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飄揚在澳門同胞心中

2020-12-18 07:39張明明
黨的生活(黑龍江) 2020年10期
關鍵詞:交接儀式升國旗五星紅旗

張明明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黑龍江人,在我的認知里,遠隔萬里的澳門曾是遠離母親的游子,帶著深重的中西文化交融的烙印,遙遠而憂郁,深邃而神秘。因此,在2007年,當我榮幸地成為澳門大學首批在黑龍江招錄的研究生時,喜悅之余也產生了對陌生環境的擔憂和顧慮。

2007年9月,我第一次踏出拱北口岸,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面飄揚著的五星紅旗,一種安全感涌上心間——“我站在祖國的土地上,這里就是我的國家?!蹦且豢?,我內心的緊張瞬間就煙消云散了。

因此,在就讀期間,我情不自禁地在澳門探尋著國旗背后的動人故事,愈發愛上了這片厚植著愛國情感的土地。

升國旗,升起家國情懷

從前,我一直以為,五星紅旗在澳門第一次升起是在1999年12月20日的中葡兩國交接儀式上。但來到澳門之后,我驚訝地得知,早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五星紅旗就飄揚在澳門上空;第一個“升旗手”,則是澳門濠江中學校長杜嵐女士。

在和澳門濠江中學畢業的師弟、師妹交談中,我總能感受到他們對母校那種強烈的自豪感。濠江中學到底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在澳門還沒有回到祖國懷抱之前,是什么力量鼓舞杜嵐女士升起五星紅旗的呢?帶著這份好奇心,我多次到濠江中學探訪,在教職人員口口相傳的故事中,杜嵐女士的形象在我頭腦中逐漸清晰。

1949年9月,當杜嵐得知五星紅旗被確定為即將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時,心潮澎湃,立刻托人到內地訂購。由于當時國旗非常緊俏,沒有買到,杜嵐就設法找到一張五星紅旗的照片,然后準備了紅色和黃色布料,按照國旗圖案,自己縫制出一面五星紅旗。

10月1日,杜嵐一大早就把收音機帶到了濠江中學。當在收音機實況轉播中聽到雄壯的國歌聲在天安門廣場上響起時,她帶領師生到學校樓頂升起了那面親手縫制的五星紅旗。國旗升起時,師生們熱淚盈眶的畫面定格在那個歷史瞬間。

由于當時的澳門還處于澳葡政府的統治下,當聽到濠江中學升起五星紅旗的報告,當局把杜嵐帶到警察署質問:“你們為什么要升起五星紅旗?”

面對高壓態勢,杜嵐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是中國人,澳門是中國領土。新中國成立,澳門理應升國旗?!?/p>

當局無言以對,但蠻橫規定,只準許五星紅旗掛一天??啥艒购敛煌俗?,硬是讓五星紅旗在澳門懸掛了三天!這一壯舉,也激發了澳門同胞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一面國旗,連起了祖國與澳門之間的母子情誼。

濠江中學的這份愛國情,也讓我的心與澳門越走越近,對澳門備感親切。如今,學校頂樓飄揚的國旗雖已不是杜嵐當年親手縫制的那面,但這份強烈的家國情懷卻流淌在澳門同胞的血液之中,升國旗也成為澳門大中小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儀式。每當我和澳門的同學看到飄揚的國旗,內心的愛國情感便油然而生:我們站立的地方是澳門——中國澳門!

升國旗,揚起國家姿態

從1949年到1999年,半個世紀的風霜已將杜嵐的青絲染成白發,但她內心對于祖國的那份深情,卻沉淀得愈加濃厚。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當天,87歲高齡的杜嵐再次在濠江中學升起五星紅旗。杜嵐本來拄著拐杖,但回歸的振奮似乎給了她渾身力量,她竟把拐杖一丟,“奔”向升旗臺,親自拉動滑輪升起國旗。不同于50年前升國旗時的淚眼婆娑,師生們笑著迎來澳門特別行政區嶄新的第一天。

而在此之前的澳門回歸交接儀式上,另一位升旗手步履矯健,以國家姿態升起五星紅旗。這名升旗手名叫朱濤,時任解放軍三軍儀仗隊二中隊隊長。

在1999年國慶閱兵幾天后,朱濤接到受領澳門回歸交接儀式升旗手的任務。他深知,這不僅是一場精神面貌、軍事技術、作風紀律等全方位的“國際會操”,更是一場心照不宣的氣勢較量。因此,在兩個月的封閉訓練中,朱濤絲毫不敢放松。

沒想到,在第一次前往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現場彩排的時候,就發生了“意外”——國歌奏完了,國旗還沒有升到頂。這個誤差讓朱濤和隊員們焦急萬分,如果正式交接時出現這種情況,將對國家形象造成極大損害。

所幸的是,負責安裝旗桿的工程師解釋說,這是因為“旗桿剛剛安好,還沒調整高度呢”,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澳門回歸交接儀式一切順利,沒有突發情況,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場的中國人都揚眉吐氣。

如今,朱濤已經脫下軍裝,但他說會永遠銘記這一“高光時刻”——這次升旗,宣示著中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自進駐特別行政區以來,駐澳部隊在氹仔軍營定期升起五星紅旗,一升就是二十多年,一批又一批的解放軍戰士和朱濤一樣,用自己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光守護國旗,也守護著澳門。

現在,軍營駐地定期舉行開放日活動。上學期間,我也跟澳門同胞一起積極報名,為的就是一睹國旗升起的動人場面和駐澳部隊將士風采。隨風飄動的五星紅旗,不僅記載著解放軍戰士為守護澳門的付出,也承載著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升國旗,傳承愛國情感

結束了六年多的學業回到故鄉,國旗飄揚的澳門還是經常出現在我的夢中,而我也早已將澳門當成第二故鄉,時刻關注著它的變化,為它的快速發展而感嘆,也為那份延綿不斷的愛國之情所感動。

2019年初夏的一天,我看到一則新聞:在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小學部的孩子們給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了一封信,講述了他們對“祖國母親”含義的理解,表達了長大后要把祖國及澳門建設得更美好的決心。5月31日,習近平給孩子們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希望同學們不辜負杜嵐老校長的期望,傳承好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珍惜時光,刻苦學習,健康成長?!?/p>

信在北京和澳門之間傳遞,流露出的是內地同胞和澳門同胞熱切期待祖國母親更加強盛的紙短情長,而此后不久的另一份特殊“禮物”,連接的則是祖國與澳門的母子情誼——2019年9月1日,央視綜合頻道(CCTV-1)的特別節目《開學第一課》播放了這樣一個令人動容的畫面:國旗護衛隊的三位護旗手將2018年9月1日清晨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那面五星紅旗,莊重地交到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師生代表手中。70年間,以國旗為紐帶,這份愛國情一輩一輩地傳承著。

在杜嵐老校長退休后,她的女婿尤瑞陽不僅接起了岳母的辦學重托,更接下“國旗的傳承”,始終堅持“愛國愛澳”的辦學宗旨,經常與學生們一起升國旗。兩任校長、兩代人守護國旗70年的故事,讓世人真切了解到了澳門同胞濃郁的愛國情懷。

澳門的學校很重視國情教育,這是我在澳門六年間最大的感受。在澳門小學二年級的《品德與公民》教材中,就有“我是中國人”的單元,從小就讓孩子們知道澳門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我也經常以此為例,教育我年幼的女兒敬愛國旗、熱愛祖國。

曾經,《七子之歌》中的那句“我要回來,母親!”早已是令人自豪的現實,而更加讓人欣慰的是,澳門回來的不僅是“被擄去的肉體”,還有“內心的靈魂”!

猜你喜歡
交接儀式升國旗五星紅旗
沒有觀眾的升國旗儀式
親愛的五星紅旗
升國旗
升國旗
希望 在這里放飛
九年如一日,每天升國旗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交接”
向日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