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弱地層中盾構掘進姿態控制

2020-12-26 02:04廖云洋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20年24期
關鍵詞:刀盤管片轉角

廖云洋

(中鐵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成都610031)

1 引言

盾構姿態主要指的是盾構的水平、垂直軸線與設計軸線的擬合情況,以及盾構機體的相對旋轉情況。

盾構姿態在實際施工顯示為盾構的俯仰角、橫擺角、回轉角,其中俯仰角是盾構機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橫擺角指盾構軸線與線路方向在水平面上夾角;回轉角指盾構繞自軸線旋轉的角度[1]。盾構機姿態示意圖如圖 1 所示[2]。

圖1 盾構機姿態示意圖

盾構姿態控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盾構掘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姿態,將影響管片拼裝質量,導致管片錯臺錯縫或碎裂,造成成型隧道滲漏;過大的回轉角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行或隧道管片旋轉;磕頭或昂頭將導致地層損失過大,引起地表超標沉降。

2 軟弱地層地質條件

本文所述工程盾構掘進地層主要為④-1 淤泥質粉質黏土層,呈軟塑~流塑狀態,高等~中等壓縮性,系蘇州沿河地段典型地質,具體物理特性如表1 所示。

表1 地層地質特性表

④-1 淤泥質粉質黏土層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壓縮性高、強度低、靈敏度高和易觸變、流變的地質特性,標貫擊數值僅3 次。

根據施工經驗,該地層中盾構掘進姿態易出現過軸線方向垂直偏差、盾構機磕頭翹尾下沉(或昂頭墜尾上飄)、盾體回轉過大等現象。

3 盾構掘進姿態

3.1 盾構俯仰角異常

3.1.1 磕頭現象(負值俯仰角)

在隧道右線掘進10~40 環時出現磕頭現象,盾構機頭部下沉量逐步增大至-130mm,而盾構機尾部快速抬升至125mm,使得盾構機出現磕頭趨勢,盾構機趨勢最大達28mm/m 趨勢變化如圖2 所示。

圖2 10~40 環盾構姿態趨勢圖

當盾構推至60 環時盾構機頭部高程有所上升,但盾構機趨勢依然達到了14mm/m(前后垂直姿態分別為-53mm 和69mm),在盾構掘進60~145 環過程中,盾構趨勢不穩定,波動較大,但依然保持“磕頭”趨勢,145 環時盾構趨勢再次達到了28mm/m(前后垂直姿態分別為-160mm 和92mm),趨勢變化如圖3 所示。

圖3 60~145 環盾構趨勢圖

在盾體磕頭過程中,測量盾尾間隙未見異常(采用的是φ6340 型盾構機,管片采用外徑φ6200mm,盾尾長3.9m),但通過盾構機磕頭趨勢分析,盾尾末端與管片下部已緊貼卡死,導致管片下部脫出盾尾后即錯臺、部分破損,最大錯臺量達40mm,并且成型隧道滲漏點增多。

3.1.2 昂頭現象(正值俯仰角)

在隧道左線盾構掘進185~215 環過程中,盾構機中心高程逐步上升至+74mm,此時盾構機趨勢達到19mm/m(前后垂直姿態分別為148mm 和20mm),通過監測發現管片姿態出現了上浮現象,管片垂直高程最大偏差達到了+100mm,成型隧道滲漏點增多。

無論是盾構機磕頭或昂頭現象,均導致掘進過程中的地層損失加大,造成了地表超標沉降。

3.2 盾構滾動角異常

在隧道左線盾構掘進530~600 環過程中,刀盤扭矩僅850kN·m,盾體滾動角持續增加,最大達到了-8.9°,后部管片也在有一定量的旋轉,造成車架及人行走道偏轉傾斜,過程中反向轉刀盤后滾動角仍無明顯回轉,僅是使得增速減緩。

3.3 盾構掘進姿態控制

3.3.1 俯仰角控制

1)盾構掘進控制

該區間掘進所采用的盾構機共16 組推進油缸,額定推力42 000kN,推進油缸劃分為 A、B、C、D 4 個操控區,各區油壓可單獨操控,通過設置各區推進油壓改變盾構姿態糾偏力矩而調整盾構姿態。盾構糾偏扭矩示意圖如圖4 所示。

圖4 盾構糾偏扭矩示意圖

式中,M 為盾構糾偏扭矩;RIS為千斤頂油缸到機體軸線的距離;Fd為下區千斤頂總推力;Fu為上區千斤頂總推力。

在掘進過程中調整上下區域推進油缸油壓增加糾偏扭矩。根據圖2 和圖3 顯示,在盾構俯仰角初顯異常是未及時糾偏,導致俯仰角持續增加,后期通過調整糾偏扭矩來糾正俯仰角略顯困難,主要原因是地層軟弱,增大糾偏扭矩的同時造成推進速度增加,不利于盾構姿態調整。

在姿態糾偏過程中,切忌將單區油缸壓力調整過低或相對區域油壓調整過高,過大調整會因管片與盾構姿態本身的不重合(或偏差較大)而增加管片斜向分力,導致管片位移,加劇盾構姿態突變。

姿態調整要遵循盾構機姿態“緩糾慢糾”“保頭護尾”“以盾尾為控制點”的控制原則;糾偏過程中要確保上下油缸行程差應與管片姿態對應、管片超前量應與隧道曲線相對應。

2)輔助措施

針對盾構機在本區間的軟弱地層中出現的俯仰角異常問題,輔以以下技術措施,有利于快速調整盾構姿態:(1)改變同步注漿部位?!翱念^翹尾”現象(負值俯仰角)選擇在停用下部2 根注漿管,僅采用上部2 根注漿管注漿,注漿壓力能在一定作用上克服尾部管片上浮,抵消下部推進油缸的斜向上的分離,起到調整姿態的作用;“昂頭墜尾”現象(正值俯仰角)反之。(2)盾體預留孔加注膨潤土。采用納基膨潤土,膨潤土制漿配比為:水∶土=5∶2,膨潤土漿液稠度為100s,注入壓力控制在低于掘進土倉壓力約20kPa;采用二次注漿設備。注入部位的選擇:“磕頭翹尾”現象(負值俯仰角)采取在前盾預留垂直注漿孔注入;“昂頭墜尾”現象(正值俯仰角)采取在中盾(后部)預留垂直注漿孔注入。通過上述措施,盾構俯仰角異常的情況得到控制。

3.3.2 盾體回轉角控制

呈軟塑~流塑狀的④-1 灰色粉質黏土層內摩擦角僅為15.5°,盡管刀盤切削扭矩較?。?50~950kN·m),掘進過程中發現當回轉角在以±3°內可通過正反轉刀盤實現回轉角糾偏;當回轉角超過±3°,盾體摩擦力矩無法克服刀盤切削土體產生的扭矩,導致回轉角持續增大,正反轉刀盤已無法實現回轉角糾偏。

1)回轉角±3°以內:每掘進 300~500mm 刀盤反轉一次,以達到平衡摩阻力矩的作用;

2)回轉角超過±3°:調整兩腰的油缸斜度,本區間掘進過程中調整了左(13、12、11)右(3、4、5)各 3 組油缸,調斜油缸后在撐靴底部加焊楔形塊(見圖5)。

圖5 油缸斜度傳力楔形墊

4 結語

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盾構俯仰角、回轉角異常,有利于提高掘進效率及成型隧道質量控制:(1)在姿態變化異常初期應及時糾偏,分區油壓差別不宜過大,避免造成盾尾管片卡死,加劇姿態變化趨勢;(2)當姿態變化過大時可采取盾體外注入膨潤土的方式進行糾偏;(3)通過調整部分推進油缸傾斜度,以控制盾體過度旋轉。

猜你喜歡
刀盤管片轉角
TBM管片選型對比分析
玩轉角的平分線
大直徑盾構管片在盾殼內的力學行為實測分析
側圍外板轉角深拉伸起皺缺陷研究
盾構管片封頂塊拼裝施工技術研究
全斷面巖石掘進機刀盤聯接板厚度確定理論及應用
三次“轉角”遇到愛
T BM 刀盤驅動系統單神經元模糊同步控制
INS/GPS組合系統初始滾轉角空中粗對準方法
TBM的平面刀盤與兩級刀盤的力學性能對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