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城市特經作物產業概況與貝母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

2020-12-28 03:01董升
棉花科學 2020年6期
關鍵詞:鹽城市發展對策栽培技術

董升

摘要:為了鹽城市農業的高效發展和鄉村振興。作者通過調研,歸納了當前鹽城市特經作物產業布局與現狀,從特色經濟作物產業發展的角度,客觀分析了小特作物貝母產業的生產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總結提煉了貝母栽培技術,并提出了鹽城市貝母產業今后發展的對策與措施。為鹽城地區貝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鹽城市;特經作物;產業概況;貝母;栽培技術;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S567.23.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3143(2020)06-0053-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20.06.012

Abstract: For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Yancheng. Through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layout and status of the special economic crop industry in Yancheng, and objectively analyzed the produc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mall special crop Fritillaria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cash crop industry, and summarized and refined Fritillaria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Fritillaria industry in Yancheng.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ritillaria industry in Yancheng.

Key words:? Yancheng; Special economic crops; Industry overview; Fritillaria; Cultivation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鹽城地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自然資源豐富,農業特色明顯,是江蘇省傳統的農業大市。在“十三五”期間鹽城市農業結構調整,棉花作為20世紀全市農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的主導經濟作物,面積急劇萎縮,除部分轉種糧食作物外,以中藥材為代表的特經產業也隨之應聲而起,面積逐年擴大。在鹽城市,以中藥材為代表的特色經濟作物種植歷史悠久,境內射陽和洋馬更是有著“中國藥材之鄉”的美稱?!笆濉逼陂g,鹽城連續三年以“縮棉穩糧擴特經”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主基調,在棉花萎縮的背景下,特經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老特產業穩步發展,新興產業蓬勃興起,是華東地區最大的中藥材生產基地。

1? 鹽城市特經作物產業總體概況

受種植歷史以及市場影響,目前鹽城全市中藥材種植的種類70種左右。白首烏產業在濱海地區以本地企業加工為主,甜葉菊產業在東臺地區以招引外地加工龍頭企業運作為主,該兩藥材均瞄準市場行情、立足區域優勢、聯合科研推廣單位、建立產業聯盟,以基地帶動農戶發展方式構建了產加銷一體化體系。瓜蔞生產以流轉規模種植為主,主要分布于鹽都、建湖、濱海、響水等鹽城中北部地區,在阜寧掛牌成立了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初步進行瓜蔞籽加工與銷售,但加工能力尚有欠缺。菊花種植連年擴大,與農寶齋、加多寶等飲料加工企業建成供銷關系,以射陽、亭湖為中心,呈現全市擴張趨勢,農戶參與度較高,其中以鶴鄉菊海產業園影響巨大,但缺少自主加工生產的品牌。其他如秋葵、辣根、精油玫瑰,以及部分水生作物也在相關合作社、回鄉創業者以及少數種植大戶的帶動下興起燎原之勢。據條線初步統計,2020年鹽城全市特種經濟作物總面積已達2.659萬hm2,比2015年末的1.551萬hm2增加36.3%。由此可見,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適度引導調整,發展經濟作物得到了農戶的支持認可,符合農業結構調整要求,為當地農民增收提供新的空間。

2? 鹽城市貝母生產現狀與栽培技術

2.1? 貝母發展概況

2.1.1? 生產現狀

鹽城種植的貝母為浙貝母,一年生。早期由南通海門引入,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零星種植,主要以家前屋后布局為主,少有大田種植,據鹽城市經濟作物技術指導站條線統計與調查,2013年全市種植貝母種植面積為533 hm2左右,2020年已達1767 hm2,主要分布于大豐、東臺兩地,同時涌現了一批貝母專業村,成了村民農業生產的主要經濟收入。如大豐區新豐鎮仁南村近340 hm2耕地,從事貝母種植超過了60%,東臺市新街鎮東海村近400 hm2耕地有30%以上用于貝母生產。

2.1.2? 存在的問題

一是技術創新不足。當前,全市貝母種植以農戶自主種植為主,面積分散,規模小,傳統種植技術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品種資源單一,主導品種為浙貝系列,多采用世代傳襲的“老經驗”種植,加上農技推廣部門的關注不足,管理粗放,靠天定產,產量、品質得不到保證。

二是服務體系不健全。雖然鹽城市貝母種植面積在“十三五”期間得到了一定增加,但是作為鹽城地區的小特作物,各級科研、推廣部門對此關注力度不大,科研推廣類項目支撐基本空白,導致品種更新、配套技術創新難。市縣鄉三級均沒有配套相應推廣服務機構,在日常農技推廣服務中也是偶爾關注,一筆帶之。

三是產業化水平低下。鹽城地區產貝母多為一年生,作為種貝資源以鮮貝出售,流通環節主要以農村經紀人收購為主,充當是“二道販子”的作用。訂單生產、成片規模流轉種植少有,且深加工企業更是嚴重缺乏,產業融合度不高,主要以出售初級產品為主,貝母加工生產附加值低。

四是市場風險掌控弱。貝母面積小,農戶以自留鱗莖作為種貝,從事來年生產,市場波動風險不大,但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自留種貝資源明顯缺乏,只能購買鮮貝進行種植,一般需用種鱗莖 3000~3750 kg/hm2。據近幾年市場價測算,僅購種就需要成本4500元/hm2左右,一旦因面積產量增加導致市場波動較大年份,其產品效益就會出現大幅下降,乃至出現成本難以收回的局面,進而影響整個產業發展信心。

2.2? 栽培技術

2.2.1? 種植方式

浙貝母適宜溫暖和濕潤且陽光充足的環境,大田種植一般采用鱗莖繁殖方式,于10月中下旬露地播種,在6℃以下越冬休眠,次年2月份地上部逐步加快生長,到5月上中旬左右采挖收獲。栽種1個鱗莖,次年地上種莖枯黃后,地下會長出相似的兩個鱗莖,可全部作為商品,或一個作種,一個作商品。根據種鱗莖直徑的大小,密度在18.0萬~30.0萬株/hm2[1]。為提高耕地復種指數,一般套種玉米、大豆等作物。鹽城沿海地區作為商品的一年生鱗莖不直接加工處理,還需在浙江地區進行再次大田種植,在一定程度上屬于種鱗莖。

2.2.2? 田間管理

一是中耕除草。在浙貝母整個生長期一般需進行中耕除草4次,堅持防早防小原則,主要集中在貝母未出土前和幼苗期進行雜草防鋤。播種后,可以及時采用藥劑進行封閉除草。實際生產中,越冬期采取玉米稈或稻草進行畦面覆蓋,可有效減少雜草發生,還能起到保暖保濕和松土作用。到植株封行后只能采取人工拔草的方式。

二是科學施肥。浙貝母是耐肥植物,對氮肥的需要量很大,其次是鉀肥,生長周期內一般需施肥3次,分別為基肥、苗肥和花肥?;室┤獜秃戏?50 kg/hm2以上;在翌春齊苗時施苗肥,施尿素225 kg/hm2;3月下旬打花后追施花肥,肥種和施肥量可根據苗情施用,一般施尿素150 kg/hm2和硫酸鉀105 kg/hm2。另外還要結合植株長勢適當增加施肥次數和根外追肥,前期根外追肥可葉面噴施速綠精、海生素等,中后期根外追肥可用磷酸二氫鉀等進行葉面噴施。

三是防澇降漬。浙貝母喜濕潤,比較耐旱,忌積水,優選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田塊種植。在出苗期和鱗莖生長較快時期,保持田間適宜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2]。在鹽城地區貝母鱗莖快速生長期正值春季多雨季節,要防止澇漬危害,做到雨后及時排除積水,力爭田間無積水,以防積水造成鱗莖腐爛。

四是病蟲防治。浙貝母主要病害有灰霉病、黑斑病、干腐病、軟腐病等[3]。要及早關注,選擇適宜藥劑,早防早治,也可通過輪作套種、種鱗莖處理、藥劑噴霧提早預防。同時要特別注意對地下蟲害的防治,主要有蠐螬、金針蟲、金龜子幼蟲等[4]。除進行水旱輪作、 人工捕殺幼蟲外,為害嚴重的田塊可用辛硫膦等農藥制成毒土或毒水澆灌。

五是摘花打頂。此為貝母生產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對整體產量尤為重要。摘花打頂可以減少地上部養分消耗,促進地下鱗莖膨大,同時加快二稈生長,使養分累積并儲存于鱗莖而提高產量。鹽城地區摘花打頂時間一般在3月中下旬,當植株有2~3朵花開放時,在晴天露水干后,將整個花序摘除。

3? 鹽城市貝母產業發展策略

3.1? 調研規劃,優化區域化布局

特種經濟作物,尤其是中藥材,以其特有的專用優勢,社會需求無法與糧油菜等大宗作物相比,原材料與成品市場關聯度巨大,盲目擴張、一擁而上必然帶來市場飽和,效益下降。為此,要加強市場供求關系的分析判斷,根據市場信息調控貝母生產布局,穩定好老產區,適度發展新產區,合理控制總體發展規模。同時要在主產區域,因地制宜,明確專人負責貝母生產的服務推廣工作。

3.2? 加強引導,推進規?;洜I

農業生產長期以來的家庭經營模式已逐步退出舞臺,規模經營是主導方向。在農戶有自主種植意愿的前提下,地方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引導,通過行政推動的手段,扶持發展一批規模種植基地,為貝母品種的研發、技術的創新提供空間,示范帶動周邊農戶應用新技術、新品種,進而提高貝母產業的組織化程度。

3.3? 科研攻關,實行規范化與標準化生產

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扶持,加強與經濟作物科研院所的合作溝通,借鑒瓜蔞產業成立省級研究院的模式,聯合開展品種選育、技術創新、病害防治等專項研究試驗。重點針對貝母多年連作病害多、品種單一造成質量下降等生產實際,選育抗性品種、優化栽培技術、推廣間套種模式,并制定相應的生產技術規程,穩定提高貝母的產量和品質。

3.4? 加大加工研發,擴大產品應用空間

在現有加工成品的基礎上,加大與各大專業院校的合作共建,瞄準貝母的藥用價值,研究開發中成品新品種,拓寬產業鏈條,增加貝母使用量,調節貝母市場供求關系,穩定市場價格,保障農戶種植效益。

3.5? 龍頭帶動,提高產業化水平

引進龍頭企業,加強與制藥企業的連接,建立產業發展戰略聯盟,落實種苗供應、訂單生產措施,開展產銷對接,形成產銷利益共同體,協力維護市場秩序,提高社會組織化、產業化水平,掌握市場行情的話語權,增強貝母產業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4? 小結

鹽城市貝母產業發展需要在遵循市場規律,堅持適度發展的基礎上,加強品種技術的研究集成,建立完善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招引培育一批深加工龍頭企業,建立規模種植基地,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貝母,實現種苗統供、訂單生產,建立產業合作聯盟,保障農戶種植效益;強化科研院校合作共建,研發推廣新產品,調節改善市場供求關系,穩定市場行情;同時建立技術服務推廣體系,引進培養專業人才,為地區貝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 鄭小東,金再欣,劉小麗,等. 浙貝母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 安徽農學通報,2008,14(18):174-175.

[2] 陳體員,吳守燦,劉小麗. 浙貝母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 果蔬天地,2005(9):5.

[3] 呂先真,鄭永利,潘蘭蘭,等. 浙貝母主要病害及其綜合防治[J]. 安徽農學通報,2006, 12(2):85-86.

[4] 張云輝. 海門市浙貝母高產栽培技術初探[J]. 農民致富之友,2016(10):152.

猜你喜歡
鹽城市發展對策栽培技術
A Sunny Season
鹽城市最美僑界之星事跡報告會成功舉辦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場現狀與發展對策
江蘇省鹽城市美術教師新作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