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式水泥版畫在課程中的實際操作

2021-01-01 10:41賈珩
求學·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關鍵詞:中高年級

賈珩

摘 要:版畫以各種材料為媒介,在板面上進行刻畫,最終印出來。早期水泥版畫風靡一時,但對于中高年級學生而言仍是不易操作的版畫類型。結合活字印刷術所形成的新式版畫,在保留版畫的傳統特色基礎上,可以解決水泥版畫的制作難點,形成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

關鍵詞:水泥版畫;新式版畫;活字印刷術;中高年級

一、傳統版畫與現代版畫

(一)傳統版畫歷史悠久,題材涉獵廣泛

我國現存有明確年份記載的版畫作品,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作于公元868年??傮w上看,早期版畫作品大多古樸,內容也以佛教版畫和山水景物為主,其他題材的版畫也有。

早期版畫作品以木版畫為主,木版畫是版畫作品中起源最早的。欣賞木版畫,你會發現由于刻制時刀法剛勁,刻痕具有金石味,印出的作品極有力度。木版畫通過巧妙的“留黑”、特別的構圖,輔以或單色或套色的形式,表現不同的主題,展現出獨特的風格。

宋代出現了實用性更高的銅版印刷。銅版畫也稱“蝕刻版畫”“腐蝕版畫”。銅版畫繪制工藝相對復雜,為現代三版之一。丟勒、倫勃朗直至現代的畢加索、馬蒂斯,諸多大師都留下了十分精美的銅版畫作品。銅版畫可用金屬刻刀雕刻,也可以酸性液體腐蝕的手段在銅表面“刻”出所需畫面,再把油墨等顏料擦壓進凹槽里,將其余顏料擦去后,把畫紙覆于版上,用銅版機壓印,最終形成版畫。

明清兩朝則是我國版畫的高峰時期,畫譜、小說、戲曲、傳記、詩詞等佳作不勝枚舉。明代版畫不僅用作書籍插圖,而且也用于畫家傳授畫法的“畫譜”,讓不少作品得以保存與流傳開來。

(二)繼承傳統,開發新式材料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現代印刷技術越來越成熟,逐漸替代了木版畫的功能。人們開始不滿足于傳統版畫,現代三版(銅版、石版、絲網版)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它們重視工具和材料,采用不同板材、技法,創作出的版畫的風格也各有不同。

絲網版畫也叫孔版畫,借鑒工業的花布印刷法,將顏色進行刮壓,從網孔漏至表現媒介上。在廣告、服飾圖案等方面,隨處都能見到絲網印刷的作品。絲網版畫由于制作快捷、經濟,大小靈活多變,得以廣泛運用,成為世界版畫的主流,是一種頗具現代感的版畫類別。石版與銅版畫類似,只是材料不同,作品更具金石氣息,硬朗大氣,獨具一番風味。

二、新式水泥版畫面臨的挑戰

低年級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高昂,但手腦不夠協調,手部肌肉也未發育完全,大腦所想的畫面,往往畫不出效果,對手工制作更是力不從心??偟膩碚f,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低年段學生學習美術的主要問題。中年級開始,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內容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能單獨進行較難的畫作繪制和中等難度的手工制作。高年級可謂小學生涯中知識儲備和行動力最高的階段,學生的執行力與完成度都是最好的。所以,版畫的教學主要在中高年級中展開。

(一)場地自由

無論是傳統版畫還是現代版畫,都需要一定的空間來制作,特別是學生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甚至整間教室都需要被占用為工作室。在學校的日常教學中,開辟出一個獨立的空間專用于版畫制作,這是很難做到的,除非校內開設有專門的特色社團。對于普通的校本課程來說,這就要求版畫制作時能夠縮小工作的場地,或提高場地的利用率,以方便場地的清理,恢復教室日常教學的功用。

(二)需簡化制作步驟

雖然新式版畫的教學針對的是中高年級學生,但從日常教學中不難發現,小部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是有所欠缺的。相對于現代版畫傳統版畫制作起來步驟皆較為煩瑣。即使步驟清楚明了,但木刻危險系數不容小覷,銅版腐蝕方法不易掌握,更不要提專業的絲網印刷與堅硬的水泥版畫制作了。

(三)想印就印

制作傳統與現代版畫時,學生必須去專用教室,特別是涉及到操作機器時,更是依賴于場地,無法想印就印。如果制作時稍有失誤,因為無法修改,可能得整版重來,耗時耗力耗材料,最重要的是積極性會受到打擊,如果是學生,也許幾次以后,興趣便會大打折扣。最后制成的底版一般也會因較重而不宜挪動。

以上談到的還是單色版畫的情況,如果制作套色版畫,就需要制作多套底版,工作量大不說,失誤的概率也隨之大大增加,如此也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三、活字印刷術的啟發

(一)取長補短,解決重難點

最早出現的并不是活字印刷術,而是雕版印刷術。早期的雕版印刷就好比木版畫,一旦有錯誤,就需要整版重刻。后來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便是將文章拆成一個一個文字,規定好統一的規格,后期再根據文章內容,將文字排版即可印制成文。其實,新式版畫的制作方法可以借鑒活字印刷。我們可以將畫面中的人或物分開雕制,將畫面零件化,只要掌握好大小、比例即可。這樣不僅有利于降低失誤帶來的影響,還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零部件的制作,學生也不一定必須在專用教室內開展作業。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作難度,而且把學生從專用教室中“解放出來”,使學生在課間想來擺弄兩下版畫作業也成為了可能。

為了最大程度保留版畫獨有的金石意味,我決定使用水泥來制作版畫。水泥是現代城市建造高樓大廈時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所以,對于現在的學生而言,這正是一種隨處可見的材料,它區別于泥土這種天然材料,更具現代感。

(二)綜合材料,易于重組印制

水泥是粉狀水硬性材料,加水攪拌后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最后變得尤為堅固。水泥膨脹性適中,硬化后變形不明顯,微小的變形可忽略不計。這些特性使得水泥制品的使用時長大大提高,且制成的版畫底版易于重復使用。水泥堅固的這一特性在建筑業是優勢,但如此堅硬的表面用于版畫時會讓學生束手無策,就是成年人也要付出相當多的時間和利用高級工具才能刻出不錯的作品。但如果采取逆向思維,那么,“刻”也可以變得很簡單。首先需要根據畫面事先制作各零件的底座,在底座水泥里包入強力磁鐵,便于后續印刷時將部件吸附在鐵板上,這樣印制時,各部件不容易移位。其次,用502膠水在底版上迅速畫出事物的形狀,最好形狀內部也涂滿膠水,趁著膠水未干,將其按進水泥粉中,幾秒后膠水干透,將底版拿起,拂去多余的水泥粉即可。這樣的步驟重復幾次后,可獲得有一定厚度的且未完全硬化的小水泥版,用工字釘的金屬尖頭在表面和邊緣進行細節刻畫,就可以獲得一個個精致的小部件了。最后只需像活字印刷術一樣,將各零部件貼在鐵板上,組成一幅畫,再印制即可。這樣制作出的底版靈活度很高。比如一個人物,如果將各部分分得細致,那么使用不同的動作、臉部表情、服飾等,就可以自由靈活地組成幾個甚至十幾個人物形象,同學們還可以互通有無,讓畫面變得更加豐富!

綜上所述,新式的版畫在保留傳統版畫的金石味的基礎上,用獨具特色的材料進行制作。這種作業形式讓學生親自參與每一步的制作,真正以學生為主,相信最終的成品會讓學生更有參與感與成就感。而這也將成為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驅動著他們探索版畫更優秀的表現形式與內容,繼續感受藝術之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8).

猜你喜歡
中高年級
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方法及相關問題探尋
課改背景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的教學方法探析
網絡環境下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拓展的策略
小學數學中高年級學生運算能力培養策略
小議小學中高年級說理文教學中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探究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預習習慣的培養策略
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程中對“自主閱讀”教學的嘗試
啟發式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