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雙循環”內涵 突破“卡脖子”技術
——訪山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軍

2020-12-28 06:42鞏聰聰通訊員周傳勇褚慧娟
山東國資 2020年11期
關鍵詞:山鋼鋼鐵產業雙循環

本刊記者 鞏聰聰/通訊員 周傳勇 褚慧娟

前三季度,累計生產鐵2178.74 萬噸、鋼2331.05萬噸、材2295.66 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2.42%、15.04%、17.33%;實現營業收入1593.31 億元、利潤總額53.57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82%和31.96%——金秋十月,收獲的季節,在2020 年這一非同尋常的年景,山鋼集團的這份“成績單”更顯其沉甸甸的分量。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面對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的雙重壓力,山鋼集團逆勢上揚,呈現出挖潛能力增強、營業收入增加、主業生產增量的“三增”態勢和生產運營穩定、資金運作穩健、經營質量穩固的“三穩”局面,特別是首次上榜《財富》世界500 強榜單,提前兩年實現了進入世界500 強的目標。

圍繞發展格局、創新突破、社會責任等問題,本刊記者近日采訪了山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軍。

《山東國資》:新冠肺炎疫情對山鋼集團影響大嗎?面對疫情常態化趨勢,您認為企業要怎么做才能活下去、活得好?

侯軍:疫情對山鋼集團的影響比較大。其中,對物流貿易、建筑施工和鋼構加工等產業板塊的影響比較突出。疫情最為嚴重的一季度,山鋼集團旗下各鋼鐵生產單位普遍出現訂單減少、庫存增加、運輸困難的狀況,山鋼國貿鋼材出口同比減少13%。

疫情沖擊下,山鋼集團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不動搖,穩住了發展局面。前三季度在鋼鐵行業效益明顯下滑的情況下,山鋼集團利潤總額卻實現了大幅增長,在中鋼協會員單位和山東省屬企業中均位居前列。

山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軍(攝影/李建輝)

今年我們之所以跑贏了行業和市場大盤,是因時制宜、有序應對、搶抓機遇,眼睛向內、練好內功的結果。疫情深刻改變了我們面臨的環境,正在引發市場競爭格局和企業經營業態的顛覆性、本質化變革,對全球經濟秩序、國際貿易、地緣政治等已然帶來或即將帶來持久性深遠影響。

這次疫情警示我們,在“黑天鵝”類市場逆風面前,單體企業的競爭力暴露出一定的脆弱性?,F代工業體系產業鏈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區域出現阻滯,上下游企業都無法正常運轉。以鋼鐵行業為例,大部分鋼鐵企業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都遭遇了上游原料供應、下游用鋼需求不同步不協同的難題。因此,現在的市場競爭已經不是企業之間的“點”對“點”競爭,而是產業鏈條的競爭、系統整合能力的競爭,只有建立起穩固的供應鏈產業鏈,形成相互融合、彼此支撐的具有強大黏性的產業生態圈,才能增強抗擊大風大浪的能力。這點,在疫情常態化趨勢下,正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正在積極倡導構建安全高效鋼鐵產業生態圈,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融合發展、相互賦能的企業長遠發展考量。

《山東國資》:今年5 月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全球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而我國仍處于戰略發展機遇期的背景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引發廣泛討論,話題熱度持續升高。作為企業運營者,您是怎么看待雙循環的?

侯軍:雙循環內涵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這意味著雙循環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國內的分工體系為載體,以國內的生產、消費、分配、流通等環節的順暢和新動能的不斷提升為內生的運行動力。同時,雙循環還要以國際大循環作為重要的補充和支持。

雙循環體系在本質上是一個開放的體系。與傳統的“兩頭在外”外向型發展戰略相比,雙循環在開放的方式、路徑、落腳點、目標以及內外之間的關系上都進行了重大調整。簡單依賴于傳統的“兩頭在外”發展戰略,中國很難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也很難為人類技術進步、為下一輪產業革命提供中國力量與中國方案。

目前,中國生產力的進步必須通過內部創新體系的完善,即內部經濟大循環所帶來的基礎創新、商業創新、集成創新等方式才能實現。實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我國要解決的關鍵短板是“卡脖子”技術。過去,我們參與全球化,很多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都依賴于全球分工體系。在逆全球化和大國博弈的環境中,這種情況很容易給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帶來根本性的沖擊。

《山東國資》:目前在高端產品領域,特別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的產品領域,山鋼集團有哪些重要突破?圍繞突破“卡脖子”技術,山鋼集團有哪些創新發展布局?

侯軍: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鋼鐵產品領域,目前國內高檔軸承鋼、新型高性能掘進機刀具用鋼、船用耐蝕鋼和汽車用高端熱作模具鋼等鋼種的生產還存在著“卡脖子”問題,這也是山鋼集團努力的方向。

山鋼集團于2018 年啟動特殊鋼領域的稀土鋼研發,同年項目入選省級重點研發計劃,獲得1000 萬元專項補助資金,山鋼集團配套資金1.9 億元。項目立項以來,山鋼集團攜手中科院金屬所,抽調研發、生產、營銷等業務板塊精干力量組建攻關團隊,以“五位一體”協同機制為引領,全力推動項目實施。依托山鋼集團打造的潔凈鋼生產平臺,攻關團隊通過兩年不懈努力,已成功掌握了稀土鋼冶煉及連鑄中的某些關鍵工藝技術,對稀土鋼的改性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完成了稀土鋼共性關鍵技術推廣。項目將大大促進山鋼集團特殊鋼在品種、結構和質量等方面的整體提升,進一步提升山鋼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有助于滿足區域內企業的用鋼需求,形成緊湊高效的產業鏈,促進結構升級與質量提升,為實現制造強省戰略目標提供重要支撐。

創新發展布局方面,山鋼集團重點發力三項工作。一是從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引領當代產品創新。山鋼集團產品創新要從傳統的引進、學習、消化吸收再創新,向與終端產品用戶一起創新,了解并掌握高端客戶需求,實現先期研發介入、后期推廣應用和持續跟蹤改進的方向轉變,真正構建“以客戶為引領、人才為支撐、產學研高效協同”的“五位一體”創新體系,將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和創新驅動兩個轉型升級關鍵點結合起來,在實施創新過程中培育用戶,形成創新開拓市場的追逐方向。二是從整個行業乃至產業鏈的高度,加速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山鋼集團主動探索新工業革命的內涵,把握其內在潛力和能量,將目前的自動化生產、信息化管理提升到“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廠”,以引領傳統產業的創新發展,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產品不穩定性。三是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關鍵品種的趕超。技術創新的關鍵是人才,山鋼集團將給技術人才提供更大的空間,為技術人員松綁,提高技術人員的地位與待遇,激發其更大的創造力。

山鋼集團日照鋼鐵精品基地

《山東國資》:圍繞雙循環,我們把視角放到整個鋼鐵產業,您覺得應該怎樣做?

侯軍:鋼鐵產業作為傳統產業、基礎性產業和我國的優勢產業之一,對國民經濟、國家安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響,但鋼鐵作為中間產品,搞好了兩頭受益,搞不好兩頭“受擠”。目前,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區域集中、產能分散”,亟須構建鋼鐵產業生態圈,以實現共建共享、合作共贏。構建鋼鐵產業生態圈,有助于將鋼鐵產業發展上升到行業國家治理高度進行布局,解決區域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有助于把產業協同發展作為核心,實現與合作伙伴的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助力鋼鐵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級先進鋼鐵產業集群。

針對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鋼鐵產業生態圈的需要,鋼鐵企業應著力做好以下幾點。一要形成新的供需平衡?!笆奈濉睍r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將是鋼鐵企業發展的主線,是企業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經過上一輪去產能,污染大、質量嚴重不合格、技術落后的鋼鐵產能基本淘汰掉了,現存的鋼鐵產能都比較先進。因此,我們要創造新的需求,形成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供需平衡。二要打造新的產業格局。鋼鐵企業要加快兼并重組步伐,構建分工協作、有效競爭、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注重提高協同應對市場危機的能力,打造不同層級的優勢企業集團,增強全球影響力、區域號召力、專業影響力。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國企改革力度,提高區域產業集中度和市場影響力。三要構建完整的產業體系?!傲€”“六?!钡暮诵氖潜U瞎湲a業鏈安全。對中國鋼鐵企業而言,生產過程需要的鐵礦石等原材料對外依存度超過80%,要在政策宏觀引導下,堅定不移實施國際化戰略,推動產業鏈“橫向協同一體化”和“縱向協同國際化”,加快建立長期穩定多元多渠道的高效保障體系,分散原料供應風險。

猜你喜歡
山鋼鋼鐵產業雙循環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經貿合作的新內涵
山鋼拿下船用9Ni鋼訂單
山鋼研究院獲得2項智能制造軟件著作權
山鋼5100m3高爐提高鐵水裝準率的實踐
打造內外“雙循環”安全生態系統
玩具產業如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
李奇霖:“雙循環”下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
山鋼日照2050熱連軋快速軋制模式研發與應用
抓住政策利好,加速戰略轉型
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