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優化路徑探討

2020-12-28 02:10王永強陳祥斌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0年33期
關鍵詞:網絡安全技術云計算

王永強 陳祥斌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的應用越加廣泛。尤其在現代社會發展和高新技術應用以及通信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推動下,人們對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使用程度也越來越深,可以說,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極為普遍的元素之一。這不僅僅代表著人們生活與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時也推動了多項事業走入現代化發展時代。由此使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價值越來越大,但同時其安全性問題也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該篇文章主要針對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的實現做出分析,首先闡述云計算技術的概念,再分析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的特點,最后對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的實現路徑做出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云計算;網絡安全技術;實現辦法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33-0057-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計算技術、網絡技術的進步逐漸加快,尤其在云計算技術誕生后使得網絡存儲空間、運算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此優勢基礎上,云計算技術在各行各業的生產、工作過程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不但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云計算的應用過程中,由于其應用價值的提高,且網絡環境的開放特性,使得很多有價值數據引來了黑客等不法分子的攻擊,為用戶帶來很大的損失,也影響了云計算技術的應用質量。因此,必須加強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的改進與優化,實現網絡安全水平的提升,切實保護用戶的實際利益。

1 云計算簡介

云計算技術是屬于計算機技術中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技術,其是建立在網絡技術云基礎上,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進行分解,使其分解為多個小程序,并利用多個數量的服務器共同組成一個整體的系統,運用這一系統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并將分析的結果返回給計算機用戶。在云計算開發和實踐應用的早期極端,僅僅是利用簡單的分布式計算進行任務的分發和解決,最終將計算結果進行合并發送。但隨著網絡技術覆蓋范圍的擴大和技術水平的提升,被稱為網絡計算的云計算性能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優化與改進,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數以萬計的數據處理,為當前日益龐大的用戶提供優質的網絡服務。所以說,云計算技術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分布式計算,其同時也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負載平衡、并行計算、網絡數據存儲、熱備份冗雜和虛擬化等計算技術的混合演進以及躍升的現代化技術,其所衍生出的云計算平臺、大數據技術都具有較為完善和強大的功能[1]。

2 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特點

2.1 計算能力強

作為現代性能強大的計算機技術,云計算技術是屬于分布式計算技術,也是一種提供資源的數據網絡,用戶能夠隨時隨地進行云存儲數據庫資源的獲取,其能夠實現龐大數據量的分解,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數據的處理、分析、運算后將獲得的數據結果反饋給用戶,面對現代網絡當中海量的數據,其計算能力極強,同時,用戶能夠在云計算技術應用下實現任何數據的計算,按照相應的需求量進行使用,用戶只需要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就能夠獲取準確的計算結果。

2.2 數據安全高

云計算技術是屬于現代網絡中一項虛擬化技術,而計算機中包含了眾多程序和應用軟件,不同的應用需要對應相應的數據庫資源,云計算技術能夠實現數據庫資源的明確部署和準確對接,使用戶快速匹配到計算能力和數據資源,實現專項通道的運用,且在網絡安全技術保護下實現數據庫的嚴密防護,提高數據的安全性,進而實現數據庫安全水平的提升,整體數據安全性較高。

2.3 數據共享性

云計算技術的虛擬化屬性能夠突破時間、空間的界限,這也是云計算技術最為顯著的特點,而且云計算技術的虛擬化包括資源虛擬和應用虛擬,與物理平臺和應用部署環境在空間方面是沒有任何聯系的,也正是通過虛擬平臺對相應終端操作完成數據備份、遷移和擴展。此外,云計算具有高效的運算能力,在原有服務器基礎增加云計算功能上進行計算速度的提升,并達到動態化擴展虛擬化的層次,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全面、快速的計算服務,重要的是,云計算數據庫的資源能夠被多個用戶數據資源的供應和服務,因此,其能夠在靈活性和虛擬化和平臺化基礎上實現數據的管理和共享,同時還能夠根據用戶使用權限和個別用戶的信息進行數據資源的限制,實現數據安全的共享[2]。

3 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的現狀

3.1 數據通信安全性更新慢

現代計算機網絡的運行主要是通過網絡線路進行數據的傳輸和信息共享,數據通信部分已經是網絡的關鍵組成部分,云計算下的網絡當中,由于網絡的開放性,通信線路容易受到多線路、多種因素的威脅,尤其通過多線路連接對服務器攻擊是網絡黑客的常用手段,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服務器發送服務申請,并通過相應技術使通信發生阻塞,以便于黑客潛入服務器系統中竊取或刪除和篡改系統數據。

3.2 網絡系統防護較為薄弱

網絡系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防護薄弱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且個別技術水平類型層出不窮,要想實現對網絡系統進行全方位的保護較為困難,例如一些信息數據在數據庫系統中由于一些木馬或病毒的原因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而系統防護很難做到對信息數據的準確識別,一旦這些病毒或木馬跟隨正常信息數據進入數據庫,則就會使得其系統中的數據、信息保密性系統被篡改,由此產生安全隱患。

3.3 網絡運行技術環境復雜

現代計算機中使用云計算的功能會使得計算機系統功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拓展,在此基礎上網絡用戶數量也不斷增多,這就使得云計算網絡環境越來越趨于復雜,尤其現代云計算網絡系統與之前的系統存在一定的差異,多數網絡用戶對資源的下載都是源自平臺,而不是固定的網絡,所以很多用戶是臨時網絡租賃,為能夠及時解決運算不足問題和提高硬件性能,就需要在云計算網絡中進行虛擬環境的分析,但如此就會使數據庫缺少臨界性數據保障。

4 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的實現路徑

4.1 防火墻的技術

防火墻技術可以說是計算機技術誕生以來為提高計算機數據和用戶個人信息安全而創建的傳統網絡安全技術,隨著信息技術水平和性能的提升,防火墻技術水平也不斷上漲。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的實現也必須對防火墻技術進行升級,使其向智能化靠攏,形成智能防火墻,并構建新的網絡安全防御體系[3]。相比傳統防火墻技術來講,智能防火墻具有更加顯著的優勢。其能夠利用相關數據信息的識別和處理,達到對用戶網絡訪問過程實行監控,在實際應用中,防火墻技術可以分析用戶行為特征,對計算機和網絡訪問進行精準的控制。當不良數據或病毒進入主機時,防火墻能夠利用阻斷的方式來保護用戶數據信息的安全,起到數據保護的作用,有效解決網絡通行后數據的安全問題[4]。

4.2 應用系統安全

對于云計算應用系統安全地實現路徑主要是依據系統加密技術,目前云計算網絡安全技術中系統安全加密技術主要包括公鑰加密和私鑰加密。其可以應對云計算平臺中的數據進行加密控制,保證數據信息不會被竊取。更好地屏蔽掉木馬、病毒等不良信息和程序的入侵,阻斷惡意信息。在此過程中需要選擇具有云計算服務的運營商,并實現多方面的檢測,避免用戶信息數據的泄露[5]。此外,對于用戶的密碼也要做出多元的加密設計,確保密碼不會被竊取。

4.3 防病毒的技術

在云計算技術的運行過程中,網絡病毒是較為常見的網絡安全威脅,病毒的出現和入侵會對整個計算機系統帶來極大的影響和侵害,當前網絡中病毒種類繁多,病毒形態和程序也常常改變,因此,要想實現云計算網絡安全技術水平的提升,就必須對病毒產生反病毒技術,目前主要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防病毒技術[6]。動態性防病毒技術主要是主動防御,屬于高頻率的防病毒技術,且其屬于低端資源,獲取較為容易和便利。靜態性防病毒技術則無法依照計算機網絡運行進行病毒系統安排,只能夠進行被動防御。所以,目前云計算網絡安全技術中防病毒技術的研究主要從動態性反病毒技術角度去研究,靜態防病毒技術已經逐漸被現代快速發展的網絡技術、云計算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技術所代替[7]。

5 結束語

結合上述文章內容所述,現代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移動設備、無線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甚至已經基本實現了全球范圍的覆蓋,為世界上的人們帶來極大便利的,但同時也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由于很多國家政府、企業都實現了信息化辦公,管理也都基本實現了計算技術的應用,很多政府、企業的重要數據信息都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黑客等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云計算防護漏洞進行有價值信息的獲取,為國家、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要著重進行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的開發,結合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的數據計算能力、數據安全性、數據共享性特點,利用現有技術進行防火墻技術、應用系統、防病毒技術的優化與改進,如網絡安全技術中防火墻設置的職能識別技術、安全加密技術、防御病毒技術、多種身份認證渠道技術進行安全性能的強化,以促進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性能與效果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李正偉.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實現途徑的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2):203-205.

[2]楊波,馮曉煒,胡波,等.云計算下的網絡安全技術實現路徑[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21):202-203.

[3]王振,王子霖.試析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實現的路徑[J].現代信息科技,2018(10):167-168.

[4]李健.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實現的路徑[J].通訊世界,2017(24):84-85.

[5]李鳴洋.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實現的路徑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1):199,202.

[6]張益鋒,秦云,朱先德.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實現的路徑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6):23,63.

[7]楊海峰.云計算下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及實現[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208.

【通聯編輯:謝媛媛】

作者簡介:王永強(1978-),男,遼寧撫順人,碩士,研究方向為網絡信息安全、大數據;陳祥斌(1983-),男,江蘇海安人,學士,研究萬向為網絡信息安全、大數據。

猜你喜歡
網絡安全技術云計算
實驗云: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