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優秀網絡文化作品創作探究

2021-01-03 06:16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1年22期
關鍵詞:創作文化學生

袁 偉

(廣東海洋大學 廣東·湛江 524088)

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不斷發展,各種形式的網絡文化作品興起,并逐漸成為新興文化的主流。網絡文化作品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是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網絡文化作品不僅體現審美情趣,更承載著價值追求,具有重要的價值引領作用。高校通過創作優秀的網絡文化作品引領主流思想、傳播正能量,是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探索的重要課題。因此,需要構建系統、全面、有效的模式來引導優秀網絡文化作品的創作生產,應遵循源頭把握、審美培育和共享聯動的構建思路。

1 國內各高校網絡文化活動開展情況

高校優秀網絡文化作品,是在高校的特定環境下,由高校師生群體以校園文化為根基,通過網絡技術創作的,具備一定主題性、時代性、藝術性的文化作品。是互聯網文化作為新形勢下爆發的所有與文化有關的活動及創作的文化產品的總稱,對現實生活產生著較大的影響。與傳統的校園文化作品相比,可以分為三大類:文字類、音頻類、影像類作品,其傳播力度與深度、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優勢巨大,同時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不可割斷的聯系。

近幾年全國各地區及各高校舉辦的網絡文化節活動,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高校師生參與創作的熱情。如教育部思政司舉辦了4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湖南省網絡文化節自2012年舉辦已有7屆;廣東省自2019年以來已開展了6屆網絡文化精品評選活動,已舉辦4屆高校網絡媒體展示節,自2019年廣東省教育廳一直開展了“新時代新作為——立志·修身·博學”主題教育系列活動;自2006年開始深圳市已舉辦13屆網絡文化節。各高校也有針對本校學生開展的各類網絡文化比賽活動。

從總體上來看,高校網絡文化作品存在著以下共性的基本特征:一是創作主體無專業限制;二是創作內容比較空洞;三是創作形式多樣;四是作品傳播速度快;五是作品受眾群體寬廣。

2 高校網絡文化作品創作存在的問題與成因

雖然目前網絡作品數量龐大,層出不窮,但是存在著創作主體單一,持續性動力不足、門檻低、主題模糊、缺乏規范、快餐化和評價模糊等問題,導致網絡文化作品與文藝作品相比數量多、質量差,尚未體現思想性、時代性、藝術性等特征,比較缺乏高質量的優秀網絡文化作品。

2.1 創作主體單一,持續性動力不足

當前高校的網絡文化作品多是學校統一進行的主旋律的作品,創作主體主要是由學校的黨委宣傳部等組織發揮帶頭作用,通過各個學院的團學組織、輔導員、學生干部和部分有興趣的學生等進行創作。從這個視角看,師生都是作為被動開展創作的群體,未能充分發揮在網絡文化創作中的主體地位,因此無法形成文化創作的整體氛圍。

另外,當前高校的網絡文化作品主要集中在關注國家的時事熱點,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但缺乏持久性。而一些以興趣愛好作為動力進行創作的師生,其主題選擇則比較分散,作品關注的渠道也比較窄。

同時,作品創作比較缺乏激勵機制,導致創作隊伍為了比賽而比賽,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從以往的評選活動的作品可以看出,一些創作人員會將以往使用過的論文或者案例分析、微視頻等直接提交,這與創作人員本身工作繁重、兼職行政無暇顧及創作、作品創作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高校也未建立相關的榮譽與激勵制度,未將作品的最終呈現成果與榮譽制度掛鉤,也是直接導致高校師生缺乏持續性創作動力的原因之一。

2.2 作品創作缺乏明確規范

當前高校主要提倡弘揚主旋律的文化作品創作,強調主流價值觀,但是卻遠沒有形成一套明確的創作規范。一般的作品創作都是根據活動的主旨要求進行,只要是稍微貼合主題的作品都符合評選范圍。這就導致師生在進行文化作品的創作時往往缺乏對教育內容的深度加工,沒有明確的規范和章法,不能深入挖掘教育材料更深刻的內涵,亦沒有形成高校獨有的特色,將固有的內容進行搬運已經成為常態,因此無法創作出具有創新性、藝術性和具備感染力的作品,也就無法更多的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所以明確的創作規范至關重要。

2.3 作品評價缺乏科學的標準

優秀作品的評價方式是當前文化工作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如何選取更有思想、更有深度的文化作品意義重大。網絡文化作品參差不齊,沒有科學的網絡文化作品評價標準,就不能有針對性的選拔優秀的網絡文化作品,就不能將作品的藝術性與作品的教育意義更加適當的結合,而脫離了藝術創作基本規律的作品,也不具備生命力,也就不可能持續創作出優秀的作品來。作品經過生產、傳播,最終得到評價和反饋,才是作品價值實現的完整過程?!白杂缮L”式的創作過程影響作品質量與教育效果。

2.4 作品創作缺乏專業的指導

目前,網絡文化作品創作極為缺乏專業的指導,專職專業人員數量不足,對網絡文化的傳播特點和規律缺乏深入研究指導,作品創作經驗技巧不足。高校思政工作人員絕大部分都是非藝術類、傳播學類專業人員,對于藝術作品的創作毫無專業功底,對于微視頻、微電影、公益廣告等藝術創作技巧不熟悉,因此作品往往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缺少新意,表達技巧匱乏、內容結構單一,因此作品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梢钥吹骄W絡文化作品逐漸脫離了藝術的基本規律。因此探究網絡文化作品的基本規律至關重要。

3 優秀網絡文化作品的創作策略

3.1 完善激勵機制,提升創作動力

一是完善對指導教師的激勵政策,將網絡文化作品的創作成果與職稱評定、崗位晉升以及獎酬金級別等相掛鉤,提升對學生指導的積極性和動力。二是完善對學生的激勵政策。比如可以設立專門的關于網絡文化作品的獎項。對在國家和省市級參加比賽獲獎的學生進行獎勵,對積極參與的學生進行獎勵,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可以將網絡文化作品創作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中,這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可將獎項納入綜合素質測評文體表現項目中,與學生評獎評優掛鉤,從而提升作品創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 制定明確的創作標準,提升作品內涵

當前的網絡文化作品創作基本上沒有固定的專業的創作標準,很多標準都是針對作品的形式提出來的,但是這無助于作品內涵的提升。因此學校主管部門應根據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制定客觀公正的、真正能體現出作品的價值和意義的評選標準和體系。創作標準的制定應當由專業權威的專家來制定,既要有懂藝術創作的專家也要有懂思想引領的專家,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出網絡文化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從而體現出其在思想引領上的重要作用。

3.3 探索科學的評價標準,實現作品價值

在近些年的網絡文化節和相關活動中涌現出一大批網絡文化作品,但是如何評價才是科學的,值得探究。通過對大量優秀網絡文化作品和優秀文藝作品的賞析和對比,可以發現優秀的文藝作品雖然包羅萬象,但都或多或少具備某些特質或特征,并可以從中找到一定的規律和原則??梢詮奈鍌€方面進行探索。一是從具體創作過程中的題目、段落/布局和簡介方面;二是從一個作品在具體的主題、段落/布局、象征、風格、形式和效果等方面的設計與構思;三是創作主體在作品主題、語言、形象和形式等方面的表述;四是創作主體應把作品本身和創作者本身的情感進行歸納和表達。五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往往都是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并發人深思。優秀的作品必然具備一定的啟發性,而啟發性則源于故事背后的象征和寓意。

3.4 建設專門的隊伍,提供專業指導

對網絡文化作品進行指導需要專門專業的團隊。一方面可以開設相關的課程??裳垏鴥韧鈱<议_設講座或進行專業培訓,也可以引進相關網絡課程資源共享,供師生研究和學習,提升師生網絡文化作品創作水平,二是加強團隊建設。高校應當有針對性、目的性地組建一支包括學校職能部門、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學生工作人員、學生干部在內的網絡文化建設團隊,定期進行專業培訓和交流研討。三是鼓勵學生參與。高校網絡文化作品主要面向群體是大學生,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同時積極聽取學生意見和建議,從大學生的所思、所想和所感出發,引起學生共鳴,從而提升網絡文化作品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互聯網空間已成為影響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最大變量”,給高校立德樹人工作帶來許多新機遇和新挑戰。高校網絡文化作品的創作與生產,不僅是我國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管理的主要內容。因此應認真貫徹網絡育人思想,提高網絡文化作品創作水平,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充分發揮網絡文化的育人功能,倡導主流文化,傳播正能量。

猜你喜歡
創作文化學生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墻之隔》創作談
學生寫話
創作隨筆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