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1-01-03 15:43王唯充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貧困生高校學生心理健康

王唯充

(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吉林 132000)

近幾年來,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這從一個側面暴露出當前許多高校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著問題。因此,我們不能諱疾忌醫,我們必須正視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必須認真研究如何做好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1.1 心理健康

在過去數十年的時間里,國內的老百姓(乃至一些醫學院校)都將“健康”狹義地理解為身體健康,長期忽視心理健康?!痪啪农柲?,世界衛生組織(WHO)重新定義了“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健康不僅包括人的身體健康、生理健康,還包括人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

對如何定義“心理健康”,不同的心理學家有不同的解釋。在本文中,我們將人的心理健康描述為:

所謂人的心理健康,指的是一個人的心理長期保持積極、平衡、和諧、穩定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中,個人具有良好的自律性、自覺性,可以充分表現自己的智力,控制、調節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所左右);在這種心態的幫助下,個人可以尊重他人,與他人進行友好的社會交往,并長期維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在這種心態的支持下,個人可以主動適應現實環境,主動適應現實生活,同時積極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主動地改造現實環境;在這種心態的支持下,個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與堅強的意志,可以戰勝各種挫折,并且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1.2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一直實行應試教育,高中生必須通過高考才能走進高校大門,才能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學生畢業生,可以留校任教,或出國留學,或在國有大中型企業、政府機關擔任要職。因此,高校學生成為人人羨慕的天之驕子。在社會公眾的眼中,高校學生溫文爾雅、謙虛有禮、朝氣蓬勃??墒?,高校學生也是普通人,他們離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在相對封閉的校園環境中,在現實的學習、生活中又必須承受各種心理壓力,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問題。

2020年6月,為研究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心理專家會同教育專家隨機抽取國內4所普通高校,進行了一次大范圍的問卷調查。參與此次調查的高校學生共有325人(其中男生有129人,女生有196人);從年級上來看,參與調查的學生涵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等各個年級;從專業上來看,參與調查的學生涵蓋文科、理科、工科等各個專業。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在全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24.5%的學生表示自己經常出現頭痛;有31%的學生表示自己常常感到心里不踏實,有29%的學生表示自己頭腦中有時出現不必要的想法,有13%的學生表示自己對異性缺乏興趣,有18%的學生對自己身邊的同學(或室友)求全責備,有25%的學生經常責怪別人給自己制造麻煩,有33%的學生表示自己忘性大,有52%的學生經常擔心自己的外表、儀態、著裝,有47%的學生表示自己容易煩惱、激動,有72%的學生表示自己經常感到焦慮,有68.42%的學生表示自己存在自卑感,有51.32%的學生表示自己常常感到孤單、害怕,有67.11%的學生表示自己常常陷入抑郁,有60%的學生經常為性方面的問題感到苦惱,有39.6%的學生表示自己缺少朋友,有19.8%的學生表示經常因為小事與他人發生爭論,有36.7%的學生表示學習、考試壓力較大,有46.4%的學生擔心畢業以后找不到好工作。

此次調查還發現:超過97%的學生認為心理輔導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有67.75%的學生希望獲得人際關系方面的心理健康服務,有51.35%的學生希望獲得情緒、意志方面的心理健康服務,有77.06%的學生表示希望與心理專家進行一對一的面談。

分析上述數據,可以發現目前高校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1)學生普遍承受著一定的壓力;(2)學生的心理比較敏感,同時又普遍存在著自卑感;(3)許多學生缺少朋友,存在著很深的孤獨感,他們渴望獲得他人的幫助,又不敢輕易表露出來。分析上述數據,還可以發現當代高校學生普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他們還迫切希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

2 研究加強、改進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2.1 分析造成現階段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造成現階段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目前,高校學生基本上獨生子女,他們在十多年的人生經歷中長期接受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溺愛,普遍養成了自我中心主義;加上他們都是高考的勝出者,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著驕傲的心理。但這些驕傲的學生踏入高校后,不能每天繼續受到父母的溺愛,也不能受到教師的幫助,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又面臨著學習、考試的壓力,導致學生普遍產生抑郁、焦慮,并且出現自卑心理。(2)在小學~高中階段,學生可以與許多其他同學朝夕相處,一起上學、讀書、玩耍、回家,一起對付老師,從而結交許多朋友。但許多高校學生卻要離開自己的出生地,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求學;這意味著這些高校學生將失去昔日的朋友、同學,需要重建自己的社交圈。但重建社交圈又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完成,這就會使許多學生產生很深的孤獨感。(3)當前,我國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貧富分化,許多高校學生屬于貧困生(有統計數據顯示,高校貧困生比例超過20%),貧困生雖然在高考中勝出,但他們仍然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其他學生又不愿與貧困生互相交往,導致貧困生產生自卑情緒。(4)高校學生性發育已經成熟,已經產生性需求,但他們沒有經濟實力戀愛、結婚,導致許多學生經常為性方面的問題感到苦惱。

2.2 研究加強、改進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2.2.1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升級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目前,各地高校普遍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詢中心(如北京大學建立了學生心理健康教學與咨詢中心、清華大學建立了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但高校學生們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這說明現階段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亟待升級。高校應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互聯網、微信,對學生開展在線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還可以考慮聘請知名的心理學家,并為心理學家開設一個微信號,讓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隨時可以加這個微信號(這樣就可以滿足學生與心理學家一對一交流的需求)。

2.2.2 組織學生開展經常性的文體活動

高校學生興趣廣泛,許多學生在音樂、文學、美術方面有一技之長,另一些學生則在體育方面有一定的特長。因此,高??梢詫W生們組織起來,開展經常性的文體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攝影比賽、音樂比賽、歌舞比賽、書法比賽)。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在短時間內認識志同道合的同學,結交新的朋友。高校還可以將學生組織起來進行野外體育活動(如長距離的定向越野),讓學生們在荒野中互相幫助、共同克服困難、一起走向終點。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2.3 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強者

我們必須認識到:高校學生,一方面存在著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屬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另一方面,學生又必須學會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必須學會對自己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否則,學生就只能永遠懷著緊張、焦慮、自卑,做一個抬不起頭來的弱者。美國每一所高校都配有相當數量的心理咨詢師,他們可以傾聽學生的煩惱,對學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幫助學生走出精神困局。但美國高校的心理咨詢師不會為學生解決學習、戀愛、經濟上的難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最后還是得依靠學生本人。

因此,加強、改進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是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強者。高校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優點、缺點、優勢、不足,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家庭,正確地認識自己選擇的專業,正確地認識社會,認識社會競爭的激烈,認識“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高校學生還要引導學生關注弱勢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的疾苦,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去幫助他人,有責任去改造社會。這樣,學生會逐漸端正自己的人生觀,逐漸養成健全人格;繼而主動求學上進,主動調節自己的情緒、心理,主動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主動克服生活、學習上的困難。

3 結束語

長期以來,許多高校學生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導致一些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不少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正視這些問題,需要主動加強、改造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貧困生高校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結對"百千萬"情暖貧困生
克力朩傾心捐助貧困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