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CT與MRI對腦梗死的診斷作用對比評價

2020-12-30 14:03李雪超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1期
關鍵詞:CT檢查靈敏度特異性

李雪超

【摘要】 目的:CT與MRI對腦梗死的診斷作用效果對比。方法:將我院干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82例作為觀察對象,對患者先后實施CT檢查以及核磁共振檢查,對比兩組診斷的特異性、靈敏度、準確率及陽性檢出率。結果:核磁共振檢查的特異性、靈敏度、準確率相比于CT檢查的特異性、靈敏度、準確率,具有顯著優勢(P<0.05),核磁共振檢查的陽性檢出率相比于CT檢查的陽性檢出率,具有顯著優勢(P<0.05)。結論:CT與MRI對腦梗死的診斷作用相比,有顯著差異,核磁共振檢查的檢查準確度更高,為了使診斷結果更加明確可以采用兩種診斷方法結合的形式進行檢查確認,避免出現漏診以及誤診現象,提升患者的診斷有效率,避免耽誤治療。

【關鍵詞】 核磁共振檢查;CT檢查;特異性;靈敏度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 (2020) 21-071-01

腦出血患者一般會出現腦梗死,而腦梗死與腦出血的治療方法相反,需要進行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凝和溶栓等治療,如果出現腦梗死漏診會對疾病的治療方案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患者出血面積增大,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明確的診斷,核磁共振掃描和C掃描能夠成為臨床中患者腦血管診斷的重要依據[1-2]。本次對患者實施不同的診斷方案,探究CT與MRI對腦梗死的診斷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能與醫患人員正常溝通,無語言功能性障礙;入組患者經家屬及本人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已經確診為腦梗死的患者。排除標準:伴有嚴重的器官腫瘤疾病的患者,精神狀態不穩定無法配合參與研究者;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齡(66.2±2.5)歲;本次經倫理委員會認定許可研究。

1.2方法患者就診后需要對其血脂、血糖情況進行檢查,同時對吸煙史、發病年齡、飲酒史以及臨床癥狀進行記錄,詢問是否有腦血管病史。進行心臟彩超檢查以及腰穿腦椎液檢查,并做好指征確認后進行MRI檢查以及CT檢查,檢查后由兩名經驗豐富的核磁共振醫師以及CT醫師進行閱片,同時進行診斷,密切觀察患者的轉歸情況,并進行記錄,直至明確診斷。

CT檢查:利用128排256層的CT掃描儀進行檢查,先進行平掃,患者取仰臥位,選擇110kV的電壓,螺距Imm,間隔5mm.掃描2mm層厚;掃描后將數據收集,傳人工作站CT診斷表現低密度為腦梗死。

核磁共振檢查及診斷:核磁共振利用磁共振成像,患者取仰臥位,行常規TIW1、T2Wl、FLAIR、彌散掃描,收集數據傳人工作站,腦梗死為DWI高信號,ADC低信號。

1.3觀察指標特異度一真陰性/(真陰性十假陽性)×100%;觀察核磁共振檢查、CT檢查結果(準確率、特異性、靈敏度)及陰陽性檢出率。

1.4統計學方法本次CT與MRI對腦梗死的診斷作用效果對比調查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分析,準確率、特異性、靈敏度行卡方檢驗,用(n%)表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檢查準確率、特異性、靈敏度比較觀察組的特異性、靈敏度、準確率相比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數據比較見表1。

2.2核磁共振檢查及CT檢查的檢出率核磁共振檢查的陽性檢出率81例(98.78%)相比于CT檢查的陽性檢出率71例(86.59%),核磁共振檢查檢Jm率更高(X2=8. 9912, P=0. 0027).

3 討論

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為腦卒,腦卒為致死的第二大疾病[3]。腦卒需要判定是否為腦梗死,腦梗死是由于血管粥樣硬化導致腦組織缺氧而產生的病變,腦梗死占腦卒中70%左右,患者存在腦梗死又存在腦出血,會為治療帶來難度,因此,需要明確患者的腦梗死癥狀,同時提出診斷依據,為后續治療提供有利判斷,CT為腦梗死的診斷常見辦法,利用精確的X線對器官進行連續掃描,分辨率較高。核磁共振檢查能夠對病變位置以及結構進行良好的顯示,能夠顯示出氫質子的磁場情況,分辨血管是否堵塞,敏感度較高MRI檢查相對于CT而言,顯示腦血管的病變大小以及為其定性的優勢更加顯著[4-6]。

核磁共振檢查的特異性、靈敏度、準確率相比于CT檢查的特異性、靈敏度、準確率,優勢顯著(P<0.05)。核磁共振檢查的陽性檢出率相比于CT檢查的陽性檢出率,核磁共振檢查檢出率更高(P<0.05)。

綜述,CT與MRI對腦梗死的診斷作用相比,有顯著差異,核磁共振檢查的檢查準確度更高,為了使診斷結果更加明確可以采用兩種診斷方法結合的形式進行檢查確認,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 姚改.MRI與CT影像檢查在老年多發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 (23):113-114,

[2] 劉曉蓮,安菊巖,王林佩,王紅昆,王建華,糖尿病性與非糖尿病性腦梗死CT診斷的臨床特點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3):86.

[3] 羅亮.MRI檢查與CT檢查在早期腔隙性腦梗死患者診斷中的價值比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 (33):90.

[4] 陸成棟,螺旋CT頭頸部血管成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J].中外醫療,2019,38 (31):181-183.

[5] 余紅亮,王愛強.CT與磁共振成像在多發性腦梗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對比 [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9,20 (05):474-475.

[6] 肖菁,吳美花,林麗萍.MRI和CT檢查在老年多發性腦梗死患者診斷中的比較研究[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9,25 (05);629-632.

猜你喜歡
CT檢查靈敏度特異性
導磁環對LVDT線性度和靈敏度的影響
地下水非穩定流的靈敏度分析
精確制導 特異性溶栓
X線鋇餐造影和CT檢查在食管癌診斷中應用的對比觀察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變CT與X線診斷比較分析
BOPIM-dma作為BSA Site Ⅰ特異性探針的研究及其應用
CT與MRI診斷小胰腺癌的準確率比較分析
重復周圍磁刺激治療慢性非特異性下腰痛的臨床效果
穿甲爆破彈引信對薄弱目標的靈敏度分析
兒童非特異性ST-T改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