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大興安嶺北段霍洛臺地區早侏羅世侵入巖與礦產的關系

2020-12-20 13:56坤,王冶,董
中國金屬通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花崗金屬礦花崗巖

梁 坤,王 冶,董 峰

(黑龍江省第五地質勘查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霍洛臺地區中新生代位于大興安嶺巖漿弧、額爾古納俯沖碰撞型火山—侵入巖帶構造單元等多于個構造單元的交接部位,因而地質構造歷史漫長而復雜,沉積、火山、巖漿作用強烈,礦產資源十分豐富[1]。區域內早侏羅世侵入巖出露面積極大,約占該地區侵入巖總面積的90%左右,探討其與礦產資源關系,對區域內的礦產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 早侏羅世花崗巖特征

區域上主要分布有早侏羅世花崗閃長巖(γδJ1)、早侏羅世石英二長巖(ηοJ1)、早侏羅世二長花崗巖(ηγJ1)及晚侏羅正花崗巖(ζγJ3)。整體呈北東向展布,與區域構造線方向一致,為一系列中-細粒結構、塊狀構造的中酸性鈣堿性-偏鋁質I-A型花崗巖[2]。

早侏羅世花崗閃長巖(γδJ1):出露面積較大,新鮮面呈淺灰白色,風化面呈淺肉紅色,細中?;◢徑Y構,塊狀構造。SiO2含量平均為63.325%,Al2O3含量平均為18.30%,Na2O含量平均為5.11%,K2O含量平均為0.065%。里特曼指數(σ)平均為3.02,屬堿鈣性巖系,Al2O3>Na2O+K2O+CaO(分子數)平均值0.18,屬鋁過飽和型花崗巖。稀土元素總量(REE)平均207.58×10-6,輕重稀土比值(LREE/WREE)平均16.69,表明相對富集輕稀土,δEu平均為0.90,略有虧損。微量元素相對富集Ba、U、Ta、La、Hf等,相對虧損Nb、P、Yb等元素。測定其鋯石U-Pb年齡為192±2.6Ma。

早侏羅世石英二長巖(ηοJ1):出露面積較小,巖石新鮮面呈肉灰色,風化面呈淺白色,細中?;◢徑Y構,塊狀構造。SiO2含量平均為73.76%,Al2O3含量平均為13.29%,Na2O含量平均為3.90%,K2O含量平均為0.04%。里特曼指數(σ)2.14~2.77,屬為堿鈣性巖系,Al2O3>Na2O+K2O+CaO(分子數)平均值0.130,屬鋁過飽和型花崗巖。稀土元素總量(REE)平均55.3×10-6,輕重稀土比值(LREE/WREE)平均4.32,表明相對富集輕稀土,δEu平均為0.86,呈中等虧損。微量元素相對富集Rb、U、Ta、Nb、Hf等元素,相對虧損Ba、P、Sr、La等元素。測定其鋯石U-Pb年齡為184.5±2.5Ma。

早侏羅世二長花崗巖(ηγJ1):出露面積較大,可劃分為中細粒二長花崗巖(ηγ1J1)、細中粒二長花崗巖(ηγ2J1)及細中粒似斑狀(含巨斑)二長花崗巖(ηγ3J1)三種巖相。巖石新鮮面呈淡肉紅色,風化面呈淺白色,中細粒-細中粒-似斑(巨斑)狀花崗結構,塊狀構造。SiO2含量平均為70.23%,Al2O3含量較高,平均為15.10%;Na2O含量平均為4.40%;K2O含量平均為3.73%。里特曼指數(σ)2.07~3.67,屬堿鈣性巖系,Al2O3>Na2O+K2O+CaO(分子數)平均值0.148,屬鋁過飽和型花崗巖。稀土元素總量(REE)平均129.67×10-6,輕重稀土比值(LREE/WREE)平均15.49,表明相對富集輕稀土。δEu平均為0.97,呈輕度虧損。微量元素相對富集Ba、La、Hf等元素,而相對虧損Rb、Nb、P、Sr等元素。測得鋯石U-Pb年齡在175Ma~198.8±3.7Ma之間。

晚侏羅正花崗巖(ζγJ3):出露面積較小,巖石新鮮面呈肉紅色,風化面呈紫紅色,呈細中?;◢徑Y構,塊狀構造。SiO2含量平均為68.40%,Al2O3含量較高,平均為14.64%,Na2O含量平均為4.24%,K2O含量平均為4.89%,Na2O/K2O比值均在0.78~0.95間,說明巖石相對富鉀。里特曼指數(σ)2.62~4.06,屬堿鈣性-堿性巖系,Al2O3<Na2O+K2O+CaO(分子數)平均值0.14,屬鋁不飽和型花崗巖。稀土元素總量(REE)平均235.70×10-6,輕重稀土比值(LREE/WREE)平均15.48,表明相對富集輕稀土。δEu平均為0.59,呈中等虧損。微量元素相對富集Rb、Th、U、Ta、La、Hf等元素,相對虧損Ba、Nb、Ce、P等元素。測得鋯石U-Pb年齡146±2.2Ma。

2 早侏羅世花崗巖地球化學背景

霍洛臺區處于黑龍江低山丘陵亞景觀區,土壤層位發育齊全,水系較發育,地球化學樣品能較好的反映真實元素分布富集規律[2]。據區域1/25萬[3]地球化學資料可知,區域內早侏羅世花崗巖中Au、Ag、Cu、Pb、W、Mo等元素大多呈NE向展布,且背景相對值較高,變化系數較大,較易于成礦。

其中Au元素異常主要分布在早侏羅世似斑狀(含巨斑)二長花崗巖內(ηγ3J1),與其他元素相關性較弱,但發育多處濃集中心,異常值較高;而Ag、Cu、Pb、Zn、W、Mo等元素主要分布在早侏羅世花崗閃長巖(γδJ1)內及與早侏羅世二長花崗巖(ηγ1J1)的接觸帶內,各元素套合較好,發育多處濃集中心,面積規模較大、異常值較高。

隨著地質勘查工作的不斷推進,近年來先后于早侏羅世花崗巖內發現多處斑巖、淺成低溫熱液型Cu、Mo、Au等多金屬礦。各礦點(床)基本均分布在元素異常內帶,形成高強度的組合異常,并具有由中心帶Cu、Mo,向外過度為Ag、Cu、Pb、Zn,最外帶為Au的元素分布特征,于巖體展布方向基本一致,多呈北東向帶狀展布。

3 區域礦產特征

霍洛臺區位于富克山-霍洛臺Cu-Mo-Au重要的有色金屬礦集區內[1],近年來于其內勘查發現富克山南經營所銅鉬多金屬礦點[4]、霍洛臺河銅鉛鋅多金屬礦點[5]、783高地巖金礦點[6]等,均與早侏羅世花崗巖有關。

富克山南經營所銅鉬多金屬礦點位于富克山經營所南部。區內發育大面積早侏羅世花崗巖,局部巖石普遍發育糜棱巖化,主要受北東向、北西向構造控礦。

礦體以銅礦體為主多伴生鉬、銀礦,多呈似層狀產出于早侏羅世花崗閃長中(γδJ1),發育絹英巖化、硅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黃銅礦化、輝鉬礦化、等蝕變、巖石多呈碎裂狀。為斑巖型銅多金屬礦。

霍洛臺河銅鉛鋅多金屬礦點位于霍洛臺河西岸。區內以大面積早侏羅世花崗巖為主,受近北北東向霍洛臺構造控制,礦體均呈近北北東向展布于早侏羅世似斑狀(含巨斑)二長花崗巖(ηγ3J1)內,為主要的賦礦圍巖。

圍繞礦體具有面狀蝕變分帶,即中心帶以硅化、鉀化為主,向外發育綠簾石化、高嶺土化、絹云母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鉛鋅礦化、黃銅礦化、孔雀石化、輝鉬礦化帶,最外側為綠泥石、碳酸鹽、高嶺土蝕變帶。具典型的斑巖型銅鉬多金屬礦特征。

783高地巖金礦點位于霍洛臺河東岸北東向、北西向斷裂交匯處,區內侵入巖、脈巖較發育,主要由早侏羅世細中粒似斑狀(含巨斑)二長花崗巖(ηγ3J1)、早侏羅世細粒石英閃長巖(δοJ1)組成。地表發育1條北東東向硅化-碎裂-黃鐵礦化-高嶺土化-褐鐵礦化蝕變帶,并于其內侏羅世細中粒似斑狀(含巨斑)二長花崗巖(ηγ3J1)中圈定金礦體1條(伴生銀),礦體寬2m,Au平均品位6.72×10-6,近礦體處發育較強黃鐵絹英巖化蝕變現象、偶見孔雀石化、藍銅礦化。

4 結論

霍洛臺區內早侏羅世花崗呈北東向展布,與區域構造線一致,形成于146Ma-192Ma之間。巖體內Ag、Cu、Pb、Zn、W、Mo等元素含量較高。區域內已知礦床均位于巖體內元素異常內帶。其中早侏羅世中細粒二長崗巖(ηγ1J1)主要與金、鉛、鋅、鎢礦有關;早侏羅世細中粒似斑狀(含巨斑)二長花崗巖(ηγ3J1)主要與金、銀礦有關;早侏羅世花崗閃長巖(γδJ1)主要銅、銅、鉬、鉛、鋅礦有關。

猜你喜歡
花崗金屬礦花崗巖
安山玢巖-花崗斑巖混合礦石的磨礦產品粒度特性研究
強風化花崗巖地層中雙護盾TBM掘進參數和控制要點分析
萬眾一心戰疫情
緬甸中七號錫鐵多金屬礦地質特征及成因分析
西藏努日東鎢銅多金屬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
東昆侖益克郭勒銅鉬多金屬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高溫三軸應力下粗、細?;◢弾r力學特性研究
準蘇吉花斑巖型鉬銅礦床巖體特征及成礦機制研究
金盆金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探討
草店-小林地區中生代花崗巖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