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類招生、分類培養”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隊伍建設研究

2021-01-03 11:27劉樂平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5期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職

摘要:根據“大類招生、分類培養”人才培養模式下,以大思政理念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安排,以高水平專業群以專任教師為主體,以思政課教師、班主任和輔導員位核心力量,以企業教師為重要補充,“華為苑學生社區自我管理平臺”為抓手,構建“四位一體”綜合育人機制。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職;思想政治隊伍

黨的十八大中,將立德樹人確定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德樹人目標能否實現,育人質量成效如何,關鍵在于新時代立德樹人思想政治隊伍的建設。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當前,對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隊伍構成一般有兩種觀點:觀點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隊伍包括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等;觀點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隊伍除了上述第一種人員外,還需將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黨團組織、學生會和社團組織涵蓋進去。本文的為觀點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隊伍涵蓋觀點一和觀點二。

1、立德樹人內涵?!傲⒌隆背鲎浴蹲髠鳌?,“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立德是人生追求三不朽之首,只有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被后世效法?!皹淙恕背鲎浴豆茏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樹人必須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新時代高職院校立德是指把偉大建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提升育人實效,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立德樹人包含三個方面,“立德”“樹人”,以及通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隊伍的教育將二者結合起來,守好高職院校育人責任田,才能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2.多元文化沖擊,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產生深刻影響,促使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向,對自我理想信念和價值標準的形成有了更多樣化的選擇,存在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多元、誠信意識淡薄、艱苦奮斗精神缺乏、社會責任感弱化等問題?!肮鄙鐣幕瘜Υ髮W校園的入侵,導致大學生短視化、物質化,校園貸層出不窮,“消費主義”“金錢至上”“享受主義”等大行其道,嚴重影響著大學生健康成長,使高職院校育人工作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

3.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是思想文化交匯交融、交鋒較量的場所,西方國家通過“民主文化”、互聯網文化的不斷和平演化,特別2019年香港事件對當代大學生的深刻影響,需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其關鍵在于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二、“大類招生、分類培養”的人才培養方案

本文結合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保﹪腋咚綄I群——軟件技術專業群建設實際,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的人才需求,為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更有效對接產業人才需求,專業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大類招生、分類培養”,實現了專業群規?;k學和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取得了顯著成效。

1.“大類招生、分類培養”的人才培養方案

為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立德樹人主渠道,加強課程思政改革,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要求,將證書內容有機融入專業課程,促進“書證融通”和“專創融合”。兼顧學生寬廣職業適應力和個性發展。以專業群為單位,優化課程體系,重構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式,科學編制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課程體系

按照群內各專業“底層可共享、中層可融合、高層可互選”的思路,構建“基礎通用能力-崗位專業能力-個性化發展能力”分階段縱向貫通培養、“平臺模塊+多類型崗位模塊+多樣化發展路徑模塊”橫向融通的課程體系。(1)平臺課:開設綜合素質教育課和應用面廣、遷移性強、概括程度高的專業群基礎課。(2)崗位課程:對接產業鏈崗位需求,開設基于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的項目化課程。(3)個性發展模塊:根據學生創業、就業、升學等個性發展需要,開設企業真實項目實戰、創新創業孵化、高級職業技能證書、職業技能競賽、學歷提升準備等課程。

3.實施基于學分制的異步教學組織管理

尊重學生意愿,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基于學生興趣和核心課程績點,穩妥開展分流工作。向學生廣泛宣講專業群培養模式,介紹各專業特色、崗位面向,開展學生問卷調查。根據人才需求分析、預測,結合學情和教學資源,制定各崗位及專業招生計劃。學生結合自身興趣與發展,選擇若干崗位課程包。按照學生意愿與績點排位,將學生錄取到某一崗位及所屬專業。通過補錄、調劑等方式,妥善安排未錄取學生。

專業群采取“大一自然班、大二崗位班、大三項目班”的異步教學組織形式,實施模塊化學分制管理等措施保障教學有序運行。學生一年級統一學習專業群平臺課,修讀平臺課程模塊學分,夯實基礎;二年級分流到某專業修讀其中一個崗位課程模塊,培養崗位核心能力;三年級根據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完成相應課程模塊學分。

三、基于“大類招生、分類培養”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思想政治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立德樹人是一項系統工程,以大思政理念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安排,以高水平專業群以專任教師為主體,以思政課教師、班主任和輔導員位核心力量,以企業教師為重要補充,“華為苑學生社區自我管理平臺”為抓手,構建“四位一體”綜合育人機制,整合校內外資源、專兼職思想政治隊伍有機融合、全院緊密協作以及學生組我服務管理的創新機制。

1.緊抓“大類招生、分類培養”的異步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優化學生管理模式,各類型思想政治隊伍協同育人?!按箢愓猩?、分類培養”的異步教學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夯實學生專業技能、拓寬學生就業面都有顯著幫助。隨著原有行政班級的解散,新建崗位班住宿分散,住宿地理粘性低導致班級凝聚力不足,學生管理機制根據教學改革的新組織形式,創建了行政班班主任——崗位班學業導師——專業模塊輔導員負責的三級覆蓋管理模式。專任教師擔任行政班班主任占比不低于70%,崗位班學業導師全部由專任教師擔任,創造條件讓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師參與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增強專任教師立德樹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實現全院育人一盤棋。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課程思政能力和水平,構建師德師風長效發展機制,實現全院育人一盤棋。

(1)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抓好課堂主陣地,提升專業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和水平。一是建構了軟件技術高水專業群建設專業課程和實踐類課程構成的思政要素庫,形成具有學院特色的課程思政案例庫實現課程思政元素貫穿“課堂、基地、評價、資源”育人全過程,豐富“三全”育人內涵。實施“點、線、面”課程思政設計,注重系統整體設計和立體化滲透,實現IT專業知識點與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

(2)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師德師風長效機制。一是建立學院新教師宣誓制度、“新老”教師結對制度、教師師德承諾制度和教師光榮退休歡送制度,建構了具有雙高建設特色的師德師風良性發展機制。二是創新師德教育方式,以廣東省教學名師、南粵優秀教師、師德標兵等榜樣引領,制定學院《課堂教學八項規定》,開展師德師風教育,評選“我心中最美教師”,激發教師涵養師德的內生動力。三是加大學院教師表彰力度。設立以教書育人為導向的激勵體系,“突出貢獻獎”“先鋒團隊獎”“匠心育人獎”“拓荒牛獎”“孺子牛獎”“老黃牛獎”“光榮退休桃李獎”,打造學院“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干事創業氛圍。

3.為適應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特點和學生管理的新形勢、新要求,積極開拓實踐育人新陣地,探索育人新方式,在實踐中提升思想政治隊伍建設。積極發揮學生社區在“立德樹人”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借助與華為深度合作的契機,把愛黨愛國、創新奉獻、使命擔當、華為文化融入校園文化,配套制定了《華為苑學生社區管理辦法》,確立了黨建引領社區管理、紅色文化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企業優秀文化育新人的工作思路,建立了“華為苑社區自我管理委員會”、“華為苑”黨建工作站和“華為苑”學生社區黨員之家,深度落實了黨建進學生公寓、進學生宿舍。華為苑學生自管會成立黨建團建、文化、文體、心理健康、創新創業、志愿服務等6個自我服務中心,各中心分別配一名政治輔導員擔任指導老師;學生宿舍每棟樓建立樓棟黨小組,設立樓長、層長、宿舍長,實施三層管理機制,每樓配備一名政治輔導員;華為苑自管會和各個中心、樓層、宿舍的學生干部,全部由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擔任,人員由學生黨支部統一安排和進行工作考核,形成了棟棟有組織、層層有旗幟、室室有榜樣黨建育人格局。搶占學生社區陣地,探索建立社區育人新模式,打通黨建社區育人最后100米。華為苑社區已經成為最受學生喜愛的文化活動場所、學習教育基地、志愿服務基地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平臺,以及社團活動、創新創業、鍛煉提升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大舞臺。

第四,打破校園界限,深化學校-企業-社區深度合作,為學生成長成才搭載平臺。積極開展“校-企-區共建”系列活動,以共建推動實踐育人平臺建設。專任教師在課堂主陣地發揮學院專業優勢,把華為國產智能技術融入課堂,與華為共建珠海市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將企業技術文化融入育人全過程。同時,開展周邊社區的共建,把學生實踐育人平臺引入社區,服務社會。強化與企業共育人才,企業工程師走進課堂,和同學共同研發社會需求的產品,與澳門企業元架構軟件企業有限公司共建項目班,聯合開展項目化實戰模式人才培養,開發出《3D地理精品課堂》、《數學畫板》、《數學圓錐曲線》等產品,并已經作為示范課堂在澳門濠江中學使用,并由澳門濠江中學推廣至澳門地區學校使用,為港珠澳大灣區建設和文化融合貢獻了力量。

參考文獻:

[1]姜建華,曾文權,康玉忠 .高水平專業群“大類招生、分類精準育人”的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 職業技術教育,2020,第29期

[2]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 人民日報,2019-03-19(1).

[3]楊哲.立德樹人理念下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問題研究[J].行政科學論壇[J],2019,第11期

[4]駱郁廷、郭莉.思想教育研究[J],2013,第7期

基金項目: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校級重點建設課題,“基于立德樹人視角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研究 ”(項目編號:XJJS2018017)

作者簡介:劉樂平 (1982-7)女,漢,河南舞陽,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黨建。

猜你喜歡
立德樹人高職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貴州高職院校招考錄取將與高考相對分開
對學生專業社團在高職院校如何定位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