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市場發展歷程

2020-12-21 03:39王麗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0年24期
關鍵詞:證券市場交易所證券

王麗

[提要] 證券市場綜合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的各個維度,被稱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證券市場在國際經濟及國內經濟中都扮演著重要的籌資-投資功能、資本定價功能和資本配置功能角色。本文從三個角度(國外證券市場、舊中國證券市場、改革開放后的中國證券市場)對證券市場的發展歷程進行簡單的梳理。

關鍵詞:證券市場;股票交易;改革開放后的中國證券市場;金融體制改革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20年8月31日

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歷史是中國改革開放歷史的縮影。證券市場的出現和發展是中國經濟逐漸從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成就之一,而證券市場改革和發展的經驗,也是中國經濟改革寶貴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國外證券市場的發展

在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原始積累階段,西歐就有了證券的發行與交易。15世紀,意大利的商業城市中證券交易主要是商業票據的買賣。16世紀,法國的城市里昂、比利時的城市安特衛普也有了證券交易所,當時進行交易的是國家債券。16世紀中葉,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經營方式:“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的出現使股票、公司債券及不動產抵押債券依次進入有價證券交易的行列。所以,最早出現在證券市場的交易品種不是股票或債券,依次是商業票據、國債,后來才是股票、公司債券等投資品種。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也不是出現在老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美國、法國,而是荷蘭。17世紀,荷蘭海上貿易發達,刺激大量的資本投入,因而產生了股票發行與交易的需求。17世紀初的證券市場沒有完備的股票流通市場,也沒有獨立的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市的商人們只是零星地進行股票買賣,股票也只能與調味品、谷物等商品一起在阿姆斯特丹的綜合交易所里交易,1602年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立。

17世紀后半葉,經濟中心轉移到了英國,股份公司在英國倫教飛速發展。英國早期的股票交易在倫敦最古老的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中進行,由于買賣交易活躍,后來從皇家交易所進行股票買賣的交易商獨立出來,在倫敦市內的咖啡館里進行買賣。1698年,在英國已有大量的證券經紀人,倫敦柴思胡同的“喬納森咖啡館”就是因有眾多的經紀人在此交易而出名;1773年,英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就在喬納森咖啡館成立,1802年獲得英國政府的正式批準。這家證券交易所就是現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前身。該交易所最初主要交易政府債券,后來公司債券和礦山、運河股票逐漸上市交易。

現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證券市場是美國市場。美國證券市場是從買賣政府債券開始的。證券交易首先從費城、紐約開始,其后向芝加哥、波士頓等大城市蔓延,為美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790年美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成立;1792年,24名經紀人在紐約市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聚會,共同商訂了一項名為“梧桐樹協定”的協議。約定每日在梧桐樹下聚會,從事證券交易。1年后,華爾街成立一家名叫“湯迪”的咖啡館,于是露天的證券市場就移進了咖啡館經營。1817年,參與華爾街湯迪咖啡館證券交易的經紀人通過一項正式章程,并成立組織,起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會”,1863年改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自此以后開啟了美國資本市場200年的輝煌發展史。后來,人們在原來梧桐樹所在的華爾街轉角處建造了一座白色的大廈,就是今天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所在地。

二、舊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證券在中國是屬于“舶來品”,最早出現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現的證券交易機構也是由外商開辦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交易的證券也主要是外國公司股票和債券。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洋務運動中,隨著清政府洋務派興辦工業,股份制企業的慢慢興起,中國本土公司的股票、公司債券和證券市場便應運而生。

當前,上海證券交易所有一家上市公司:招商輪船。它的股票代碼是601872,因為它的前身是1872年清政府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輪船招商局是我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為了紀念1872成立,公司的股票代碼是601872。

1914年北洋政府頒布的《證券交易所法》,推動了證券交易所的建立。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證券交易所,這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1920年7月,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準成立,是當時規模最大的證券交易所。后來,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青島市物品證券交易所、天津市企業交易所又相繼成立,逐漸形成了舊中國的證券市場格局。

三、改革開放后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日益多樣化,這成為中國證券市場萌芽的經濟和社會土壤。

(一)改革開放后,中國大陸證券市場的萌芽。1984年4月,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召開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會后下發的座談會紀要指出,“股份制”應該成為城市集體企業和國營小型企業進一步放開搞活的嘗試,股票開始出現。

1984年7月25日,中國大陸第一家股份公司: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開始發行股票,股票由北京印鈔廠印刷,總額300萬元?!疤鞓颉惫煞葜谱畈灰幏吨幨枪善薄氨O⑦€本”?!氨O⑦€本”使這一時期股票的普遍特色,具有債券的性質。發行對象多為內部職工和地方民眾;發行方式一般為自己發行,沒有中間承銷商。

1984年10月23日,上海市電子元件工業公司滬電元(84)第190號文批復,同意在飛樂電聲總廠內新組建一個集體性質的音響公司作為在改革中的新探索,工商登記名稱為“飛樂音響公司”。1984年11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正式批復同意發行“飛樂音響”股票。成為新中國第一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制企業。公司委托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一萬股,每股50元。

1986年9月26日,“飛樂音響”股票在中國工商銀行上海靜安信托業務部首家柜臺上市(上柜交易)。這是“文革”結束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第一次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被認為是改革開放中國第一股。飛樂音響(600651)的股票成功發行后,許多公司如雨后春筍一般,紛紛選擇這種方法籌集資金,一時間發行股票成為一種風尚。

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同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凡爾林。鄧小平同志送給約翰·凡爾林先生一張50元面值的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股市俗稱“小飛樂”股票。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瞬間,國際社會因此而驚嘆“中國與股市握手”。

隨著證券發行的增多,證券的流通需求增加,股票和債券的“柜臺交易”在全國出現,中國的證券經營機構開始產生。1987年9月,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專業證券公司。

(二)證券市場的初創階段:1991~1998年。中國在進行企業股份制改造以及改革經濟體制以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逐步創建自己的證券市場,中國大陸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于1990年11月26日成立,位于上海黃浦路15號浦江飯店內,12月19日正式開業。在上交所首批掛牌公司飛樂音響和另外7家股份制企業的股票,俗稱“老八股”。從這8張小紙片及其代表的12.34億元市值起步,中國從此以后向資本大國疾速邁進。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由此,中國大陸的股票交易市場初步形成。1992年,中國證券行業的監督機構:證監會成立,標志著中國大陸的資本市場開始逐步進行統一監管時代。

滬深股市歷經三年的發展,形成了基本的證券交易架構,但也暴露出了大量的缺陷。因當時證券市場方面尚處于探索的階段,投資者對于股票的態度從最初的“懷疑”到“癡迷”,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由此出現了一些騷亂。中國證券市場在此階段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試點運營。相關的法律制度得以逐步的建立健全,市場上市規模不斷擴大。

(三)規范發展階段:1999~2004年。隨著股份制的發展,證券市場急劇擴張,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1999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實施,確立了資本市場在中國的法律地位。這對投資者的利益進行了有效的保障,使證券市場的運行保持較為平穩的運行。從2001年3月開始,股票發行制度進行了調整,核準制取代了原來的審批制,監管機構開始更加嚴格地審核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促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視經營的合理性,促進公司質量的有效提升,進而使投資者獲得更強的自信。

但是,這一時期中國的股市出現了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即很多的國有股非流通股出現在了股票市場,使股權結構變得非常獨特,人們將這種結構叫做“股權分置”。對于國有股而言,因為其不具有流通性,股票因國有股的性質不同而權利不同,導致市場定位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形成極大的制約。

(四)改革階段:2003~2008年。中國股票市場在2002~2005年期間一直處于熊市的狀態,這主要是由于股權分置的存在。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依據《若干意見》,中國證監會于2005年4月發布了《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標志著股權分置改革正式啟動。直指“一股獨大”的股市“頭號難題”,全流通時代因此到來。這為此后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中小板市場的推出(2004年)和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出現,是中國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赊D換公司債券等新品種的出現,豐富了資本市場交易品種。除此之外,對證券公司的經營活動進行了進一步的規范,從而使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2006年,滬深股市的回升速度較為明顯,并且到2007年所達到的值已經創造了歷史之最,因此2006~2007年便出現了大牛市。2007年末滬、深市場總市值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這一階段,眾多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法律體系逐步完善,中國資本市場出現了一系列積極而深刻的變化。

(五)開拓創新階段:2008年至今。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大陸證券市場受到影響,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審時度勢,推出市場創新機制,2009年推出創業板開始,2010年4月滬深300股指期貨亮相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按下啟動鍵。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為中國證券市場跨境雙向開放提供范本。中國大陸證券市場日益完善。但因我國的監管缺乏有效性,使得市場風險長期日積月累,最終導致“股災”在2015年爆發。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開閘。2017年6月末,公募基金資產規模首度突破10萬億元。以其為代表,形形色色的機構投資者成長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

2018年9月15日,中國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人”開立A股賬戶,中國股市開始迎來“洋散戶”的加盟。

2019年6月滬倫通正式啟動,滬倫通是指上交所與倫交所的互聯互通機制。6月新成立了科創板,7月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到2019年,中國已經形成多層次場內市場格局。

2020年全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下滑,但中國滬深交易所到2020年8月份擁有3,900多家上市公司、近73萬多億元總市值,與美國、日本一道雄踞全球股票現貨市場“第一陣營”。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市場基礎知識[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

[2]王國剛,鄭聯盛.中國證券業70年:歷程、成就和經驗[J].學術研究,2019(09).

[3]根據上交所、深交所、東方財富網的數據整理.http://www.zdcj.net/jiaoyizhinan-10652.html.

猜你喜歡
證券市場交易所證券
海內外證券市場數
海內外證券市場數
東方證券
東方證券
2018年10月包頭稀土交易所產品價格統計
《今日證券》今日證券 每日相約
2018年4月包頭稀土交易所產品價格統計
2018年1月包頭稀土交易所產品價格統計
2018年3月包頭稀土交易所產品價格統計
海內外證券市場數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