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L2MSS理論的職業英語二語動機策略干預研究

2020-12-22 13:25侯慧凡
福建茶葉 2020年1期
關鍵詞:二語學習動機動機

李 欣,侯慧凡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職業學院)

1 研究背景

由于二語學習動機的重要作用,過去50年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二語學習動機做了大量研究,包括社會心理學角度((Gardner&Lambert.1959),認知角度(Noels et al.2000)或過程導向角度(Dornyei&Otto.1998)。在這些動機研究里,最受歡迎的研究就是融合性動機。然而近幾年,由于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對融合性這一概念的不足之處的研究越來越多(Domyei.2005)。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的地位使這一全球性語言與某一特定文化的聯系越來越少。所以Dornyei(2005.2009)建議我們應該對融合性這一概念進行改進以適應新形勢,尤其是在外語語境中。以自我這一概念為理論基礎,Dornyei和一些其他的二語動機研究者開始重新思考融合性這一概念。2005年,一個新的自我概念引入到二語動機研究中,這就是二語動機自我系統(Dornyei.2005.2009),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L2MSS),包括三個主要因素:理想二語自我,應該二語自我以及二語學習經歷。

Doniyei(2005)認為,二語理想自我是理想自我在二語方面的特定表現,這一動機來自于縮小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差距的欲望。理想二語自我包括融合性傳統動機概念和內化的工具性動機。應該二語自我指心理學的應該自我,二語學習者認為他們應該具備的素質或應該達到的要求,為滿足其他人的期望或避免可能出現的消極后果。二語學習經歷包括所有和周邊學習環境以及過去學習經歷相關的方面(如老師的影響,課程,同齡人,成功經驗等)。

顯而易見,Dornyei新的二語動機理論是適應于中國外語語境的。但是直到現在,關于于中國外語學習者的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的文獻并不多,且大多是研究中國小學和中學學生的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因為他們是中國外語學習者最大的一個群體。本文以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為理論依據,擬在大學非英語專業學生中進行為期14周的二語動機策略干預,通過調查問卷,訪談等方式進行實證研究分析,以期探討二語自我動機策略干預措施是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2 研究設計

本研究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混合式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為主,定性研究為輔,通過訪談等方式進行定性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定量研究,包括兩份問卷,一份是在實施二語動機干預策略前后,兩個組二語學習動機的調查問卷,另一份是在二語動機干預策略實施后,在實驗組進行的二語動機干預的有效度的調查問卷。此外,浙江省權威公認的的大學英語三級考試成績也作為此次研究的一個參考依據。

本研究持續進行了30個教學周,分為前測、二語動機策略干預實施階段及后測進行研究。首先,第一周的前測采用調查問卷來測量控制組和實驗組學生起始的二語動機水平和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從第二周持續到第29周為二語動機策略干預實施階段,期間,教師對實驗組實施二語動機策略干預教學,控制組只進行常規教學。最后一周進行后測來測量二語動機策略干預實施的的效果。二語動機策略干預實施步驟為本研究階段的主體部分,主要圍繞Dornyei提出的“提高“理想二語自我”六大策略,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安排進行六種二語動機干預策略進行研究。前后測階段,通過調查問卷以及采用SPSS19.0對樣本實行配對,相應的描述統計以及分析,其次,分別在二語動機策略干預前和干預后,從實驗組學生中隨機抽取六名,對其進行訪談,以便更加全面深入地探討二語動機策略干預所產生的影響,繼而利用皮爾遜的相關分析來檢測學生的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的維度與大學英語等級考試成績的相關性。

3 結果和分析

通過調查實驗班學生的二語學習動機干預措施的有效度,發現許多二語動機干預措施對二語動機的促進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其中,約92%學生認為活動化干預的作用最為明顯,他們可以在真實的情景模擬中學習并操練以提高二語學習動機。93.5%學生認為通過拍攝情景模擬視頻,他們的二語動機得到了提升。然而,概念化干預和策略化干預的效果并不明顯。策略化干預包括職業英語教師對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及師生對學習效果的交流,使學生在短時期內來轉變學習觀念或改變固有的學習方式有一定難度。因此,很多學生覺得策略化干預并未實現促進二語學習動機的成效。通過回歸分析來研究分析本研究中的數據,以回答研究問題?;貧w分析通過LISREL8.80來進行。二語學習動機是因變量,理想二語自我,應該二語自我和二語學習體驗是自變量。

同時,定量調查結果在定性分析中也找到了闡釋與佐證。在二語動機干預策略實施前的訪談中,筆者發現學習者在讀大學后,由于高考壓力的逐漸消失,他們對二語學習動力不足。一位同學提到:“上中學時就一直以為大學就是天堂,因此拼命學習。等到讀了大學,忽然沒有學習動力了,找不到方向,對英語的學習也就是上課隨便聽聽,課后并沒花過太多時間?!痹诙Z動機干預策略實施后的訪談中,一位同學提到:“以前學習英語并沒思考過是為了什么,就是聽到周邊人們都在說英語一定要學好,才花了大量時間學習。上了大學,沒了之前的壓力,剛開始很放松。后來,幸好老師指導我們如何構建二語理想自我,明確二語應該自我,幫我找到了目標,使我意識到英語對我真正的作用,因此現在為了目標變得很忙,但并不累?!?/p>

研究發現,理想二語自我和應該二語自我以及二語學習體驗在不同程度上都對二語學習動機有積極作用。在二語動機自我系統里的三個因素里,作用最大的是二語學習體驗,這和二語教師,教室教學氛圍,以及學習者語言學習的成敗,學習資料有關。其次是應該二語自我,這表明二語學習的外在驅動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訪談里,一些學生認為他們學習英語僅僅因為他們父母要求或是老師學校的要求。

4 結論和啟示

本文探討了二語動機干預策略是否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者的動機水平以及改善浙江省大學英語三級考試成績。結果顯示,二語動機策略干預實施后,學生的二語動機水平確實有所提升,并且二語動機策略干預確實改善了學生的大學英語三級成績。此外,大學英語三級考試成績與理想二語自我以及二語學習體驗之間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關性。本研究的教學啟示是教師應該激勵并維持學生的二語學習動機。二語教學設計應該盡力讓二語學習者參與課堂活動,豐富他們成功的二語經歷。同時,教師應加強他們未來導向的二語自我,以便從長遠角度實現長久動機和二語學習進程。

第一,在職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下意識地幫助學生共同構建理想二語自我,以便最大程度上發揮理想二語自我的作用,并助力學生縮小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差距,進一步加深理想二語自我在職業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第二,教師需要與實際相結合,根據學生想要達到的理想二語自我,安排相應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親身參與課堂活動中,體驗實現二語理想自我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教師應該根據學生

未來職業要求與特點,安排多樣靈活的教學活動。例如,對經濟金融專業的學生,教師應設計具體真實的商務談判情景,來幫助學生將專業與語言相結合。期間,學生就能夠意識到英語對自己的實際價值。對想要了解外國文化的學習者,教師應設計跨文化活動等來幫助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外語國家,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研,鼓勵學生上網搜集相關文獻資料,或采訪公司及外國友人收集信息,然后,小組代表進行展示。

第三,教師要鼓勵學生傾聽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期望??梢怨膭顚W生本人同家長簽訂保證書繼而通過這種形式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英語學習目標。期間,教師應使家長意識到對學生期望的可行性。并且,教師應該加強和學生之間的的交流溝通,并引導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期望來改善學生二語學習動機。

總之,二語動機干預策略確實能夠對學生理想二語動機的激勵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并且學生的英語成績及綜合應用能力也會提高。作為英語教師,需要在語言教學中切實幫助學生來構建完善的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從而激發學生的職業英語學習動機。

猜你喜歡
二語學習動機動機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語習得理論對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對動機調控策略及動機行為的影響研究
動機比能力重要
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
如何激發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