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經營風險成因及防范

2020-12-21 03:39李倩丁麗萍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0年24期
關鍵詞:經營風險成因分析防范

李倩 丁麗萍

[提要] 從成立之初,企業就面臨著各種經營風險,且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變化莫測,隨之而來的經營風險也是瞬息萬變的。經營風險不僅存在于企業經營活動所有過程中,還存在于經營活動的各個層面中,因而分析企業經營風險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經營風險的外部、內部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防范措施,以期給企業帶來借鑒意義。

關鍵詞:經營風險;成因分析;防范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20年9月9日

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受生產經營過程中供、產、銷等環節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產生資金運動遲緩及滯后,盈利水平不穩定等問題,從而致使企業的總體價值波動,甚至出現重大的財務危機。因此,企業應做到居安思危,積極對企業的經營風險進行識別和分析,及時發現供、產、銷等各環節存在的潛在風險,并采用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將經營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使企業盡量不受激烈市場競爭的影響,逐步增加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長期戰略目標和長遠發展目標。

一、企業經營風險成因分析

(一)外部成因分析

1、政策因素:經濟市場的發展與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息息相關,國家出臺的政策可以給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使企業與企業之間產生更多良性的競爭,從而使市場往更加樂觀的方向發展。但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必然也會引起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發生不可預知的變化,許多過度依賴政策的企業可能會掉入政策陷阱中,付出慘痛的代價,也有許多企業會因國家貸款、銀行利率等優惠政策產生的不利變化使企業面臨更多的經營風險,甚至影響正常的經營發展。

2、市場因素: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隨之不斷加劇,這種情況不僅會給經濟市場帶來積極的影響,也會使企業面臨更多未知的經營風險。當前,新生企業如雨后春筍越來越多,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下競爭對手的增加使企業面臨更多的風險與挑戰,許多生產技術落后、管理人員思維滯后、產品更新換代速度慢的企業甚至面臨破產倒閉的危險。市場價格的波動會引起企業價格隨之變動,市場同類產品的供求關系不平衡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企業的決策者應密切關注市場的需求,及時對產品的產量及價格進行相應的調整,利用恰當的方法對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進行及時有效的防控。

3、法律因素:國家法律法規約束、限制著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也受法律意識的影響。首先,企業自身法律意識淡薄,對法律的理解不到位,在經營決策中未考慮法律因素,甚至懷著僥幸心理故意在法律的邊緣冒險經營等行為,不僅使企業聲譽受損,也使企業因此承擔重大的違法懲罰。其次,企業在簽訂合同前未對對方企業進行嚴格的審查,在簽訂合同時又存在粗心大意、不謹慎的情況導致企業陷入對方企業設置的合同陷阱中,出現合同違約、違規等一系列風險,使企業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

4、不可抗力因素:不能預見、不可克服、無法避免的不可抗力因素,包括地震、海嘯等各種自然災害,都可能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使企業承擔不可估量的損失。例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導致人們的生活無法正常進行、企業的生產經營無法正常運行,給全球經濟、生產經營帶來巨大的沖擊,造成世界范圍性的經濟波動,基本涉及所有國家所有行業,企業普遍面臨諸多的問題和重大的挑戰,且引起經濟惡化的情況很難迅速解決,尤其是中小企業甚至面臨破產倒閉的危險。

(二)內部成因分析

1、缺乏風險防范意識。當前,許多企業一方面對經營風險的認識不足,對于風險的相關工作流于形式,在日常經營中過于隨意,僅憑個人經驗和簡單的判斷進行決策,沒有真正意識到潛在的經營風險會使企業遭受嚴重的損失,即便是設有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也很少能發揮該部門的作用,致使企業常處于經營風險隨時發生的境地;另一方面是企業管理層忽略了經營過程中無處不在的風險,僅滿足于當前的利潤,更重視經營所帶來的高收益,在風險來臨時措手不及、手忙腳亂,沒有及時應對的能力,導致企業在承擔一系列重大損失后才意識到在日常經營中就應重視經營風險,樹立正確的風險防范意識。

2、企業管理水平較低。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管理水平仍然處于較低層次,無法滿足現代市場的需求,尤其是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風險管理機制等方面都存在較多問題,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日后必然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及更加長遠的發展。首先,企業不重視風險的管理,沒有將風險管理植入于企業日常經營的各種管理中,例如應收賬款的信用等級評價機制有缺陷,造成企業承擔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壞賬損失不斷增加帶來的風險;管理層不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導致人才嚴重流失、企業缺少主心骨、經營決策不合理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等。其次,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系統也沒有風險預案,不能將風險在發生之初就遏制住,在風險發生且承擔一系列經濟損失后才意識到風險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3、內控制度不夠健全?,F如今,大多數企業存在的內部控制制度問題,一方面是制度不夠完善,企業對制度的建立不夠重視,未形成科學有效的制度,且管理層對已制定的制度也是視而不見,使企業增加了發生經營風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過程中沒有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只顧制度表面華麗光彩,在實際工作中根本無法落到實處;且部門之間沒有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體系,也沒有監督管理部門制約各部門的運行,因此各個部門在工作中過于隨意化,導致工作中出現考察不夠、判斷失誤等一系列風險問題。

4、員工綜合素質較低。員工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和生存,任何部門、崗位工作的順利實施都離不開員工,而企業員工專業知識匱乏、工作態度怠慢、技術能力落后等問題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員工的綜合素質越低,企業的工作標準、工作效率也就越低,導致企業發展速度隨之減緩、生存空間隨之減小,最終甚至以破產倒閉告終。因此,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前進,求得更穩定的生存和發展,就要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企業要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團隊,助力企業實現經營戰略和長遠目標。

二、企業經營風險防范措施

(一)及時關注外部環境變化。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對企業有巨大的影響,但外部環境的變化難以預測、難以掌握,因此企業應密切關注大環境的變化,并深入分析變化帶來的影響,對各種變化進行預想,盡量保證在產生變化時能夠及時有效地做出應對措施以更好地適應市場,將潛在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降到最小范圍內。同時,企業也要密切關注國家出臺的各項新政策、新法規發生的變化,特別是與企業有關的稅收政策、財政政策等,并根據國家政策盡快調整企業的戰略和方案;及時關注企業所處行業環境和市場的變化,增強企業的積極應對能力,提高企業整體的適應能力。另外,企業還可能面臨一些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例如,本次疫情的突然爆發對企業的影響是無法避免的,因此企業應以樂觀的心態積極正確地面對困難,密切關注國家應對疫情出臺的相關政策,認真解讀各項政策帶來的優惠,積極申請企業可享受的優惠政策,如稅費減免、房租減緩、員工社會保障費降低等相關政策,將企業所承擔的損失降到最低,在國家的扶持下盡快渡過難關,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企業在復工之后應重點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盡量保障員工工作環境的安全、健康,通過激勵、安撫等積極的措施促進工作盡快步入順利運行的正軌。除此之外,經歷過這次世界性重大災難后,企業應定期進行一些高壓測試,以防萬一,為以后遇到類似情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及相應的預案。

(二)提高經營風險防范意識。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各種風險是不可避免的,經營風險不僅存在于企業經營活動的所有過程中,還存在于經營活動的各個層面中。企業管理層應高度重視對經營風險的控制和防范意識,在企業面對決策時做出正確有效的決策,并帶領全員樹立風險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定期組織一些關于經營風險的講座、討論等,將風險防范意識嵌入企業的風險管理文化中、貫穿于日常經營工作中,使企業全體員工意識到風險會對企業的經營發展產生各種影響,在心中對可能面臨的風險有所預想,在風險來臨時各個部門都能給出有效的解決措施,為企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保障企業能夠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

(三)健全經營風險管理機制。首先,企業管理經營風險的關鍵點在于風險發生之前的預測與防范,風險在搖籃里就應被遏制住。因此,建立健全的經營風險管理機制,是企業防范經營風險的重要途徑。企業應建立一套適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的風險預警系統,并挑選專業的風險管理人員對企業進行風險管理,設立風險相關的管理部門,使企業提前了解潛在的經營風險,并制定詳細的防范計劃,在出現會誘發經營風險產生的因素時及時發出警告,引起管理人員的重視并及時作出相應的防范措施,以更好地規避風險的真實發生,使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其次,企業應實現全員風險管理機制,將制度引入到各個部門各個崗位,貫穿于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企業員工與企業共同承擔風險的企業風險管理文化,這樣員工們不僅會主動樹立風險意識,也會更加重視風險、規避風險,降低經營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四)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想從根源上防止經營風險的發生,首先,應采取全面性原則,建立全面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與管理,保障內部控制制度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流程,在部門與部門之間形成相互牽制的制度,保證各部門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減少因企業內部問題導致風險的發生。其次,在內控制度制定過程中應實事求是,制定適合本企業實際狀況的內控制度,避免出現制度表面光彩華麗,但實際工作中不能落到實處的現象發生,只有制度真正融入到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才能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最后,企業應建立相關的監督管理部門。一方面可以確保內控制度的有效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及時發現制度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完善和改正;另一方面可以對企業各個部門各項業務進行監督,及時提出在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使企業全員時刻提高警惕,這對于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防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五)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首先,人才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核心,任何部門崗位工作的順利實施都離不開員工,企業核心關鍵人員流失、人員頻繁更換、人員不忠心等問題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直接的負面影響,因此企業應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并配備專業的人才管理相關工作,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秉持抓住員工的心而不是留住員工的人的原則,建設一個有血有肉的企業。將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建立一套完善的員工激勵機制作為重點工作,在日常經營中關注員工、鼓勵員工,從而不斷構建員工與企業同生存共命運、合作互利的關系。傾力培養員工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歸屬感,讓員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身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之中,為企業的發展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這樣不僅能夠增強企業的集體凝聚力,也能構建一支有思想、有能力、有干勁與企業同甘共苦的人才團隊。員工得到了重用,猶如千里馬遇到伯樂,員工有了歸屬感,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也防止了人才的流失。其次,財務與企業的興衰密切相關,財務管理對企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應把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核心,通過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的相關工作,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從而更加準確有效地控制經營風險造成的損失。具體來說,企業在日常經營中應重視財務管理,增強財務管理意識,將財務管理貫穿于企業的經營戰略和長期目標中,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并充分發揮財務管理預測、決策、分析等功能,為企業的經營決策、穩定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最終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長遠目標。最后,企業在做任何戰略決策之前,應對可能遇到的各種潛在風險做提前預想,提高企業在決策方面的合理性和先見性,將因決策失誤或盲目選擇使企業面臨巨大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范圍內。企業在日常經營中應遵紀守法,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生產經營,提高企業整體的法律意識,在經營決策時考慮法律因素的影響,創造出誠信、優質、一流的企業。此外,企業還應長期秉持誠信為本的原則,樹立良好的品牌信譽度和品牌形象,從而減少經營風險發生的概率、降低企業的損失。

總之,經營風險隱藏在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中,隨時都有可能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與持續發展產生致命性的影響。因此,企業應重點關注經營風險,及時識別和評估經營風險,在此基礎上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防范,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經營風險的可能性,把企業潛在的威脅和面臨的經濟損失降到最小范圍內,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住腳跟,更加健康穩定高效地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劉璐,王昱睿.企業經營風險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問題[J].信息化建設,2015(03).

[2]朱順愛,王金榮.企業經營風險分析與防范[J].中國集體經濟,2017(32).

[3]韓洪祥,陶林,姜玉華.試論企業經營風險的成因及其控制[J].西部皮革,2017.39(02).

[4]吉蘭芳.論企業經營風險因素[J].財會學習,2018(29).

[5]何建兵.企業經營風險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全國流通經濟,2019(18).

猜你喜歡
經營風險成因分析防范
創業投資企業的經營風險管理機制
道路橋梁結構加固措施與方法分析
國際地面工程項目經營風險之若干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