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如何做到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的融合

2021-01-03 15:43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實務公安專業

曾 婕

(湖南警察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8)

0 引言

我國的公安教育事業起步之初,主要是為了提高基層民警的思想素質與政治覺悟而設立的,因此在內容上要更加偏重于思政工作。而后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快速轉變,人民對于社會秩序的需求也有了新的標準,因此當前時期的公安教育開展了“放管服”體制改革工作,不但強調公安民警要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同時更加需要警員具有出色的實踐能力與辦事能力,如此才能夠更好地服務民眾,維護社會的良好治安不受侵犯。

1 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的融合必要性分析

我國公安教育事業的雛形最初確立與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近年來不斷經歷著完善與發展,截止至今已經形成體制健全、內容完善的教育體系。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家市場經濟的轉型成功,我國的社會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原有的一些教育內容已不再適應新的社會形勢所需要,尤為突出的是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游離現象,因此需要人們加快教育改革部分,開發更加具有時代特色的教育事業。具體而言,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的融合必要性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的融合是公安隊伍建設的內在要求

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新時期的公安干警隊伍提出了“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全新要求,意味著當前的公安基層干警同志不僅要具備出色的業務能力與辦案水平,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與守護意識,如此才符合“提高法治專門隊伍整體職業素養”的更高專業水準。而促進公安干警隊伍快速發展的有效方式主要途徑之一,便是加快公安教育的轉型改革,促進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直接的有效融合,如此才能夠切實提高公安人員的職業形象,在提高其思想素質的同時,加強基層警員的實戰水平,打造一支更加具有時代特色的全新公安執法隊伍,滿足公安系統的內在建設需求。

1.2 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的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公安教育是我國公安事業的主要人才來源之一,而衡量新時期公安人才是否符合社會需要的標準,則在于其能否有效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工作實踐當中。特別是對于新時期的社會形勢來說,科技實力的不斷進步在為公安系統的辦案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基層警員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戰。因此需要公安教育工作以公安實戰需求作為導向,集中強化學員的職業能力與應用意識,如此才能夠有效將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于公安實戰當中,提供公安系統的整體辦事效率,為維護國家穩定的社會秩序做出應有的貢獻。

1.3 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的融合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

公安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需要遵循現代教育的發展規律,在為公安事業提供源源不絕的新鮮血液之余,以“面向社會、面向服務”作為主要目標,促進我國公安事業的現代化發展,如此才能夠緊隨國家的發展步伐,把握住形式公安工作的關鍵。除此之外,公安工作是以另一種形式的社會服務作為開展基礎,其工作性質決定了基層干警必須要每天接觸不同的人群,以及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因此當前的公安教育必須要做到教學活動與公安實務的緊密結合,如此才能夠體現出現代公安教育事業的最終價值,并促使我國的公安院校能夠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2 現階段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公安教育理念需要進一步明確

教育理念是教育事業開展的核心,同時也是驅動教學發展整體走向的主要動力?,F階段,我國的部分公安專業高等院校在開展公安教育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偏重理論而輕實踐的問題,也就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明顯大于實訓課程的比重,這樣的培育方式雖然能夠確保學生的理論知識更加扎實,但是公安隊伍更加注重的是警員的臨場反應能力以及實務處理能力,過此這樣的教育理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綜合職業素養方面的短板,不利于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后的快速適應與獨立。因此,當前階段的公安教育理念明顯已經不符合新時期的公安事業發展需要,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明確新時期的教育理念,避免公安教育過于側重理論教學方面,從而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目標產生一定的影響。

2.2 忽略了以人為本教育宗旨

公安教育的開展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更加專業的執法人員,雖然高校的課程體系安排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都考慮到了現代公安事業的工作需要,但是在細節方面卻依舊存在些許疏忽,直接導致了學生到崗之后無法快進入到良好的工作狀態之中,造成了教育內容與學生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具體而言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學生的知識接收能力較差。公安教育的整個培訓工作期間,雖然為學生傳遞了扎實基礎知識與公安實務理論,但是卻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如此一來便導致了學生到崗之后,受到個人差異的限制,常常會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來不同程度的不適應。特別是公安工作中存在著大量的法務知識與嚴格的執法流程,其中許多知識與學生在校期間接觸到的內容并不一致,因此導致了學生對工作信息的接受效率低下,無法盡快滿足工作需求。

其次,學生在進入到實際工作崗位之后,往往需要從最基本的事務流程開始熟悉工作內容,例如工作記錄、調查報告、行動申請、基層調解等文案工作,然而許多學生在處理這些事物時都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夠適應,因此導致學生對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

3 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融合的主要途徑

3.1 更細公安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學科發展過程中基礎導向,同時也是確保課程體系建設成熟的重要保障,對于公安事業的人才培養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需要當前的高等院校與相關部門對公安教育的教學理念進行進一步的明確與改革。如此便要求公安專業的高等院校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不光是要加強對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同時還需要為學生開展專項的實務技能訓練,并在結合社會發展形勢的基礎上,為學生介紹近年來發生的一些典型案例,以此為基礎,加強學生對文案工作的處理能力與解決能力。除此之外,對于傳統公安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理論知識所占比例過大的問題,需要學校適當調整實訓課程的所占比例,以此改變學生實踐能力不足,并且崗位適應能力差等現象。

首先,警體類課程使學生未來進入工作崗位之后的人基礎內容,因此需要校方在滿足公安事業實務需要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與豐富課程體系,以此來整體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警務實戰能力的提升;公安教育的課程安排需要注重實踐性與應用性原則,在保證思政類教育課程所占比重的同時,協調好專業課、公共基礎課、警體戰訓課、專業基礎課四個模塊之間的平衡,確保在提高學生思想素質的同時,也能過后有效強化學生的實務處理能力,從而保證學生今后在步入相關崗位之后,能夠滿足各種類型的工作需要。

3.2 將實驗室建成實驗與辦案的場所

為了滿足公安教育與公安實務的進一步加強融合,學校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需求來為其設置相關的教學實驗室。教學實驗室的設置需要完全結合真實的工作條件來進行設立,并且實驗內容也應當盡量從實際案例中進行選取,如此才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實務處理能力,并且促進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有效提升。例如,在針對預審專業的學生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校設置專業的審訊場地,并結合真實的案件經過來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模擬實驗室中進行審訊工作。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強化學生的實踐辦案能力,同時還能夠組織學生互動交流,在相對真實的實驗場景當中積累工作經驗;而在針對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為學生構建法醫鑒定、痕跡檢測、文件鑒定、刑事化驗、DNA技術鑒定等相關內容,讓學生不僅能夠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同時還能夠加強對各項技術的應用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先進的工作經驗與實務能力。

3.3 用模擬訓練強化學員的專項知識

為了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與技能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公安教育的課程體系當中還可以加設一定的模擬訓練課程,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與公安事業相結合,為學生構建出高度真實的學習場景,為學生開展專業的模擬訓練。首先,校方可以在警體課程當中構建相關的辦案場景,引導學生通過實際徐良來提高自身處理工作實務的能力;其次,校方可以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需求,為其設置專門的訓練活動,促使學生將理論課程與實踐操作融為一體,通過現場模擬來強化自身的工作能力。例如對于偵查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其去社區當中進行協助治安,通過實地工作來強化學生的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也可以模擬犯罪現場,通過引導學生實地勘察來強化學生對信息的采集能力。

3.4 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公安教育的工作不能夠僅僅只停留在校園范圍之內,同時還需要教師深入到公安隊伍一線去進行工作學習,掌握先進的工作理念并了解當前階段的工作需求,如此才能夠促進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更加緊密的銜接在一起,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實踐工作過程中,公安院校需要注重安排優秀教師參與到公安基層工作中,并在日常為學生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一切標準都需要以一線干警的實際要求為標準,如此才能夠幫助學生提前了解崗位需求,并更好地適應工作需要。

4 結語

綜上所述,公安教育與公安事業的融合并不是簡單地調整并能夠形成,而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豐富課程設置,并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如此才能夠促使學生獲得更好地發展。

猜你喜歡
實務公安專業
“老公安”的斂財“利器”
ICC TA858rev實務應用探討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10歲當公安”為何能暢通無阻
公安報道要有度
ODI實務
FDI實務
公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