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電動汽車整車熱負荷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2020-12-22 17:51李韋林鄭旭陽劉成龍路寬寬
時代農機 2020年1期
關鍵詞:漏風擋風玻璃出風口

李韋林,鄭旭陽,劉成龍,路寬寬

(1.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河北 071000;2.河北省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 071000)

1 建立整車熱負荷仿真模型

1.1 確定相關參數

(1)確定運行溫度。熱負荷主要的測試仿真時間,為夏季電動汽車運行過程時段。因此,根據國內夏季車內情況,確定運行溫度為38℃。

(2)其他運行參數確定。確定好運行溫度后,根據影響整車熱負荷的因素,包括太陽輻射情況、車身容積、空調情況、玻璃透射情況、車內設施面積以及車窗面積等,進行相關參數的確定。具體參數數值如下:環境濕度40%;太陽熱輻射800W/㎡;車身容積4.17m3;空調出風口流量805m3/h;強擋風玻璃面積5.05㎡;儀表盤面積1.2㎡;側窗面積總面積0.304㎡;天窗面積0.88㎡。

(3)確定車速參數。車速在運行過程中,會造成車內空氣和外部空氣的對流,形成換熱。因此,在進行熱負荷仿真模型的參數設定過程中,也要考慮車速的影響。通過確定實際車輛在高溫環境中的車速情況,確定模擬數據為,首先車速為0,即車輛在高溫環境中暴曬一個小時。然后,將汽車的行駛過程分為三個時間段。分別為60km/h行駛一小時、怠速行駛半小時、120km/h行駛一小時。

1.2 熱負荷仿真模型建立

(1)車內艙模型建立。熱負荷的主要空氣熱能存儲位置,就是車內艙的空氣位置。我們將車內艙界定為一個整體的換熱空氣集合,將其中的空調系統作為改變其熱空氣熱能溫度變化的輸入參數量,建立起空調系統模擬模型。車內艙空調系統的模擬模型為:在汽車處于未運行時段時,空調未出風;汽車行駛過程中,空調出風,出風口溫度為35℃;行駛至1小時,出風口溫度為25℃;行駛至1小時26分鐘時,出風口溫度為17℃;行駛至1小時57分鐘時,出風口溫度為13℃。

(2)前擋風玻璃模型建立。前擋風玻璃熱輻射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太陽光通過玻璃,進行車輛傳遞,將熱量帶到車艙內;二是儀表盤接收前擋風玻璃照射的太陽管,纏身熱輻射,造成對流換熱。

(3)頂棚模型建立。頂棚模型建立通過頂棚的傳熱系數以及頂棚面積進行確定。頂棚材料自身會吸收太陽輻射,造成自身溫度高于外界溫度。

(4)側門板模型建立。側門板模型建立主要考慮側門板的傳熱系數以及側門板的面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側門板上的車身維護結構,也是可能影響熱負荷的主要部分之一。

(5)天窗、側窗、后窗模型建立。天窗、側窗以及后窗,通過其玻璃透射屬性,其模型建立可以參考前擋風玻璃模型建立,進行理論參照。需要注意的是,太陽光通過天窗、側窗以及后窗進行透射,會將熱量帶給車艙內設施,例如座椅等。因此,要考慮座椅等設施對熱輻射的吸收引起的溫度升高。

(6)電池包散熱模型建立。電動汽車電池包,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熱能,并向車艙內進行熱傳遞。但電池包本身,會采取液冷冷卻方式進行冷卻,有一定的冷卻作用。因此,在建立電池包散熱模型過程中,主要參考車底的傳熱系數、電池包的面積,同時要考慮經過冷卻后的電池包溫度。

(7)人體散熱量。駕駛員和乘客的散熱量要進行統一考量。其中,駕駛員散熱數量取值為1,乘客取值為車型限制量最大值。

(8)漏風損失模型建立。漏風損失是在熱負荷模型建立中,容易被忽視的一項。這項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實現總體熱負荷模型的準確度。提升其參考意義。漏風損失模型主要考慮漏風帶入乘客艙的熱負荷,以及車身漏風量。同時要結合該溫度下的空氣密度。

2 整車熱負荷仿真模型結論分析

文章研究的熱負荷仿真模型,外界環境參數設定為38℃。車輛行駛情況為,高溫環境中暴曬一個小時,60km/h和120km/h行駛一小時、怠速行駛半小時。并設定最終車艙目標溫度為26℃。

通過以上模型建立進行仿真模擬,可以得出以下實驗結論:

(1)在38℃環境下,汽車車艙溫度一小時后達到67℃。

(2)一小時開啟空調后,汽車以60km/h,行駛一小時,車艙溫度下降至40℃。

(3)車輛進入半小時怠速行駛夠,溫度下降變緩。半小時后車艙溫度下降至33℃。

(4)進入120km/h行駛一小時過程中,溫度再次快速下降。最終溫度下降至27℃。

通過對以上熱負荷仿真模型模擬結論,以及模型設計的參數整理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確定一下幾點:①空調出風口溫度和車艙內溫度存在極大溫差時,車艙內部對換流劇烈,整車的熱負荷在啟動車輛的初始階段達到最大。②擋風玻璃通過太陽輻射會造成整車熱負荷的增加,從材料特性和擺放角度兩方面可以進行調整,實現降低熱負荷的作用。材料方面,前擋風玻璃采用的玻璃原料的透射比越高,其太陽輻射越高,帶來熱負荷越大。玻璃的擺放角度傾角越小,獲得的熱負荷越大。

3 結語

建立電動汽車整車熱負荷仿真模型,需要進行車內艙模型建立、前擋風玻璃模型建立、天窗、側窗、后窗模型建立、漏風損失模型建立等。通過建立電動汽車整車熱負荷仿真模型,可以找到車內熱負荷提升的影響因素,從而提出解決措施,提升能源利用率。

猜你喜歡
漏風擋風玻璃出風口
淺埋煤層采空區密閉漏風量測定研究
綜采工作面漏風通道及漏風率測定技術
漏風的小棉襖
2014款路虎攬勝空調出風口延遲出風
擋風玻璃
論汽車吹面出風口平臺化設計開發
擋風玻璃
懶人開車
擋風玻璃
奧迪A6L車空調中央出風口不出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