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國有企業黨員意識形態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2021-01-02 22:42文|鄞
企業文化 2021年15期
關鍵詞: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現實

文|鄞 壬

本文闡清了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關于意識形態的主要理論觀點,指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應該具有鮮明的實踐性、人民性、階級性和崇高性,進而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分析了當前國有企業開展黨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路徑。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關于意識形態的歷史唯物主義邏輯

“意識形態”(Ideologie)作為哲學概念由馬克思首創。馬克思在其早期著名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把“意識形態”作為考察和批判德國古典哲學的理論武器,并闡明了其關于意識形態、物質生產活動、人、人類社會歷史等諸多概念的理解,進而形成了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馬克思認為應該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把“意識形態”理解為在現實人類社會歷史中通過物質生產活動而產生的、反映著一定社會階級的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的思想觀念集合體,具有以下四個鮮明的特征:

1.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其產生基礎是現實的物質生產活動。馬克思把當時人類社會的一般意識形態分為三類:一是思想、觀念或理念等德國古典哲學常用概念,二是想象、思維、精神交往等人類的精神活動,三是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市民社會”的學科理論。他指出,以往哲學家顛倒了意識形態與物質生產活動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陷入了唯心史觀的泥塘。任何一類意識形態不過是人類精神方面的生產,本質上都源于人類現實的物質生產活動?!八枷?、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正是通過物質生產活動產生了包括經濟基礎、社會制度、社會交往、意識形態等在內的社會結構以及現實的人類社會歷史。

2.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其歷史的前提是現實的有血有肉的人。以往哲學家顛倒了意識形態與現實的物質生產活動之間的關系,反映了一個錯誤的理論出發點:從抽象的而非現實的意義上去解讀“人”,從而把人的實踐活動禁錮在一定的理論體系框架中。馬克思指出,歷史的第一個前提是真正的人即具有現實意義的、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從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本身出發,把意識僅僅看作他們的意識”。人是通過現實的感性活動建構起來的,本質上是社會關系的總和。

3.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濫觴和發展于現實的人類社會歷史過程中。從現實的人這一歷史前提出發,馬克思展開了對當時包括哲學在內的各類學科的批判,指出這些學科體現的是作為統治階級的資產階級的意志,“充其量不過是從對人類歷史發展的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概括”。首先是物質生產方式的發展引起了社會關系和社會結構的變革和調整,推動了社會分工和職業分化,進而形成一定的社會階級,進而在階級內部形成有利于維護本階級利益的學科理論。

4.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崇高性,其本質要求和最終目的在于實現人類的真正解放。馬克思批判過去哲學家所大聲疾呼的人類自由解放不過是不觸及現實社會根基的形式主義口號,因為“如果他們把哲學、神學、實體和一切廢物消融在自我意識中,如果他們把人從這些語句的統治下解放出來,那么人的解放也沒有前進一步”。真正的人類解放要改變意識形態所指向的社會經濟基礎,通過現實的實踐活動推翻私有制的社會關系和階級壓迫,實現人真正的全面自由發展。

二、當前國有企業黨員意識形態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

黨的十九大以來,國有企業開展黨員意識形態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歷史性進展,把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推進到“最后一公里”,陣地平臺建設融合了新媒體形式、內容更加接地氣,但在實踐中仍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1.部分老黨員的理論范式比較陳舊。由于老黨員普遍較少使用網絡作為學習載體,且在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方針政策上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導致部分老黨員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仍停留在比較傳統的話語范式上。

2.部分年輕黨員理想信念出現離散化甚至坍塌的現象。雖然建立了網絡意識形態的“防火墻”,但仍未形成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圈。年輕黨員是新媒體主要受眾群體之一,且本身接受黨內系統教育時間相對較短,更容易迷失在網絡的各種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或普世價值的思潮中。

3.部分農村基層黨員的黨性修養有待提高。城鄉融合發展使農村原有生產方式出現不同程度的瓦解,在身份轉變過程中,裹挾著自由、民主、博愛等西方普世價值觀正在侵蝕農村基層組織,使部分農村基層黨員出現了政治信仰的離散化趨勢。

4.國有企業退休黨員社會化后的思想過渡問題。一方面,由于黨務工作者在工作前期沒有做好退休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導致部分退休黨員在主觀上產生了被組織放棄的不良心態;另一方面,后續的黨內關心幫扶的責任機制未明確,導致原來企業黨組織對于轉入社區街道后的退休黨員的關心關懷沒有跟上。

三、從四個維度加強國有企業黨員意識形態教育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關于意識形態理論建構對我們開展黨員意識形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要把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考察工具和理論武器,正確把握好理論思辨與現實的實踐活動以及黨員現實生活世界之間的關系。之所以在開展黨員意識形態教育中出現各種問題,歸根到底在于犯了青年黑格爾式唯心主義的錯誤工作方法,過于注重黨建硬件設施等建設和純粹的意識形態理論灌輸,而忽視了結合實際工作學習去開展意識形態教育,導致黨員學做“兩張皮”。

1.從實踐性的維度,開展黨員意識形態教育要緊密結合組織中心工作。純粹理論教化或者改造黨建硬件設備等客觀環境是不夠的,必須把意識形態教育貫徹到現實的實踐活動即組織的中心工作之中。黨務工作者要正確理解意識形態教育與實際工作之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要在改造現實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指導黨組織建構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整體意識。同時,通過結合組織中心工作來豐富創新黨內組織生活的內容,讓黨內組織生活更徹底地發揮凝聚團結黨員運用理論觀照現實和指導工作學習的作用。

2.從人民性的維度,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作為黨員意識形態教育的落腳點和歸宿。一要明確服務對象。意識形態教育的對象不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語境“人”,而是從抽象的人、思辨的人轉向現實的人,為廣大勞動人民群眾而非“選民”服務。二要理解歷史主體。意識形態教育中要引導黨員理解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用唯物史觀辯證看待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三要踐行群眾路線。推動黨員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和工作路線,把考察調研、服務管理等舉措要落到實處,而非停留在形式主義的宣傳口號上。

3.從階級性的維度,要持續加強和推動黨員的黨性教育。一要引導黨員樹立明確黨性的立場?!叭魏我粋€時代的統治思想始終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要讓黨員理解任何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價值取向,因而不存在所謂的“普世價值觀”。二要在現實層面上積極爭奪意識形態的話語權。當代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傾向于以隱蔽的手段滲透進人的日常生活中。??略凇兑巹t與懲罰》中指出,“傳統馬克思主義所強調的針對敵對階級的控制在現代社會逐漸讓位于針對人的身體的政治技術”。對此,黨務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利用好各類線上線下的平臺載體進行意識形態宣傳,同時要避免言語被作出異化的解讀,塑造出具有整體性的黨組織意識形態。

4.從崇高性的維度,要持續推動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歷史唯物主義教育重點之一是讓黨員理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根本訴求是現實的人類解放,增強實踐理想信念的信心和決心。要通過意識形態教育引導黨員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目標,使黨員在理想和現實的雙重變奏中理解和踐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并轉化為具體工作中的精神動力。

猜你喜歡
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現實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我對詩與現實的見解
辯證法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在統一——以《資本論》第一卷為例
歷史唯物主義的五種西方重構模式解析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中的人道主義思想
基于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正義觀再思考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漫畫:現實背后(下)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