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教育家型校長素養的核心

2020-12-31 02:16嚴華銀
中小學校長 2020年6期
關鍵詞:理性校長價值觀

□嚴華銀

從思維角度,理性就是培養對終極知識的追求興趣及隨之而來的懷疑能力,強調直達問題核心,超越并克服自身弱點,強調實證而非感性認識。理性既是思維方式,也是行為方式,還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精神和人格。所以,我們評價優秀者,常常謂之富于理性精神。

富于理性精神的人,一般認識全面,對于人、事或物能夠從多個方面去了解,詳細分析,準確預判,從感性的多個方面進行了解并換位客觀分析、判斷和推理。這樣的人富于自信與勇氣,冷靜謹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具備獨立自主、勇敢擔當的人格。

與理性相反的是 “非理性”。非理性的人,常常表現為雖思維正常,但常常情緒化,走極端;大腦機理正常,但因反應緊張、慌亂、相對遲鈍,造成瞬間思維斷路或者輸出困難,導致所謂不加思考的行為。

在中國有那么一群校長,他們理性辦學,堅守理性的教育,辦出了不一般的學校。從2015 年開始,筆者與教育部名校長培養基地的17 位領航校長同學共進、教學相長。我深入他們所在的學校,觀摩課堂,參與教研,與師生座談,發現了與一般學校很不一樣的教學生態。教師普遍自尊自信、氣正言直、富于鮮明個性和勃勃生機;學生思維活躍、敢于追問,像教師一樣熱愛并關心學校,尤善于 “建言”,為學校的發展和未來踴躍建言獻策。待深度了解、分析并梳理領航校長的 “言行事功”,我發現萬里挑一的領航校長,其脫穎而出絕非偶然。他們總是站在高位,謀深遠,持久念;從來多質疑,想透徹,不輕信;一旦認定,則一意執行,絕不左顧右盼,所以他們常有突破和創新。這些恰恰是理性思維、精神和人格的集中體現。

“教育家” 區別于一般教育人的,主要是教育思想。思想何來?思想是在實踐大地上生長出來的理性之芽! 富于理性和思想的校長,才有可能引領教師的理性思考,辦出理性的教育,培養出理性的人才。我們今天還不大可能要求所有的校長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但要求所有的校長要有成為教育家的追求,要有教育家的特質,要有理性,應是理所當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盵1]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校長要發揮作用,貫徹執行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帶領廣大師生理性辦學。

那么,校長又如何修煉提升自己的理性呢? 從教育家型校長的成功實踐中,我們得到如下啟示。

一、立意高遠:通過價值觀引領理性健康發展

學校和校長的價值觀問題不容忽視,這與理性息息相關。價值觀的認同是人理性思維和選擇的結果,但人的理性思維又總是受制于一定階段的主流價值觀。而基于理性的價值觀認同,相較于強行灌輸,則更有生命力,更能持續。這種認同,又反過來保障思維的方向和基準,保障思維的價值理性高度。有鑒于此,校長的理性培養也必須從價值觀的確立出發。今天,國家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自應統領教育的一切觀點、思想以及實踐。人生的意義,在于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給世界和未來留下有意義的東西,其追求遠遠高于物質價值。同時,教育自身的價值,比如立德樹人,不僅利己,而且利他、利國、利民;育人以愛而不是恨,授人以漁而不是魚,教人以思而不僅僅是 “知” 和 “能”,這些需要捍衛且孜孜踐行。

對于上述所言的價值觀,我們一方面要在科學理解的基礎上認同和堅守;另一方面,則應以此對照現實教育、本校教育的是非、長短和優劣,并引領教師或傳承發揚、或修補完善。領航校長班中的張勇,是海南陵水中學校長,他率領全校教師,用兩年左右時間,梳理、整合、凝練出 “仁智教育,山水文化” 的辦學新理念;天津南開中營小學華聯校長,在很多學校大搞 “運動式” 文化建設時,堅守百年前建校之初劉寶慈校長確立的 “勤、樸、敏、健” 的校訓。兩位校長一南一北,一變一守,卻都經由審慎、細致、縝密的思考、分析與研究。這樣的價值認同,是校長引領團隊理性思維的結果。而這一過程,又充分體現著價值觀的引領。價值觀與理性的頻繁互動,可以大大提升校長的思維品質。特別在當下,科技競爭、未來挑戰推動著各行各業的發展,我國教育的改革也進入攻堅克難期,而應試升學的壓力依然不減,如何順利度過學校教育的 “膠著” 時刻,需要所有的校長在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之間找到平衡,這需要思維和行動的智慧。

二、精準定位:在校長價值的實現中錘煉理性

校長的職能在于按照教育規律、人才成長的規律,引領教師“因材施教”,立德樹人。人是活生生的個體,教學則是發展個體的思維和個性,這就要求教師也必須富有創造意識,在教學中學會量體裁衣。教師的這種理性思維,當然得靠校長引領、示范和帶動。在現代社會中,學校絕非孤立的存在,行政和社會對于學校的管理、影響和干預或多或少存在,這就要求校長必須努力成為確保師生安靜教學、學習的 “過濾器” “安全閥”,而不是一般行政和社會的 “傳聲筒”和 “路由器”。在這一過程中,對上級文件精神、各地先進經驗、媒體宣傳典型,校長與教師 “合力” 進行比照分析,提煉整合,融會貫通,擇其大要而不為瑣屑干擾,為我所用卻又不被牽引左右。領航校長分布在全國各地,有些地方行政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泛濫,事無巨細管頭管足,令人無所適從。有校長說:“如果我們真的將所有的來文一一傳達和落實,就什么教學的事兒也做不成了?!鳖I航校長超越一般校長的,還是理性應對的智慧。其智慧就在于善于化腐朽為神奇,與教師共同研討,巧用化解和整合,最終將形式大于內容的條文、要求和規定消弭于無形,不讓正常的教學受到干擾。這一過程,倒反而成為教師與校長理性思維成長的鍛煉機會。

三、筑穩基石:從哲學經典中汲取智慧

如何才能具有理性思維? 一方面,需要校長和教師掌握思維的基本工具和方法,這必須通過邏輯知識、思維理論的學習和積累。校長與教師要閱讀哲學,特別是教育哲學經典,要閱讀哲學大家的傳記,從中獲得思維品質的提升。一般人總認為西方人重理性,東方人重感性,一談哲學便是古希臘三杰。這些我們當然需要學,甚至崇尚理性教育的很多教育哲學家我們都應該虛心學習;但萬不可忘記,我國先秦時期也曾經涌現出燦若星辰一般的哲學大家,如孔孟老莊的儒、道哲學一點也不遜色于人。所以在學習和借鑒方面,我們還是要秉承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的原則,汲取古今中外的哲學精華。關鍵的問題還不在此,而是我們的閱讀、借鑒,究竟側重點在哪里? 是理念的接受,主張的移用,還是思想的傳承? 從現實的狀況看,這三種情況都普遍存在。我以為在這一問題上,還是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華。我們要汲取的精華是理性,是理性思維、理性精神和理性人格;其次是那些經由歷史驗證、千錘百煉的真理性 “思想”。青海西寧第二十一中學的于大偉校長,從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生活” 觀中深悟并提煉出“過一種豐富多彩的有意義的教育生活” 的主張;寧夏銀川金鳳第三小學的王曉川校長深研儒家價值觀和 “六藝” 教育,創立 “說學教育” 模式,提煉出 “說以成理,學而至善” 的教育思想。這些,就是根植傳統和學校歷史并進行理性思考后的教育原創。

四、變革治理:通過放權賦能解放大腦

治理喊了這么多年,變革依舊緩慢。除了管理系統的慣性,還在于校長自身的管理理念和自覺,也在于一時難以找到切入口和抓手。如今,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給治理變革插上了翅膀,問題是校長肯不肯、敢不敢 “放權” 和“賦能”? 敢不敢在 “放權” 中讓“治理” 真正落地,做到人人各得其所,管理者有權、有事、有責、有擔當? 肯不肯在 “賦能” 后,使人人心靈自由,主動作為,勇于探求,敢于創造? 關鍵是,一旦實行,校長從此可以從權力掌控的自我陶醉和管理事務的繁雜瑣屑中 “解放” 出來,最終 “解放” 的是自己的大腦??傆行iL調侃,自己是 “屁股指揮腦袋”,大腦從來就不長在自己頭上。他們渴望頭腦能靜下來想點問題,真正的教育問題、教育的真問題。當 “大腦” 一旦真的歸位,校長就可以閱讀和思考,探索學校教育的本真和初心;就可以登高望遠,暢想和勾畫學校發展的愿景和學生發展的真諦;就可以放低姿態,沉下心來,觀察教學,聽取意見,博采眾議;就可以斟酌和權衡,集思廣益,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而科學決策。

山東臨淄晏嬰小學的孫鏡峰校長正是通過賦能、放權,通過機制激發,保障教師自我管理、自主發展,從而讓自己跳脫出來,專注思考、探究農村小學教師發展、課堂教學以及學生學習中長期存在的僵化、機械、刻板問題,尋找學校嚴重缺乏生機的原因。在理論學習和專家幫助下,他終于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和抓手。他從引導教師圍繞國家課程標準在各學科教學中的具體落實入手,在短短數年時間里,讓教師的水平大幅度提升,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學校師生的教學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校長“大腦解放”[2]之后的“慢思考”[3],以靜制動的大智慧,真正讓校長回歸校長角色,進而讓學校真正回歸教學。

五、反思成?。涸跊Q策和管理實踐中磨煉人格

人的正確思想源自哪里? 只能是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北京市中關村第二小學的楊剛校長很年輕,常被人戲稱為“年輕的老校長”。言其“老” 并非言年齡,他還很年輕;也并非言 “老態”,他還相當青春?!袄稀?,是夸他的沉穩、練達,“每臨大事有靜氣”。楊校長并非天生如此。中關村第二小學也經歷過一些曲折,楊校長一開始時也緊張,感到壓力山大,但他經過慢慢調整,讓自己逐漸冷靜、理智下來,客觀分析原因,努力尋找事實和真相,與班子和團隊細致研讀文件、政策和法規,商討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通過匯報行政部門請求支持,借助媒體輿論正確導向,調動社會資源合力調解,與相關人員積極溝通,校長和團隊按分工積極主動作為,很快化難為易,化危為機,解決了問題。楊校長以此為契機,與班子成員、全校教師反思既往,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讓危機及其處理成為自己與教師理性發展的過程和機會。領航校長身上獨特的理性人格,幾乎都是在這樣的歷練中逐漸磨煉出來的。

當前的競爭、生存壓力、發展特別是轉型的挑戰,使校長身心俱疲。多年前,我曾疾呼 “校長:誰來保護?” 呼吁采取強有力的機制“寬容和保護校長”。[4]這個問題到今天并無多大的改觀。而發展理性思維、精神和人格或許可以從校長自我的角度 做出積極的改善,但還需要行政部門、社會多方力量的幫助和支持,對校長的培訓,要從單一的思想灌輸、理念傳播、模式推廣,走向思維啟迪、精神引領和人格塑造。另一方面,校長在修煉自身理性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和重視教師理性的培養,通過放權賦能,通過決策示范、民主協商、良性互動,通過營造自主、寬容、安全的教育生活,使教師與校長互學共進,比翼齊飛。

猜你喜歡
理性校長價值觀
“雙減”的路向反思與理性審視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三德)
人人都能成為死理性派
校長的圣誕節這花是你的嗎?(一)
校長老爸有點兒傻
校長老爸有點兒傻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改革牛和創新牛都必須在理性中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