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擊八號:“小二黑”的傳奇故事

2020-12-18 05:43劉銘
故事會 2020年24期
關鍵詞:小二黑飛魚導彈

劉銘

一聲霹靂?

這天,在黃海之上,一艘快艇駛入試驗海區,快艇上裝了某型號導彈,準備進行發射試驗。試驗區的一切船只早已回避,隨著陣地指揮員的口令,導彈呼嘯而過,拖著一條長長的火的彩練,準確地擊中了靶船。之后,第二發、第三發、第四發,全都準確中的,最后是雙彈齊發,雙雙命中。一時間,海面上靶船火起,水柱沖天。

六發六中,主角正是我們中國人引以為傲的“鷹擊八號”艦艦導彈,也就是從水面艦艇發射,攻擊水面艦船的導彈,它還有一個更親切的名字——“小二黑”。

1982年5月,阿根廷與英國開戰,阿根廷用法國制造的“飛魚”飛航導彈,擊沉了英國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倫敦方面聞訊一片慌亂,世界為之嘩然,“飛魚”隨之名震天下。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傳奇中的傳奇——與法國“飛魚”齊名的“小二黑”的故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閱兵儀式上,海軍部隊方陣里出現了雄姿勃發的中國新一代飛航導彈:細長的身軀,小巧的翅膀,多棱的尾巴。天安門城樓上觀禮的外國武官驚呼起來:“飛魚,飛魚!”

這種被稱為“中國飛魚”的飛航導彈,就是中國的艦艦導彈——鷹擊八號,它使用固體發動機,體積小,重量輕,超低空掠海飛行,抗海浪和抗電子干擾性能好,能鉆進敵艦肚子里爆炸!

這個可愛的“小寶寶”,孕育于國家的艱辛探索時期,那時國家尚無力顧及它,它便成了個“黑戶口”,加上它是最早的小型導彈,被戲稱為“小二黑”?!靶《凇背鍪?,第一大關就是要有一個小推力、工作時間長的固體燃料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國內還是空白,國外也不見資料,困難重重。發動機研究所和總體設計部的十多位“志愿戰士”毅然地知難而上,他們多是20世紀6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過去只與液體發動機打交道,對固體發動機從未接觸,又被各種原因浪費了多年,而此時此刻,為了國家,他們不顧一切地沖鋒陷陣了……

披荊斬棘

1973年10月,“小二黑”的主發動機樣機研制出來了,但這時還沒有建起配套的試車臺。試驗不能等,點火試車便露天開始了。

在飛航院西北角的荒溝,大家拔去野草,挖一個坑,把發動機的頭部埋在地里,冒火的屁股朝天。為了防止它晃動、“跑掉”,再用鐵絲固定在兩棵樹上。大家站在百米開外的溝崖上,看著眼前的情景,都有點發愣:這、這也太原始了……他們十分不安,但也無可奈何,因為當時還不具備更好的條件。

點火了,這是用“磚頭支鍋做野炊”的辦法進行高科技的燃燒,試驗竟然成功了,并達到了預期的設計要求。當燃燒的火焰剛熄,試驗組的成員便飛跑過去測量發動機表面溫度,全然不顧那個時候還有毒煙,以及其他想不到的危險。

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還有方方面面的協同,小推力、長時間的固體發動機終于研制成功了,且大大超過了設計要求。隨著發動機的順利研制,“小二黑”終于有了正式“戶口”。此時,整個導彈其他系統的研發也到了決戰階段。

為了躲過敵艦雷達的眼睛,小導彈要貼近水面飛行,它必須克服復雜的海浪和各種電波的干擾,否則將難以尋到目標。承擔此項任務的雷達專家們做完了各種試驗之后,扛起設備、產品,千里迢迢地坐車乘船,到花鳥山去了。因為那里的風浪春節時最大,末制導雷達若能經受住那里風浪的考驗,其他風浪就不在話下了??萍既藛T們戰勝了狂風惡浪和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研制出能與世界同類產品相媲美的小末制導雷達。

除了末制導雷達,要保證“小二黑”能夠像沖浪手一樣隨著海浪起伏,始終與水面保持一定距離,安全地隱蔽在敵艦雷達盲區,那就要靠駕駛儀系統的高度表了。

經過控制專家們的艱辛勞動,高度表定型前的一切研究和試驗似乎都沒有問題了,但當裝上軍艦,駛進大海,做定型試驗的時候,第一發中靶了,第二發、第三發卻接連失敗,被海浪吞沒了!

總設計師姚紹福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聽了各種意見,看了各種報告,認為導彈飛行中的惡劣振動環境,是引起元器件失靈,造成飛行失利的關鍵因素,他建議加強防振措施。試驗證明,姚總的推測是正確的。在采取了一番改進措施后,“小二黑”終于取得了發發命中的戰績,通過了定型試驗,促進了中國飛航式導彈技術的日臻成熟。

英雄傳奇

在新型號研制的十幾年中,試驗隊員前往戈壁深處的靶場做試驗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一年秋天,某型號試驗彈進場,由于申請不到專列,要想到試驗基地,只能將七八節自備車廂拖掛在西去的貨運列車上,隨行人員24小時值班,目的一是看管好運送的物資,二是隨時準備將車廂轉掛到其他列車上。在甘肅省內的一個小站上,貨車要走不同的路線,自備車廂被卸載在站臺上,必須轉掛到另外一列車上,可這兩列車并不在同一軌道上,小站資源有限,沒有多余的機車協助轉運。時間緊急,試驗隊員們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推火車”。于是,在黃沙彌漫的戈壁小站上,出現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畫面:十幾個 “文弱書生”喊著整齊的號子,邁著穩重的步伐,推著一節節十幾噸重的車廂緩緩前進……

“活著干,死了算”,這是長劍陸基巡航導彈的總師劉永才院士的口頭禪,這位資深專家有胃出血的老毛病,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一次現場排故,他中午沒能及時回駐地吃飯,結果胃病復發,造成大出血,生命垂危!當地醫院條件有限,無力治療,軍方用直升機火速把他送回北京。進手術室的時候,他的血壓已經降到了零,經過專家的全力搶救,他總算保住了生命。

在一次慶功宴上,幾位隊員向劉總敬酒,劉總患胃病以來早已滴酒不沾,卻仍然毫不猶豫地端起了酒杯。望著這些與自己一道埋頭奮斗多年的戰友,他滿臉通紅,嘴唇顫抖,激動的淚水在眼鏡后面打轉:“咱們這幾年的辛苦沒有白費……”一句話沒說完,他就哽咽著再也接不下去……

1995年國慶節,參加某重點型號研制的高級工程師劉濱生最后一次回到家里,長期的出差、高強度的工作,讓他感到疲倦不堪。妻子反復勸他去醫院檢查,“等忙完這一段再去吧!”劉濱生敷衍了過去。此時的他,滿腦子裝的全是工作。在北京待了不到一周,劉濱生又趕往沈陽。在沈陽辦完事,劉濱生馬不停蹄地飛往株洲。11月5日下午上班時,劉濱生感到胸悶明顯加重,但他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在與同事討論完當天的工作后,劉濱生回到房間,幾分鐘后,他的呼吸越來越急促,臉也漲得通紅。18點35分左右,醫護人員匆匆趕來了,然而,在異地他鄉,劉濱生永遠合上了疲倦的雙眼……

追求不倦,舍身為國,自主研發,勇攀高峰, “小二黑”們的傳奇還將繼續演繹下去……

(發稿編輯:姚自豪)

(題圖、插圖:陳明貴)

猜你喜歡
小二黑飛魚導彈
賀友直連環畫創作的民生情懷——以《小二黑結婚》為例
鄰居家的“小二黑”
導彈燃料知多少
飛魚真的會飛嗎?
飛魚
正在發射的岸艦導彈
攔截那枚導彈
導彈轉運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的革命精神與悲劇人物塑造
小飛魚BB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