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費加羅與伯爵角色的個性化處理

2021-01-02 10:04吳子吟朱倩穎
藝術評鑒 2021年23期
關鍵詞:男中音費加羅伯爵

吳子吟 朱倩穎

摘要:莫扎特作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開創者之一,他的一生共完成了22部歌劇,其中最出色的作品則均出自于創作生涯后期,它們是《費加羅的婚禮》《唐璜》以及《魔笛》。在這三部歌劇作品中,均有重要的角色由男中音聲部擔任,男中音詠嘆調和重唱在這些作品中占了極大部分比重,也凸顯了男中音聲部在莫扎特歌劇中的地位,這充分可以看出莫扎特對男中音聲部的器重。不僅如此,莫扎特筆下的男中音角色一般都具有雙重性格,這更能夠體現莫扎特在對男中音形象進行塑造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心思,讓每一個男中音角色都變得愈加豐滿和立體。而他更是在《費加羅的婚禮》中,把兩個矛盾貫穿整部歌劇的角色仆人費加羅和阿爾瑪維瓦伯爵,塑造成了由男中音飾演的角色。

關鍵詞:莫扎特? 男中音? 費加羅? 伯爵

中圖分類號:J8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23-0151-04

一、費加羅與伯爵的角色性格分析

在歌劇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費加羅和阿爾瑪維瓦伯爵這兩個人物角色均由男中音聲部來演唱,那么,在同一首歌劇中出現兩個男中音角色,人們如何通過作曲家的一度創作和演唱者的二度創作來區分他們之間的差別呢?

筆者認為,“演唱”和“演奏”這兩個詞之所以把“演”字放在開頭,是因為在音樂舞臺上“演”這個字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能否把音樂“演”好,會直接影響到音樂本身的感染力。在歌劇藝術中,歌唱演員在舞臺上不僅僅需要唱得出色,還需要通過舞臺表演來描述歌劇情節,塑造角色形象、刻畫人物心理、展現戲劇沖突。

雖然費加羅和伯爵這兩個角色同屬于男中音聲部,但他們在舞臺上給觀眾的直觀感受和展現出來的表演風格肯定是不盡相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費加羅作為仆人,他是卑微的,盡管他整天生活在城堡中,但他依然代表著市民階級;而阿爾瑪維瓦伯爵則是城堡的主人,身為貴族的他處處高人一等,他代表的則是貴族的利益;2.費加羅遇到自己利益受到貴族侵害的時候,更多是采取積極的辦法去解決問題,利用自己聰明的智慧、過人的膽魄和堅定的信念化險為夷,而伯爵在遇到正義的抵抗時,他首先是心虛的,是不知所措的,并且在自以為是的想出解決辦法之后,往往會發現事情并不能如他所愿,這時候他便會氣急敗壞,跳梁小丑的本性暴露無遺。

二、費加羅與伯爵的舞臺形象塑造

筆者自己是抒情男中音,對兩個角色也都比較熟悉,并且演唱過他們各自的詠嘆調,根據自己的學習和演唱經驗,筆者認為在演繹這兩個角色的時候,我們可以抓住這些背景和特點,塑造不同的舞臺形象。首先,費加羅作為伯爵身邊的仆人,每天生活在城堡中,受到的是貴族統治階級的束縛和壓迫,在復雜的環境時刻保持警惕。因此,出場時費加羅穿著體面的宮廷服飾,彬彬有禮,透著一份篤定和沉穩。而在費加羅知道伯爵想霸占他的未婚妻蘇珊娜時,應該在表情和行為上做一些與之前不同的變化——可以把伯爵的畫像憤怒地扔在地上,面部表情與之前彬彬有禮的樣子截然不同,表現得火冒三丈,同時,堅定的眼神能夠說明費加羅此時已下定決心與伯爵抗爭到底。第二幕時,費加羅把對付伯爵的方法說了出來,這時應該用較為樸實且口語化的口吻來演唱,能夠體現出費加羅的機智和勇敢。當他再次遇到伯爵時,在眼神堅定的同時,表情和語氣還要帶有一些調侃和嘲諷,這樣可以更好的展現費加羅對自己取得這場斗爭勝利的信心。后來費加羅深知與伯爵的斗爭十分不易,便謹慎起來,因此這時的聲音應是理性的,應該通過渾厚的音色塑造此時費加羅的沉穩,通過流動的氣息串聯音樂線條,音樂風格變得更有戲劇性,例如第四幕中的《睜開你們的雙眼》,這是整部歌劇里戲劇性較強的詠嘆調,費加羅在不知道蘇珊娜已有計劃的情況下,誤認為蘇珊娜背叛了他,此時眼神中應該流露出絕望,責怪自己為什么沒能早點認清這個女人,演唱者可以通過樂句間的強弱對比表現費加羅此時心里的矛盾。當費加羅發現所謂的“伯爵夫人”就是蘇珊娜時,演唱者可以馬上大獻殷勤,在她面前拜倒。

與身份低微的費加羅相比,阿爾瑪維瓦伯爵這一角色代表了當時社會典型的貴族形象,專橫而沒有主見,狂妄而淺薄。在第一幕的三重唱中,伯爵偷聽到處于青春期的童仆凱魯比諾對自己的夫人心生愛慕,立馬暴跳如雷,想要趕走凱魯比諾,演唱者可以用怒目圓睜對的表情來表現伯爵的憤怒和對伯爵夫人的猜忌。隨后蘇珊娜得知伯爵要趕走凱魯比諾,便假裝暈倒,這時伯爵假裝攙扶蘇珊娜,實則想占她便宜,唱到這里時可以露出色瞇瞇的眼神,刻畫出伯爵跳梁小丑的形象。第二幕中,伯爵回到房間發現夫人似乎有事相瞞,便認定伯爵夫人藏了男人,夫人解釋是蘇珊娜,但伯爵根本不理會,想立馬揪出那個男人。然而他又是一個好面子的人,認為家丑不可外揚,自己身為貴族怎能讓這種事情丟了臉面,因此在演唱這個場景時,伯爵的眼神一定是飄忽的,這反應了他矛盾的心理,而他又是很顧及形象的,在沒有抓到證據前他又不想讓自己丟面子,因此這時的音量還沒有完全爆發。后來伯爵將門強行打開,發現里面果真是蘇珊娜,夫人并未撒謊,自己卻懷疑夫人背叛了他,并且打了夫人一巴掌,自覺慚愧的伯爵一掃往日的威嚴,給夫人道歉,這時伯爵應是低三下四的,且可以圍繞在夫人身邊以求原諒,此時伯爵滑稽的一面表露無遺。第三幕開頭,一心想霸占蘇珊娜的伯爵終于等到與她單獨相處的機會,這時我們發現即使是在求愛的時候,伯爵依然是高人一等的狀態,時刻不忘自己的貴族身份,演唱這一段的時候要注意,伯爵仍然是虛情假意的嘴臉。第三幕中還出現了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唯一一首伯爵詠嘆調《你贏得了訴訟》,實際上是伯爵的宣戰書,是他陰暗內心的獨白,一開始的宣敘調,似乎是反問費加羅和蘇珊娜,你已經贏得了訴訟?這時伯爵剛聽到這個消息,還沒能緩過神來,所以這里音量不需要太大,語氣也不能特別肯定,要讓觀眾覺得伯爵處在半信半疑的狀態,可以在舞臺上來回踱步思考。整個宣敘調中,伯爵一直處在疑問、自我安慰的狀態中,始終對自己有著盲目的自信,演唱時要保持他一貫高傲的狀態。進入詠嘆調,伯爵先是陷入平靜的思考,他覺得自己要敗訴,這時他的眼神應是默然的,甚至可以無助的搖頭,伯爵認為堂堂一個貴族階級的權威得到了挑戰,似乎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為所欲為了,覺得很不甘,這里應該用一種不可思議的語氣來演唱,以顯示伯爵被束縛之后不能夠接受這一事實的心理狀態。全曲最后一部分時,伯爵已經覺得無力回天,但是按照他的性格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他認為別人在嘲笑自己的不幸,這顯然是他不允許的,因此做好了戰斗到底的準備,想對費加羅實施報復。在演唱這一段時需要演唱者保持粗狂的音量,并且需要面露陰險、憤怒的神態,在全曲終止時,把憤怒推向頂點,雖然歌詞已經唱完,但伴奏還沒有停止,仍然沉浸在角色當中,仍然在回味著從伯爵身上釋放出來的憤怒。最后一幕中,費加羅認出蘇珊娜后,決定將計就計,要給伯爵一個深刻的教訓。而伯爵也很“領情”地中了計,他當時已怒不可遏,把所有人都叫來圍觀費加羅和所謂的“伯爵夫人”親熱,但隨后他發現自己才是那個被愚弄的人,并且他再次冤枉了自己的夫人,所以這次他當著所有人的面給夫人賠禮道歉,整幕歌劇充滿了戲劇性,而飾演伯爵的歌唱演員也必須隨著劇情的發展改變自己的情緒,先是伯爵認為自己被戴了綠帽子之后的歇斯底里,再到發現自己上當后的無地自容,最后羞愧地低頭認錯,這一個個不同的演唱狀態,塑造了一個多重復雜性格的伯爵形象。

三、在二度創作中突出費加羅與伯爵角色的個性化處理

費加羅詠嘆調中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大量運用“急嘴歌”,所謂“急嘴歌”,就是速度急快,節奏規整統一,吐字密集,類似于說唱形式。在演唱急嘴歌時,演唱者必須注意咬字發音,發聲狀態與此前保持一致,要做到氣息飽滿、聲音連貫,也要講究腔體共鳴,由于費加羅正在利用飛快的語速作為武器向伯爵發動進攻,因此干脆利落的發音是必須的,尤其是花舌音“r”出現在很多地方,演唱時不要在“r”上多做停留,元音字母要清晰明朗,輔音一帶而過,吐字更加利索,練到像繞口令一樣,再與本身的音樂旋律和節奏對位。急嘴歌的演唱特點一般來說與劇中角色的性格特點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急嘴歌的運用也在塑造費加羅詼諧幽默、輕松自在而又富有激情的人物形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演唱伯爵詠嘆調時,演唱者一定要注意咬字的清晰,因為伯爵是處于極度憤怒中,所以是咬牙切齒的狀態,要注意氣息的連貫與靈活,并且富有彈性。伯爵幾乎是咆哮著唱完這首詠嘆調,因此演唱者應該輕巧的打開咽腔的所有通道,使氣息能夠通過聲帶清晰地發出聲音,讓聲帶充分振動,這樣能夠引起頭腔、胸腔、口腔等共鳴腔體的振動,使演唱者發出的音量得以放大,讓聲音更為豐滿,且有金屬質感。

莫扎特在《費加羅的婚禮》中將轉調手法運用到極致,尤其在費加羅詠嘆調和伯爵詠嘆調中,每一首樂曲都有著豐富的調性變化。調性的變化在歌劇藝術中的意義有多種:時代的變遷、人物性格的轉變、情緒的變化、地點的挪移等。本文提到的兩首費加羅詠嘆調《你想要跳舞,我的小伯爵》和《你再不要去做情郎》主要的調性變化是從主調到屬調,即C大調——G大調及F大調到C大調,這種轉調方式較為簡單直接,這與費加羅的身份地位相匹配,身處社會底層的費加羅與世無爭,只想和未婚妻蘇珊娜過上屬于自己的簡單生活,沒那么多心眼,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小青年;反觀伯爵詠嘆調《你贏得了訴訟》,這首曲子的調性變化較費加羅詠嘆調就豐富和頻繁了許多,本文之前的分析已經闡明,伯爵的身份顯赫,因此他飛揚跋扈,認為所有人的命運都應該被他所掌控,但實際上總是事事碰壁、處處失敗,所以在他人面前趾高氣昂,而自己獨處時往往顯得焦躁不安,懷疑自己,內心活動豐富。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尤其是在歌劇表演中,不同的聲音往往代表不同的角色,因此,我們所有的技術和情感都是為作品服務的,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能劃分出種類繁多的聲音類型和歌唱聲部,就是因為存在不同的角色,每一個角色又有著不同性格。反之,因為角色和人物性格的差異,我們對不同的角色都要了解和掌握。一名優秀的歌唱演員一定具備以下特點:1.良好的歌唱技術;2.穩定的氣息支持;3.足夠的共鳴腔體;4.成熟的歌唱語音。具備了這一系列條件,才能把自己的嗓音調整成一件極為精致的樂器,才能在面對不同的角色和作品時,做到駕輕就熟。因此,了解角色的背景差別、人物性格的差異,這些差別和差異又會使角色形象發生怎樣的變化,這都是演唱一個作品或一個角色時應當注意的。

通過對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費加羅和伯爵詠嘆調的分析,我們能夠清楚的認識到,想要在歌劇藝術中成功塑造角色,就必須要在演唱時注重力度、音色、速度、情感以及調性等方面做出變化和對比,才能夠將角色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歌劇舞臺上,呈獻給觀眾最接近作曲家原意的表演。

四、結語

想要把一個角色塑造成功,首先必須要提前做好案頭工作;其次要抓住作品的內涵,結合力度、音色、速度、情感的變化,再加之純熟的演唱功底,才能使一個作品、一個角色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以上幾點是演唱者在進行二度創作時應該注意的地方,而調性的變化則完全歸功于作曲者。

在筆者看來,調性的變化在曲作者完稿時已成定局,這是一度創作,一部作品能否獲得成功往往取決于一度創作,這樣看來,莫扎特在寫作《費加羅的婚禮》這部歌劇時一定傾注了大量心血,才能夠完成這樣流芳百世的傳世之作;而力度、音色、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變化取決于演唱者的二度創作,因此想要塑造一個有血有肉的舞臺形象,作為演唱者來說必須了解整部歌劇的創作背景、社會背景、人物性格等,還需要揣摩作曲家的寫作意圖,這樣才能做到即使是屬于同一聲部的角色形象,也能夠使觀眾一目了然、明確區分。在歌劇演唱中,舞臺表演、聲樂技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兩者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相互發展,歌劇藝術需要舞臺表演使之升華,也需要扎實的技術作為保障,因此兩者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范曉峰.聲樂美學導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2]俞子正.歌劇長河——從達芙尼到圖蘭朵[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3]居其宏.歌劇美學論綱[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3.

[4]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5]付天海,傅琪編譯.莫扎特——作品和生平[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6]王次炤.莫扎特——古典音樂大師[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

[7]沈旋.西方歌劇詞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男中音費加羅伯爵
男中音聲部角色的發展與特征研究
淺談美聲演唱中男中音的“重”與“輕”
茶伯爵和小南瓜
所謂靈性
小議早期美聲學派作品《圣母頌》
法國針對華人暴力搶劫增加
《費加羅的婚禮》賞析
好聰明的鳳頭鸚鵡!
從三次“憤怒之情”看費加羅的人物形象塑造
扔掉伯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