪畫是指繪畫者在心理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進行自由繪畫的技術。心理繪畫對繪畫者的繪畫水平沒有過多的要求,其可以幫助繪畫者利用無聲的語言向心理專業人員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其減少了繪畫者的抵觸和隱瞞的情緒,增加了心理治療的趣味性,成為一種更容易被治療者接受的治療方法,在心理治療實踐中廣泛應用。

(二)心理繪畫的理論基礎

心理繪畫以投射理論為依據,是一種投射技術,是無意識的體現。投射是指一種存在于自身非可見的事物通過個體將其投射到外部的一個相似的事物的過程,該過程將無意識內容意識化。投射不是有意識的進行的,其所反映的內容更為真實自發。心理繪畫正是以投射技術為理論基礎,將作畫者的內心真實的無意識反應體現在繪畫中。

二、心理繪畫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繪畫作為心理治療的常用手段,隨著其不斷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其在學校心理活動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表現在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一)更加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水平

心理繪畫以一種更加日常和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幫助老師探尋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更適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在小學階段,學生不可避免地延續著幼兒時期的一些心理發展特征,他們依然很喜歡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各種活動。并且在該階段,學生的注意力表現出不穩定、不持久的特點。心理繪畫以一種游戲的形式,巧妙的將心理探尋與游戲相結合,使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好的融入心理探尋活動,更加符合他們的興趣和身心發展特點。并且,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認知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在某些方面還不能很好的表達出他的感覺和想法,但心理繪畫卻以一種無聲的方式幫助他們更好的表達自己,從不同方面反映出小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心理特點。

(二)心理繪畫所反映出的內容更為真實可信

心理繪畫能以一種不被察覺的方式了解小學生的內心活動,其所反應的內容更為真實,欺騙隱瞞性更低。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會傾向于隱藏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的傾向是不利于心理探索活動的,在小學階段的學生身上更是如此。小學生可能由于對環境或人員的不信任而隱瞞內心的想法或感受,因此如果以普通的方式進行心理探尋活動,其效果可能會差強人意。而心理繪畫以一種不經意的方式,將心理探尋融入到日常行為中,降低了學生的防備心理,形成了一種輕松和積極的氛圍,幫助小學生在繪畫中自然而然地表露出真實的內心世界。

(三)輔導效率高,內容展現更為豐富

心理繪畫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并進行更加貼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小學階段使用心理繪畫技術,老師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人格特點、童年經歷、人際交往等方面的信息。在小學階段的起始時期可以作為了解學生的工具對學生進行一個綜合性的評估,為學校和家庭提供一個了解學生的機會。在該階段,小學生各方面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其認知能力、情緒、語言表達、社交等還沒成熟,塑造性強,因此通過心理繪畫得到的這些信息可以更加合理的為學生制定發展計劃,找到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長處,做到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發展。

三、心理繪畫在實踐中的實施建議

在小學教育階段,心理繪畫作為一種較為適合的方式幫助教師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心理繪畫的力量是巨大的,但要將其很好的應用于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多方協調配合強化心理繪畫的應用效率。文章則從學校和教師兩個方面方面入手,提出可行建議加強心理繪畫技術的應用。

(一)從學校角度保證心理繪畫的實施

1.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心理繪畫以一種游戲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將學生內在的情感和思維表達出來,充分補充了小學階段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的不足,打開了學生交流的通道,幫助教師了解學生不愿意表達或難以表達的內在信息。

心理繪畫的順利進行需要多方面的協同配合。因此,學校應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這里提到的相關人員不僅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還應改包括學生以及家長。首先,在教師方面,學校應組織心理繪畫相關專業技能培訓,增強教師應用心理繪畫和解讀心理繪畫的能力。幫助教師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選擇更加適合該階段學生的心理繪畫形式以及內容,從而更好的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以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其次,在學生和家長方面,學校應該加強心理繪畫的宣傳力度,向學生和家長詳細說明心理繪畫的含義、具體實施的步驟以及實施效果。由于心理繪畫是以一種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并表達自己,在不了解的人看來,該種方式可能過于偏向游戲,并且單從繪畫分析人物性格在非專業人員看起來可信度可能不是那么高。因此,學校在實施心理繪畫之前應盡可能詳細的向學生和家長講解有關心理繪畫的內容,使其更加信任這項心理技術,并以此結果為依據對個體認識自我和綜合發展進行有效的干預。

2.開辦特色心理繪畫課程。心理繪畫從來不是單獨發揮作用的,心理繪畫與其他課程之間也不是毫無關系的。因此,學校要提高心理繪畫技術的應用,可以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年級為依據,以學生在不同年級所要學習和養成的具體內容為基礎設置相應主題的課程,例如自我心理、人際關系、情緒調節、創造等。在年級和主題的支持下進行心理繪畫技術的實踐與運用。此外,心理繪畫技術還可以與其他課程相結合,例如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所創作的內容、用色、結構等,結合心理專業老師的解讀對學生進行一個有針對性的分析,發現學生在繪畫中所傳遞出內心世界的獨特之處。除美術課程外,數學課程可以為心理繪畫提供學生思維方式、分析能力和空間能力的信息,語文課程可以為心理繪畫提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以及想象力的信息。因此,心理繪畫技術應充分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從而全方位的對學生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和分析,提高心理繪畫技術實施的效率。

(二)從教師角度提高心理繪畫的輔導效率

1.積累經驗,尊重學生繪畫的個性表現。教師在進行心理繪畫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繪畫的個性表現。由于該階段的學生單純、童趣,他們的思維十分的發散并伴隨著豐富的想象力,因此他們的繪畫容易表現出童趣性和夸張性。此時,教師不能單純以客觀現實來衡量他們的作品,而應尊重他們在繪畫中的個性表現,以一種開放的眼光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和評價。針對小學生群體繪畫表現出個性化的特點,教師要在實踐活動總不斷積累經驗,具備理解兒童繪畫語言的能力。繪畫作為語言的一部分,很好的表現出小學生的意識層面和潛意識層面的內容,其中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如果老師沒有理解這些信息的能力,那么利用心理繪畫進行心理健康活動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教師應在日?;顒又蟹e累經驗,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繪畫語言,幫助老師更好的了解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從而因材施教,保障學生心理的健全發展。

2.提高敏感性,善于發現問題。教師對心理繪畫中所表現出的心理問題要具有敏感性。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各方面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因此其未形成良好的認知、情緒調節、行為方式等能力,因此在這一階段的學生也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繪畫不僅以一種隱性的方式將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外化和具體化,還幫助教師使用心理繪畫解決心理問題,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情感與沖突呈現出來并在繪畫過程中得到疏解與滿足,使他們學會自我傾訴、自我審視、自我接納并逐步學會自我提升。教師應善于根據學生表現出的不同特征,選擇不同的心理繪畫形式。

3.嚴格遵守程序要求。隨著心理繪畫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在許多領域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但是在其蓬勃發展的同時,隨之而來也產生許多問題。例如濫用心理繪畫技術、采取不符合來訪者特點的繪畫形式、不遵守心理繪畫的操作步驟等。在小學階段使用心理繪畫技術時更應該遵守心理繪畫的程序和規定。

首先,教師應在使用心理繪畫技術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梢允孪葘淌噎h境進行相應的布置并配合舒緩的音樂幫助學生盡快放松下來,投入到自由繪畫的活動中去。其次,教師還應在心理繪畫開始之前,與學生詳細講解與心理繪畫有關的知識和內容,幫助學生理解這并不是對其繪畫水平進行考察,而是一場心靈的旅行。盡可能幫助同學們放下顧慮,自由的表達自己。最后,在實施心理繪畫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應嚴格遵守心理繪畫技術的實施步驟,活動應該包括放松環節-繪畫環節-分享環節-分析探究環節-改變建議環節-結束評估環節。心理繪畫技術的重點不僅僅在于繪畫,更重要的在于繪畫者對于繪畫的理解以及心理專業人員對于繪畫作品的解讀。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實施心理繪畫應注重遵守心理繪畫技術的程序,不能過于注重心理繪畫的游戲性而忽視對學生繪畫作品的解讀,應將重點放在通過繪畫所反映出的心理特點,并且在對繪畫的分析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環境、文化背景等,通過繪畫了解學生心理特點以及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己,切實解決心理問題,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健全的發展。

綜上,心理繪畫作為一種心理治療工具其在小學教育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心理繪畫用一種非語言的形式幫助小學生更好的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具體化,將自己的潛意識更準確地表達出來,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學生的抵觸感,增強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趣味性。要想繪畫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發揮作用需要教師尊重小學生個性化特點并具備相應的解讀心理繪畫的能力,從而增強對其繪畫作品的理解和敏感性,據此才能將心理繪畫更好的與小學教育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相結合,幫助學校和家庭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身心發展狀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茜玲.繪畫療法研究綜述[J].休閑,2019.

[2] 徐玲,葛亞紅.淺談繪畫心理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9(15):91-92.

[3] 丁瀅.繪出內心的“話”——繪畫療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研究與運用[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年教育與教師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51-52.

[4] 徐玲,葛亞紅.淺談繪畫心理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9(15):91-92.

[5] 趙靜.繪畫療法在日常心理教學中的運用[J].遼寧教育,2019(16).

作者簡介:石秋子(1996.10- ),女,河南新鄉人,本科,河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術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的應用研究
朋輩心理輔導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關于小學心理健康課堂實效性的幾點思考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初探
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