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血清PG、G-17和TK1對早期胃癌診斷的相關性研究

2021-01-01 14:53譚翠蓮黃云妍周敏霞鄭少娟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17期
關鍵詞:胃泌素早期胃癌

譚翠蓮 黃云妍 周敏霞 鄭少娟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患者采用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胸苷激酶三項指標聯合檢測方式對病情進行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早期胃癌、其他消化系統腫瘤疾病、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各30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體檢的同年齡段健康人群30例,分別將其定義為研究1組、研究2組、研究3組、對照組。采用ELISA法和化學發光法對四組研究對象的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胸苷激酶三項指標水平進行測定,對比各項檢測結果及檢測結果陽性率。結果:研究1組研究對象血清胃蛋白酶原I水平均低于研究2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2組低于研究3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3組低于對照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1組研究對象血清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17、胸苷激酶水平均高于研究2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2組高于研究3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3組高于對照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1組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胸苷激酶檢測結果陽性率高于研究2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2組高于研究3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3組高于對照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胸苷激酶三項指標水平會明顯異于胃部良性病變和其他消化系統腫瘤疾病患者,以及正常健康人群,臨床上可以將上述三項指標,作為早期胃癌患者病情篩查和診斷的重要參考依據,提高診斷速度和準確性,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有效治療時間,使其轉歸更加理想。

[關鍵詞]早期;胃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胸苷激酶;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17-0078-02

早期胃癌具體指的是癌變組織發生在胃黏膜層及黏膜下層位置,不論其分部范圍的大小和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1-2]。本文研究早期胃癌患者采用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胸苷激酶三項指標聯合檢測方式對病情進行診斷的臨床價值。匯報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早期胃癌、其他消化系統腫瘤疾病、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各30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體檢的同年齡段健康人群30例,分別將其定義為研究1組、研究2組、研究3組、對照組。研究1組研究對象年齡31~75歲,平均(52.8±4.7)歲;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病時間1~13個月,平均(4.6±0.7)個月;研究2組研究對象年齡30~73歲,平均(52.3±4.1)歲;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病時間1~16個月,平均(4.8±0.5)個月;研究3組研究對象年齡34~70歲,平均(52.6±4.9)歲;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病時間1~15個月,平均(4.1±0.5)個月;對照組研究對象年齡35~72歲,平均(52.4±4.9)歲;男性18例、女性12例。數據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方法所有研究對象需要在血液標本采集前保持禁食、禁飲狀態8h以上,于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5mL的靜脈血液,在3000r/min的條件下進行10min左右的離心處理,靜置15min左右之后對上層的血清實施分離,將其保存在-30°C的冰箱中作為待檢測標本。采用ELISA法和化學發光法對四組研究對象的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胸苷激酶三項指標水平進行測定,對比各項檢測結果及檢測結果陽性率。

1.3檢測結果陽性評價標準血清胃蛋白酶原I水平低于70ng/mL認定為檢測結果陽性,胃蛋白酶原II水平高于15ng/mL認定為檢測結果陽性,胃泌素17水平高于20pmol/L認定為檢測結果陽性,胸苷激酶水平高于100pg/mL認定為檢測結果陽性[3]。

1.4觀察指標四組研究對象血清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17、胸苷激酶水平檢測結果;四組研究對象血清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17、胸苷激酶水平檢測結果陽性率。

1.5數據處理采用SPSS18.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P<0.05時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計數、計量資料分別進行χ2和t檢驗,后者以x±s形式予以表示。

2結果

2.1四組研究對象血清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17、胸苷激酶水平檢測結果研究1組研究對象血清胃蛋白酶原I水平均低于研究2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2組低于研究3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3組低于對照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1組研究對象血清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17、胸苷激酶水平均高于研究2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2組高于研究3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3組高于對照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四組研究對象血清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17、胸苷激酶水平檢測結果陽性率研究1組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胸苷激酶檢測結果陽性率高于研究2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2組高于研究3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3組高于對照組,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3討論

早期胃癌患者在發病后并沒有明顯的特異性癥狀,在診斷過程中與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發生混淆的可能性較大,待患者的病情被確診的時候,往往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階段,最佳治療時機也已經錯過。因此,對早期胃癌進行及時準確的篩查,可以使患者的預后得到顯著改善[4-5]。胃鏡檢查屬于早期胃癌篩查過程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目前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6]。隨著近年來相關領域技術的不斷發展,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也已經成為惡性腫瘤疾病早期篩查的一種重要方法,受到醫學界廣泛重視,但單項標志物檢測發生漏診和誤診的可能性較大[7-8]。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胸苷激酶、糖類抗原72-4等均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血清腫瘤標志物,近年來在早期胃癌篩查中被廣泛應用[9-10]。本次研究說明,早期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胸苷激酶三項指標水平會明顯異于胃部良性病變和其他消化系統腫瘤疾病患者,以及正常健康人群,臨床上可以將上述三項指標,作為早期胃癌患者病情篩查和診斷的重要參考依據,提高診斷速度和準確性,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有效治療時間,使其轉歸更加理想。

參考文獻

[1]陳歐,羊建,邱雄,等.胃黏膜血清檢測技術及Hp-IgG抗體在萎縮性胃炎、胃癌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6,33(7):471-472.

[2]喬正梅,王登峰,趙秋劍,等.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在胃癌及胃癌前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7,27(2):198-200.

[3]王政,汪洋,付承林.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檢測在胃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8,28(3):306-308.

[4]王德友,張升波,趙善峰.血清胃泌素-17、癌胚抗原及胃蛋白酶原對胃癌的診斷價值分析[J].癌癥進展,2019,17(18):2183-2185.

[5]張梅,王剛,武青青,等.CRP聯合CA72-4,CEA,CA19-9檢測對胃癌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10):1890-1891.

[6]高洪亮,李寧,張清祿.血清PGI、PGII及G-17檢測在胃癌及萎縮性胃炎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癌癥進展,2017,15(6):654-656.

[7]劉慧,簡潔雯.血清AFP、AFU、CA19-9聯合檢測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意義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4):114-116.

[8]梁美妹,林秋艷,柯振符.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與AFP、CE聯合檢測在原發性肝癌早期診斷的意義[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22):3652-3654.

[9]吳杰,駱驥才,張劍英,等.胃蛋白酶原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變化的意義及其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6):1010-1012,1050.

[10]李永元,劉洪杰.血清TK1、PG以及CA72-4檢測在胃癌篩查以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21(10):1682-1684.基金項目:佛山市衛生健康局醫學科研課題“基于血清PG、G-17

和TK1對早期胃癌診斷的相關性研究”(編號:20210372)

作者簡介:譚翠蓮(1971.09-),女,大學本科,主管技師,研究方向:臨床檢驗診斷學。E_mail:Tcl13928547730@163.com

(收稿日期:2021-3-19 接受日期:2021-4-30)

猜你喜歡
胃泌素早期胃癌
如何通過胃泌素G17檢查結果判斷疾病
胃癌癌前病變有哪些,該如何早期發現和治療
早期胃癌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
“胃潰瘍”反復發作警惕胃泌素瘤
胃泌素-17 無創檢測胃部疾病
早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
胃癌篩查首選胃鏡
馬克思主義早期大眾化研究的重要學術成果
健脾益氣方對化療性胃腸功能紊亂大鼠血清GASEGF水平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