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西地區發展茶樹種植助力鄉村游措施探析

2020-12-23 04:16林潔
山西農經 2020年16期

林潔

摘 要:近幾年,川西地區開始全面發展茶樹種植產業,力求借助茶樹種植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詳細闡述了茶樹的種植技術,論述了川西地區通過發展茶樹種植助力鄉村游的舉措。

關鍵詞:川西地區;茶樹種植;鄉村游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6-007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6.12;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1? 茶葉的市場前景

茶文化在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茶文化代表一種傳統文化,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品。茶葉市場的前景非常廣闊。面對廣闊的茶葉市場,川西地區開始大力發展茶樹種植產業,并以此來助力當地的鄉村游[1]。

2? 茶樹種植技術

2.1? 園地的選擇

種植茶樹首先要選擇氣候環境適宜的地區。茶樹種植對土壤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土壤的pH值在4.5~6.5,基本呈酸性,土層比較深厚,不能選擇石灰巖發育而成的土壤,要保證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川西地區屬于高原地區,建設茶園時應盡量選擇坡度比較小的山坡地,坡度最好在25°以下。應選擇離水源較近的地方,方便后期灌溉,而且也要具有一定的排水性能[2]。

2.2? 園地的規劃

川西地區屬于高原地區,因此在規劃茶園時,不僅要考慮排水系統和灌溉系統的建設,同時也要注意道路的建設。規劃茶園時要因地制宜,合理科學布局。首先,考慮道路的建設。茶園的位置要方便前期農用物資以及后期茶葉的輸送,道路要四通八達。其次,茶園內排水系統和灌溉系統的建設。建設排水系統是為了防止茶園中有積水以及山體滑坡??梢越⒎篮闇?,利用茶園的地勢,合理挖溝布渠,減少園中的水土流失[3]。

2.3? 品種的選擇

由于川西地區的地勢和氣候特殊,因此應盡量選擇優質高產、高效且耐寒的茶樹良種。川西地區屬于高原地區,氣候比較寒冷,應選擇耐寒的品種。茶樹的種植時間為春秋兩季,一般在每年的2—3月和10—11月。種植時要注意茶樹苗的密度,不宜過密集,也不能太疏松。一般情況下,單條種植密度為株距30 cm左右,行距150 cm左右,每叢茶苗大約種植2~3株,大約3 500 株/667 m2。雙條種植的密度為株距30 cm左右,小行距40 cm,大行距150 cm左右,每叢茶苗只種植兩株,大約6 000株/667 m2。

2.4? 修枝整形

在種植栽培過程中,為了保證茶園豐產,要適時對樹冠進行管理,即對樹冠進行修枝整形。要對幼齡茶樹的樹冠進行定型修剪。定型修剪可以促進茶樹側枝條的生長,培育樹體,塑造樹冠,為茶葉豐產奠定基礎。定型修剪通常分3次完成。第一次在茶樹苗定植時,一般在早春或晚秋時期,把距離地面大約15 cm的主枝剪除掉。第二次在種植后的次年2月,在距離地面30 cm左右的地方進行修剪,或者在上一年的切口處再提高10 cm左右的地方進行修剪。最后一次在茶樹苗定植后的第3年,在距離地面45 cm處修剪。

對于成齡的茶園,要采取輕修剪的方式。這樣可以刺激枝條再次萌芽,進一步控制茶樹的高度,保障茶葉的養分。輕修剪的時間是春茶采摘之后,把冠面3 cm左右的枝葉都剪除掉,一般1年輕修剪1次。同時還要對茶園進行深修剪,一般是在春茶采摘之后,把樹冠面以下大約10 cm的弱枝、細枝剪除掉,還要把冠面上比較突出的枝條清理掉。

2.5? 合理科學施肥

為了保障茶園豐產,在種植栽培的過程中,要對茶園施加適量的肥料,以確保茶樹能吸收充足的養分,有利于保證茶葉的質量。茶園最常用的肥料有無機肥和有機肥。無機肥通常是速效的化學肥,用作追肥。而有機肥是遲效性的農家肥,例如腐熟的豆餅、土雜肥、山草、菜籽餅等,大部分用于基肥。除了施加肥料外,還要施加適量的微量元素。茶樹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鉀、氮、磷等微量元素,適時添加微量元素能保障土壤的肥沃性,否則會引起茶葉的缺素癥。如果茶樹缺乏鉀元素,葉子會呈現出不規則地綠色,而且會提前脫落,容易感染病蟲害。如果茶樹缺乏氮元素,葉子會暗淡無光,顏色枯黃,芽葉細小,出現大量的對夾葉,葉片會提前脫落,樹體明顯瘦弱,導致開花結果多,嚴重影響茶葉的產量。如果茶樹缺乏磷元素,剛生長出來的嫩芽偏瘦黃,不容易生長,而老葉的顏色暗淡無光澤,最后變成枯黃色,壽命比較短,根系呈現出黑褐色。

茶園施肥時間應根據季節確定。一般情況下,春茶前要施加肥料,以確保芽苗的生長發育。之后在4—5月要追肥,確保土壤有足夠的肥力,保障茶樹的營養吸收。夏茶結束后,要分批施加肥料。在進入冬季前,要深耕土壤,并且施加大量的肥料,確保茶樹能安全越冬,一般在10—11月進行。施肥的方法大體有兩種,一種是根際施肥,另一種是根外追肥。根際施肥通常是餅肥、復合肥和尿素混合施加,在茶園的行間挖開10 cm以上的深溝,然后把混合好的肥料均勻撒入深溝中,蓋上土壤。根外追肥比較簡單,一般選擇在傍晚或者陰天施肥,采取噴灑的形式,肥料中要適量添加氮肥、磷鉀肥等[4]。

2.6? 病蟲害防治

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證茶樹的正常生長,避免產生病蟲害,在種植栽培過程中要適量使用農藥,增強樹體的抵抗能力,但在使用農藥時要注意農藥的用量,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破壞生態平衡。通常病蟲害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要因地制宜,采取合適、合理的防治方法,盡量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物理防治大多只對茶樹進行修枝整形,讓樹體保持通風性和透光性,及時清理茶園里的病枝、落葉和枯枝,減少病蟲源,加大對樹體的施肥量,增強茶樹的抵抗力[5]。

生物防治是利用和保護茶樹蟲害的天敵,借助大自然的生態系統,抑制茶樹蟲害。要實時監控管理茶園,及時發現病蟲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茶樹受到危害。遇到嚴重的病蟲害,要及時采取有效、合理的化學防治手段,適量噴灑農藥,防治病蟲害。在使用農藥時,要注意農藥的用量和噴灑頻率,盡量選用對環境污染比較小、低殘留且高效的農藥,做到安全用藥,保障茶園生態環境平衡,避免環境污染[6]。

2.7? 凍害防治

由于川西地區地處高原,冬季氣溫普遍較低,因此要對茶園采取相應的凍害防治。在種植茶樹面時,盡量選擇抗寒性較強的品種??稍诓鑸@附近種植防風林帶,注意肥料的施加,確保茶樹能吸收足夠的營養,增強樹體的抗寒能力。

在冬季來臨前,要給茶園鋪上稻草,增加地表溫度,避免凍害發生。一旦發現茶樹有凍傷,要及時進行凍后處理,把凍傷的枝條或枯枝剪除掉。待到春天萌芽之際,采取根外追肥,保證樹體體內有足夠的營養供給。

2.8? 茶園的水分管理

在茶樹生長過程中,需要及時灌溉,要求土壤濕度要保持在80%左右,空氣濕度也要大于70%。在進行灌溉的時候,要注意茶園的排水性能。茶樹是既喜水又怕濕的植被,因此茶園中不能有積水,否則會導致茶樹爛根,影響收成。

對于有一定年限的茶園,要深翻土壤,確保土壤的肥沃性,還可以進行適當淺耕、灌溉和鋪草等措施,以此來鎖住土壤中的水分。對于幼齡的茶園,可以采取種植綠肥、灌溉和淺鋤等措施。在茶園水分管理中,除了要合理科學地灌溉外,還要注意茶園的排水性能。對于地勢比較低的茶園,要建設完善的排水系統,盡量避免茶園中出現積水。

3? 助力鄉村游

川西地區政府部門大力促進茶樹種植產業發展,不斷擴大茶園的建設規模,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支持茶樹種植,同時加大了茶文化的宣傳力度,力求通過發展茶樹種植產業來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助力鄉村旅游,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川西地區因地制宜,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借助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全面發展茶樹種植產業,并在傳統種植產業中融入了旅游元素,當地政府積極創新,通過發展茶樹種植產業來助力當地的鄉村游。

在茶樹種植中,合理科學地發展田園自然風光游,在建設茶園的同時也建設了旅游風景區。例如在茶園周邊建設民宿、飯店、酒店等旅游設施,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設備,為鄉村游奠定基礎,形成了集茶樹農耕種植、茶葉采摘以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鄉村游,給游客提供了一個休閑度假的好去處,讓游客參觀田園風光,體驗農耕生活。川西地區政府還以茶為媒介,創辦了茶葉文化展覽館、茶文化節等并大力宣傳,把游客吸引到茶園中,讓游客參觀茶樹的種植栽培過程、參與茶葉的采摘、體驗農耕的樂趣。這不僅可以突出當地茶樹種植產業的農業特色,提高當地茶葉產品的知名度,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游,豐富農村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張寶成,黃家春,王平,等.基于天敵控害的生態茶園建設思考[J].中國植保導刊,2018(9):21-25.

[2]詹杰,李振武,應朝陽.基于水土保持的生態茶園間作作物的選擇及配套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8(10):51-52.

[3]曾建明,王新超,丁長慶.茶葉園區建設規劃與生態系統構建[J].中國茶葉,2018(4):10-14.

[4]周羅軍.以茶樹種植為例探討觀光農業發展中景觀設計的應用[J].福建茶葉,2017(3):347-348.

[5]李新舉,劉寧,王霖林,等.日照茶樹種植區土壤pH值及養分的變化[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6(2):64-67.

[6]王茂香,張祖陸,王學,等.日照茶樹種植區典型茶園的土壤肥力狀況評價[J].山東國土資源,2011(7):29-3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