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旅融合背景下榆林涉農節事旅游發展研究

2020-12-23 04:16張霞王斌合妍彭帥
山西農經 2020年16期
關鍵詞:榆林

張霞 王斌 合妍 彭帥

摘 要:農旅融合背景下,榆林涉農節事旅游發展迅速。結合實地觀察與訪談,從數量、區域分布、舉辦主體、組織模式、依托資源、優勢、舉辦目的、受眾、節事內容、形式、流程、節事功能、效益、組織水平及發展階段等角度進行深入剖析,在分析問題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農旅融合;榆林;節事旅游;農旅節事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6-0042-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7;G127? ? ? ? 文獻標志碼:A

1? 涉農節事旅游概述

基于農旅融合開展節事活動,有利于豐富文旅產品,提升游客體驗,提高文旅業績,促進農民創富增收,增強文化自信及幸福感,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推動農旅產業融合,具有經濟、文化、生態等多重效益且受益面廣,因此廣受各方關注。

2? 榆林涉農節事旅游發展現狀

2.1? 榆林農業發展概況

榆林位于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交界地,經持續改造環境、生態不斷優化,已成為全國羊、紅棗、馬鈴薯、小雜糧等優質農產品產業基地。截至2018年,耕地面積達到78.87萬hm2,占全省26.2%,排名第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06.12億元,增長3.2%,增加值231.00億元,占全省12.6%,排名第4。種植業為主,其次是畜牧業,林業、漁業占比很小。農業專業合作社達7 645個,6.67 hm2以上的家庭農場12 059個,土地流轉面積達13.17萬hm2,均居陜西第1位。

2.2? 榆林文旅發展概述

2019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 935.23萬人次,同比增長13.9%,旅游收入276.57億元,增長8.9%。文旅資源豐富、品位較高,現有4A景區3個,3A景區44個,世界遺產后備名錄資源點1項(統萬城)、國家地質公園1處(靖邊丹霞)、省級地質公園3處(佳縣九曲黃河、清澗無定河曲流群、榆陽麻黃梁)、國家森林公園1處(陜西榆林沙漠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2處(神木紅堿淖、米脂高西溝);星級飯店29家(五星1家、四星3家、三星20家、二星5家);旅行社42家、分社48家、網點106家。

2.3? 榆林農旅節事活動調查

節事旅游已成為榆林旅游發展的熱點。近幾年,各縣(市區)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農旅節事,例如榆陽區舉辦的大美榆陽·杏樹文化旅游系列活動(古塔4月)、“中國美麗田園”杏樹紅葉節(古塔10月)、“愛游·隨我花海飄香”黃崖窯(油菜花節)、鄉村文化旅游活動(黃崖窯6月)、“愛游·隨我薯花飄香”第四屆馬鈴薯賞花節(岔河則鄉7月)、菊花展(沙地公園9—10月)。截至目前,全市陸續推出近30個農旅相關節事活動。

2.3.1? 數量及區域分布

榆陽區、定邊、靖邊、佳縣數量較多,子洲、吳堡參與度不高,與其農業發展狀況較吻合,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及創森活動基本各縣(市區)均有分會場。

2.3.2? 舉辦主體及組織模式

大部分為政府主導(文旅局、農業局、體育局等部門牽頭),企業及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主要參與文旅企業多為旅行社,例如康樂組織米脂桃花節、國旅組織佳縣紅棗節等。

2.3.3? 依托資源

以農產品優勢產業為主要依托,果蔬、中藥材等特色資源涉及較少。多為因農而旅,但不排除為旅而涉農(附帶展銷)的節事。

2.3.4? 優勢及舉辦目的

大部分節事活動依托農業優勢資源,旨在展示、促銷,少部分主要依托優勢文旅資源,旨在改善形象、提升知名度等,兼有展銷。榆陽區、定邊兼具農業、文旅雙重優勢。

2.3.5? 參與受眾

主要參與者為當地居民及外地客商,游客占比不高,且多為周邊區域來客。

2.3.6? 節事內容

以觀花、賞葉等季候景觀欣賞、采摘等娛樂,以及購物參與性活動為主要內容,桃花節、紅棗節等同類內容節慶舉辦地較多。

2.3.7? 形式和流程

大多包括開幕儀式、文藝表演、農產品展示、交易會、“美食+體育+親子”娛樂等體驗性活動。

2.3.8? 節事功能和效益

兼具成果展示、產品展銷、文化交流及形象宣傳等多種功能,社會文化效益突出,經濟效益有待進一步提升。

2.3.9? 組織水平及發展階段

起步較早的榆陽區經驗較豐富,組織有序、效益明顯,處于發展期。定邊、靖邊等緊隨其后,處于成長期。而舉辦節事較少的縣(市、區)經驗不足,多處于探索期。

3? 榆林農旅節事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①政府主導為主,市場化程度不高;②時間分布不均衡(集中在4—10月),空間布局不合理(部分農業優勢縣區節事較少);③部分縣(市、區)節事活動內容和形式雷同,缺乏創意;④節事經濟效益有待進一步提升;⑤缺乏專業運作人才,服務管理不規范;⑥資金有限,基礎設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及水平良莠不齊;⑦營銷體系不完善,宣傳不力,市場覆蓋面有限,品牌影響力不足。

4? 榆林農旅節事發展的對策及路徑建議

4.1? 政府“放管服”,引入市場運作模式,鼓勵企業承辦,引導社區參與

政府制定相應管理政策,明確節事管理方案,加強審批、監管。培育專業化公司,鼓勵企業承辦,提高效率,擴大影響。引導社區參與,從而促進靈活就業,創富增收,提升居民的參與度和幸福感。

4.2? 充分調研、深挖內涵、優化項目、合并同類、提質增效,優化時空布局

組織多學科專家充分調研,深挖內涵,創新、優化體驗項目,合并同類項(紅棗佳縣清澗神木可同期舉辦、設分會場),以提質增效(擴大規模與影響,提升三大效益)。因地制宜,合理進行時空布局(鼓勵子洲在其他節事中增加涉農元素或與綏德等地聯合舉辦山地蘋果節),促進農產品銷售,帶動全域旅游發展。

4.3? 依托優惠政策,借助金融支持

靈活利用招商引資、民間籌資、銀行信貸,盤活資產。優先建設制約節事發展的基礎設施,解決節事固定舉辦場地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通訊網絡Wi-Fi全覆蓋,完善解說系統,合理布局垃圾桶及廁所,提升環境衛生。

4.4? 不斷培養、引進專業人才,以農為基,以旅為徑,提質增效,強化營銷

建議設立“農技人才培養資金”,開展節事管理及服務人才培訓。不斷提升人員素質,保證待遇,確?!耙脕?、用得上、留得住”。依托人才隊伍,結合管理提質提效,優化渠道、加強促銷,做好服務,提升游客滿意度和綜合影響力,保證三大效益。

猜你喜歡
榆林
美好教育三秦行
榆林地區玉米生產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提升榆林市林業整體規劃建設的必要性和方法
榆林區域經濟新常態下人才智力支撐體系建構路徑的探討
榆林小雜糧生產的發展思路及種植技術推廣
關于榆林市經濟穩增長的路徑選
西部地區社區治理現狀探究
陜西榆林不同灌溉方式對春玉米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新常態下榆林地區群眾監督機制建設分析
榆林科技金融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