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醫療制度所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研究

2020-12-27 14:33周莉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3期
關鍵詞:教職工醫療保險費用

周莉

(南京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0 引言

高校是素質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教職工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教職工人員的醫療保障制度至關重要[1]。高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不斷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探析有效的改革路徑意義深遠。

1 高校醫療制度所存在的問題

1.1 現狀

伴隨我國高校成立初期,便已經給予教職工人員提供醫療費用報銷制度,教職工在高校工作期間,可以享受提供的醫療制度。但伴隨近年來,高校教育不斷深化改革,逐漸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高校教師面臨著較大的教學和管理壓力,國家針對高校的醫療保險額度不斷增加,但伴隨當前醫療費用高額,高校醫療制度難以有效的補給[2]。同時,當前高校教職工的醫療制度水平相對較低,并且缺少充足的經費支持,導致許多教職工難以得到全面的治療,雖然近年來,我國高校的醫療保險額度不斷增加,但仍然難以滿足高校教職工的意外事故、大型疾病的醫療費用。此外,近年來空氣污染問題嚴重,食品安全問題事件時有發生,許多疾病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高校教職工出現重大疾病的例數不斷增加,部分教職工難以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導致疾病惡化的問題不少。事實證明,當前高校的醫療制度難以承擔教職工人員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所以不斷完善高校的醫療制度具有必要性。

1.2 問題

針對高校教職工的醫療費用大幅度上升的現實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為高校增加了財務負擔,同時也體現出高校醫療制度存在的諸多現實問題。一方面,當前高校教職工的大部分醫療費用均由高校承擔,比例可達到55%以上,通常均會選擇在可報銷醫院就診,教職工人員由于學校的醫療制度支撐,不需要承擔經濟責任,導致通常會出現小病大養的問題,對學校的財務管理和整體發展均產生了不利影響。高校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無可奈何,并且現行的醫療制度中,通常是高校自提經費自用,學校自我保險占據大部分,社會化難以充分體現,社會保險無法發揮出共濟作用。同時,高校的醫療保障水平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影響,高校近年來經濟效益較好,針對教職工人員的醫療費用可以支撐,但伴隨離職退休人員的逐年增多,患病人員數量增加,導致高校的經濟負擔較大,影響了教職工人員的正常工作和學習生活。

2 高校醫療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

2.1 目標

高校醫療制度改革過程中,需要立足于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應逐步建立起由高校和教師職工共同繳納醫療保險的制度,采用統賬結合的方式,建立基本的醫療保險制度。通過這樣的醫療保險制度構建目標,為高校教職工的醫療保險基金提供良好保障,進而通過互助共濟的方式,以及自我保險的作用,形成三方協同統一的機制,促進高校教職工醫療制度的社會化發展。

2.2 原則

在進行醫療制度改革過程中,首先應遵循的則是社會主義方向原則,始終該原則的指導,保證高校所有教職工人員,均享有完善的醫療保險制度,進而保障教職工的身體健康,為高校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3]。其次,堅持統分結合的基本原則,為了進一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需求,運用社會統籌和個人醫療賬戶相結合的統分方式,為高校的發展減輕財務負擔。再次,即社會共擔風險原則,高校教職工的醫療制度,應契合高校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兩者相適應進而量力而行,實現國家、高校以及教職工合理承擔醫療的費用,保障高校醫療制度的合理性。最后,在高校醫療制度建設過程中,應始終堅持公平與效率結合的基本原則,給予高校教職工的醫療保險待遇,應與其對高校、社會的貢獻以及積累的工作業績相適應,將兩者適當掛鉤,真正實現通過醫療制度促進教職工身體健康,使其在各自工作領域發揮貢獻。此外,應注重醫療資源的協調配合,在構建高校新型醫療制度過程中,應促進雙方的協同制約,保證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應用,最大化避免醫療資源浪費的情況。

3 高校醫療制度問題的改革路徑

3.1 依法參與醫療保險程序

在構建高校醫療制度過程中,高校的決策層、領導層,應按照國家出臺的社會保障政策,以及高校所在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結合高校的綜合經濟收益情況,進而在保障高校所有教職工人員基本醫療有充足保障的基礎上,制定正確的醫療政策。同時,在進行高校醫療制度改革過程中,決策層需要將醫療制度中改革的內容進行公示,讓高校全體教職工人員有充分的認知,并明白在社會保障工作過程中,醫療保險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導高校教職工人員,不僅在醫療制度中享受權利,同時要明確自身應盡的義務,這對于高校醫療制度的改革創新發展至關重要。

3.2 簡化職工就醫支付程序

根據國家的相關醫療保險制度,當前醫療保險通常會運用統賬付給的籌資模式,即單位與個人均有相應的支付范圍,通過分賬的方式實施管理,實現??顚S?,單位給予的醫療基金僅用于支付教職工人員的醫療費用,個人醫療賬戶基金可由教職工自由自配,包括轉讓或繼承等,社會醫療基金則由社會保險機構代為管理,進行統一的調配使用。高校教職工人員加入社會保險后,職工則可以享有就醫過程中的保險制度等。教職工到醫療制度的定點醫院進行治病就醫,小病治療需要的費用較少時,則可以運用個人的賬戶進行支付,不需要十分繁瑣的報銷程序等,由個人醫療資金支付即可。但是當費用超出個人賬戶支付比例時,則需要由社會保險基金進行支付,主要針對高校教職工人員的大病治療,運用醫療保險則可以進行入院治療,幫助患者簡化整個住院的流程,保證高校教職工人員能夠得到及時的就醫,簡化了醫療費用籌措的繁瑣過程。高校教職工在分階段進行治療過程中,可由社會保險制度直接對接醫院相關部門,簡化高校教職工的醫療報銷程序,同時加強醫療制度的改革。

3.3 構建醫患保三方制約機制

為了保障高校教職工人員能夠合理的享有就醫權力,醫療制度能夠給予基本的醫療保障,則需要構建醫、患、保三方制約機制,主要是為了能夠保證醫療制度合理應用,避免就醫過程中不必要的醫療消費以及醫療資源的浪費。高校教職工人員在就診或治療過程中,社會保障部門應到醫療機構進行看望、檢查,包括住院的時間、用藥治療,發現任何問題及時與醫院方面進行溝通交流,加強高校教職工就醫的整個流程把關,與醫療制度定點醫院密切配合,不僅保證高校教職工能夠得到良好的診斷治療,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醫療費用的過度支出。同時,高校以及教職工可以對醫療社保機構形成有效的監督,包括相關的資金狀況、款項運用等,保證其合理有效的應用,進而真正實現高校教職工醫療費用的社會化,最大化程度上減輕高校的財務負擔。同時,在進行高校醫療制度改革過程中,應針對退休人員、重大貢獻教師等,給予良好的醫療支持,并逐步減少醫療比例,直至均加入社會醫療保險。

3.4 進一步補充醫療保險種類

當前高校教職工的醫療制度種類較為單一,針對感冒、發燒等相對較小的疾病醫療保險可以給予支持,但針對大型疾病的治療無法給予良好保障[4]。當前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高校教師同時承受著較大的教學壓力等,冠心病、高血壓以及惡性腫瘤等疾病高發,在治療過程中通常需要較高的費用,基本的醫療保險很難滿足治療費用。所以,高校應進行醫療保險種類的進一步補充,如超大病醫療制度,當前高校的醫療制度主要是針對基礎疾病,可補充超大病保險的種類,讓高校教職工能夠有效的減輕生活負擔,為其生活質量提供保障。其次,是大病保險,統賬結合的醫療保險實施方式,統籌基金的支付范圍,主要在起付標準以上和最高支付額以下的醫療費用,但同時高校教職工人員仍然需要支付較大的比例。由于產生重大疾病后,高校教職工無法繼續參加工作,面臨著較大的生活壓力,難以得到生活的保障,所以針對大病高校應建立專項基金,主要在校園內部進行統籌規劃,并按照教職工的工齡、貢獻,制定相對較為規范化的制度,按照規定進行校內基金的使用和劃分。除此之外,高校在完善醫療制度過程中,根據自身校內醫院的實際情況,不斷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提高醫療水平,并以此來實現校內醫院的對外開放,增加高校的資金收入,進而緩解在財務上的負擔。同時,可制定標準,將校內醫院收入的百分比作為專項資金,給予高校教職工提供醫療補助金。在社會保險上,給予良好的優惠政策,進而保證高校教職工人員積極參與社會醫療保險。

4 結語

綜上所述,立足于當前高校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醫療制度必須要跟隨社會形勢發展,逐漸進行改革創新,為高校教職工提供良好的保障,使其能夠承擔起治病就醫的費用。這樣一來,才能帶給高校教職工人員安全感、主人翁感,調動起工作積極性,為促進高校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教職工醫療保險費用
DRG病例分組錯誤與費用結算申訴探討
渭南師范學院“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教職工書畫作品選登(一)
關于發票顯示額外費用的分歧
從教職工福利談高校工會工作的創新
淺談高中工會女教職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英國養老費用貴過伊頓公學
中國商業醫療保險的增長軌道
黑色星期五:英國零售商面臨巨額退貨費用
我國補充醫療保險發展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淺談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