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貼敷法預防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臨床療效

2021-01-03 00:31李娜
健康護理 2021年11期
關鍵詞:治療有效率

李娜

摘要:目的:探析免疫貼敷法預防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臨床療效。方法收用2018年8月到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81例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納入研討,所有患者規劃為研究組(42例)和對照組(39例)。對照組運用常規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免疫貼敷法治療。探索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疼痛評分以及臨床各項指標。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與握力高于對照組,VAS評分、晨僵時間與腫脹指數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采取免疫貼敷法治療臨床效果比較顯著,患者晨僵時間與腫脹情況獲得顯著改進,不僅可有效提升患者握力,同時還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疼痛感,從而全面提升治療有效率,臨床可適當擴大應用。

關鍵詞:風濕免疫性疾病;免疫貼敷法;治療有效率

風濕免疫性疾病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具有疾病遷延難愈等特征,臨床表現為對稱性關節炎或多發性關節炎,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較易發生喪失勞動能力等嚴重后果,威脅患者生活質量[1]。該次針對我院81例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采取探討,旨在討論免疫貼敷法治療對患者治療有效率、疼痛評分以及臨床各項指標的影響,先詳細報道此次研究結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用2018年8月到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81例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納入研討,所有患者規劃為研究組(42例)和對照組(39例)。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齡在41-71歲,平均(55.85±5.04)歲,病程0.7-6年,平均(3.25±1.07)年,其中有11例為類風濕性關節炎,14例為骨關節炎,14例為痛風;研究組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齡在40-72歲,平均(55.87±5.42)歲,病程0.8-7年,平均(3.11±1.26)年,其中有13例為類風濕性關節炎,16例為骨關節炎,13例為痛風。本研究報我院倫理委員會備案。納入規則:①所有患者均為風濕免疫性疾病;②患者同意并簽署已知核準承諾函。排除規則:①神經系統疾病者;②其他重大疾病者?;颊邆€人信息比較無明顯不同,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治療,接受甲氨蝶呤片(生產廠家: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644規格:2.5mg*100s)口服治療,2片/次,1次/d,來氟米特片(生產廠家:福建匯天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175規格:10mg*8s*2板)口服治療,起始劑量為25mg/次,2次/d,3d后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維持為10mg/次,2次/d,連續治療90d。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免疫貼敷法治療,取30g茯苓、30g黃芪、25g蒲公英、25g車前草、20g薏苡仁、20g牛膝、20g黃芩、15g桂枝、15g當歸、15g生川烏、10g冰片、10g薄荷油、5g紅花打粉后使用生姜汁與蜜調制成膏藥,在患者曲池穴、陽陵泉穴、外關穴、足三里穴、膈俞穴以及脾俞穴等穴位進行貼敷,12h后取下,1次/d,連續治療90d。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疼痛評分以及臨床各項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指標,包涵癥狀消失、癥狀緩解、癥狀嚴重;

②對比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指標,采用VAS評分,評分越高代表疼感越強烈;

③對比兩組患者臨床各項指標,包涵握力、晨僵時間、腫脹指數。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4.0統計軟件,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指標

研究組患者中,有24例癥狀消失,17例癥狀緩解,1例癥狀嚴重,治療有效率為97.61%,對照組患者中,有16例癥狀消失,10例癥狀緩解,13例癥狀嚴重,治療有效率為66.66%,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3.551,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指標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對比兩組患者臨床各項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臨床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握力高于對照組,晨僵時間與腫脹指數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風濕免疫性疾病屬于常見關節炎癥疾病,給患者造成較大痛苦,不利于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若疾病發展至中晚期,極易出現截癱或殘疾等情況,常規治療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病情較易復發,預后效果并不理想[2]。

根據該次探析結果可發現,研究組運用免疫貼敷法治療后患者治療有效率與握力高于對照組,VAS評分、晨僵時間與腫脹指數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實運用免疫貼敷法治療對提高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預后效果存在顯赫成效。分析原因為采用免疫貼敷法治療,可直接在體表穴位處進行貼敷,能夠顯著擴充局部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活血化瘀與消腫止痛效果,并且操作簡單,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預后效果[3]。

總之,對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采取免疫貼敷法治療臨床效果比較顯著,患者晨僵時間與腫脹情況獲得顯著改進,不僅可有效提升患者握力,同時還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疼痛感,從而全面提升治療有效率,臨床可適當擴大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寒凝.分析環磷酰胺沖擊治療風濕免疫疾病的臨床效果[J].健康大視野,2021,35(13):27.

[2]王茜茜,郭成山,周淑芬.益賽普治療風濕免疫疾病患者的臨床狀況和安全性分析[J].黑龍江醫藥,2020,v.33;No.191(02):131-133.

[3]王會娜.環磷酰胺聯合潑尼松治療風濕免疫系統疾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v.8(28):11+13.4D075F03-C5DB-480E-A2DA-D34E50659988

猜你喜歡
治療有效率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缺血性中風后遺癥66例臨床觀察
推行家庭醫生簽約對社區衛生服務利用的影響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房顫58例臨床觀察
婦產科門診陰道不規則出血治療探究
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54例的時間護理配合
丹紅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
丹紅注射液治療中風心腦血管病的臨床合理應用
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在治療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腦卒中病人早期康復治療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